APP下载

道路城际出行发展现状和投资方向初探

2023-01-02许岩石

北方交通 2022年11期
关键词:班线城际顺风

许岩石

(辽宁省交通运输事务服务中心 沈阳市 110003)

道路城际出行,从行业习惯上,可以分为道路城市出行和道路城际出行两类。道路城市出行主要方式包括出租车、汽车公交、网约车、顺风车等。道路城际出行定义为除直辖市、地级市、县级市等建成区、直辖镇内之外的所有出行,其出行方式包括道路班线客运、道路包车客运、顺风车等。

1 道路城际出行领域已发生根本性变化

(1)道路班线客运快速失去城际出行市场。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公路客运量在整个客运量中占比逐年在下降,从2013年到2020年八年间下降了16%,剔除掉2020年疫情的因素,2013年至2019年的CAGR(复合增长率)为-4.92%,绝对值从185亿减少到130亿,减少了55亿人次。道路客运企业面临业绩严重下滑的局面。

(2)城际顺风车、城际网约车等快速抢占道路城际出行市场。道路班线客运不仅快速失去城际出行市场,更严重的是正快速失去道路城际出行市场。更形象地描述是,本来不应该是自己的市场,现在失去了,那就退回到本就应是自己的市场,但过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也正快速失去本应是自己的市场,那就可能会无安身立命之地了。如果说前面涉及到的是发展问题的话,那后面涉及到的就是生存问题。现行疫情管控下将加速乘客形成城际顺风车、网约车出行的消费习惯,也由于其服务的灵活便捷,能够满足道路城际出行个性化消费趋势,这种消费习惯将不断固化,可以判断,经历过疫情要求道路班线客运停摆的地区,时间越长,疫情过后道路班线客运恢复幅度将会非常有限。道路客运企业应具备极限思维,不应乐观估计。国家对定制客运班线定义和规制条款的出台,无论是车型的小型化还是上下车点的放松管制,尽管这种放松就市场竞争角度看没有形成足够宽、足够长、足够深的护城河,但也与城际顺风车和网约车的服务特性在靠拢。城际顺风车、城际网约车以及与其相向而行发展的定制客运一定会是后疫情时代道路城际出行的主要方式。顺风车平台的订单量应有30%~50%的占比是跨城订单,同时,大量的非法运营车辆通过挂靠网约车平台从事跨城业务和合乘出行,虽然所能得到的数据缺失,但可以判断,非道路班线客运的出行方式已经是道路城际出行的主体方式。但是,由于过于依赖班线客运的业务模型,目前在一些地区道路客运企业已经失去了定制客运发展的市场机遇。顺风车、网约车平台与道路客运企业之间在定制客运方面的合作将有望得到一定层面的展开。

(3)传统道路客运企业正遭遇生存危机。2021年整个行业绝大多数传统道路客运企业是亏损,也正面临着资金断链的生存危机。疫情影响下对道路客运发展信心的沉重打击,甚至是不惜退出道路客运行业,对于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则进一步加大了转型其他产业的决心。同时,道路客运的核心要素,例如,班线、车站等快速贬值,这种贬值主要是基于在原有的业务模型和价值观体系,进而倒逼道路客运企业加速寻找能够再次发挥这些核心要素最大价值的业务模型和价值观体系。这些因素倒逼道路客运企业更加客观地认知企业资源价值,为道路客运企业资源进入到完全市场化的价值体系,或许可以扫清人为认知、心理和文化障碍。可以研判,道路客运行业内外的合作将迎来高潮,也是行业外产业和资本投资整合的新起点。

2 道路城际出行领域的投资机会

(1)道路城际出行领域的投资回报结构发生了变化。投资机会主要看投资回报率,行业投资回报率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效益,即净利润率,二是效率,即运营效率,每一种资产规模的周转率、效益和效率的叠加就能决定投资回报率的高低。原有道路班线客运投资回报结构是效益很高、效率也很高,即高利润率和高资产周转率叠加,一条黄金线路投个上百万的车,一至两年就能收回投资。一条班线经营权价值高达几百万也就不足为奇。当下道路班线客运投资回报结构是效益快速下降、效率也快速下降,投资回报率也在快速下降,甚至为负。所以全国开始出现较大幅度班线停运的现象。

2020年末全国道路客运班线较2019年下降了2.4%,日发班次则下降了24.1%。其中,800 km以上客运班线数量(受管制政策影响是主要因素)、400(含)~800km、200(含)~400km,较2019年分别下降23.7%、12%和13%。例外的是,200km以下的道路客运班线数量小幅增长了0.6%,事实上市面上还有业户在跑,通常应是降低资产投入,用剩余价值很小的车辆投入运营,收入规模可能下降,例如,原来跑两至三个班次,但现在只跑一个班次,但总体看资产周转率这个数值没有降低,那投资回报率总体还是不变的,如此市场中就还有业户在跑,但这种情况就较为适合个体投资者来做。道路客运行业普遍在发展所谓的“大改小”,大致也是按照这个投资逻辑来的。只不过不是资产剩余价值足够小,而是本来新投入的车辆资产原值本来就小的区别。所以,“大改小”这个投资在业务规模降低的幅度还足以维持原有的效率的情况下还是值得去投资的。

(2)线路和运力资源整合的时机已经到来。2020年末全国有15.25万条道路客运班线,其中,200km以下客运班线占比82.1%,所谓的定制客运班线3044条[1]。可见,道路班线客运已经回归到其技术经济比较优势范围内。2020年末全国共有营运载客汽车61.26万辆,客位数是1840.89万个,其中,大型载客客车占比46.85%[1]。道路城际出行服务必须要有班线经营资质以及合规运力,这些资源都掌握在道路客运企业手中,但以站到站的或者供给侧主导的业务模型只会让这些资源快速贬值,无法创造最大的价值,无法提供满足老百姓新需求的出行服务。

因此,掌握需求侧的平台经济主体则可以整合供给侧的线路和合规运力资源,提供给新需求的道路城际出行的解决方案,租用道路客运企业线路资源,将道路客运企业纳入到平台经济的出行服务体系;道路运输企业作为司机管理和运力供给和管理的主体,行业内外共同提供最大程度接近门到门的道路城际出行服务。平台经济主体摒弃打劫、颠覆等思维,以一种产业赋能、“1+1>2”、生态构建和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思维进入到道路城际出行全新的客户价值体系的创造中来,又是自身的一个业务风口。传统道路客运企业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当自身能够正确认知自己,能够再造自己,并主动参与到新客户价值体系中创造中来,那一定是能够实现共赢发展。

3 投资细分出行场景的主要方向

不管道路城际出行整体市场规模多大幅度萎缩,行业毛利率下降到什么程度,场景出行仍将高于甚至远高于行业平均投资回报率。主要是因为场景出行的需求大多为高净值客户需求,即消费能力比较强的那部分出行需求。在战略上可以选择高品质服务赚取高毛利,尽管投资资产的周转效率不算太高,总体投资回报率还是偏高。细分出行场景的投资一定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线路选择优先于大面拓展,即不宜大区域整体推进,先以一条线路、两条线路来做,一条线路也是一个大市场;

(2)一开始不过于追求规模,而在于精准,精准满足客户需求,提供解决这个场景下客户痛点和痒点的足够大的客户价值;

(3)通过场景关联的增值服务体系建设来增加客户粘性和传播爆点。

4 结语

道路客运出行领域在受到高铁冲击、疫情影响等多重不利因素制约下,市场主体应聚焦主业、创新求变,努力把握细分出行场景下仍旧存在的契机。在战略上可以选择高品质服务赚取高毛利,通过聚焦精品线路,精准满足客户需求,解决行业痛点。同时通过场景关联的增值服务体系建设来增加客户粘性和传播爆点。

猜你喜欢

班线城际顺风
城际列车
“大同黄花”搭上公益直播“顺风车”
城际新造动车组应答器信息丢失问题分析
万科城际之光售楼部
我国首款时速160公里城际动车组投入运营
梦不是反的
浙江金华:革命老区开通村镇直达客运班线
杨枊杨柳条条
取胜顺风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