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庄:换个思路治肿瘤

2023-01-01周洁

新民周刊 2022年47期
关键词:刘庄免疫治疗抗原

周洁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其中中国新发癌症457万人,占全球23.7%,中国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癌症大国”。

尽管医学针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手段不断改进,但是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始终居高不下,这难免让人谈癌色变。癌症是全球医学难题,无数科学家从不同学科出发,研究对抗肿瘤的终极法宝,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刘庄教授正是其中一员。从纳米载药到生物材料的肿瘤免疫治疗,再到通过创新的生物材料技术来调控免疫抑制的肿瘤微环境、激活肿瘤特异性免疫反应,他的不少研究成果鼓舞人心。

2019年,刘庄创立百迈生物医药,聚焦创新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的研发与转化等,已经完成三轮融资,他也从一名学者转型成为企业创始人。“新药研发非常困难,尤其是临床转化面临的挑战更是数不胜数,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否定和重来,这是一个边做边学的过程,但一想到能真正解决临床问题,动力就来了。”刘庄说。

临床上,常规的肿瘤治疗方法有外科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其中肿瘤免疫治疗通过主动或被动方式使机体产生肿瘤特异性免疫应答,发挥其抑制和杀伤肿瘤功能,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多。

“肿瘤免疫治疗区别于以往直接杀死癌细胞的治疗方法,通过激活免疫系统,让相当部分的患者真正得到持久的响应甚至治愈,所以近10年发展非常迅猛。但是它也有局限性——对实体肿瘤的临床应答率比较低,换句话说,这个疗法对于多数患者往往是无效的。而我们的研究,是通过持续的免疫激活和肿瘤微环境的调控,提高免疫应答率,让这个疗法对更多的患者有效。”

刘庄介绍,该团队研究的生物材料从功能角度来讲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做药物递送的材料,让药物去到想去的地方;另一类是具有包含缓控和微环境调控的功能,比如想让药物在特定条件下释放,同时对肿瘤内pH值、氧浓度等进行调控,使得肿瘤微环境中的生理指标更有利于治疗。

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刘庄教授。

提高肿瘤免疫疗法的应答率属于后一种。“比如肿瘤生长在酸性环境中,氧气很少,产生很多活性氧自由基,这样的环境很容易让免疫细胞失活,却很适合肿瘤细胞生长。所以我们通过植入一些生物材料持续改善肿瘤微环境,变得适宜免疫细胞存活,那么它攻击肿瘤的能力也会变强,临床应答率也就提高了。”刘庄告诉《新民周刊》,这个思路跟现有抗肿瘤药物开发的思路有一定差异,不是传统意义上基于靶点来进行药物的研发,而是依托于他在生物材料与纳米医学领域的交叉学科研究耕耘多年的经验和思维,通过微环境调控的思路,增强现有疗法的治疗效果。

这种非一般的治疗思路常常体现在刘庄的科学研究中,比如目前正在进行一期临床试验的药物——缓释型免疫激动剂注射液,它可以联合放射治疗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比如肿瘤生长在酸性环境中,氧气很少,产生很多活性氧自由基,这样的环境很容易让免疫细胞失活,却很适合肿瘤细胞生长。所以我们通过植入一些生物材料持续改善肿瘤微环境,变得适宜免疫细胞存活,那么它攻击肿瘤的能力也会变强,临床应答率也就提高了。

“放疗是临床应用很广的局部治疗,放疗在治疗过程中会导致肿瘤的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在杀死一部分肿瘤细胞后,它会让肿瘤抗原暴露出来,同时能够激活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临床上很少一部分患者会观察到远端效应。”所谓远端效应,即对一个特定的肿瘤部位进行局部照射,有可能引发非照射野的肿瘤体积出现缩小,“也就是说在原位产生了肿瘤抗原,激活了免疫反应,这些免疫细胞迁移到远端的肿瘤,从而抑制远端肿瘤的生长”。

而这款新药,就是希望将远端效应放大,“通过缓释的方法,这款免疫激动剂在放射治疗暴露抗原后,会招募抗原递呈细胞,有效激活抗原特异性T细胞,进而攻击远端的肿瘤”。刘庄介绍,这款药未来也可以跟现有免疫疗法联合,提升治疗效果,对于中晚期肿瘤患者来说,有可能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治疗方法。

“最能體现科学家成就的无非两件事:论文上了书架;产品上了货架。这也是我的目标。”刘庄说。2019年5月,百迈生物在苏州市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成立,运营至今,百迈生物已经设立多个管线,重点研发方向为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和创新药物载体,旨在以生物材料技术帮助新药研发。

值得一提的是,百迈生物本年度已获得超亿元资金支持,但刘庄却说:“完全谈不上成功,现在还只是刚刚起步。”

去年年底,刘庄开始为自己的公司融资,商业运作对他来说是新鲜事,“很多投资人对我们的项目不熟悉,加上我们团队资历比较浅,员工中位年龄是95后,外界一开始是持有怀疑态度的。但我们的技术确实很有特色,区别于传统,有着很强的独创性,而且所有产品也是我们实验室原创结果演化而来;此外,我们已经有药进入临床试验,拿到了药监局批件,相当于得到了监管机构的认可,这也能让投资人看到我们这个年轻团队的执行力”。

从学者跨界到创业,刘庄有着不同的感受:“如果说基础研究是一种自由的探索,只要发现一个亮点,就算得上成功的研究。但转化研究完全不同,它的目标是明确的,中间无法随意更换目标,一旦过程中出现bug,整个项目就进行不下去了。而且,这里的bug除了技术层面,也有来自许多非技术层面的困难。”刘庄说做企业以来,踩过的坑一只手也数不过来,其中艰辛,不足为外人道也。

开公司让刘庄损失了部分自由,收获了许多操心,但他觉得值得,“生物材料本身就是应用导向的学科,因此我们的研究不在于理论如何牛,而在于研发的东西是不是真正用起来,解决临床问题”。

在刘庄看来,职业生涯中最让他感到骄傲的,除了百迈生物的创立外,还有他培养的一批优秀学生。“我已经培养了二十多位教授、副教授,其中很多位拿到了国家级青年人才头衔,也不乏在上海交大、湖南大学、兰州大学等知名院校任职的学生,这说明只要有韧劲,敢拼敢想,足够努力,即便基础不那么好,也能够成为优秀的科研专家。”

猜你喜欢

刘庄免疫治疗抗原
肿瘤免疫治疗发现新潜在靶点
钢铁战士刘庄
肾癌生物免疫治疗进展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Lppx和MT0322人T细胞抗原表位的多态性研究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
山水难相忘,归云去无踪
盐酸克伦特罗人工抗原的制备与鉴定
刘庄地区构造主控断层发育规律研究
Toll样受体:免疫治疗的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