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讲政治 重文化 育新时代“三有”老人

2022-12-31王颍淮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三有建校淮安市

□王颍淮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老年大学坚持文化建校与政治建校相融合,着力在培养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新时代“三有”老人上下功夫,取得了显著成效。

政治引领,让老年人“有进步”。淮安区老年大学始终把政治建校放在首位。2017年,学校成立了临时党委,并把支部建在班上,做到党建与教学同步安排部署、同步动员学习、同步检查督导,实现了党建与教学“同频共振”。要求全员参加每月一次的思政课,每季度一次的党课;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践行恩来精神 争当银龄先锋”主题教育,有效增强了学员们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激发了晚年政治热情,始终保持政治坚定、思想常新、初心永存。在日常生活中,老年学员不仅身体力行,还带动其子女、亲友、邻居等身边人共同传递正能量。他们常常扮演双重角色,在校园里是学员,出校园则当起了市民的教师,如公园、广场上的拳操教练、社区里的舞蹈领队、智慧助老手机应用的指导员等。多名学员获得“江苏省文化老人”“淮安市好人”“淮安市最美老干部志愿者”“淮安区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文化养老,让老年人“有快乐”。学校坚持开门办学,让机关、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和社会上老年人获得同等学习机会。在课程设置上,按照“适其所需 授其所宜”的原则,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和兴趣爱好,开设了30个专业75个班,既有书画、摄影、诗词、淮剧等传统文化课程,又有智能手机、视频制作、模特形体等现代课程,还有定期进行的疾病预防、中医养生、心理健康等讲座课程,满足了不同年龄、学历、爱好的老年人求知、求健、求乐、求新、求美、求异的精神文化需求。

搭建平台,让老年人“有作为”。淮安区老年大学坚持实施“银发生辉”工程,引导学员利用自身特长服务社会,鼓励学员中的低龄老年人、健康老年人力所能及地开展志愿活动。学校成立了“银龄志愿者服务队”,各班级结合实际分别成立了文化志愿者服务队、公益志愿者服务队、爱心志愿者服务队等,并到周恩来同志故居举行志愿者宣誓仪式。每逢重大节日、寒暑假期间,志愿者服务队纷纷走进社区、乡村、中小学、养老院、儿童福利院等,开展送文艺、送关爱、送书画等义务服务活动,每年都在80场次以上。一大批学员在助力社区综合治理、文明城市创建、乡村文化振兴、古城景点旅游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主动投身志愿服务,并积极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其中有20多条合理化建议被区政府采纳。淮安区老年大学志愿者服务队被淮安市老干部局表彰为“全市最美志愿服务团队”。

猜你喜欢

三有建校淮安市
淮安市推进应急志愿服务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淮安市加强对泗州城遗址的建设引导
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小学建校60周年
江西农业大学建校115周年办学成就
江西农业大学建校115周年历史回眸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南集中心小学五(2)中队
欢庆六十五华诞 共谱新时代华章 热烈庆祝沈阳体育学院建校65周年
从“三有”课堂到幸福学校
“三有”模式:服务汽修专业的中职数学教学实践
打造“三有”宣传特色营造浓厚科技氛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