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瓜蒌红花甘草汤加味治疗瘀血痹阻型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

2022-12-30季凌燕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31期
关键词:阻型瘀血红花

李 季凌燕

稳定型心绞痛(SAP)是一类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以胸痛、胸闷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甚或引起心肌梗死[1]。西医治疗SAP以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斑、扩冠脉等措施为主,可一定程度上改善缺血及患者症状体征,但仍不能控制疾病的慢性进展;部分患者由于基因多态性等因素出现药物抵抗现象,且长期服药可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2-3]。SAP属于中医的“胸痹心痛”“厥心痛”等的范畴,病位在心,多因气滞、痰浊、血瘀、寒凝等引起心脉痹阻,而诱发本病,瘀血痹阻心脉为其主要病机之一,并贯穿于整个疾病的始终,中医临证需活血化瘀、通络止痛[4-5]。瓜蒌红花甘草汤出自《赤水玄珠·医旨绪余》,具有活血止痛、化瘀解毒、宽胸散结的作用。笔者采取瓜蒌红花甘草汤加味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启东市中医院接诊的经心电图等证实82例瘀血痹阻型SAP患者。诊断标准:SAP的诊断参考文献[6]《稳定性冠心病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20)》加以拟定如下,存在冠心病史;症状以心前区突然疼痛为主,发作后自行缓解或者反复发作,多存在胸闷、气短等症;在运动、情绪等条件下回诱发;在发作情况下心电图呈异常;通过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能缓解症状。瘀血痹阻型的诊断参考文献[7]《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加以拟定如下,症候:胸痛(4分)、舌质紫暗(4分)、肢体麻木(2分)、身体存在瘀点/瘀斑(3分)、面色紫暗(3分)、舌下静脉紫暗(3分)、口唇紫暗或暗红(2分)及脉涩(2分);上述8项评分之和≥8分即确诊为该症候。纳入标准:满足上述诊断标准;病历资料完整;心功能障碍程度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属Ⅱ、Ⅲ级[8];意识清楚。排除标准:精神疾病;伴严重肝、肾等的功能异常;对本组研究用药过敏。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中男、女分别为18、23例;年龄57.3~68.1岁,平均(63.09±7.46)岁;SAP病程2.1~6.3年,平均(4.13±0.52)年;NYHA分级:Ⅱ级28例,Ⅲ级13例[8];平均体重指数(25.33±3.64)kg/m2。治疗组中男、女分别为21、20例;年龄58.1~69.4岁,平均(63.14±7.47)岁;SAP病程2.3~6.7年,平均(4.04±0.51)年;NYHA分级:Ⅱ级25例,Ⅲ级16例;平均体重指数(25.40±3.65)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患者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并签署《瓜蒌红花甘草汤加味治疗SAP瘀血痹阻证》的诊疗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参考文献[6]《稳定性冠心病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20)》进行常规治疗。非药物治疗如戒烟禁酒、避免过劳、维持心态平和、低盐低脂饮食及优化饮食结构等。药物治疗如抗凝、降血压、扩冠脉剂等。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瓜蒌红花甘草汤加味治疗,该加味处方在瓜蒌红花甘草汤基础药物瓜蒌 25 g,红花 3 g,生甘草 6 g 的基础上加入板蓝根 20 g,桃枝 10 g,鸡血藤 12 g,苏木 9 g 而成。1剂/d,常规煎煮2次,混合药汁约350 ml,分别于早晚平均量服用。

两组疗程为连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临床疗效:参考文献[9]《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评价标准》加以拟定如下,显效为每日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瘀血痹阻型评分减分率>70%;有效为每日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瘀血痹阻型评分减分率30%~70%;无效为每日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瘀血痹阻型评分减分率<30%。瘀血痹阻型评分减分率=(治疗前瘀血痹阻型评分-治疗后瘀血痹阻型评分)/治疗前瘀血痹阻型评分×100%。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心绞痛发作情况:记录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包括每日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持续时间。(3)瘀血痹阻型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瘀血痹阻型评分,瘀血痹阻型评分文献[9]《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评价标准》加以拟定,按照分级标准对患者的胸痛、面色紫暗、肢体麻木进行评分,无、轻、中、重对应记分为0、1、2、4分。(4)心功能指标:运用超声心动图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8%(38/41),高于对照组的73.17%(30/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每日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每次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2。

表2 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s)

组别 每日发作次数(次) 每次持续时间(min)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41) 2.51±0.36 1.14±0.22 6.49±0.75 2.63±0.37治疗组(n=41) 2.55±0.36 0.71±0.13 6.40±0.74 1.01±0.20 t值 0.503 10.775 0.547 24.663 P值 0.308 0.000 0.293 0.000

2.3 两组瘀血痹阻型评分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胸痛、面色紫暗、肢体麻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两组瘀血痹阻型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瘀血痹阻型评分比较[分,(±s)]

组别 胸痛 面色紫暗 肢体麻木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41) 3.29±0.43 1.34±0.24 3.22±0.43 1.21±0.23 3.09±0.41 1.13±0.22治疗组(n=41) 3.33±0.44 0.77±0.14 3.30±0.43 0.73±0.13 3.03±0.40 0.71±0.13 t值 0.416 13.136 0.842 11.633 0.671 10.524 P值 0.339 0.000 0.201 0.000 0.252 0.000

2.4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LVESD、LVEDD均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4。

表4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s)

表4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 LVESD(mm)LVEDD(mm)LVEF(%)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41) 47.37±5.79 41.40±5.19 56.73±6.71 47.34±5.69 44.12±5.48 50.06±6.12治疗组(n=41) 47.49±5.82 37.99±4.87 56.91±6.73 44.13±5.44 43.90±5.44 56.93±6.74 t值 0.094 2.744 0.129 2.611 0.182 2.893 P值 0.463 0.004 0.449 0.005 0.429 0.002

3 讨论

SAP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痉挛,心脏负荷增加,循环血流减少,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心肌内代谢产物对心内自主神经及1~5胸交感神经节产生刺激所致,其致病因素较多,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年龄、不良饮食习惯、肥胖等,同时劳累、精神负担重、情绪激动等亦是主要诱因[10]。SAP的病机复杂,主要由于脂质代谢紊乱、冠状动脉壁发生脂质沉着等,引起血小板因子释放,继之激活凝血系统,使纤维蛋白原水平提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心肌供血障碍,诱发疼痛[11]。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善、工作节奏的加快等,SAP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趋势。然而,西医临床对SAP患者主要起到对症治疗作用,且长期使用常规西药易引起较多的副作用[12]。文献[13]报道中医对于SAP的治疗有明显优势,其在西药基础上能有效增加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SAP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症,虚者多见气虚、阳虚、阴虚、血虚,尤以气虚、阳虚多见;实证不外乎气滞、寒凝、痰浊、血瘀,并可交互为患,其中又以血瘀、痰浊多见;但虚实两方面均以心脉痹阻不畅、不通则痛为病机之关键,瘀血既是致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并贯穿于整个疾病的始终[14-15]。《素问·痹论》指出:“心痹者,脉不通。”瘀血闭阻心脉,心胸猝然大痛,而发为真心痛。因此,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是SAP的中医主要治则。

本次使用的瓜蒌红花甘草汤加味方中瓜蒌宽胸散结;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桃枝、鸡血藤活血通络;苏木行血祛瘀,消肿止痛;板蓝根解毒;生甘草益气养血、调和诸药;全方合用,发挥了活血散瘀、通络止痛的作用。本研究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8%(38/41),高于对照组的73.17%(30/41)(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每日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每次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胸痛、面色紫暗、肢体麻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LVESD、LVEDD均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1)。以上结果表明对于瘀血痹阻型SAP患者给予瓜蒌红花甘草汤加味治疗的治疗效果更佳,有助于心绞痛的控制及中医症候与心功能的改善。

综上所述,瓜蒌红花甘草汤加味治疗瘀血痹阻型SAP的效果更优,控制心绞痛发作,有助于中医症候及心功能的好转,是一种中医治疗SAP的有效方药,值得在临床借鉴使用。

猜你喜欢

阻型瘀血红花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中药外敷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应用DCE-MSCT扫描鉴?别诊断小肝癌及肝硬化再生结节的可行性研究*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榜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温针灸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效果观察
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用于痰浊闭阻型胸痹心痛中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