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群众文艺创作与全民艺术普及推广的一些思考

2022-12-29张丰韩奇雯

参花(下) 2022年8期
关键词:文艺作品普及全民

◎张丰 韩奇雯

群众文艺创作和全民艺术普及工作是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起着助推作用。群众文艺创作大繁荣大发展,是群众文化的重要工作规划,是文艺工作者的重要职责。群众文化工作者要以多元化的形式推动群众文艺创作和全民艺术普及工作的开展,如此,群众文艺创作和全民艺术普工作才会走得更远。本文对群众文艺创作与全民艺术普及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群众文艺创作和全民艺术普及推广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艺术需求面前,群众文艺创作和全民艺术普及工作仍有许多问题。

(一)文艺作品内容相近,缺少精品

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每个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不一样的,群众的年龄不同,喜好不同,对同一作品的喜好程度也不一样。而现如今,群众文艺创作者创作的文艺作品主题单一,内容相近,不能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求。基层群众文艺创作队伍受区域、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制约,专业的优秀创作人才稀少,作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使得基层文艺创作发展缓慢。受工作与生活范围的限制,文艺创作人员人际交往范围较小,其创作的文艺作品内容相近。另外,随着经济和多元文化的发展,群众文艺创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群众文艺活动多是自娱自乐的形式,缺少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基石的文艺精品。更多的群众文化活动是通过广场舞、短视频的形式进行展现,过度娱乐化、快餐式的作品来得快,去得也快。各类作品形式比较单一,内容的艺术性不够,主题思想不高,缺少社会意识,体现当代人文艺术、民族精神的作品较少。作品没有记忆点和更深层次的艺术内涵,很难让群众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就要求文艺创作者要兼顾不同年龄段群众的特点,迎合群众的喜好,创作出弘扬主旋律,群众易于接受,便于传播的文艺作品,进而实现全民艺术的普及推广。

(二)制度建设不完善,缺乏统筹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从哪种角度来说,“规矩”都是辅助一方事业取得强有力发展的基本保障。基层的文化建设在制度保障上缺少依据,政府投入的公共文化主体地位分散到不同的部门,部门之间的联动性不强,文化服务在文化管理中存在一些疏忽,导致文艺创作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缺少专业指导。同一个地方出现多头管理、多头投资的现象,导致文化资源的浪费。而部分艺术团队的管理也没有良好的运行机制,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团队只是在成立初期去相关文化部门进行登记,而后进行自我管理,文艺团队缺乏统筹管理,无法得到系统的锻炼和培养,难以获得创新发展。

(三)城乡发展不均衡,政府重视程度不高

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情况的不同,我国群众艺术创作和全民艺术普及推广也呈现出不一样的水平。发达地区如北上广,群众的文艺活动丰富全面,对比之下,三四线城市则明显落伍,艺术形式及内容老旧,人均文化经费投入差距甚远;不能有效地保证每个人参与其中,发展时间短、起步晚,这是现阶段我国全民艺术普及工作的现状。在城市,艺术团队的数量和活跃度比农村丰富一些。专业人才较多,安排的时间较宽裕,创作内容丰富。而在农村地区,有关部门通常更重视社会经济发展,而对文艺创作及文化普及工作重视程度不足。虽然上级文化部门会组织一些“下基层”活动,但对于农村群众来说,也仅能带来一些视听感受,对农村的文艺创作和艺术普及的帮助较小。同时,基层文化工作人员通常身兼数职,有限的精力导致农村的公共文化空间和文化设施没有物尽其用,群众的业余文化活动发生空缺,使得艺术普及难以为继。

(四)专业人才紧缺,人员流动性大

优秀的人才是开展群众文艺创作的根本保证。现阶段,各类文化艺术场馆专业创作人才显现出后继无人的情况,人员年龄偏大。与此同时,很多文艺创作者并不是专业创作人员,而文艺创作又是对专业素养有一定要求的工作。目前,更多的文艺作品是由群文工作者创作完成的,而文艺作品创作周期较长,在资金投入不足、创作时间不足的情况下,优秀的作品就很难孵化,很多专业人员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创作中。此外,基层的一些艺术团队绝大部分都是业余艺术团队,是群众自发组织起来的,队员流动性很大,特别是一些年轻人,热情一过就失去了新鲜感,导致基层业余团队成员整体年龄偏大,这对于文艺创作的创新、融合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更达不到艺术普及推广的目的。

(五)缺乏创作经费,硬件配备不足

现阶段,在党和国家的全力支持下,各地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但部分地区对群众文艺创作层面的资金投入仍显不足,在艺术创作和基础设施建设中,缺乏创作前期的资金投入、后期的人员资金补助、服装道具的采购、排练场地的设置、机制政策上的扶持等,导致原创作品不够美、不够精、不够亮。更多的文化活动开展也受到限制。基层的文化活动中心基础设施不完善,设备不充足,场地管理不得当等,使得群众文艺创作内容受限,艺术普及推广落后。

二、群众文艺创作和全民艺术普及推广的策略

(一)落实好政策措施,推动文艺创作有机制

完善的政策和制度是推动文艺创作强有力的保障,各级文化部门要坚持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坚持文化自信,认识到文艺创作和全民艺术普及推广的重要性。加强对文艺创作的引导工作,构建科学高效的引导机制,统筹规划、指导、服务、监督等各方面工作,完善管理制度。保证每场文化活动的顺利展开,并能制定相关的应急措施,确保每场活动安全有序进行。建立多渠道的评分反馈机制,广泛吸取群众反馈意见,保证文艺作品的质量。同时,相应的奖励机制也是文艺创作的助推剂,如各级文化部门每年可拿出专项资金对优秀的文艺作品、文艺团队进行奖励,以期进一步激发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和创作活力,掀起文艺精品创作的新高潮,促进全民艺术的普及推广。

(二)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文化活动空间有保障

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群众文艺创作和全民艺术普及推广的保障,有足够的设备才可以高效率、高品质地开展群众文艺创作和全民艺术普及推广工作。有关部门要增加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还要进行正确的引导,激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掀起全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潮。要融合智能化技术,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群众文艺创作中。良好的文化空间是文化服务的重要保证,要兼顾发展城市与乡村文化空间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文化场所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村的群众文化场所按时有序开放,为公共文化空间内的文艺创作提供更好的服务,为文化工作者开展活动创造有利条件,为业余文艺爱好者和普通老百姓带去更加丰富的、具有时代感的文化活动,实现群众文化的繁荣发展。

(三)加强人才素质培养,建设人才队伍有良策

提高文艺创作人员素质是群众文艺创作与全民艺术普及推广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公共文化服务不但要激起群众的参与热情,还要重视优秀人才的发掘和培养,要为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尊重人才,要把我国出色的传统文化传承下来,并进一步发扬。首先,各个文化艺术机构要因地制宜地创建文艺工作人员考核评价制度,推动文艺创作人员文化素养的提高,加强文艺创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其次,要实现人才队伍的全面覆盖,深入基层深入乡村,推进文艺创作人才队伍的全面建设,实现“市—区(县)—镇—村”人才联动,实现互通互联,确保基层人才队伍的稳定性。最后,要加强对专业人才队伍素质的培养,利用文艺骨干团队学习培训、外出考察的机会,以各个文化馆(站)业务员为主导,联合各层级文联、协会等专业队伍,定期开展实用性课程学习活动,拓宽其创作思路,使其学习到更多的理论实践知识,进而实现文艺创作的创新和全民艺术的普及推广。

(四)融合各方资源,创建艺术品牌有实招

政府部门要加强对文化传承与文化发展的支持,充分发挥文化市场和文化资源的作用,利用自身平台联合各个单位积极投入到艺术团队的组建和文化活动的开展中,加大文艺创作力度。要吸引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促进全民艺术普及推广工作的开展。各级文化馆、艺术馆要给艺术创作活动提供多元化的展现平台,真正做到深入群众,倾听基层群众对文化艺术的心声,满足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搭乘数字化的东风,线上线下结合,搭建群众才艺交流展示平台。从现实情况出发,坚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地开展文艺创作工作,强调文艺作品的地域特点,在创作中融入合适的地域元素,打造群众文艺活动品牌。例如,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节日,举办不一样内容和主题的歌舞演出、戏剧表演、书画大赛等,既能使群众享受到文化艺术盛宴,又能使各类文艺优秀人才获得实践锻炼的机会。而在不同地区创作各类艺术文化作品的同时,可以融入具有当地特色的风俗文化、乐器、谚语等内容,以此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创新力,多方面提升文艺作品的内涵,创建艺术品牌,进而完成文艺创作的普及推广。

(五)组织文艺志愿者服务队,宣传全民艺术有渠道

文艺志愿者服务队的组织是促进群众文艺创作与全民艺术普及的重要方式。文化艺术志愿者服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文化艺术工作人员可以推动更多的人加入文化艺术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健康的文艺活动,提高群众的文艺创作热情,加大全民艺术普及推广的力度。在文艺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给予全面的服务和具体指导,还要提前了解群众的爱好,并由此开展相对应的主题活动,实行“人民群众点单”。同时,还要积极宣传文化艺术志愿服务活动,突破传统宣传方式的束缚,运用电脑、手机等各类媒体设备开展创作和宣传活动。运用目前深受群众欢迎的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新媒体传播平台,将积极向上的群众艺术活动送到群众的身旁,打破时间和地区的限制,使愈来愈多的人能够从艺术活动中获益。激励各个文化馆(站)业务技术骨干、群文工作人员利用互联网媒体创作并传播经典作品,激励互联网公司等社会力量构建各种互联网群众文艺作品展示平台,正确引导群众进行艺术创作。如此,不但能促进群众文艺创作进一步发展,还能推动群众艺术创作者和群众之间的互动交流,进而更好地完成全民艺术的普及推广工作。

三、结语

要想更好地开展群众文艺创作和全民艺术普及推工作,不仅要有政策的支持,还要建立完善的制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文化活动空间,融合各方资源,创建艺术品牌,组织文艺志愿者服务队,宣传全民艺术普及。还要坚持下基层,关心群众,融入群众,团结更多的优秀文艺创作人才。坚持思想性、集体性、表现力、服务性相统一,凸显地区特点和民族风格,展现群众文艺作品,激励群众创作优秀作品、出好作品,培养群众艺术创作人才。群众文艺创作的活力取决于自主创新,所以要切实提高人民群众文艺作品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如此才能更好地促进群众文艺创作和全民艺术普及推广工作的开展。

猜你喜欢

文艺作品普及全民
文艺作品
全民·爱·阅读
全民阅读 让师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论近代中西方文艺作品互译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群众文艺作品内涵的提升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天文知识普及
国内九成文艺作品属模仿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