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路径思考

2022-12-29中共寻甸县委党校杨金梅

区域治理 2022年11期
关键词:社会化农户主体

中共寻甸县委党校 杨金梅

小农户的生存发展一直以来广受社会关注,为扶持小农户、提升小农户、发展小农户,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明确指出“我国人多地少,各地农业资源禀赋条件差异很大,很多丘陵山区地块零散,不是短时间内能全面实行规模化经营,也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实现集中连片规模经营。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小农户家庭经营将是我国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是否能巩固,关系到乡村振兴大局,也关系到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农民主体地位的尊重与保护。

云南是一个集边疆、山区、多民族为一体的省份,农业生产总值多年来一直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40%以上,小农户承担着全省农业生产的主要任务,小农户的生存发展状况无疑影响着全省经济的振兴和社会的进步。面对庞大的市场及不可抗的风险,云南小农户在生产经营中同样面临与市场主体相同的谈判力弱,生产经营成本高、收益低,抵御风险的能力弱等窘境,因此,促进云南小农户与大市场、现代科技有效衔接,提高小农户抗风险能力、市场谈判力及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尤为重要。

一、云南小农户生产经营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土地经营分散化、零碎化,耕地资源有效利用率低

云南省面积为39.4万平方公里,其中,丘陵山地33.1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94%,具有山多地少、田块细碎的特点根据全省各县(市、区)土地利用现状图显示,田块单元多达437765个,单个田块面积范围在0.01公顷至10公顷之间。绝大多数田块分布在交错纵横的河谷或高山坡地之上,土地极其细碎,利用难度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想实现搞农作物的机械化、大规模连片种植,难度和成本都会增加,生产出的农产品与同类产品相比,在价格上不具有优势,且机械化田间操作难度大,这种分散的小农经营现状使得耕地资源利用率低,小农户难以组织起来,农业科技推广运用难度大。

(二)经营成本高、收益低

小农户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成本主要来自种养殖过程中种、苗、农药化肥、生产工具、饲料等原材料的购买以及用工成本,以及农产品进入市场的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随着物价的上涨,农业生产原材料及农产品运输成本逐年升高,尤其是对于离城市、集市比较偏远的小农户来说,运输比较困难,这更增加了运输成本;由于小农户习惯单打独斗,在进入市场销售农产品时,面对庞大、复杂的市场常常无力参与公平的价格谈判,常常处于不利的被动局面,只能被动接受价格,或由于缺乏对市场信息的掌握和对市场走向的科学判断,盲目投入生产造成农产品滞销、贱卖,生产经营成本高、收益低使得小农户在生产经营中常常难以得到利益补偿,盈利困难。

(三)抵御自然风险及市场风险的能力弱

首先,由于缺乏技术手段的干预,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云南大部分小农户还处于“靠天吃饭”的境地,难以抵御干旱、洪涝、冰雹、霜冻、雨雪等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以及病虫害风险。其次,农产品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上下波动,小农户缺乏对市场信息的全面、及时掌握,缺乏对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走向的科学预判,会出现盲目生产、跟风投资、产业雷同等现象,农产品上市时卖不上理想中的价格,甚至滞销亏损。再次,小农户难以应对市场上出现的突发状况,如新冠肺炎疫情给农业生产带来了生产资料购置不顺利、农产品运输不畅、交易受限等困难,引起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若无政策支持及对小农户生产经营销售的组织化引导,小农户自身难以应对这些风险。

二、云南小农户生产经营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思考

(一)云南农业以小农经营为主的优势发挥不充分

1.云南小农户生产经营“小而精”“小而优”的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

云南受地形地貌的限制,不于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的田间种植,主要采用人力为主、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与平坦辽阔的平原地区相比,云南的小农经营更利于发挥多样、特色、高品质农产品生产的优势,由此获得农产品的价格优势。但由于小农户习惯搞传统的农业产业,而且种养殖方式传统,不会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来选择适合的产业,产出的农产品大多同质同类,没有竞争优势,获利微薄,总体上看,云南小农户生产经营呈现出“小而多”“多而散”“散而弱”的状况。

2.云南农业的多样性和多功能性有待扩展

云南的地形地貌、气候、小农户及单元田块分布状况都决定了云南农业最大的优势就是农业的多样性和多功能性。每个地区、每个村、每户都可以根据气候、市场等实际情况做好产业的选择配比,发展有特色的产业,避免出现大面积的产业雷同,但是云南小农户在生产经营中没有发挥好农业多样性的优势。扩展农业的多功能性有利于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经济价值,发展以生态农业为基、以传统农耕文化为魂、以优美田园风光为韵、以古朴村落为形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让土地的利用价值不再单一,而是在土地资源利用上因地制宜,满足更多的需求。目前来看,大部分小农户都缺乏发展生态农业的意识,田间种植农药化肥使用量的控制的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且农业生产经营大多停留在简单的种养殖层面,休闲观光、采摘、体验、康养、旅居等方面的功能未得到开发。

(二)小农户组织化程度低

要打破云南小农户“小而散”“散而弱”的怪圈,提高小农户组织化程度是关键。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缓慢,小农户缺乏组织保护,小农户无论是在市场信息的判断和市场价格的谈判上,还是在生产决策和科学技术的学习运用上都面临困境。把散而弱的小农户按照平等、自愿互助的原则组织起来,才能提高小农户集体行动的能力、市场谈判能力。

但是云南小农户有机衔接现代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低,大部分小农户处于单打独斗的状况,合作意识不强。

(三)产业链延伸不够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要求小农户在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环节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一、二、三产融合的涉农产业体系。小农户仅仅停留在生产环节,在农产品附加值较大的后续产业链条上并不能获得经济利益。很多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签订协议,为农户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回购农户的农产品,解决了农产品“卖不出”的问题,在加工、服务等环节却无力分享利润,若能够把小农户组织起来,在产前、产中、产后延伸产业链条,开办加工企业,组建采购销售团队,会大大增强小农户在后续产业链条中分享利润的能力。

三、促进云南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措施

(一)促进小农户精耕细作的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新品种、新技术、新理念有机融合

传统农耕文明中有很多理念、思想、劳动人民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在今天仍然有很大的价值,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更有利于开发有特色、生态化、高品质的农产品,这样的农产品消费更能够满足人健康消费、绿色消费的需要,是未来消费的流行趋势。但是要真正发挥精耕细作的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绿色产业、高品质农业,需要要把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与现代新品种、新技术、新理念进行有机融合,

改变过去效益低、“以面积论英雄”“以资源投入增产量”的状况。云南有着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不可替代的资源优势,小农户可依托当地自然禀赋,在“丰富多样”的精致农业中发挥特色优势,在 “生态环保”的绿色农业中形成生态优势,在“健康安全”的放心农产品中提升竞争力。

在扶持、发展小农户的过程中,要加大人才、技术等要素在农业生产中的投入,尤其是加大绿色生态农业科技的投入、推广运用,引导小农户发展市场需求大、产品质量高的特色农业产业,差异化参与市场竞争。同时要把小农户组织起来,结合产业特色及当地民俗、文化,打造品牌形象,展示当地农民的生活态度,让产品有“灵魂”,促进传统小农户向现代小农户转型。

(二)健全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越散越弱的小农户越需要社会化的集中服务,通过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小农户提供技术、资金、销售等各类服务,能够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密切联系起来,因此,健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纽带,也是让小农户变“强”的关键途径。

1.规范引导公益性及非公益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促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组织,涉农部门、非涉农部门、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机构、龙头企业、民间各类服务主体都能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决策和运行机制,提高龙头企业等非公益性服务主体在社会化服务中的服务意识,建立与小农户利益分享和风险共担的机制。在引导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的过程中,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正确处理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与农民利益的关系,把维护农民利益作为发展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最终的价值归宿,引导服务组织从小农户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入手,创新服务业态和模式。

2.强化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小农户服务的导向

大部分小农户在遇到产业选择、资金缺乏、农产品销售等问题时,都选择自主解决。社会化服务组织面向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服务时,操作更方便、成本更低,可是面向小农户服务时往往会增加服务成本和风险,因此,社会化服务组织更愿意为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提供服务,而对小农户服务的意愿不强。对此,政府在强化公益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对小农户的服务供给时,还应创新服务提供模式,如通过政府向社会购买农业公共服务,让更多社会力量、社会化服务组织参与到小农户的服务中。对于面向小农户提供的社会化服务,应当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支持,激发各类社会化服务主体服务小农户、带动小农户的意愿和积极性。

3.吸引人才加入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中

在小农户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涉及的产前规划、创意设计,产中专业化技术指导、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网络推广、金融服务、加工物流等各类服务中,都需要专业化人才、团队的介入,只有建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人才队伍,才能不断提高服务农业的质量。因此,要吸引、鼓励人才加入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提高服务主体经营者的素质,加大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负责人的培训力度。

(三)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1.加大政策扶持,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种养大户、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具有很强的引领、示范、服务、联农带农作用,能为提高小农户生产经营组织化、社会化水平提供坚实的微观基础。培育好、发展好新型经营主体是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解决小农户困境的有效途径。

首先,在政策层面要注重扶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土地流转、税收、金融、贷款支持方面给予一定程度的倾斜,以保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其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常常会面临生产规模、生产项目选择、自然灾害的风险,风险防范意识不强,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各类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增强新型经营主体作为市场主体的抗风险能力。

2.加强培训,提高经营主体素质

大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学历不太高,直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种养大户仅凭种养殖经验先入为主,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缺乏科学种养殖的意识。在引导新型经营主体的过程中,要加大种养殖技术培训,加大种养环节技术指导,在降成本、降风险、提高质量和效益上做好服务,培育自身发展好、带动能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

3.完善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发展小农户

要促进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的利益联结,就要促进要素共享,如鼓励小农户以土地流转、基地务工、土地经营权入股、资金入股、领管领种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参与到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经营中,或在采购及销售环节实行统购统销、规模售卖。如果小农户直接把产品拿到市场上售卖,中间商就会攫取巨额利润,通过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以保护价格+浮动价格向小农户收购,再进行终端销售,这样小农户就可以参与销售环节的利润分配,节约了交易成本,维护了小农户的利益。若新型经营主体利用自己的资金和资源优势发展当地农产品加工业或休闲观光旅游服务业,更利于解决小农户在原有产业链上的弊端和不足,拓展农业多功能性,延长农产品保质期,把小农户嵌入产业链条,形成小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在产前、产中、产后环节产业链中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更好地把小农户组织起来、带动起来,解决其技术推广、资金不足、市场谈判力弱的问题。

实际上,一方面由于小农户经营能力差、观念意识落后,参与产业联合的意愿低,合作意识不强,另一方面,部分农业企业出于组织成本的考虑,与小农户合作的意愿不强。因此,政府首先要加强引导,既要改变小农户单打独斗的落后思想观念,让绝大多数缺乏经营能力的小农户加入产业化联合体中,抱团取暖,又要强化新型经营主体的责任意识,探索带动小农、与小农户利益共享的机制,细化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农带农考核指标。其次,要在小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之间做好利益联结的中间服务和制度设计,在土地流转、基地建设、小农户技术培训等方面,政府可出台相关资金补助政策,帮助新型经营主体降低组织成本。再次,政府在龙头企业对小农户的服务带动、与小农户的利益分配方面,可作出合理明确的制度设计,保护小农户的合法权益,增强利益联结的稳定性。最后,探索和推广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以党支部引领合作经济,做强集体经济,最大限度地发挥联农带农作用。

(四)完善各类风险保障体系,提高小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

完善小农户风险保障体系,第一,政府要针对当地小农户产业情况建立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制定风险防范应急预案。第二,在水利、道路交通、电力等农业基础设施上做好保障,尽量避免或减小旱涝、交通不畅给小农户造成的风险损失。第三,要完善农业保险体系,改变“政府”主导的农业保险运行机制,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为主体”的保险运行机制,增强农业保险行业的活力,引导各类保险服务机构合理设计产品及价格,增加农业保险的品种、扩大覆盖面。第四,加大针对小农户、针对特色优势农产品的保险保费补贴力度,增强小农户的风险防范意识,引导小农户积极主动投保。

(五)分类引导不同需求的小农户向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不同类型的小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不同,向现代农业迈进的过程中,存在不同的困难,因此针对不同需求的小农户要分类引导,不能千篇一律。

对于青壮年长期外出务工,家中留守老人无力耕种土地的兼业型小农户,种粮积极性低,种粮质量不高,却担心把土地流转出去以后,务工回乡后无业可做,保留土地,是进城务工者对乡村的情感寄托,也是生存保障的最后一道心理底线,所以常常会出现“懒汉田”“土地撂荒”的情况。对于这部分小农户,由专业合作社或引入农业生产服务公司为他们提供耕、种、收的全程托管服务是不错的选择,既解决了土地长期闲置荒废的问题,让细碎土地得以利用,节约了成本,增加了收入,又为兼业小农户留住了土地,帮他们解决了外出创业就业的后顾之忧。对于长期离地的小农户,则要加速和规范这部分小农户土地经营权流转。建立规范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平台,使土地流转合同法律化,以法律形式确定土地流入方和流出方在租金给付、租金价格、流转期限、流转土地合理使用经营等方面的权利和责任,保护各方合法权益,督促土地流转双方遵守合同约定,避免因违约给另一方造成损失。对于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专业型小农户,一要改变他们以往单家独户传统的生产方式,在生产技术、品种改良、品牌打造宣传、物流销售等各个环节上把他们组织起来,提供全产业链服务,提高他们适应技术升级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二要加强绿色生态理念教育及技术培训和实地指导,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力度,让小农户掌握全套标准化生产技术,实现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打造生态安全、特色的农业精品,在区域内合力打造品牌;三要线上线下拓展营销渠道,适时举办各类消费体验活动以提高周边消费者产品知晓率,与超市、批发市场、机关学校食堂对接合作以增销量,利用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宣传,启动淘宝、拼多多、蘑菇街等电商平台销售以广开销路,打破物流信息流瓶颈,让云南大山里的特色生态农产品走向全国各地。

猜你喜欢

社会化农户主体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论碳审计主体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何谓“主体间性”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