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内外发力“提振农民精气神”

2022-12-28刘永发

科学导报 2022年83期
关键词:乡风文明价值观

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曾有多次深刻的论述,他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体现为“物的现代化”,更体现为“人的现代化”。2020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讲话时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把农民群众精气神提振起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要充分认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习近平曾强调:“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在农村生产生活领域中,精神文明主要体现为乡风文明,指特定乡村社区内人们的道德规范、伦理礼节、风俗习惯等方面呈现出社会发展所要求的积极进步的状态。农民群众“良好的精神风貌”既是乡风文明建设的目标,同时也是乡风文明建设不断发展的结果。应该认识到“农民群众精气神提振起来”不仅仅是国家政策导向下,各级政府积极推进、改善农民群众精神风貌的有力引导的结果,同时也是农民群众主体在认同社会主义先进的科学文化理念的基础上,激发自身主动性、创造性、改造自身精神世界、践行文明理念,形成文明素养的实践内化过程。乡风文明建设仅靠外在推动是难以持久、不可持续的,因此,我们需要打造有利于践行、养成乡风文明的大环境,建设良好的文明实践平台、规则制度,使广大农民群众敢为、可为、有为,同时也要关注农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注重激发农民群众主动融入参与乡风文明实践活动的热情,使其愿为、想为、勇为。只有坚持教育引导和主体内化的统一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内外发力、久久为功,才能最终实现广大农民由“要我文明”向“我要文明”的积极转变。

一方面,农村的发展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短板,农业、农村建设仍然是现代化建设中的最薄弱环节,乡风文明建设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缺乏相应的投入,物质基础较为薄弱。在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文化活动单一、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相对落后必然严重制约农民群众对丰富的优秀文化和先进文化的学习和吸收,难以形成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良好的道德素质。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改变农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就必须通过依靠国家政策支持,加大各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通过政府行政干预的手段,统筹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打造有益于陶冶农民群众文化情操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乡风文明实践中心,为乡风文明建设打好硬件基础。

另一方面,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偏低的主体因素,也使得农民思想道德水准和乡风文明建设目标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难以形成对先进文化、理念、政策的有效呼应,制约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的有效挥发。因此,必须依靠党和各级政府的积极引导,以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加大对农民群众教育引导、积极鼓励农民群众参与各类文化活动和文明实践。同时,乡风具有地域性、稳定性、群体性等特点,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下,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点。乡风往往是长期的风尚、习俗、规范积淀而形成,具有不易变动、相对稳定的特点,好的乡风能够促进该地区的人们积极向上、勤劳奋进,坏的乡风则容易使人好逸恶劳、坐享其成。无论是好的乡风还是坏的乡风,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广泛传播或竞相模仿的现象,单靠群众内部力量很难发生有效的积极转变。所谓“积习难改”,乡风的形成有其稳固的根源,不良乡风的改变也会遭遇困难和阻力,因此,一定地区不良乡风的扭转必然要依靠政府有力的行政手段,加以规范、改造和剔除。

首先,从文化视域上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于乡村社会文化土壤不是纯粹的“外部灌输”,也不只是简单的“送文化”与“种文化”的过程,同时也包含着利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唤醒乡村社会留存的优秀文化因子,激发农民群众内心的美好价值诉求的过程。乡村作为农业文明的载体,蕴含和沉淀着农业文明的基因,同时也延存着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崇德重义、诚实守信、敬老爱幼、勤俭节约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要求的价值目标相契合,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融入农民群众精神世界的主体内化路径提供了现实契机。

其次,激发和增强农民的内生动力是尊重事物客观发展规律的要求。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农民群众是乡风文明建设的主体,乡风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乡风文明建设需要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践行才会取得效果,乡风文明建设的最终成效也需要通过农民群众检验。只有引导农民自觉认同先进的科学文化理念、主动追求精神生活的富足,摒弃不良的道德习俗和生活方式,实现农民主体内化,乡风文明建设才能真正获得内生动力,不因为某个阶段政府的投入和关注不足而使民众失去文明实践的热情,同时避免乡风文明实践仅仅成为完成指标的考核任务,而无法转化为内心认同和主动践行。同时,农民群众对乡风文明建设的积极反馈也有利于乡风文明建设各项工作的进展,有利于形成政府与群众的良性互动,减少工作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最后,激发农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是对党在脱贫攻坚战役取得胜利的经验总结和利用。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农村精准扶贫工作时指出:“扶贫重在扶志、扶智”。在脱贫攻坚战中,党正是将扶贫、扶志和扶智相结合,把人民群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动能,形 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激发了人民奋斗的精气神,促进了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志”与“智”体现了农民群众渴望积极作为、主动追求生活富足的强烈意愿和积极思考,展现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样,在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扶志与扶智”,依然是值得借鉴宝贵的经验财富,是抓住主要矛盾,把握重点的重要工作方法。

主体与主导的关系。要坚持依靠农民群众开展移风易俗,文明实践活动,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让群众自己管理自己,充分发挥农民群众推进文明乡风建设的主体作用,增强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让群众成为新风新规的制定者、执行者、评议者和受益者。同时加强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领导,统筹乡风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和各个环节,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和农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培养当地乡风文明建设人才,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做好农村文化阵地建设规划,逐步健全文化设施,发展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

主要和次要的关系。根据不同时区、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因地制宜的处理好“外部引导”和“内部养成”的主次关系。针对文化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较低的村落、社区,应重点完善、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硬件阵地加强文化引领。打造满足人们多元文化需求的文化场所,推动树立文明新风,积极开展移风易俗,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矫正不良习俗、激浊扬清的功能。而对于文化基础较好,农民群众素质较高的地区,则应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加大鼓励农民群众的积极实践和不断创新,同时注重发掘优秀的民俗文化,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转化成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文化自信。

乡风文明建设要抓住价值引领这个根本,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提振农民群众精气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是衡量乡风文明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志,乡风的文明必然要求价值观的文明。文明与文化相关联,文明包含于文化,产生于文化,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达到的一种进步状态。乡风的文明,乡村社会的风气、风俗呈现出的积极状态同时也反映了乡村文化的发展进步。而文化同其他社会现象一样,具有一定的价值属性。文化受到价值目标的引领,不同时期的文化总是和一定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密切联系着,文化的内核是价值观。乡风文明必然要求先进的文化作为底蕴,而先进的文化必然蕴含着先进的价值观,因此,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风文明建设的各个环节,引领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发展。利用民间文化,乡村墙画彩绘等多种形式、载体,具体生动地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广大农民在耳濡目染中加深理解、日用不觉,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地区的落地生根。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农村不良风俗的净化功能,对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村规民约、民俗活动等进行改造,推动农村形成良好新风尚。

乡村文明和城市文明是两种不同的文明形态,两种文明形态具有不同的文化土壤。乡村的发展变迁、文化传统,也具有和城市不同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因此,乡风文明建设需要打造一支真正懂农村、爱农业、爱农民的工作队伍。积极吸纳当地人才,利用群众力量,建设一支深入农村,了解农业、密切联系农民的队伍。培养和吸纳更多的青年人加入乡风文明建设队伍中,汲取青年人的智慧和力量,融入乡村建设发展过程中。

农民是主导乡风文明建设的核心力量,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注重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创新贴近群众生活的文化艺术形式,深入挖掘农村优秀文化资源。了解农民群众文化需求,以体育运动、优秀文化运动、文化活动等带动农民群眾的参与,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内容与形式。以优秀文化活动取缔酗酒、赌博等不良娱乐活动,将群众的精神文化引入健康发展的轨道。让农民群众在农村文化生活中成为主角,使其在精神文化生活中更有获得感、认同感与归属感。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永发)

猜你喜欢

乡风文明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打造一村一馆 传承乡风文明
请文明演绎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乡风
漫说文明
厚植勤劳脱贫的乡风家风
文明乡风聚人心
对不文明说“不”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