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哮喘患儿药物治疗依从性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22-12-28张琦凡林丽红王容金

医疗装备 2022年23期
关键词:监护人病程哮喘

张琦凡,林丽红,王容金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 (福建莆田 351100)

哮喘是临床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现阶 段临床多通过有效的药物治疗来控制患儿症状,减轻疾病对患儿学习及生活的影响[1]。因疾病具有反复发作、不能根治的特点,患儿需长期接受药物治疗,良好的药物治疗依从性可保证治疗顺利、规范地实施,降低哮喘发作风险[2-3]。但部分哮喘患儿药物治疗依从性差,导致治疗效果欠佳,因此,探寻哮喘患儿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危险因素十分必要。既往研究指出,哮喘患儿吸入治疗的依从性与年龄、吸入仪器的选择有关[4]。但上述因素并不能有效指导哮喘患儿药物治疗干预措施的拟定,还需寻找其他危险因素。基于此,本研究将重点分析哮喘患儿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至2021 年6 月医院收治的哮喘患儿82 例,其中男44 例,女38 例;年龄3~11 岁,平均(7.07±1.37)岁。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监护人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符合哮喘的诊断标准[5],且处于慢性持续期;病程≥3 个月;接受规范治疗。排除标准:急性发作期;肝肾功能不全;合并其他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存在心、脑、肾或其他器官严重疾病;有药物滥用史;患儿、监护人合并精神疾病。

1.2 方法

1.2.1 药物治疗依从性评估及分组方法

采用医院自制药物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各项目相关系数为0.463~0.896,Cronbach's α 系数为0.880,包括药物的使用(用药次数、时间、剂量、途径)、环境管理(家居环境、饮食、运动)、机器的使用(储物罐、吸入器)及复诊4 项,共10 个问题,每个问题0~1 分,满分为10 分,其中评分≥8 分为药物治疗依从性良好,纳入依从性好组,反之则为药物治疗依从性差,纳入依从性差组。

1.2.2 基线资料

详细统计两组的基线资料,包括性别(男、女)、年龄、病程、既往药物不良反应史(有、无)、监护人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中专或高中、大专及以上)、监护人哮喘知识是否缺乏(是、否;采用医院自制哮喘疾病防治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共20 个问题,每个问题0~5 分,满分为100 分,其中评分<80 分为知识缺乏)、家庭月人均收入(≥5000 元、<5000 元)、心理状态(良好、不良,患儿用药时存在恐惧、哭闹、焦虑等为心理状态不良)、哮喘家族史(有、无)。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哮喘患儿药物治疗依从性差的危险因素,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依从性情况

经评估,82 例哮喘患儿中药物治疗依从性差的为60 例,占比73.17%(60/82)。

2.2 依从性差组与依从性好组的基线资料比较

依从性差组与依从性好组的病程、既往药物不良反应史、监护人哮喘知识、心理状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依从性差组与依从性好组的基线资料比较

2.3 哮喘患儿药物治疗依从性差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将哮喘患儿药物治疗依从性情况作为因变量(1=差,0=良好),将病程、既往药物不良反应史、监护人哮喘知识、心理状态作为自变量并说明(见表2),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长、既往药物不良反应史、监护人哮喘知识缺乏、不良心理状态均哮喘患儿药物治疗依从性差的危险因素(OR>1,P<0.05)。见表3。

表2 自变量赋值情况

表3 哮喘患儿药物治疗依从性差危险因素的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哮喘患儿需长期接受药物治疗,若出现药物治疗依从性差,则不利于规范治疗的顺利开展,可直接对疾病转归和进程产生影响,导致病情控制不佳及哮喘急性发作,严重时可导致患儿病死[6-7]。钟天书等[8]研究对350 例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哮喘患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用药依从性差患儿占比74.86%。本研究结果显示,82 例哮喘患儿经评估药物治疗依从性差60例,占比73.17%(60/82);较上述研究结果低,可能与研究对象的条件设置有关,但仍提示哮喘患儿有较高的药物治疗依从性差的风险,因此,寻找哮喘患儿药物治疗依从性差的危险因素十分必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病程长、既往药物不良反应史、监护人哮喘知识缺乏、不良心理状态均为哮喘患儿药物治疗依从性差的危险因素,分析可能的原因如下。(1)病程长:哮喘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可导致病程较长的患儿产生抵触、违背的心理,多在发作期进行治疗,在缓解期停药,同时家属对疾病的治疗失去信心或担心药物的治疗会对患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甚至产生放弃的心理,增加哮喘患儿药物治疗依从性差的风险[9];对此,建议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常规疾病知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儿及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定期提供新的诊疗信息,提高患儿药物治疗的依从性。(2)既往药物不良反应史:有既往药物不良反应史的哮喘患儿,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引发的声音嘶哑、呼吸道不适等,及全身用药造成的无力、肥胖等,可能会给患儿带来惧怕心理,特别是患儿难以对不良反应产生正确认识和理解时,将降低其药物治疗依从性[10-11];对此,建议向患儿及监护人讲解药物不良反应相关知识及预防措施,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充分漱口可减少对口腔的刺激,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消除患儿恐惧心理,同时定期随访患儿用药情况,对监护人的问题及时解答,可能对提高患儿药物治疗依从性有所帮助。(3)监护人哮喘知识缺乏:监护人缺乏哮喘知识,可能会片面地认为激素会产生较多的不良反应,或不发作即为疾病治愈,导致随意增减药量、擅自停药等问题,降低患儿药物治疗依从性[12-13];对此,建议加强对监护人的哮喘知识宣教,可通过宣传手册、录像、讲课等方式满足监护人的需求,可能对提高患儿药物治疗依从性有所帮助。(4)不良心理状态:存在不良心理状态的哮喘患儿多会担心因自身疾病受到歧视,害怕他人言语和行为上的侮辱,进而产生焦虑、烦躁、恐惧等心理,不管药物治疗情况如何,都可能产生逆反和抵触心理,降低患儿药物治疗依从性[14];对此,建议临床加强对哮喘患儿的心理支持,如定期开展相关心理讲座,每周进行随访沟通,可能对提高患儿的药物治疗依从性有所帮助。综上所述,病程长、既往药物不良反应史、监护人哮喘知识缺乏、不良心理状态均为哮喘患儿药物治疗依从性差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加强对哮喘患儿的心理支持,向患儿及监护人讲解药物不良反应相关知识及预防措施,可能对提高哮喘患儿的药物治疗依从性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监护人病程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石狮市妇联依职权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监护人责任之探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
颞叶癫痫脑灰质和白质减少及其与病程的相关分析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