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足跟垫联合多举措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牵引患者中的应用

2022-12-28欧阳佳梅陈雪琴

医疗装备 2022年23期
关键词:髋部压疮髋关节

欧阳佳梅,陈雪琴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 (江西九江 332000)

髋部骨折为骨科常见病,好发于老年群体。由于老年人肌肉纤维萎缩,且多伴有骨赘,骨折后局部血运较差,易造成骨折不愈合,甚至并发缺血性坏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1]。持续性皮牵引是治疗髋部骨折患者的重要方式之一,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疼痛,利于骨折复位;但由于老年患者多合并慢性疾病,致使牵引时间延长,而牵引重量压力较大会使皮牵引套下滑,增加足跟部压疮发生风险,进而影响后续治疗的进行,不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2-3]。因此,临床需在牵引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以保护足跟,防止对其造成压迫。足跟垫可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分散足跟部位压力,减轻骨及足踝负担,目前已被广泛用于跟骨骨刺、跟骨压痛等足跟疾病中。多举措护理可综合评估足跟部压疮诱发因素,多方面实施护理干预,对恢复患肢功能意义重大[4-5]。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在老年髋部骨折牵引患者中采取足跟垫联合多举措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86 例老年髋部骨折牵引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 例。对照组男23 例,女20 例;年龄59~78 岁,平均(68.54±5.62)岁;19 例股骨颈骨折,24 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观察组男22 例,女21 例;年龄60~79 岁,平均(68.62±5.73)岁;18 例股骨颈骨折,25 例股骨粗隆间骨折。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经CT、X 线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均进行皮牵引治疗;骨折区未出现感染病灶;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排除标准:既往下肢实施过手术者;患有严重感染性疾病;入组前已存在足跟部压疮;其他部位存在骨折者;临床资料不完整。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髋部骨折诱发机制、基本护理措施,并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帮助患者定时翻身,每2 小时1 次;使用毛巾包裹患者患肢下肢(根据包裹后可露出踝关节牵引套两头标准选择毛巾宽度),并将毛巾边缘露于患足上部,再包裹牵引套实施牵引。

观察组采取足跟垫联合多举措护理。(1)足跟垫:用毛线缠绕成环状中空足跟垫(足跟垫内外径根据鞋尺码、患足大小适当调整,一般内径为3~4 cm,外径为5.5~7 cm),将其垫于患者鞋内足跟部,使跟骨结节置于足跟垫中空位置。(2)多举措护理:将患者患肢抬高15°~30°,避免患侧卧位,使下肢与整个身体均倾向一侧(着力点由小腿下方转移至侧面),以受力均匀,防止对局部造成持续压迫;若患者高度水肿、瘦弱,则使用聚氨酯泡沫敷料包裹患者足跟部位,以减轻局部压力,且定时用温水擦洗患者受压部位,2 次/d,之后使用50%乙醇对骨隆突处进行按摩,按摩时手掌需紧贴患者皮肤,力度由轻至重,再由重至轻,循环反复,由中心部位至外进行环形按摩,以加快血液流通,若患者皮肤已压红,则禁止按摩,防止造成二次损伤;在患者小腿下方垫厚度适宜的棉垫,使足跟处于悬浮状态,但不影响骨折稳定,若内外踝存在明显突出畸形,则可在畸形处放置衬垫,防止局部受压;检查患者局部骨隆突点是否存在压迫,观察足趾端皮肤颜色、感觉、肿胀、血运、运动情况,每次交班时均评估受压部位皮肤情况,引导患者说出实际感受(疼痛、痒感),并及时检查足跟部皮肤情况;嘱患者饮食以高蛋白类食物为主,且多食用新鲜蔬菜、瓜果等富含维生素食物,多饮水;以患者耐受为前提,引导其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并进行膝关节10°~20°伸屈活动及踝关节全范围活动,15~20 min/次,3 次/d。

两组均护理至患者出院。

1.3 观察指标

髋关节功能:护理前后,采用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定量表评估,总分100 分,共包含4 个维度,分别为疼痛(44 分)、功能(47 分)、畸形(4 分)、活动范围(5 分),各维度分值越高,患者髋关节功能越好[6]。

疼痛程度:护理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总分10 分,0 分为无痛,10 分为剧痛,评分越高则疼痛越剧烈[7]。

生活能力:护理前后,采用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Barthel index,BI)评估,包括进食、洗澡、修饰、穿衣、控制大小便等10 项,总分0~100 分,评分越高,患者生活能力越强[8]。

护理满意度:护理后,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ewcastle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scale,NSNS)评估,该量表包括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所提供的帮助、对自身工作的态度、能了解患者的需求等19 个条目,各条目分值均为1~5 分,总分≥77 分为非常满意,57~76 分为部分满意,≤56 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率+部分满意率。

足跟部压疮:统计两组护理过程中足跟部压疮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髋关节功能比较

护理前,两组髋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疼痛、功能、畸形、活动范围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的髋关节功能比较(分,±s)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的髋关节功能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疼痛 功能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43 22.13±3.74 31.78±5.14 21.36±3.42 33.93±4.88观察组 43 22.18±4.13 37.76±5.23 22.13±3.10 40.93±4.87 t 0.059 5.348 1.094 6.658 P 0.953 0.000 0.277 0.000组别 例数 畸形 活动范围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43 1.02±0.21 2.04±0.35 2.11±0.24 3.28±0.12观察组 43 1.05±0.18 3.06±0.51 2.13±0.27 4.25±0.19 t 0.711 10.813 0.363 28.305 P 0.479 0.000 0.718 0.000

2.2 两组疼痛程度、生活能力比较

对比两组护理前疼痛程度、生活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VAS 评分更低,BI 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生活能力比较(分,±s)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生活能力比较(分,±s)

注:VAS 为视觉模拟评分法,BI 为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

组别 例数 VAS 评分 BI 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43 7.12±1.13 5.42±0.49 42.58±5.62 62.14±6.37观察组 43 7.15±1.16 3.16±0.40 42.60±5.65 79.68±6.76 t 0.122 23.429 0.017 12.383 P 0.904 0.000 0.987 0.000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2.4 两组足跟部压疮发生情况比较

护理过程中,观察组足跟部压疮发生率为2.33%(1/43),低于对照组的18.60%(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8,P=0.035)。

3 讨论

受牵引、疾病等的因素,髋部骨折患者需长期卧床,会影响下肢静脉回流速度,加之患者年龄多较大,常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故压疮发生风险较高[9]。足跟部处于肢体远端,血运不良,加之牵引过程中牵引重力集中于足跟部,会造成血液回流障碍,故足跟部是压疮高发部位,临床需在牵引过程中加强护理干预[10]。常规护理缺乏足跟部压疮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仅由护理人员主导,定时翻身,在降低足跟部压疮发生风险中尚存不足,护理效果欠佳[11],故需探讨更为有效的护理方案。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后的疼痛、功能、畸形、活动范围评分和BI 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更高,VAS 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过程中的足跟部压疮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分析,其原因在于,足跟垫是采用毛线缠绕制成的弹性垫,将其垫于骨结节部,可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利于减轻对跟下软组织的挤压以及已受损组织的自行修复[12];此外,其可契合足跟底部形状,扩大足底负重面积,进而分散足跟部位压力,利于局部微循环,减轻局部组织紧张度,消除肌肉痉挛,促使炎症水肿消散及疼痛缓解[13]。多举措护理中的体位护理可使患肢受力均匀,以预防局部持续压力引发的压疮;在进行皮肤护理时以温水擦拭受压部位,并包裹足跟部位、按摩骨隆突处,可促进血液流通,增强局部抵抗力,有效减少足跟部压疮的发生[14-15];以垫棉垫方式使足跟处于悬浮状态,可防止足跟部位受压,有效预防压疮;严格规范交接班制度,持续性监测患者足趾端皮肤状况,可预防突发情况,及时缓解足跟部压迫;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衰退,抵抗力差,注重饮食护理,为患者提供高蛋白类食物,能够满足患者身体营养需求,改善营养健康状况,为加快骨折愈合奠定良好基础;以患者耐受为前提引导其进行主被动功能训练,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濡养骨骼,保障治疗效果。故联合应用足跟垫和多举措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牵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

综上所述,足跟垫联合多举措护理可有效改善老年髋部骨折牵引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能力,减少足跟部压疮的发生,进而提升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髋部压疮髋关节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逍遥散加味降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效果观察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