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部血管超声在颈动脉狭窄程度评估及心血管不良事件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2022-12-28阮丽香

医疗装备 2022年23期
关键词:收缩期流速颈动脉

阮丽香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 (福建 厦门 361021)

颈动脉狭窄是主要由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血管性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发病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可仅表现为头晕、头疼,易被忽视。但随着病情恶化,狭窄程度增加,患者可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卒中等严重不良事件,存在较高的致死率、致残率,因此需要尽早干预[1]。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是颈动脉狭窄的主要治疗方法,其选择取决于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程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颈动脉狭窄的诊断金标准,但由于该操作具有侵入性、对肾功能存在损伤、费用较高等因素,使其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颈部血管超声技术不断成熟,其能利用颈动脉超声波探查颈动脉血流、测量内中膜厚度,进而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且其无创检测的特性使患者的接受度更高[2]。基于此,本研究探讨颈部血管超声在颈动脉狭窄程度评估及心血管不良事件预测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至2020 年3 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收治的颈动脉狭窄患者152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7 例,女55 例;年龄48~63 岁,平均(52.57±1.48)岁;体质量指数22~28 kg/m2,平均(25.32±1.27)kg/m2;临床表现,无症状48 例,头晕51 例,运动功能障碍24 例,感觉功能障碍29 例;基础疾病,高血压83 例,2 型糖尿病51 例,高血脂36 例。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符合《颈动脉狭窄诊治指南》[3]中相关诊断标准;首次发病;符合DSA、颈部血管超声检查适应证。排除标准:伴有其他心血管疾病者;重要器官功能不全者;伴有其他血管疾病者;伴有急性疾病者。

1.2 方法

DSA 检查:患者取仰卧位,于腹股沟处使用利多卡因(江苏郎欧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5377,规格:10 ml:0.173 g)进行麻醉,以经皮穿刺技术于腹股沟处进行穿刺,选用康泰惠众科技公司生产的451-514H0 5F 型号导管将导管鞘接入,注射碘普罗胺注射液(Bayer Vital GmbH,国药准字HJ20171327,规格:20 ml:12.47 g)10~14 ml,并通过导管造影主动脉弓及目标区域;随后使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西门子Artis zee Ⅲ floor DSA检查患者的颈内侧动脉,并观察狭窄状况。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患者取仰卧位,根据实际高度垫高颈部,要求患者头部偏向一侧,完全暴露检查部位,使用美国通用公司生产GE E9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设置为10 MHz,检查患者两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主动脉弓等部位,观察记录血管壁状况,并记录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末流速、内中膜厚度等数据。

1.3 观察指标

将患者依据DSA 检查结果分为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比较不同狭窄程度患者的颈部血管超声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末流速、内中膜厚度);所有患者治疗后随访1年,根据随访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比较两组入组时的颈部血管超声参数,并采用ROC 分析颈部血管超声参数对颈动脉狭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

DAS 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标准[4]:狭窄率=(1-狭窄处直径/远端正常直径)×100%,若狭窄率<50%则为轻度狭窄,若狭窄率≥50%且<70%则为中度狭窄,若狭窄率≥70%则为重度狭窄。

1.4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DAS 诊断结果

DAS 检查结果显示,152例患者中,轻度狭窄82例(53.95%),中度狭窄49例(32.24%),重度狭窄21例(13.82%)。

2.2 不同狭窄程度患者的颈部血管超声参数比较

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患者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末流速、内中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狭窄程度患者的颈部血管超声参数比较(±s)

表1 不同狭窄程度患者的颈部血管超声参数比较(±s)

注:与轻度狭窄组比较,aP<0.05;与中度狭窄组比较,bP<0.05

内中膜厚度(mm)轻度狭窄组 82 138.57±5.83 52.46±3.54 0.95±0.05中度狭窄组 49 184.71±4.96a 82.61±3.97a 1.38±0.13a重度狭窄组 21 239.97±2.83ab 106.54±3.92ab 1.73±0.09ab F 3519.820 2187.402 799.021 P 0.000 0.000 0.000组别 例数 超声收缩期峰值流速(cm/s)舒张期末流速(cm/s)

2.3 发生组与未发生组颈部血管超声参数比较

152例患者中,45例接受手术治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31例,颈动脉支架形成术14例),107例接受药物治疗及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后随访1年,19例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组),其中持续性低血压15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4例;133例未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未发生组)。发生组入组时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末流速、内中膜厚度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发生组和未发生组的颈部血管超声参数比较(±s)

表2 发生组和未发生组的颈部血管超声参数比较(±s)

内中膜厚度(mm)发生组 19 182.12±21.16 89.73±11.43 1.39±0.34未发生组 133 148.47±15.07 71.65±8.36 1.06±0.33 t 8.616 8.391 4.062 P 0.000 0.000 0.000检查方式 例数 收缩期峰值流速(cm/s)舒张期末流速(cm/s)

2.4 预测价值分析

ROC 分析结果显示,颈部血管超声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末流速、内中膜厚度联合检测对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较高,见表3、图1。

图1 颈部血管超声参数预测心血管不良事件的ROC 图

表3 颈部血管超声参数对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

3 讨论

颈动脉狭窄是颈动脉粥样硬化中期的常见表现,亦是导致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5-8]。因此,快速诊断病情并予以针对性治疗措施已成为患者的共同诉求。DAS 作为临床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虽具有较高准确率,但可能损伤其他脏器;经颅多普勒超声虽可反应血管状况,辅助手术方案的制定,但是对操作者的要求较高;磁共振成像则无法直接区分近节闭塞和完全闭塞;而颈部血管超声不仅可判断狭窄程度,还可观察血流状况,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及病情预测提供新的选择。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患者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末流速、内中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颈动脉狭窄程度与以上颈部血管超声参数成正比,这与相关研究[9-11]结果相似。原因如下:(1)随着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增加,血流受阻程度随之增加,机体为维持脑组织正常血供,会促使血液流速提升,因此超声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末流速明显增加;(2)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颈动脉狭窄的主要原因,其不仅造成血管狭窄、血压上升,进而损伤血管壁,且颈动脉长期狭窄可造成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刺激内中膜厚度增加进而加重狭窄。

本研究对所有患者治疗后随访1年发现,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患者入组时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末流速、内中膜厚度均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 分析结果显示,颈部血管超声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末流速、内中膜厚度联合检测对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较高,这与武淑红[12]的研究结果相似。原因如下:(1)对于狭窄严重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其术前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末流速较高,而术后则表现为短时间脑血流灌注增加及其他以心脏为主的对血供要求高的脏器低灌注,继而易引发心动过缓、持续性低血压等心血管不良事件,因此应在术前完善心功能检查,以减少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2)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左心室功能密切相关[13],内中膜增厚可导致外周动脉胶原蛋白沉积、血管弹性下降,进而导致心脏后负荷增加,左心室心肌质量下降,最终引发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因此通过颈部血管超声观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亦可提前发现、评估患者的左心室功能是否衰退,并以此为依据预测是否可能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对于心功能欠佳的患者随访过程中可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的基础上增加超声心动图检查,以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3)部分颈动脉狭窄患者合并不稳定斑块可明显提升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14],而颈部血管超声的声学信息可较好地观察斑块形态,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综上所述,颈部血管超声能够有效判断颈动脉狭窄程度,相关参数联合检测可预测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猜你喜欢

收缩期流速颈动脉
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知识巩固
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流体压强与流速
爱虚张声势的水
硝酸酯类药物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有益作用研究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祛脂定斑汤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痰瘀互结型30例
调压方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阳亢络阻证90例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在双侧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