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措并举,让新时代劳动教育落地生根

2022-12-28邢台市清河县县直第一小学李秀华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基地劳动课程

■邢台市清河县县直第一小学 李秀华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落实五育并举,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清河县中小学校把劳动教育作为五育融合的突破口,积极探索新时代适合清河县劳动教育实施新路径,构建多措并举的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让新时代劳动教育在中小学校落地生根。

挖掘劳动教育资源,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依据国家和省相关文件要求,清河县教育局专门制订了《清河县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顶层设计劳动教育框架,各中小学校积极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做到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多样化,建立家校社“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

开发校内劳动教育资源。一是开设学农实践课程。许多学校根据本地风情、本校特色,利用空地建设一个集学习、劳动、体验、探究于一体的教育综合体系,开设了众多校本田园课程。例如,连庄校区、坝营中学、谢炉校区、县直第三小学等开发了适合本校的农耕课程,每所学校开发农耕项目十几种,每个班级分区管理属于自己的“责任田”。学校结合节气开展种植、采摘活动,收获的蔬菜或带回家,或在食堂开展“美食活动”。二是开设烹饪课程。奥城小学设计了20 多个烹饪项目,如《走进白菜的世界》《辣椒的种植》《家常菜的制作》《面食的制作》等,整体规划课程内容。学生通过制作面食、炒菜、凉菜等,学会基本劳动技能,体会劳动的乐趣。三是结合“双减”政策,把劳动教育渗透到社团及课后服务中,开发手工制作、劳动创意、公益劳动、职业体验、创新科技、志愿服务等十几个项目,挖掘劳动教育元素,渗透劳动教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湘江小学、长江小学等学校成立了10 多个创意劳动社团,通过社团让学生在设计、体验中,收获劳动的快乐。四是结合传统节日和劳动周,渗透劳动教育。有的学校结合中秋节、端午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设计适合的劳动教育主题活动。有的学校利用五一劳动周,进行专题讲座、劳模大讲堂、主题演讲、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展示、劳动项目实践等。比如,谢炉校区邀请劳动模范为全体学生做专题讲座,用榜样的力量引领学生;济华小学通过劳动技能比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实践能力。

利用家庭劳动教育资源。家庭劳动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清河县把劳动教育与德育养成教育相结合、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与学生职业体验相结合,开设了“爱劳动、懂感恩——家政技能体验”校本课程,构建家庭课程顶层设计,编写家庭劳动手册,设计劳动教育清单。比如,县直三小、奥城小学、王官庄校区等学校开设了家政、烹饪、手工校本课程50 多个项目,学生独立完成体验课程,写下实践体会,家长根据学生劳动表现写下评语,班主任根据学生劳动清单记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将此项体验课程成绩记录到《学生成长手册》,作为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的重要内容。

融合社会劳动教育资源。马屯山楂基地作为清河县劳动实践教育基地之一,把科学探究和农事劳动通过基地有机结合起来,该基地的农展馆、美食工坊、农具小木屋、基地农场、山楂品种鉴别间等用来供学生进行农业科学研究和实践,养鱼塘、养蚕场、农场基地、企业、工厂、职业教育中心基地等是学生参与劳动体验的实践基地,学生从校内走到校外,在实践活动中有获得感和体验感。

依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融入劳动教育元素

综合实践活动是落实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为保证学生主题探索有内容、有载体、有特色、有效果,各学校积极探索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对应关系,在考察探究、研学旅行、基地集中食宿主题开发中,挖掘日常生活劳动元素;在设计制作和职业体验中,挖掘生产劳动元素;在志愿服务中,挖掘服务劳动元素。比如,考察探究中的日常生活劳动“做福袋”,分小组探究不同福袋的制作过程,让学生学会使用厨房工具,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此外,清河县还将劳动教育融入中小学学科教学实践中,找准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契合点,挖掘各学科教材,整理“劳动要素清单”,用整体的眼光审视全册教材中的劳动教育要素分布情况,以更好地实施整体化融合的设计与教学。比如,思想政治、语文、历史等学科,有重点地纳入歌颂劳模、歌颂普通劳动者的选文选材,纳入阐释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内容,加强对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合法劳动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建立对劳动人民的感情,体会劳动的光荣和美好。数学、科学、地理、技术、体育与健康等学科,可以联系众多科学家用其创新性劳动造福人类的事迹,用本学科题目的设计与劳动情景联系起来,注重培养学生劳动的科学态度、规范意识、效率观念和创新精神。

结合劳动实践教育红色基地,渗透劳动教育理念

清河县结合县劳动实践教育红色基地——孙庄村农耕文化展览馆,渗透劳动教育理念。孙庄村农耕文化展览馆蕴藏着厚重的农耕文化和朴实的乡土民风,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农耕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历史价值,感悟到劳动人民的辛劳和智慧。在农耕文化展览馆中,学生认识了犁地工具、耙地工具、喷药工具……一个个生动的场景,使学生体会到农民耕地、播种的辛苦,感受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通过劳动实践教育红色基地研学活动,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勤劳朴实、勇敢和智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祖国迅猛发展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振奋不已,为祖国的强大而感到自豪。

利用名师工作室,推进劳动教育开展

为增强劳动教育的实践效果,引领区域落实劳动教育的开展,清河县综合实践活动名师工作室作为全国优秀名师工作室,工作室主持人作为河北省学校劳动教育委员会委员,带领成员及县域教师积极实践,开通公众号,发布优秀劳动教育案例100 余篇,点击阅览量6 万余次,对全县中小学校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起到了很好的辐射引领作用。

总之,在落实“双减”政策下,实施好劳动教育,让劳动教育为孩子成长赋能,是为构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赋能。

猜你喜欢

基地劳动课程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我的基地我的连
热爱劳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