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名人“年联”趣事

2022-12-28钱国宏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徐文长吕蒙正书圣

□钱国宏

对联也叫春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尤其是与书法的美妙结合,更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每逢春节,国人都喜欢在家中贴上对联,将节日的喜庆氛围营造得愈加浓烈。在中国历史上,很多名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写联佳话。

王羲之:半联防盗

东晋文学家、书法家王羲之,人称“书圣”。某年春节,他写了一副春联:“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由于人们喜爱王羲之的书法,结果春联刚贴出去,便被人偷走了。无奈,王羲之只好又写了一副春联:“莺歌北里,燕语南郊。”结果,当晚又被偷走!王羲之思忖再三,再次写联:“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由于联语不吉利,所以这副春联算是“保住”了。但是,人们实在搞不清一代书圣为何写了副这样的丧气春联。除夕当天,王羲之在那副春联下面各添了几字,变成了:“福无双至今日至,祸不单行昨夜行。”路人看了,无不钦佩书圣的巧思。

吕蒙正:联外有音

北宋初年,宰相吕蒙正宽厚正直,对上敢言,对下宽容。某年春节,一位穷苦人请他代写一副春联,吕蒙正写道:“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额:“南北”。此联一贴出,便引来一片哗然。大家始觉其“怪”,继称其“妙”!原来,这副春联最大的妙处在于弦外音:上联缺“一”,下联少“十”,正是“缺衣少食”!横批“南北”,意即“没有东西”!

徐文长:添联泄恨

明代杰出画家徐渭(字文长),春节路过知县官宅,见门前贴着一副春联:“瑞雪初霁,爱民若子;腊梅怒放,执法如山。”这位知县是有名的贪官,依仗朝里有人,长期在地方上为非作歹。徐文长找来两条红纸,在下面各添四字,那副春联变成了:“瑞雪初霁,爱民若子,金子女子;腊梅怒放,执法如山,钱山靠山。”路人读了,无不掩口而笑!

祝枝山:标点卖钱

明代著名的“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为一富户写了两副春联:“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此地安能常住其人好不伤悲”。富户一见气得七窍生烟,将祝枝山告到县衙。县官责怪祝枝山写春联添丧气,祝枝山大呼冤枉,他拿起笔,在那副春联上添了几个标点,立马变成了:“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此地安,能常住;其人好,不伤悲。”县官一读,好联呀!随即判决富户赔偿祝枝山百两银子。

袁枚:吹牛撤联

清代翰林院庶吉士袁枚辞官隐居南京小仓山随园。某年春节,他自撰一联贴在门上:“此地有丛山峻岭茂林修竹,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上联夸赞随园之美,下联“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则指古代典籍,全联意在表达自己学识渊博。结果此联刚一贴出,便有人向袁枚借“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这几本古书早已失传,袁枚如何拿得出,又急又羞的袁枚赶紧撤掉了那副春联。

郑板桥:借歌成联

清代文学家、书法家郑板桥以文章、书、画而名满天下。某年春节,他在乡村游玩时,遇到两位农妇在河边洗衣对歌。甲妇唱道:“春风呼呼梳杨柳”。乙妇对道:“夜雨偷偷浇禾苗”。郑板桥听罢,心中生喜,随即将两位农妇的对歌改成了一副春联:“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村民读了,无不拍手称绝!■

猜你喜欢

徐文长吕蒙正书圣
吕蒙正拒收宝镜
王羲之和鸭儿饺子铺
宽容的吕蒙正
浅析王羲之书法在唐宋书法史中的地位
贤妻讳“酒”
吕蒙正为官如镜
踏踢万岁
书圣王羲之
徐文长手对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