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跃的身影 亮丽的风景
——江西省永丰县老年大学加强社团(文化)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2022-12-28袁宗裕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社团活动学校

□袁宗裕

基本情况

2008年9月2日,永丰县老年大学改名、挂牌、恢复办学。2010年,学校开始成立各种社团(文化)组织。截至2020年底,已经组建校艺术团、摄影协会、太极拳(剑)协会、志愿者协会等社团(文化)组织13个。这在一个山区小县的老年大学是不多见的。

每个社团(文化)组织的人数一般为30至50人,最多的达到200多人。总人数达到了500多人。各社团(文化)组织(除志愿者协会)的“一把手”均由教师担任,成员则全部是由社团(文化)组织成立时在校的学员组成。之后有些学员不再在校学习了,但仍然会保留社团(文化)组织的身份,参加社团(文化)组织的活动。

这些社团(文化)组织是学校最活跃的文化细胞,他们坚持着活动的常态化。一般平均每月活动2至3次,有的达到5至6次,如遇到有活动任务时,还会临时增加。活动内容以社团(文化)组织自身专业性质为主。活动形式主要为本社团(文化)组织专业知识技能的教学、排练,参与学校的各种对内对外宣传演出。

主要成效

社团(文化)组织的成立和活动的经常化,给学校带来了不少新气象,产生了不少新效应,收获了不少新成果。

社团(文化)组织成为“服务社会”,传播正能量的一个主渠道。“服务社会”是老年大学的办学宗旨之一。未建立社团(文化)组织前,学校主要是通过“自发”的渠道来实现“服务社会”的宗旨,一般都是单个行为、单个力量、单独开展,其传播、服务的范围很有限。如舞蹈班学员汇聚有兴趣的姐妹们在社会上进行教学、训练、表演;二胡班学员也会相邀三五个“琴味相投”的好友在公园、广场进行演奏展示等。社团(文化)组织陆续建立起来后,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服务活动,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如,艺术团从2012年成立后,每年都组织开展“送戏下乡”活动,至今已巡回演出300多场,同时还承担完成了县里政法委、县“三唯两从”办公室、县民政局、林业局等部门的专题宣传巡回演出任务90多场,受到县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群众普遍欢迎。

社团(文化)组织成为活跃校园文化的一支生力军。健康向上、催人奋进的校园文化,是造就学校文明求实、团结进取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推进器,是学校的另一种“教育场”。它不仅能陶冶老年学员的情操,而且能够激发师生对学校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同时,还能对学员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社团(文化)组织成为延伸老年教育的一个新形式。社团(文化)组织活动的内容主要是教学排练、交流学习、表演展示、组织行动四项。这些活动内容与学校所开办专业课程的内容是一致的,只不过是以另一种组织形式存在,而且学校开展第二、三课堂的大部分活动也是通过社团(文化)组织进行的。社团(文化)组织的建立,既是树立学校良好形象的一个个窗口,又是学校延伸课堂教学的一条条途径。使学员们加入社团(文化)组织后,通过深入学习、排练、实践大大提高了在课堂上所学专业的质量和水平。同时,社团(文化)组织成为解决“一座难求”“一学难离”问题的一条好途径。近几年来,永丰县县城规模不断扩大,老年人口不断增多,而整个县城只有一所老年大学,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同时,也出现了不少学员“进得来,不出去”的情况。永丰县老年大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采取的办法之一就是尽可能多成立各种社团(文化)组织,把一些老学员吸引过去,既满足了他们继续学习、巩固提高的愿望,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一座难求”的问题。

几点经验

永丰县老年大学的社团(文化)组织之所以能很快发展起来、坚持下来,并取得较好成效,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非常重视社团(文化)组织的建设,从认识到行动上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给予支持、扶助,使社团(文化)组织不断发展壮大。

认识到“位”。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认识高低、深浅,其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永丰县老年大学对于抓好校园内部的社团(文化)组织建设有着足够的认识。三位校长一致认为,社团(文化)组织是体现学校文化形象、提升教学质量的一个窗口,是落实办学宗旨、服务社会百姓的一个平台,还是延伸老年教育、拓宽教学形式的一条路子。各个社团(文化)组织成为学校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给学员带来了快乐,给百姓送去了祥和,给学校增加了魅力,给社会增添了正能量。正因校领导们把这种正确的思想认识树立起来,老年大学才会对社团(文化)组织建设重视起来、建立起来、开展起来、红火起来。

工作到“家”。永丰县老年大学对社团(文化)组织的建设坚持做到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巩固一个,并务求措施落实,工作到“家”。一是宣传工作到“家”。把学校建立社团(文化)组织工作的意义、要求、措施等在开学、毕业典礼和各班班务会上进行宣传动员,使大家提高认识,踊跃参加。对坚持正常活动、做出显著成绩、产生较大影响的社团(文化)组织,给予刊登简报、总结经验、宣扬推广,表彰奖励。二是组建工作到“家”。每个社团(文化)组织成立前,先物色3至5个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热心开展活动的负责人,然后按照“配好班子—组织报名—制定章程或管理办法—召开成立大会—开展活动”的程序实施,力求一步一个脚印,扎实稳步。三是活动开展到“家”。凡是社团(文化)组织开展的重要活动,学校领导到场参加;凡是参加县以外的比赛或演出活动,学校都要派工作人员全程参与、全程负责。

扶持到“底”。为解决各个社团(文化)组织“无钱办事”的问题,学校作出决定,每年对每个社团(文化)组织支持1000元活动经费;各个社团(文化)组织可以适当收取成员会费;凡是由学校选送的团体外出参加比赛、演出展示的,均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获得奖项的,学校给予同等数额的奖励;学校要求社团(文化)组织每年年初制定活动计划、年终搞好活动总结,学校监督落实。通过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使得各个社团(文化)组织没有出现空有虚名、半途而废的不正常现象,开展活动不但做到了“长流水,不间断”,而且普遍收到良好的社会反响。■

猜你喜欢

社团活动学校
缤纷社团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学校推介
文学社团简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