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建区域性老年教育集团的思考与建议

2022-12-28施布民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南通市教育资源供给

□施布民

《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要求:“以各种形式经常性参与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20%以上”“到2020年,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原则上至少应有一所老年大学,50%的乡镇(街道)建有老年学校,30%的行政村(居委会)建有老年学习点。”南通市老年教育是否达到这一目标尚无定论,但组建老年教育集团提高老年教育覆盖率势在必行。

现状:愿景很丰满,现实较骨感

一方面,南通作为闻名遐迩的教育之乡,市政府高度重视老年教育,2016年将原通师一附校区划拨给南通市老年大学,校区坐落黄金地带,校园宽敞、设施先进、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占地30多亩,有三幢大楼、两座小楼,共计建筑面积12000多平方米,2018年学员猛增至13000多人次,学校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成功创建首批全国示范老年大学,受到社会和老年人的广泛赞誉,成为南通地区老年大学的样板。

另一方面,南通市老年教育总量低,发展不均衡,三级网络尚未建成,县市区老年大学规模偏小,大部分社区(乡镇、街道)没有老年学校,行政村(居委会)老年学习点建设远未达标。据第七次人口普查,南通市常住人口772.66万,60岁以上占比30.01%,位居全国第一。至2021年秋季,全市老年教育入学人数约计6万人,覆盖率仅约为2%。预计南通老龄化峰值将在2O30年前后出现,届时6O岁以上老年人将达总人口的35%,如要跟上老龄化发展的步伐,老年教育办学规模每年至少要增长8%,不然矛盾越演越烈,缺口越拉越大。

焦点:供需失衡,管理薄弱

南通市老年教育的现实供给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迫切受教育需求不相适应,可概括为“一小三多”。一是办学体量偏小。2021年秋季学期,全市9所老年大学共约19000人,南通市老年大学学员7979人,崇川区老年大学3736人,不过千人的有3家。二是办学主体多头。没有统一管理体制。三是办学形式多元。市、县、区老年大学各自为战,乡镇、社区老年学校以不定期活动为主,一般由乡镇、街道自行管理,基本没有学制和教材,尚未进入规范化办学轨道。四是办学模式多变。海门市老年大学从老干部局整体划归教体局,与社区学院合并办学,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管理;港闸区与崇川区合并后,港闸区老年大学从民政划给教育,与崇川区老年大学合并办学;海安市明确由开放大学挂牌老年大学;开发区老年大学搬迁至新投入使用的文体中心,办学条件虽有改观,但仍然没能挂牌。

原因:对老年教育认识待提高,责任主体不够明确

中国老年教育诞生近40年,在我国教育界长时间未获得应有地位,从国家到地方没有明确统一的老年大学行政管理部门,责任主体模糊和缺失导致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管理散乱、经费紧张、师资缺乏。各级政府是老年教育事业的责任主体,面对飞快增长、基数庞大的老年群体,要想有效提高老年教育覆盖率,政府必须统筹规划老年教育事业,充分调动一切社会资源,盘活现有教育资源,组建老年教育集团,推进集团化、多层次、广覆盖的老年教育办学模式,才能破解老年教育发展的难题。

建议:组建老年教育集团,迅速扩大有效供给

2021年1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将我国老年教育再次明确定位于“终身教育体系”,要求“教育部门牵头研究制定老年教育发展政策举措,采取促进有条件的学校开展老年教育、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老年大学(学校)等办法,推动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职业院校开设老年教育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编写老年教育相关教材。依托国家开放大学筹建国家老年大学,搭建全国老年教育资源共享和公共服务平台。”为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组织实施,用体制保障扩大供给。各级政府须高度重视老年教育,以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为重点,以创新老年教育体制机制为关键,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统筹,教育、组织、卫健、民政、文化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老年教育管理集团。组建老年教育集团已有良好基础,2009年底,南通市老年大学为龙头,牵头建立了南通老年(老干部)大学联谊会,2017年改名为南通老年大学协作委员会,吸纳南通10个老年(老干部)大学参加,平时组织协调联络工作,每年召开一次年会,确定一个主题,开展研讨交流,形成了十校之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以此为基础,老年教育集团要整合资源,利用现有的社区教育机构、职教中心、乡镇成人学校等教育资源,以及群众艺术馆、文化馆、体育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科普学校等,开展老年教育活动,建立健全“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三级老年教育网络,方便老年人就近学习。特别是发展农村社区老年教育,以村民喜爱的形式开展适应农村老年人需求的教育活动;推进城乡老年教育对口支援,组织发达地区以建立分校或办学点、选送教师、配送学习资源、提供人员培训等方式,为边远地区和农村社区老年教育提供支援。

(二)明确运行主体,用制度保障扩大供给。要深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把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鼓励社会办好各类老年学校。”政府相关部门要出台组建老年教育集团的地方行政规章、制度文件,责成区域老年教育的龙头学校组建老年教育集团,赋予相应责权利,承担起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的任务。推动老年大学面向社会办学,部门、行业、高校的老年大学要提高办学开放度,逐步从服务本单位、本系统离退休职工向服务社会老年人转变;老年教育集团要对区域内老年教育发挥带动和引领作用,将老年大学集聚的教育资源向乡镇和社区辐射,增量重点放在基层和农村,形成以基层需求为导向的老年教育供给结构,优化城乡老年教育布局,因地制宜地开展老年教育,完善基层社区老年教育服务体系,弥补短板。

(三)加强队伍建设,用高素质师资保障扩大供给。通过老年教育集团运作,统筹老年大学师资力量,加大师资技能培训力度,加强跨地区学术交流,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政府要制定行政措施,“给来路、提待遇、疏通道、搞培训”,构建老年大学师资“洼地”,为老年大学办学提供人才支撑。支持老年教育集团引进高校毕业生及行业优秀人才到老年教育机构工作;支持在职教师到校外老年教育机构兼职任教或从事志愿服务;支持老年教育集团建立老年教育师资库,培养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素质优良,以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和志愿者相结合的教学和管理队伍。

(四)完善投入机制,以拓宽资金渠道保障扩大供给。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整合政府力量和社会力量,在资金、人才、场地等资源方面点对点,多方辐射,有效整合,拓宽资金来源,形成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学习者等多主体分担和筹措老年教育经费的渠道,鼓励行业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对老年教育公益性捐赠;老年教育集团要加强投入管理,减少区域差距,确保收支平衡,加强基础建设,扩大办学场地,改善校舍环境,更新教学设备,确保基本的办学条件。

(五)营造良好氛围,以社会舆论保障扩大供给。只有家喻户晓,方能众望所归。政府要宣传推广老年教育集团,打破地域藩篱、突破行业壁垒、整合社会资源、激发社会活力、提升老年教育现代化水平,努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教育发展新格局。老年教育集团更要广泛宣传党和国家发展老年教育的方针政策、老年教育发展的典型经验,努力使全社会认可、支持和参与老年教育,充分调动老年人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老年学习风尚蔚然成风,使老年教育成为增进老年人福祉的重要内容。■

猜你喜欢

南通市教育资源供给
南通市三举措扎实做好当前综合防灾工作
不速之客
物理教材中STSE教育资源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湾中学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三字经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利用乡土教育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