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职业 反映新需求 带动新就业 引领新发展

2022-12-28撰文范巍

求贤 2022年8期
关键词:变革数字职业

撰文/范巍

2022年7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和国家统计局办公室联合发布了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等18个新职业信息,这是自2019年4月恢复新职业发布制度以来的第五批新职业,充分反映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多个方面,也标志着自2021年4月启动的新一轮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即将全面完成。

一、成为新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特征

职业管理是政府宏观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而职业分类是职业管理的逻辑起点。1999年,我国第一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颁布。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经济和社会活动不断发生新变化,2015年修订的《大典》颁布,职业分类结构确定为8 个大类、75 个中类、434 个小类、1481 个职业细类,与1999年版《大典》相比,维持8 个大类、增加9 个中类和21 个小类。随着技术变革和社会变革的加速,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呈明显多元化、专业化变化,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升,新的职业形态演变越发快速和丰富,一些原先不曾有的新职业群体不断扩大。随着技术变革和社会变革不断深入,大量就业岗位产生了新的技术需求,进而衍生出更多新的岗位,但是新生岗位不等同于新的职业,一个新职业的产生必须具备基本的职业特征。

那么什么是职业?我们认为,可以从“五性三化”视角来研判。

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一个新职业出现后,之所以能成为职业,需要具备如下特征。第一是目的性特征,新职业的职业活动以获取现金或实物等报酬为目的。第二是社会性特征,新职业是从业人员在特定社会生活环境中所从事的一种与其他社会成员相互关联、相互服务的社会活动。第三是稳定性特征,新职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形成,并具有较长生命周期。第四是规范性特征,新职业活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第五是群体性特征,新职业必须具有一定的从业人数。专业技术类新职业,在遵守以上原则和技术规范外,还要重点考虑其职业的专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水平。专业化是指该职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独特性,社会化是指职业活动的社会通用性和国家对该职业的呼应程度,国际化是指职业定义和活动描述的国际可比性和等效性。

二、第五批新职业的主要特点

此次发布的18 个新职业是《国家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颁布以来发布的第五批新职业,是2022年版《大典》发布的前期成果。目前,2022年版《大典》刚刚结束公示,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对社会正式发布,正式发布后应该还会有更多新职业出现。

本次先行发布的18 个新职业具有如下特点:

(一)职业数字化和数字职业化

新职业的发布反映了技术变革和社会变革的趋势。各种各样的新技术快速涌现,倒逼传统技术更新迭代。从新职业专有名词的变化就可以看出,数据安全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解决方案设计师、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数据库管理员等,这些都是数字职业化,体现了技术变革。同时,技术变革还会带来一批职业数字化升级转型。例如农业数字化技术员这一农业领域的新职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通过数字技术的引入,不断提升农业数字经济渗透率,从而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二)职业的逐步演进

本次发布的新职业中,部分职业在不断演进观测过程中,经过一个一个业态的孕育,逐渐成熟并确立。例如研学旅行指导师,与之前发布的网约配送员、直播售货员类似,都是在逐步的演进中达到了对新职业“五性三化”的判断之后,正式成为一个职业。这个职业观察了近三年的时间,随着它职业化程度的提升,可以为中小学研学教育提供更加专业化、个性化服务,所以该职业在今年得以确立。

(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技术的不断变革带来生产力的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也在持续提升。比如这次确立的民宿管家,他们满足了游客对“家”的期待,随时为客人解决住宿困扰,还可以帮客人做饭、拍照。再比如家庭教育指导师,随着近年来生育多孩的家庭逐步增多,家庭教育高质化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进而催生了这一新职业。

(四)产业转型需要

碳达峰、碳中和是实现经济社会更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正在悄然改变能源与经济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要求下,随着社会变革需要涌现了一批绿色职业。碳汇计量评估师、综合能源服务员等新职业应运而生。占据主体能源地位的煤炭资源,其清洁化、大型化、规模化、集约化利用和由单一燃料属性向燃料、原料方向转变的产业发展新趋势,使煤提质工这一新职业从传统产业中诞生。

三、新职业和新需求、新就业、新发展

(一)新职业反映新需求

新职业的不断涌现充分反映了新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一方面,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新职业产生指引新方向。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正推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进入到数字经济时代的深水区,而数字经济也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各产业在向更加合理、高效、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转变过程中,数字技术成为这个过程中的重要推动力。另一方面,社会变革为新职业出现带来新的需求,主要包括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需求、人口老龄化的需求、教育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的需求、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等,此外,智能制造、无人机、物联网等技术变革也为新职业的涌现提供了充足的土壤和机会。

(二)新职业带来新就业

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经济蓬勃发展催生出各种新兴职业和新型就业方式,也成为就业重要渠道。从某种意义上说,新职业代表了新的就业蓄水池,新职业的不断涌现,对扩大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和积极意义。

一方面,新业态孕育新就业。随着新兴技术的应用和社会消费需求的提升,对新职业的需求也随之升级,而新职业又进一步促进了各类新就业的不断涌现和规模扩大,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新就业呼唤新职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具有就业容量大、进入门槛低、灵活性强等特点的新就业形态,在稳就业、保就业中发挥了重要积极作用。此外,新职业促进新就业。在新就业形态中,也涌现出众多新职业,并且新职业强有力地支撑和扩大了新就业形态的发展。近些年,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在出租车、餐饮、住宿等领域吸纳了大量转移劳动力和新成长劳动力,成为稳就业和促就业的新引擎。同时,新职业还在拓展就业岗位、提升就业质量、解决就业困难群体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三)新职业引领新发展

一方面,国家职业分类作为制定职业标准的依据,是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和人才评价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此次18 个新职业信息的发布,对于增强从业人员的社会认同度、促进就业创业、引领职业教育培训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新职业的发布对我国职业教育的走向、专业设置、培训热点都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另一方面,新职业的背后是新业态的支撑,是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的坚实步伐,同时也意味着发展的新机遇和就业的新空间,新职业是就业的“富矿”、“蓄水池”,就业导向特别是高质量就业导向极高。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看到,新职业设置与否与它随后采取的职业规制方式没有必然联系。目前,我们国家对职业规制的方式主要有职称评价、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市场化社会化评价等。因此,社会各界对于新职业的关注要理性、客观,避免盲目和追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好新职业和国家职业分类在就业、教育、统计、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基准性和指向性作用。

(范巍: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人事管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猜你喜欢

变革数字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答数字
我爱的职业
数字看G20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创新IT 赋能变革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