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生产管理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内在价值联系探讨

2022-12-28宋晓婷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2年6期
关键词:经济效益生产作业

宋晓婷

(北京天地安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一、前言

安全生产环境和氛围的营造是支撑企业效益目标达成的前提和基础。借助科学手段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不仅能够帮助企业有效规避生产活动中潜在的安全风险和隐患,还能保障企业各项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纵观当前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存在一些主观和客观因素限制着安全生产管理实践,还无法做到以高水平安全管理为支撑来帮助企业获取更大效益。因此,如何采取科学措施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对于保障企业长久发展及其增大效益有着直接影响。

二、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安全生产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关键所在,安全事故的出现不仅影响到企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甚至会对企业效益创造产生不同程度的限制[1]。相关研究表明,在企业总生产成本中,因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比少则3%,多则8%。英国HSE研究报告中提出,在英国企业获利占比中,因工厂伤害、非伤害性意外事故、职业病而造成的安全事故损失占比超过5%。NSC在调查研究中表明,若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每增加1美元的投入,可在企业发生安全事故时降低8.5美元的成本损失。安全事故的发生在企业生产活动中不可避免,我国每年因安全事故出现的经济损失超过2500亿元[2]。由此表明,企业经济效益获取与安全生产管理的落实存在密切关联。为保证企业效益创造不受到安全事故的影响,亟须依据其发展需求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强化开展。

三、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与经济效益的内在关联

企业经济效益的创造与安全生产管理开展的水平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分析二者内在关系的体现,具体包括:

(一)相互作用关系

企业运营发展及其效益创造需要以安全生产管理为前提要求,同时企业经济效益水平也关系到对于安全生产管理的投入力度[3]。安全管理是否合理,会影响到企业正向或负面效益的创造。例如,高水平安全管理开展有助于增大企业正面效益创造,而安全生产管理不符合要求则可能导致企业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效益。以工伤事故为例,若企业安全事故发生时出现人员伤亡,需依据相关制度要求进行经济赔偿,企业会因经济赔偿数额的不同造成经济损失,倘若生产活动期间出现重大伤亡事故,甚至会面临刑事处罚,企业会直接走入倒闭、破产的边缘,更谈何通过生产工作创造经济效益。

(二)内在统一关系

分析两者的内在关系,可以发现,两者是内在价值统一的关系。因为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目的就在于营造更为安全、和谐的工作氛围,保障各生产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这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保障;只有保证安全生产管理的高效开展,才能避免企业发展受到安全隐患的影响与限制。而经济效益作为企业长远发展的追求目标,同时也是企业维持安全生产管理活动长期开展的经济来源,通过发挥其机制作用能够实现对企业与员工矛盾关系的有效缓解,在实现竞争力提升的同时帮助企业减轻发展负担[4]。由此可见,两者共同追求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它们的价值追求具有内在统一性。

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安全生产管理的认知不足

企业能否做到对生产活动的稳定进行,受到安全生产管理实施的直接影响。而在实际生产运营期间,因企业以经济效益创造为根本目标,且各项生产、运营活动的开展均以效益获取为目的,使得部分企业在发展期间逐渐滋生出“重利益,轻安全”的念头,过度重视通过生产经营来创造更大的效益,而忽略在生产期间进行安全管理的落实,致使企业运营发展伴随诸多安全隐患的存在。再加上企业管理者缺失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正确认知,未将安全管理有效渗透于各生产、工作阶段,致使企业生产运营出现安全事故概率增大[5]。

(二)缺乏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完善且合理的管理制度构建是支撑安全生产管理高水平开展的关键所在。但是,在实际安全管理期间,因管理制度的缺失,使得当前企业生产作业频繁出现安全隐患与问题,管理人员无法通过完善制度来落实安全管理工作,致使人员在日常工作、生产期间逐渐形成对安全管理应付、敷衍的态度,安全生产管理难以实现全过程、全方面落实,进而影响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职能及其效用的体现[6]。

(三)安全生产管理设施投入不足

尽管当前大部分企业逐渐提高对安全生产管理实施的重视度,并做到将安全生产管理纳入企业系统性工作中,但是在资金条件匮乏、缺乏认知等方面的影响下,部分企业管理设施的投入和配置与实际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开展需求不相符,因设备、设施滞后导致安全生产管理无法高效开展。受限于管理设施投入的匮乏,使得安全管理无法在企业生产运营期间进行全方位落实。

(四)劳动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企业能否实现高效、安全生产与职工自身素质意识水平之间存在密切关联。而当前仍有部分企业员工尚未做到对自我防护、保护意识的强化树立,再加上未接受过系统性、针对性的安全知识与技能培训,导致部分员工仍以随意、轻视的态度对待生产工作,未在生产期间树立科学的自我保护意识。在此形势下,企业生产作业环节的开展因职工意识匮乏、知识欠缺等而频发错误、问题,增大了企业出现安全生产事故的概率[7]。

五、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策略

(一)提高企业对安全生产管理的认知

自我国工业经济发展迈入新的台阶后,安全产业发展已然成为各企业的关注重点。而且,我国相关部门开始对安全产业发展逐渐加大扶持力度,如依据当前安全生产管理现状的分析,构建契合我国企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依托于投资基金的形式来鼓励安全产业的大力发展。再结合对相关政策、规定的陆续出台,促使安全生产在我国各领域行业中得到广泛普及[8]。在此背景下,企业应做到正确认知安全生产管理开展的必要性,积极引导企业管理者、基层职工强化对安全生产意识的树立,同时做到对企业经济效益创造与安全管理关系的正确看待,实现以安全生产为目标推动各项工作开展。以安全生产原则来取代以往只重视效益获取的观念,实现以高质量安全管理的全面落实来支撑企业长久发展。

(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在企业生产作业期间,伴随着诸多安全风险问题的存在,为避免因管理制度不健全而增大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需要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章的完善构建为前提,保障安全生产管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首先,企业需依据实际需求进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完善构建,做到在生产作业期间进行第一责任人、第一负责人、主要责任人的明确。要结合生产作业现状分析,强调对安全岗位责任制的落实,确保在企业生产作业期间管理责任制能够得到逐层分解与层层落实,帮助不同岗位人员明确具体安全职责,以构建覆盖生产作业全过程的安全管理网络体系。以期借助一级对一级负责、一层管一层的形式来形成安全生产管理合力。其次,依据生产作业要求进行安全操作规程的完善。结合对企业性质类型、发展现状等方面的分析,依据相关政策制度进行生产作业规程的规范化制定。以煤矿企业为例,需在作业前分别对液压支架检修工、通风设施工、刮板输送机检修工、风筒工、洒水灭尘工等工种进行操作规程的针对性构建。同时,对于开采期间可能存在的瓦斯超限、火灾、水灾、爆炸、停电等事故编制可行的应急处理预案。结合对矿井安全作业标准的分析,完善对综采、通风、提升运输、防尘等环节的安全标准,如作业期间需将防尘供水管的通畅完好率控制在≮95%;电气设备防爆完好率需控制在≮98%;井下通风设施完好率控制在≮95%等。

此外,需借助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提升现场管理水平,强调在现场生产作业期间加大安全检查力度,有效规避三违现象出现。以某企业为例,结合安全生产要求分析,将调度值班制、组长跟班制实施于现场作业过程中,强调对节假日如“五一”“国庆”等时期的安全检查,积极开展“逢八检查”“逢九例会”现场管理机制,以半年为周期将开展安全质量评价会议。安全检查小组的构建,分别由分管领导、班组长等组成,定期在现场进行安全隐患、风险的发掘,借助综合整改的形式来提升作业安全性。对于现场存在三违问题的人员予以严肃处理,实现以定时间、定人、定措施的方式来强化现场管理,避免因三违问题存在而威胁企业经济效益创造。

(三)加大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投入

安全生产管理设施应用是否合理、完善,与安全管理开展水平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为避免因设施缺失而增大生产作业流程中的安全隐患,企业需重视对安全管理设施增大投入力度[9]。首先,企业需重视对现场安全管理设施的完善设置,包括对灭火器设备的完善配置,并结合现场生产、作业情况来科学布设安全警示标语、安全网等。其次,结合实际生产要求的分析,增大对劳保用品的投入力度,具体包括安全带、安全帽、防暑降温用品、急救药品等,避免因安全佩戴用具不完善而增大人员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再次,重视对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增大投入,在明确安全培训教育开展必要性的前提下,以充足资金来支撑安全教育培训的全面开展,结合人员安全意识、技能掌握现状,积极引进先进安全知识教材。同时,定期给予安全消防演习的组织资金。避免因资金匮乏而限制安全教育培训作用的体现。此外,企业需加大对先进生产设备的引进力度。不同于传统设备,高科技、先进设备多具备自我保护功能,即在运行故障出现时通过故障部件消除、备用部件使用等形式来保证稳定运行,进而避免因设备运行故障的频繁出现增大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10]。

(四)加强劳动者安全生产培训

职工队伍的素质水平决定着生产作业过程的安全性、顺畅性,要想进一步强化人员自我保护意识的树立,并以高素质、多经验队伍的打造来胜任生产工作,企业需重视对安全生产培训的强化开展[11]。首先,依托于安全宣传教育的大范围开展来促进人员安全意识的树立。企业可依据宣传工作需求进行单独安全教育机构的设立,并委派专职人员强化开展安全宣传工作。其宣传内容除常规的安全生产知识、理论之外,还可借助真实案例讲解的形式来引导职工正确认知安全生产。为进一步提升安全教育宣传效果,还可借助文艺汇演、宣传单发放、粘贴标语、口头宣传等形式来促进安全宣传教育渗透于职工基层,逐步引导职工认知违章、违规作业的危害性,并以安全氛围的良好构建来促进职工自我保护意识的强化树立。其次,做到将安全培训贯穿于企业安全生产全过程中,结合对不同岗位工作要求、性质及其内容的分析,结合操作实际进行安全培训的强化开展。同时,可针对不同层级、岗位人员采用针对性的安全培训形式。例如,借助进修学习方式帮助企业管理者、分管领导等进行先进安全管理理念革新,并熟练掌握现代化设备的应用技巧;采用脱产学习的方式帮助特殊工种、技术工种等进行安全意识强化与安全技能掌握。要以年为周期进行安全培训计划的科学编制,通过安全培训教育与绩效考核的结合应用,引导职工积极参与培训活动,实现以安全培训的定期开展,助力职工安全素养的提升。

六、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创造需要以安全生产管理的全面落实为前提,同时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创造存在密切关联。为避免因安全管理问题而影响和限制企业经济效益的创造,企业须明确安全生产管理对于维持企业长远发展、增加效益获取的必要性,并深入分析现阶段企业生产作业期间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在此基础上强化安全培训教育与宣传工作的开展,结合生产作业实情完善管理制度,积极引导企业领导、管理者及职工树立安全意识,再通过对安全管理设施持续增大投入力度,实现以高质量安全管理来助力企业经济效益的创造。

猜你喜欢

经济效益生产作业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加强建筑造价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的探讨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休闲产业的经济效益分析
作业
反生产行为差异化治理策略
微生物发酵生产DHA的研究进展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