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ICT背景下工商管理一流本科专业学生培养研究*

2022-12-28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任旭光马露泽王益锋

区域治理 2022年20期
关键词:一流专业课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任旭光,马露泽,王益锋

2019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培养引领时代发展的一流本科学生,提高本科生的学习和适应企业、社会的能力,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而培养一流学生是内涵式教育发展的核心标准。目前,国内外信息化和国际化快速实现。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各高校要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学生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加快构建和实践一流学生的培养体系,加快建设高质量本科教育,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培养一流学生,培养高水平高质量的时代领跑者。

一、研究背景

当前,国内的高等教育在教育部的相关文件指导下,陆续出现了一些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学生培养体系、提升学生培养质量的研究,在快速实现提升本科生培养质量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时期,高校一定要掌握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一流本科专业学生培养方式和体系。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体现了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国家未来一段时间内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

针对工商管理专业来说,传统的培养人才方式已经很落后,只是通过课堂讲授,课后把作业发下去,考试方式一成不变的话,还是有很培养出一流学生的。工商管理专业要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多层次、多样化的一流学生,应该提高定位,将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 ications technology)是信息与通信技术的融合和先进的管理理论相结合培养,将新科技与工商管理专业进行深度融合,重塑通信信息技术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的知识体系与思维模式,培养富有IT创造力、创新精神、科研能力的复合型工商管理专业高质量学生,为企业和国家以及社会发展赋予新的动能。

目前,我国正处于信息化、大数据的时代,充分运用ICT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在新模式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定会再迈上新台阶。需突出信息技术与管理学的交叉融合,适应社会数字化发展趋势,培养具备信息技术知识,掌握系统的管理理论方法,能胜任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及政府部门的管理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管理人才及研究型人才。

本文从学生培养方案、校企实习实践合作、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思政育人四个方面对工商管理一流专业学生培养展开研究,进而为工商管理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一流学生的培养提供参考。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1)基于目前已有的一流专业建设经验,结合ICT模式经验,再进一步深入探索关于本科生培养模式研究,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强化以本为本,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全面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2)充分挖掘和引进优质教学资源,完善课程体系,以全国一流课程为标杆,打造金课,构建特色的专业教学课程库;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创新教育,翻转课堂、线上、混合课程相结合新模式,建成“ICT+教育”新途径,以此促进一流专业建设研究,培养一流本科学生。

(3)在教学研究、师资配备、教学方法改革、教材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分析和完善,实现课程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重点突破。结合工商管理专业条件建设规划,打造实习实践基地。

(4)以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设置及跨学科组队参与各类竞赛为牵引,不断强化学生培养的交叉融合优势。形成以教学为第一课堂、以比赛竞赛、实习基地实践为第二课堂的“双课堂”培养特色,打造工商管理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基地。

(二)研究方法

(1)理论研究法,通过整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培养、ICT技术发展情况,结合研究实际情况对材料进行分析,形成理论框架。

(2)实地调查法,基于ICT工商管理一流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与通信信息较强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师生进行座谈交流,学习建设经验,为研究收集宝贵的资料。

(3)比较研究法,根据收集整理的材料,通过对不同高校工商管理一流专业建设的交流,将这些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尤其是对融入了信息化建设经管类一流专业的高校,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探索出基于ICT背景下工商管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及学生培养的经验。

三、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现状

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企业和社会所需的人才更加多样化,因此高校要培养市场所需的新型学生。目前已经有许多高校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形势需求,将学生培养目标定位为学术和行业中的精英复合型人才,以求培养的学生能够拥有核心竞争力。但是目前还有很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采用传统的培养方式来培养学生,培养的学生与当下市场需求出现错位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缺乏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目前很多高校在制订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时,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甚至是直接将教育部的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等内容直接照抄照搬,很少考虑本院校特色,导致学生缺乏特色培养。随着目前企业和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部分高校建立了校企合作,给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但是,很多企业对于数据的保密性和实习实践时间较短,使得很多实习实践都流于形式,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二是教学方法陈旧,缺乏创新,缺乏信息化方式。目前国内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还是采用以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大多数任课老师都是照本宣科,对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程度并不清楚。目前高校教师普遍采用的是多媒体教学,课堂上缺乏师生间的互动,缺乏基本的实践和讨论环节,更是缺乏创新的授课方式,对于翻转课堂、互动式教学、情景式教学、虚拟教室等先进教学模式和教学设备不熟悉,缺乏信息化教学手段,学生动手能力缺乏,没有实际操作能力,只是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对于通信信息技术下的管理理论更是不了解,难以跟上信息化时代步伐,更难以引领时代的发展。

三是专业课设置不合理,考核方式不全面,缺乏与企业的对接。目前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毕业之后或是深造或是就业。但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专业课却不合理,一方面对于深造的学生来说,科研型课程设置较少,用的教材较陈旧,教学过程中,也只是完成课程的讲授,只注重来自书本的教学知识,导致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不足,缺乏更加深层次的理论文本。另外,选修课程学分占比较低,学生根据兴趣选修的课程内容有限,学生大多都是选够学分就可以,这样不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另一方面对于就业的学生来说,课程与企业实践相关性不强,专业课缺少关于学生实习实践,动手操作、创新等方面的知识内容,这会降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专研和将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的考核方式还是以卷面考试居多,其他过程性考核很少,但是,企业却是侧重考查学生的实操能力,导致就业供需之间出现问题。学生的培养大纲修订不及时,还是以传统的方式来培养,导致学生特色不鲜明,培养类型单一。甚至有些高校出现与企业和社会发展实际脱节的情况。

四是高校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的平衡性。目前很多新进高校教师普遍出现一种现象,就是科研对于其个人的后续职业发展的助力要远高于教学方面带来的助力,学生培养的周期比较长,长此以往,老师们对于教学就产生了懈怠,只是简单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经过以上分析,对于工商管理专业来说还是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式缺乏创新、考核环节不完善、教师缺乏动力、培养的学生与企业和社会存在脱节等问题。

四、结合ICT构建学生培养体系构建,提升培养

工商管理一流专业建设需要创新,需深化产学研合作,在信息化技术背景下,打造学科交叉融合,以服务国家和地方社会发展为根本遵循,开创工商管理专业建设新模式。另外要以本为本,一流的专业要培养一流的学生,注重提升学生通信信息化技术能力,培养优秀的管理能力,相辅相成,最终培养具有ICT与工商管理能力的复合型本科学生。

一是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调整。在培养方案中要融入ICT背景的专业课程,同时,对于实习实践模块要对接一些通信信息较强的企业,也要加入部分国际发展方向课程,让学生视野更加广阔,对接国际化,推进专业的国际化培养进程。结合ICT背景及工商管理专业特色设置课程体系。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以通信技术、信息管理、管理学、运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相关课程为主。专业要认真落实一流课程建设和一流教材建设,这两项是专业建设的落脚点,也是一流学生培养的根基。

二是本科生导师制引领学生发展。根据专业实际情况采取本科生导师制,使导师对名下学生负责,包括带领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参与企业项目、创新创业实践等,以提升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为导向,导师要引导鼓励学生参加各类高质量的竞赛,例如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等,提升学生合作创新能力,学习团队管理经验,熟悉通信信息技术与管理理论相融合的环境氛围,关心关注学生发展情况,配合任课老师和辅导员做好一流学生培养工作。

三是积极推动并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学生实习实践能力,专业所在学院要不断推动对外与企业的合作,共建实习实践基地,通过协同育人,实现合作共赢,打造具有ICT背景的数智化教学平台,融入大数据管理、人工智能等技术,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打造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适应企业的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以及沟通协作、团队责任等必要能力,进而培养具有前瞻交叉思维的ICT工商管理创新人才,以服务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

四是建立教学监督反馈机制,开展针对性辅导。建立常态动态教学监督体系,不断更新问题,形成日常总结并反馈,对于日常的上课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实习实践效果、成绩分析等,要通过动态更新,形成数据分析链。完善学院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学生闭环监督反馈机制,依据院校拥有的平台和技术,建立完善的反馈制度,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加强培养学生平时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真正培养一流本科生人才。

五是更加重视实习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实习实践环节,开展实习基地实践训练,让学生真正感受和学习体悟信息化管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实操技能。

六是强化思政育人。培养一流的学生,要坚持立德树人,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实现课程思政思想引领学生思想进步,树立大局意识,提升学生社会正义感,厚植爱国情怀,加强道德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任课老师们要深入研究德育思政元素,让思政课程有温度,结合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特色,与时俱进,强化学生家国意识,将自身的发展与国家建设结合,提升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以及文化、道路和理论自信。同时,强化每位任课老师的立德树人意识,任课老师们也要以深厚的学识、真挚的感情来做好课堂思政育人。另外,课程思政可与科研文章、各类竞赛等相结合,辅导员们也要引导和鼓励学生们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积极参加科研项目和各类高质量、高水平的竞赛,树立更高远的理想,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懈奋斗。

七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是完善教师队伍结构,建立工商管理专业核心课教学团队,团队内部实行传帮带制度,打造一支内部本领过硬的教学团队;同时,从外部优质企业聘任优秀管理层为学生讲授实际管理层面知识。优化内部师资结构,引进外部优质企业家,共同组成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以培养一流本科专业学生。构建与信息化时代培养相符合的教学体系,积极调动老师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创新,提升教学实力培养高水平的学生。其次是开展教学类竞赛提升教学质量;开展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优秀教材评审、课堂创新大赛、优质教学奖等教学比赛活动,对于比赛获得优秀的教师个人或者教学团队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因为培养优秀的学生必先培育优秀的教师队伍。再次是提升国际化水平,深化国际合作育人;一流的本科生人才需要有国际化视野,走在时代前沿,因此要鼓励教师队伍进行国际化培训,提升教师国际化水平。学院或者专业负责人可以联合国外大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实现国内国外联合培养,从而培养有国际化视野的工商管理专业一流学生。最后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任课老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自身接受的教育理念、掌握的专业知识、自身的教学能力等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要培养工商管理专业一流本科学生,就要有对应的教师队伍作为重要保障,因此要建立一支教学能力和自身素质都过硬的队伍,更好担当起培养一流学生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五、结语

当今世界变化的新形势需要培育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具备创新能力、扎实专业知识与通信信息时代优秀的管理实践能力。一流本科生的培养,基本落脚点在一流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等方面,要努力打造金课,杜绝水课,建立工商管理一流专业卓越人才培养体系。以学生为中心,加强课程设计,严格课程管理。引进和培养优秀教师,因为有好的引路人,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特别是管理、经济与信息学科的融合。在专业建设及教育教学中强调依托学校电子信息领域的特色优势,借鉴高新技术产业及信息化趋势下的先进手段促进教育教学模式升级,进而培养面向社会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的复合型人才。本文分析了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ICT背景对工商管理一流本科专业学生培养提出对策建议,希望能为工商管理专业培养一流学生提供一些参考。

猜你喜欢

一流专业课程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