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应急管理中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数字化运用分析

2022-12-28杭州华电下沙热电有限公司王建仙

电力设备管理 2022年18期
关键词:预警标准化数字化

杭州华电下沙热电有限公司 王建仙

在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已深入到各行各业,通过提升信息技术来开展企业的管理工作,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对企业的安全平稳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企业应急管理过程中,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对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进行完善,可以有效解决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数据信息量大、数据信息种类多以及管理工作内容复杂等问题,由此可见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数字化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1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内容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规定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流程涉及企业日常管理的多方面内容,相关内容主要包括安全目标、制度管理、安全培训、风险管控、隐患排查、事故处理、应急管理以及生产模式改进八个方面,以上八项管理内容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只有将以上八项内容协调管理才能保证企业生产工作正常运行,使企业持续维持在一个良好的生产状态,保证相关企业可以持续高效开展生产工作。因此,在企业日常运营的过程中,应持续不断地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和规范化进行建设。而对于电力行业,《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规定了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涉及目标、组织机构、教育培训、设备设施、作业安全、隐患排查、职业健康、应急救援等十三个方面,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础上,结合发电企业的行业特点和生产要素,进行了更加具体的细化和体现。

在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企业应当首先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管理制度确立自己的安全生产目标,保证企业的生产内容能够满足法律法规,以及管理制度的要求。其次,在企业正常运行的过程中,可通过加强生产培训内容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的技术支撑,以此提高企业生产工作的安全性,为企业持续处于正常的生产状态提供保障。再次,企业可以通过隐患排查,以及安全风险管控来探寻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而保证企业的生产工作可以顺利、安全开展[1]。针对已经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企业,可通过安全事故处理来对相关事故进行善后处置。最后,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工作完成之后,企业可以通过绩效分析,来对该段时间的生产工作进行评价,从而根据评价结果为制定后续的企业生产方案,有效促进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发展。

2 安全生产标准化数字化模式架构分析

安全生产标准化数字化模式可以将企业的不同要素以统一的方式进行管理,如将设施要素、员工要素以及数据要素整合,并综合收集到的安全要素对相关要素进行数据采集、常规分析并提取主要特征,建设出适应企业生产发展需要的预警模型。并通过运用预警模型了解企业的实际生产现状,发现潜在的问题或者隐患,采取相应防范措施,从而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针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危险状况,预警系统可以对相关问题进行有效评估,进而对相应的危险情况进行预警以及预报,将传统的事后危险处理转变为事前预警,进一步提升企业生产的安全性。下文将对安全生产标准化数字化模式的具体架构进行阐述。

2.1 数据层

数据层主要包括三方面数据内容,一是生产现场的监测数据,该项数据是通过生产工作现场的传感器所采集的实时数据,通过对该项数据的监测可以有效了解生产现场的实际工作状况。二是基础业务数据,该项数据是指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流程的文档数据,数据内容包括安全隐患的排查,以及治理等相关内容,通过对该项数据的监测可以有效保证企业生产的安全性。三是基础资源数据库,该项数据主要指的是为生产运行所提供的数据支撑,包括员工数据库、设施数据库以及法律制度数据库。数据层作为安全生产标准化数字化的基础,其对于数字化模式的建设以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2 中间层

中间层内嵌是依托于数据采集加以分析,并提取相关特征等处理方法所建立的预警模型。其主要包括安全生产、员工管理和设备管理、运输管理以及安全检查五种预警模型。通过有效采集相应的数据信息,进而对其进行挖掘以及整理,充分了解企业的生产现状,进而保证企业生产的安全生产运行。

2.3 应用层

应用层的主要应用形式是与用户层以及中间层进行对接,根据上述中间层的预警模型所反馈的企业生产运行状况,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状况,以及潜在安全隐患进行分析,进而根据相应情况的危险程度作出预警以及预报,为企业的安全生产运行提供充足保障[2]。除此之外,应用层还可以为用户的智能化决策提供支持,通过其与用户层的紧密联系,实时了解用户的使用情况,进而在用户做出相应决策时可以为用户提供有效帮助。

2.4 用户层

用户层是用户终端,根据权限不同可将用户分为管理、操作、查询三类用户。虽然用户的种类存在差别,但是每名用户都可通过电脑或者手机访问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实时了解,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有效处理。

3 安全生产标准化数字化模式预警模型设计方式

要想保证安全生产标准化相关内容得到有效落实,保证预警模型可以有效发挥相应作用非常必要。预警模型包括安全生产、员工和设备管理、运输管理以及安全检查。每个模型都可以通过传感器以及视频、图像采集到相应数据和信息,实现对企业安全生产的提前预判。下文将对相关预警模型的具体设计方式进行阐述。

3.1 生产安全预警模型

在对生产安全预警模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应用工业视觉识别技术、自动贴码技术、扫码技术,以及组态编程技术等相关信息技术对企业生产车间进行数字化建设。在该预警模型应用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对企业生产车间的实施产能、产量以及设备生产参数进行监测,并通过相应的数据信息有效对生产车间进行安全管理以及安全预警,保证企业生产车间安全标准化可以满足相应的安全需求,生产工作可以规范、有序开展。

3.2 员工管理预警模型

员工管理是针对高危生产行业管理工作的有效方式之一,因此在对安全生产标准化数字化模式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可以着重对员工管理预警模型进行建设,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人员的管控以及预警,从而实现人员的有效管理。在该过程中,企业可使用数字化门禁定员系统以及企业一卡通等技术。门禁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可有效对企业生产车间中的工作人数进行统计并向预警模型反馈,有效实现对员工的定量控制。企业一卡通则可以将每个员工的信息呈递给数字化指挥中心,明确每名员工的工作地点,实现对员工的高效管理,在出现安全事故时该系统也可以及时作出预警,保证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也可以采取企业微信实现人员打卡、设备巡检等功能,旨在精准把控人员的安全作业行为。

3.3 设备管理预警模型

企业针对设备的管理应当从设备的购入使用,持续到设备退役报废的全过程管理,才能真正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进而使其可以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在建设设备管理预警模型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应当综合设备的存放地点、使用地点来对其进行管理,并且相关人员应当明确某一设备的使用期限以及使用寿命,通过了解设备的相关参数以及其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进而保证预警工作的精确性,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设备安全管理水平[3]。

3.4 运输管理预警模型

在建设运输预警管理模型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应当将企业所有运输车辆信息进行整合,包括货物信息、订单信息、路线信息以及驾驶员信息,保证该预警模型可以对整个运输过程进行全面管理。对于相关车辆存在产品混装以及产品超载等问题,该模型应当及时进行预警以及管理,有效保证运输工作的安全性。

3.5 安全检查预警模型

安全检查预警模型可以充分应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来完成管理任务以及预警工作,针对企业生产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安全检查,常规的电力企业安全检查涵盖春检、秋检、节假日检查、专项检查、防汛防台检查、消防检查、危化品检查、交通检查、安评检查、本安检查等,针对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调整,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充分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相关内容。

4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

为加强发电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根据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应每年组织一次安全生产标准化自查评工作。年初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列入全年的工作中去,规划好自查评的时间和要求,分安全管理组、生产设备设施工作组、作业安全工作组、职业健康工作组开展检查,各组组长带领组内成员按照评级标准,先删除不适用公司的项目,挑选企业相适应的项目进行一一对照检查打分,形成小组评审报告,交由公司安全环保部门整合归纳,形成公司级的评审报告并报公司领导签字备案。

与此同时,公司安环部门将此次查评发现的所有问题列入整改计划中去,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时间,要求按时完成整改。整改途中如遇到新困难,在采取可以防范措施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出延期申请,经公司生产副总同意后可以延期。但相应责任人在整改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完成整改闭环工作,以确保公司的安全生产。其中,评审得分为适用评分项目的实得分总和除以适用评分项目的标准分总和。

大于等于90分以上为一级企业,大于等于80分以上的为二级企业,大于等于70分以上的为三级企业。三级以上为达标企业。企业在开展自查评工作时,要以安全为首位,实行双重预防机制,以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为前提,将事后管理提到事前管理上来,实现本质安全,提升公司的安全生产水平。同时,加强反违章行动,构建“不敢、不能、不想”违章和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反违章工作长效机制为目标,把自觉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转化为一种良好的工作行为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形成人人“想安全、能安全、会安全”的和谐安全氛围,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本质安全。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可以采取自主评定、外部评审两种方式。外部评审时,在企业自评的基础上形成自评报告,向所在地电力监管机构提出评审申请。电监会派出机构会对评审材料进行审查并组织行业内相应专家到公司参与现场的检查和评审工作,公司相应专业人员做好与检查专家的陪同对接工作,检查过程中专家发现的问题会与陪同人员进行充分细致地沟通和交流,陪同人员就专家提出的问题进行申辩,如果属于新旧规章制度冲突或者理解不一又或者造成的问题,属于客观原因目前无法解决的问题,双方本着安全生产的前提下进行商讨,最后给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有利于评审企业的整改到位。专家评审后会形成一个评审报告,交由电力机构审核和公告后,符合标准的授予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称号。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内容以及其数字化架构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预警模型的方式,通过保证预警模型的质量以及应用效果,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有效为企业生产工作的安全性提供保障,进一步推动企业的数字化、现代化建设进程。

猜你喜欢

预警标准化数字化
预警型智能包装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和设计
标准化简述
超级秀场 大风预警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