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轻声”唱出动听旋律

2022-12-28曾丽彬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小声唱法唱歌

□曾丽彬

歌唱不仅能给人们带来快乐,还有益于人体健康,因此,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加入了学习唱歌的队伍。有些老年人初学歌唱,不知该从哪方面入手才能充分表现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从而更好地演绎声乐作品。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学习唱歌并不是每天大声喊嗓才是最好的练习方法,轻声歌唱也是非常好的一种练歌方式。

所谓“轻声唱歌”,就是用比较轻柔的声音去哼唱歌曲。马腊费奥迪在《卡鲁索的发声方法》一书中说,“在自然领域中,只需要用少量的声带张力和少量的气息来发出每个声音,这样,才能建立起一个均衡的发声机能。”轻声唱法确实是一个歌唱练习的好方法,它能培养学员掌握良好的气息支持、稳定的喉头状态,用微弱的音量自然、放松地歌唱。同时,作为一种先解决音质、逐步解决音量的科学的发声训练方法,轻声唱法对于歌唱器官在歌唱时的协调活动也非常有利。

“轻声唱法”的训练可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哼唱”。哼唱又称“闭口音”,俗称“哼鸣”。哼唱时眉间有振动感,容易得到声音的共鸣,在歌唱训练中很多声乐教师会让学生通过哼唱来寻找呼吸支持、发音位置等歌唱发声的基本感觉,并用这种感觉带出各个元音。哼唱练习很容易获得假声和混声,对声区的统一有很大的帮助。可用闭口哼唱和开口哼唱交替练习,使声音逐渐变竖、变圆、变集中,使集中的声音往头腔里输送,以求获得进一步的头腔共鸣。

哼唱练习的要求是:首先尽量把声音位置挂在鼻咽处,用一种擤鼻涕的感觉来哼唱。其次,脸上的笑肌要提起,练习时要自然地面带微笑。喉咙要自然放松、打开,喉结放在最低的位置上。再次,要在横膈膜有力支持的基础上哼唱,全身要通畅,尤其是肩、胸部位要放松,向下叹着唱。最后,在正确的哼鸣下,再带入其他母音,要求在带入其他母音时,一定要注意其面罩共鸣的位置,呼吸支点等均要与哼鸣相同,包括声音走动的方向、路线、感觉也要一致。要记住,哼声唱是大声唱的基础,只有掌握好哼鸣的位置和哼鸣的色彩,才能使声音往鼻咽以上的眉心处集中,从而获得高位置的头腔共鸣。要反复体会,反复练习,才能体会和找到真假声结合的自然歌唱状态。需要注意的是,哼唱不论声音高低、强弱都要带有靠前且富有穿透力的自然头声,为使高、中、低三个声区的声音衔接自然、统一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二个阶段是“小声唱”。即在第一个阶段哼唱的基础上,使声音慢慢地释放出来,句句清楚地小声唱出来。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学员不愿意去做小声唱的练习,急于求成,从而在声乐学习道路上,耽误了时间,走了弯路。因此,教师要给学员强调轻声歌唱的好处,用道理去说服他们。

首先,采用小声唱会使声音比较容易集中,歌唱者不紧张、不疲劳,思想也相对容易集中,思维也会更活跃,有利于主观意识的控制和正确歌唱状态的形成,能更合理地运用气息;其次,小声唱有利于学员自己通过发声的反馈,去自觉地建立起正确的声音概念,可以帮助他们改掉学习声乐过程中大声喊叫的毛病,训练出舒适、优美、富有光彩的音色,并且能解决部分学员高音唱不上去的问题,对声音的统一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再次,小声歌唱可以对学员唱歌时吐字不清的状况有很好的纠正作用,同时还有利于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情感。相信学员们只要体验过轻声歌唱的好处,就会慢慢喜欢这种巧妙的练歌方法,从而唱出动听旋律,唱出精彩晚年!

猜你喜欢

小声唱法唱歌
“中国唱法”不如叫“中式唱法”
遇见他们在唱歌
浅谈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的融合
唱歌和本人一样不靠谱
高校声乐教学中跨界唱法的应用探讨
“小老师”
唱歌猪
浅谈流行唱法的演唱特点及特殊技巧
被摔碎的怀表
一只大狼想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