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符号互动论视角下基于“微信运动”步行锻炼对乳腺癌患者运动依从性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2022-12-27李一桔陆丽华陈晓枫

交通医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步数步行依从性

李一桔,陆丽华,陈晓枫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普通外科,江苏 226001)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身心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随着早期筛查及医疗水平的提升,乳腺癌5年生存率大大提高[2],但患者长期伴随的睡眠障碍、疼痛、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等问题也应引起重视[3]。癌因性疲乏是乳腺癌患者常见的躯体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运动疗法能有效降低乳腺癌患者CRF[4],但美国研究显示只有约三分之一癌症患者按建议进行体育锻炼[5],国内乳腺癌患者运动依从性处于中低水平[6]。有研究表明基于计步器的步行锻炼能提高患者锻炼依从性,缓解CRF[7]。微信是当今使用最为广泛的社交软件,其中“微信运动”程序是一个计步公众账号,用户可查看步数,有排行PK、点赞等功能。库利与米德符号互动论认为人们在社会互动中赋予事物意义,“微信运动”程序中排名、点赞等属于网络符号,人们通过此共享符号与社会互动[8]。本研究在符号互动论视角下探讨“微信运动”程序对乳腺癌患者锻炼依从性及CRF 的影响,以期为运动康复提供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本院乳腺癌化疗患者80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7月—12月40 例为对照组,2020年1月—6月40 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平均年龄46.32±5.45 岁;病理类型:腺癌15 例,鳞癌19 例,其他6 例;TNM 分期:Ⅰ期10例,Ⅱ期21 例,Ⅲ期9 例;病变部位:左侧乳腺24例,右侧乳腺16 例;文化程度:初中及初中以下14例,高中/中专17 例,大专及大专以上9 例;家庭经济状况:人均月收入≥5 000 元21 例,<5 000 元19例。观察组平均年龄45.14±6.10 岁;病理类型:腺癌18 例,鳞癌19 例,其他3 例;TNM 分期:Ⅰ期12 例,Ⅱ期22 例,Ⅲ期6 例;病变部位:左侧乳腺23 例,右侧乳腺17 例;文化程度:初中及初中以下15 例,高中/中专16 例,大专及大专以上9 例;家庭经济状况:人均月收入≥5 000 元26 例,<5 000 元14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乳腺癌术后1年以上,且已完成主要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不包括内分泌治疗);(2)年龄≤65 岁;(3)意识清楚、认知正常;(4)文化程度小学以上,拥有一部安装有微信软件的智能手机,且会正确使用。排除标准:(1)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2)伴有神经肌肉疾病、肢体功能障碍者。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向患者详细介绍乳腺癌术后运动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根据NCCN 建议每周步行锻炼时间≥150 分钟[9],第1~2 周为适应阶段,每天步行锻炼10~15 分钟,每周3~5 天;3~16 周为维持阶段,每天步行锻炼30 分钟,每周5 天,要求步行时心率达到靶心率(基础心率+30 次)[10]。教会患者测量心率方法,如在运动中有明显不适应及时停止并休息,与责任护士联系确保安全,并发放运动日志供患者每日记录步行运动情况。

1.2.2 观察组:基于“微信运动”程序进行为期16 周的运动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组建干预团队及培训:干预团队由副主任医师1 名、康复师1 名、护士长、责任护士2 名组成,均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工作经验至少10年,具有良好的观察沟通能力。护士长对团队成员进行量表填写、评价方法等培训,统一指导用语,副主任医师及康复师制订步行运动目标、提出注意事项,对患者运动反馈提供指导。(2)组建微信群:组建“我爱运动”微信群,护士长担任群主,邀请患者入群,并实名备注。每周固定时间以PPT 形式推送锻炼重要性、益处、注意事项等内容,鼓励患者在微信群中分享运动心得。(3)开展微信步行锻炼:①运动方案:据研究每日10 000 步步行锻炼,每周至少5 天,达到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且循序渐进的运动比固定运动更易于被患者接受[11-12]。1~2 周为适应阶段,从5 000 步开始每日递增500 步左右,1 周运动3~5 天;3~16 周为维持阶段,每日10 000 步,1周至少锻炼5 天,步行时心率达靶心率(基础心率+30 次)。②微信运动监控:指导患者步行锻炼时携带手机,心率达到靶心率时开启“微信运动”程序,运动结束后关闭程序减少无效步数干扰。③微信功能指导:从“今日运动”中查看当日步数,检测是否达标,从“运动记录”中查看往日步数曲线,了解近日运动情况,“步数排行榜”查看运动排名;④运动安全管理:教会患者居家测量脉搏、呼吸、血压。运动前后测量生命体征,控制心率60~120 次/分,呼吸<30 次/分,收缩压90~160 mmHg,舒张压60~100 mmHg。步行前抬腿、拉伸3~5 分钟;步行后休整5 分钟,进行深呼吸、舒展动作;过程中如有明显不适及时停止并休息,通过微信群反馈,康复科医师及时提供专业指导。(4)微信群打卡:指导患者每晚22:00 将步数截图发送至微信群打卡,管理人员对达标者给予鼓励,并对未达标者单独沟通,分析原因并解决问题,鼓励继续锻炼。

1.3 评价指标 (1)运动锻炼依从性:观察组根据运动记录统计,达靶心率的运动步数≥10 000 步为当日达标,累计1 周达标5 天为本周达标。对照组查看运动日志,步行频率5 天/周,每日步行达靶心率时间≥30 min,每周累计时间达150 min 为本周达标;排除1~2 周的准备阶段,以3~16 周内达标周数的百分比代表该患者运动依从性。(2)癌因性疲乏程度:采用简明疲乏量表(the brief fatigue inventory,BFI)[13]进行CRF 评估,该量表共有9 项条目,1~3 项条目用以评估当前疲乏程度、过去24 h 疲乏的一般和最坏水平,采用0~10 分数字评分法,从0 分(无疲乏)到10 分(最严重的疲乏);后6 项条目评估疲乏对生活的影响,包括一般活动、心情、走路、正常工作、与他人关系以及生活乐趣。总分为9 个条目的平均分,1~3 分为轻度疲乏,4~6 分为中度疲乏,7~10分为重度疲乏。该量表国内版本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92[14]。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干预前后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有序多分类变量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后两组运动依从性比较 干预后运动达标率观察组为(82.13±24.05)%,对照组为(43.56±27.46)%,观察组运动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83,P<0.01)。

2.2 干预前后两组BFI 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BF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BFI 评分较干预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BFI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BFI 评分比较 分

3 讨论

3.1 基于“微信运动”的步行锻炼能降低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 CRF 是乳腺癌患者的常见症状,是影响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美国《癌因性疲乏指南》提出,有氧运动是一级证据证实的有效干预措施[10]。本研究中运动干预后两组患者CRF 均较干预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国内外研究结果一致[15]。运动时产生大量骨骼肌源IL-6,抑制导致疲乏的主要物质IL-1β 和TNF-α 分泌,同时促进脑垂体分泌β-内啡肽,提高机体耐受力[16]。运动可以提高呼吸功能,加快胃肠蠕动,提高免疫力,增强机体适应能力,从而缓解CRF。观察组CRF 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说明基于“微信运动”的步行锻炼比常规步行运动效果更加显著。其原因是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微信运动打卡,动态了解其居家运动情况,对于运动不到位者及时个性化沟通,帮助患者克服困难;同时通过计步提高患者运动意识,进行自我监控[17]。WAGONER 等[18]研究发现,患者通过观察步数明确运动是否达标,使运动处方落实更加到位,有助于巩固康复效果。

3.2 基于“微信运动”的步行锻炼能提高乳腺癌患者运动锻炼依从性 运动锻炼可以有效缓解CRF,但要注意提高运动依从性,坚持锻炼效果才更理想[3]。目前即使在发达国家,乳腺癌患者的运动依从性仍不理想,国内依从性处于中低水平[6]。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通过“微信运动”进行步行锻炼,其运动依从性为(82.13±24.05)%,高于常规步行锻炼的(43.56±2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库利与米德符号互动论认为事物的意义是人在社会互动交往过程中赋予的[8],微信运动情境互动属于网络符号互动[19],人们通过这一符号系统进行互动,获得认同与激励。朋友点赞属于社会支持符号。王恬等[20]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可以有效提高运动依从性,好友通过点赞表达对患者锻炼的支持,患者运动身份得到认同后更加积极锻炼。步数排名属于竞争关系符号,患者通过排名激起竞争意识[21],当人们处在竞争环境时,可有效刺激患者增加运动量,当达到目标步数或者排名靠前时获得成就感。步数捐赠属于爱心符号,患者通过捐赠步数达到奉献爱心的目的,体会帮助他人的快乐。通过微信群运动打卡,展示自己的运动成果,成为一件有仪式感的事情,同时微信群医护人员及病友起到了监督作用。微信运动可培养患者良好的运动习惯,最终提高运动依从性。

综上所述,符号互动论视角下应用“微信运动”步行锻炼可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运动依从性,降低癌因性疲乏水平。微信属于大众化产品,易于推广,应用性强。

猜你喜欢

步数步行依从性
魔方小区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步行回家
楚国的探索之旅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微信运动步数识人指南
国人运动偏爱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