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口岸城市的危机应对现状与管理对策研究

2022-12-27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任文博金颖

区域治理 2022年14期
关键词:预案公共卫生预警

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 任文博,金颖

当前,我国边境口岸城市共有62个,均位于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地。边境口岸城市一般是指在沿边地区内靠近国境线的、具有一定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一定地域内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1]由于当前国内外公共卫生风险不断攀升,口岸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与危机应对已成为至关重要的生命保卫战。守好国门关,方能保障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

一、突发公共卫生危机概述

学者梁万年(2003)在卫生事业管理一书中指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群体性急性中毒,以及其他由生物、化学、辐射等自然或人为因素引发的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2]根据控制论的观点,危机是指导致社会偏离正常轨道的失控状态。

追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研究发展,其最初的起源是由公共卫生领袖 Winslow 给出的公共卫生的定义开始的,即通过有组织的社区活动以达到预防疾病、延长生命、促进健康与增进效益目的的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实践活动。世界各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研究也主要起源于企业的危机管理。

由于公共危机具有突发性、破坏性、易变性、扩散性等特征,这决定了危机管理者必须在有限的信息资源与时间条件下制订方案以解决危机。伴随着非典型性肺炎(SARS)、流感病毒、艾滋病毒以及新型冠状病毒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层出不穷和互联网、新媒体等网络舆论媒介的发展,当前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近年来,我国对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研究越发深入与广泛,突发事件应急研究也逐渐从区域研究走向了跨域研究;从单一主体研究走向了多主体参与研究;从单领域研究走向了多领域研究。伴随着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的爆发、2021年大规模降水导致的洪涝灾害等,近几年我国的应急管理研究也越发完善。

在全球化背景下,伴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人类所面临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层出不穷,我们也早已成为命运共同体,共同迎接与面临着各式各样的风险挑战。因此,提升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监测能力、应急处置能力、重建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是全社会乃至全人类的共同需求与追求。

二、口岸城市危机应对现状

(一)应对迅速管控及时,发挥了基层组织作用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后,口岸城市各市政府、公安局等主要部门大多能够迅速应对危机并进行针对性的调查与管控,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初步情况。但由于部分城市在媒体建设与对外新闻渠道建设中存在的不足,部分城市的对外发布渠道较少,媒体影响力与公众影响力较低,影响了信息发布的时效。

在整体的应对中,基层组织,即社区也发挥了强大的作用。例如通过社区建立与使用了线上综合服务的平台与渠道,保障危机期间的信息传递和物资保障。例如,社区管控的微信群、线上办理政务的数字化平台、物资订购的线上渠道等。

在危机应对过程中,地方口岸城市也充分发挥了党员作用与地区独特优势,大都能够及时组建党员先锋队赶赴基层开展管理工作以及前沿开展调查、研究等工作,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作用,为基层工作开展提供了主心骨,能够有效动员社会力量的参与。

(二)危机监测预警缺失,应急预案建设不健全

在非典型性肺炎(SARS)发生后,我国迅速建立了上下一体多层级的应急预案体系,各地区各层级各机关都建立了一定的危机防范与应对机制,能够有效地应对突发性卫生事件的爆发。但由于近年来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境内疫情呈现小范围爆发的局势,境外疫情更是未曾断绝,给我国口岸检验检疫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范带来了极大的考验。伴随以往突发性卫生事件发生频率较低,严重性较低等因素的影响,各口岸以及口岸城市对于危机应对的重视程度不足等原因,在日常防控上仍然存在着较大的漏洞。

在危机应对过程中,部分口岸城市政府在危机监测与预警上的工作缺失以及应急预案建设的流于形式、多级响应不充分,应急演练不足等问题,充分说明部分地方政府在危机防范上的意识不够强,思想不够重视,工作流于形式。部分地区对于已有的应急预案不够熟悉、日常动员不足,在危机应对过程中也会出现许多部门间不协调、职责划分不明确、进入状态速度慢等情况。

(三)口岸风险分析与管理较弱,技术力量不足

当前地方口岸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做到第一时间封锁与管控、开展调查、查清源头并针对性开展危机应对,能够有效降低口岸风险,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但在口岸城市应对危机的风险监测与风险分析上,依旧存在着较大的不足。部分口岸面对着广大的管辖范围,但现有人员数量不足,现有风险监测与预警的能力也难以高效覆盖所管辖区。

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与交易伙伴与交易额的逐渐增多,未来口岸必将面对更多的管辖内容与更加复杂的管控形势,对口岸及相关部门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加强口岸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是必要的重要的工作,必须尽快提上日程。

(四)地区水平差异较大,未主动学习先进经验

当前,我国口岸城市在应对公共卫生危机方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口岸动植物检验检疫体系,拥有了较为完善的技术、机器、试验设备以及较为体系化的流程,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日常检验检疫所需,能够有效地防止病菌、有害生物等侵袭我国。但由于地区水平差异、区域特性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部分口岸城市在危机应对上仍然比较落后,低于平均水平。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与应对方面,国内多地有许多先进经验,例如上海市的全闭环式管理模式。但部分口岸城市并未主动学习先进经验,吸取已有教训,导致管辖范围内仍然存在着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隐患。

口岸城市大多位于边境,地区民情等具有自身独特性,应主动学习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建立预警防范体系与危机应对预案,避免固守现状,事到临头才动身的现象。

(五)基层保障与心理干预不充分,群众参与度低

口岸城市在危机应对过程中能够积极调配物资保障群众生活,大多数口岸城市在危机应对过程中能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但由于危机应对预案建设不足以及危机应对机制不完善等原因,基层物资保障极易出现不充足、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

此外,由于信息发布的不及时性及群众的恐慌心理作祟,食品、药品等必需品在危机初期也极易遭到群众的哄抢,导致社会不稳定,部分群众正常需求难以满足。在危机应对过程中,大多口岸城市政府也未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未主动拓宽群众的信息来源渠道,导致群众信息来源、信息渠道的闭塞。

三、口岸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启示

(一)强化危机预警与监测,完善各级应急预案

危机监测是整个危机预防的信息基础,其作为一种手段为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的预防提供信息资源,在公共卫生还没有被感知和发现前进行监测和数据收集,可以尽早发现潜在的风险;在公共卫生危机被感知或发现后进行全面的数据管理,可以掌握突发性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发展变化的全部信息,为危机的预测和预警提供前提条件。因此强化危机的预警与监测是重中之重。此外,由于危机应对所需快速、高效以及突发危机自身的处置难度大、信息匮乏等特点,各级应急预案的完善工作也必须得到重视。

各地方口岸政府要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制定口岸应急与城市应急预案,对于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防与对策设置。此外,也可以积极学习各地先进经验,例如上海市口岸的全闭环管理、“一网统管”的基层空间管理与“全周期管理”的基层应急治理等,将应急管理融入到口岸日常工作与城市治理中,充分建立各级各类预案并通过全局性演练加强各层级各部门间的对接。地方政府要充分统筹政府、社区、口岸技术与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应急预案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也要充分进行应急演练,避免应急预案流于形式或存在漏洞而不自知的情况。

(二)加强口岸风险分析与管理,强化闭环管理

由于口岸城市的独特性,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范与应对过程中,口岸自身的危机与应急管理十分重要。但当前,在口岸日常管理与运转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口岸防控存在着人员分配不充分及技术力量不足的情况。

因此,地方口岸应尽力加快数字化转型,提高风险监测与预警的数字化建设与应用,尽力避免当前人员不足与技术力量不足导致的风险分析与管理弱的情况,提高风险的精准感知与应对能力。此外,对于口岸的日常贸易往来也要加强闭环管理,对人员进行健康检测与监测,对贸易货物严格进行检验检疫与消毒。同时,要落实“人货分离、分段运输”的要求,做好入境人员“点对点、一站式”转运工作,加强对高风险人员的监测与检测工作,强化全流程闭环管理。

对于地方口岸来说,也要进一步加快对于人才的培养与输入,以尽快弥补当前存在的技术不足及人员空缺,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应对风险能力差的问题。

(三)增强防范意识,建立危机应对的三级体系

当前由于全球一体化趋势的持续发展,国内问题的国际化现象也越发明显。面对思想意识、社会体制等多种不同,我国国内发生的危机事件,也不仅仅只针对国内群众,更广泛地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对世界政治、经济有着显著的影响。对于口岸城市来说,其自身的贸易枢纽与人员往来渠道的作用也导致更易受到国内外的关注。因此,地方口岸城市必须承担起危机防范与应对的职能,尽力避免公共危机发生所带来的危害、减少其造成的损失,把好国门关。

笔者认为地方口岸城市增强危机防范意识,应从危机管理的三阶段,即潜伏期、爆发期、恢复期出发。在潜伏期,主要应预防危机的发生,对于可能导致危机产生的因素进行动态监测与评估,对于危机发生前的征兆进行监控,以便提前做好准备。同时,地方口岸城市也要关注人员往来与货物贸易中所存在的风险,对于高风险人群与货物进行固定检验与检测,施行严格管理,减少甚至避免境外人员与境内人员的接触。

此外,地方口岸城市也应建立危机应对的三级体系,以地方行政长官为主要领导核心,成立“危机应对指挥机构——各政府职能部门——基层社区+口岸”的三级应对体系,整合权力与地区资源进行统一调配与指挥。同时,地方政府也应赋予危机应对指挥机构足够的权力,以便在危机发生时能够及时发布命令,提升整体危机应对效率。

(四)危机信息与应对透明化,提升传播影响力

伴随着社会治理环境的复杂化以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与普及,政府在危机发生后也面临着严峻的网络舆情危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舆情一般指的是公众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网络上所发布的情绪与观点等交错的综合信息。它具有快速传播、演变以及影响大等特点,极大地影响着危机应对。地方口岸城市由于其自身地理位置以及城市职能的特殊性,极易在网络上引发舆论交锋,从而导致次生的网络舆情危机产生。

地方口岸政府在危机发生后要善于利用其管理主体及本身存在的公信力,积极主动发布危机调查信息与危机应对及处置信息,同时要善于利用意见领袖引导舆论,主动拓宽信息的传播渠道及提高信息的准确性,提升传播信息的影响力,从而避免网络舆情的发生。

(五)重视心理干预,加强危机社会保障与参与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理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与群众等多主体的高效协同配合以及信息与资源的充分共享,地方口岸政府要坚持属地管理与区域联动相结合,以提升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危机应对能力。此外,地方口岸政府也要充分整合各种资源并建立相应的物资保障体系,统筹协调各个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组织,形成以危机应对指挥机构为主要领导机构,党和政府领导小组为核心,应急预案为主要行动指南的联防联控应急机制,以此来保障危机发生过程中应急物资的迅速、充分供给。对于危机发生时境内滞留人员与货物要进行严格管控与实时监测,对于潜在风险人员要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危机扩散与恶化。

此外,进行有效的社会动员也是预防与控制危机的重要措施,地方政府应建立完善的社会动员机制,适当加大公共卫生与社会健康领域的财政资金投入。

在危机事件发生后,地方政府也应重视心理干预与疏导工作。由于危机事件变化的不确定以及信息交换的不充分,群众及其他波及人员对风险的感知会发生剧烈的波动,导致精神压力迅速增加,将会出现明显的情绪应激反应等。地方政府应主动并准确地评估公众当前的风险感知状态,进行动态监测与研判,及时回应公众质疑与需求,满足公众需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心理疏导,维护政府公信力。

四、结语

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口岸城市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反应迅速、管控及时,充分发挥了基层组织与党员先锋作用,有效保障口岸的整体运行,能够积极调配物资保障群众生活,但依旧存在危机监测预警缺失、应急预案建设不健全、口岸风险分析与管理弱、危机信息公开滞后等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源于地方口岸城市在日常风险监测、危机预警等方面的不重视。

未来我国口岸城市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须强化危机监测与预警,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口岸的风险监测、分析与管理,强化全流程闭环管理,以此降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同时,也要增强城市及群众的危机防范意识,建立三级高效的危机应对体系,将危机信息与处置透明化,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与社会群众参与。未来口岸城市守好国门关、保障群众安全,必须加强对于国门的监管,才能保护好当前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猜你喜欢

预案公共卫生预警
西藏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诌议*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预警型智能包装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和设计
超级秀场 大风预警
哈医大公共卫生学院供暖系统整改方案
高校课程教学活动应急预案的思考与设计
紧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编制
预警个啥
公共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