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形势下做实政治监督护航企业转型发展的思考与探索

2022-12-27中交天航海南实业有限公司袁佳

区域治理 2022年9期
关键词:国有企业监督政治

中交天航(海南)实业有限公司 袁佳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上强调,对于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务必要在教育方面引起重视,遵守严明的政治纪律,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增强党性修养,只有从思想方面入手培养管理人员的党性,才不会辜负人民群众和党的信任。同时针对一些关键岗位,也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日常管理工作也应当更加集中力量,形成监督合力。虽然对于管理人员有足够的信任,但这只是一种关怀,不能代替监督工作。由此可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突出政治监督、强化日常监督是筑牢国有企业“根”“魂”意识的重要途径。纪检监察机构必须牢牢抓住监督的基本职责和第一职责,将政治监督始终贯穿于日常监督中,积极探索更加创新、更加有效的监督工作举措,统筹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和风险防控机制的不断完善和深入,以高质量的政治监督为国有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保驾护航。

一、新形势下加强政治监督对国有企业的重要意义

首先,为了保障国有企业在政治建设方面的稳步发展,就必须要从监督工作入手,强化监督功能,这一措施也有利于政治属性的强化和凝聚力的提升。从党的建设的角度出发,其根本性建设也就是政治建设,这也决定了一切工作的开展方向,而在建设过程中,国有企业所起到的重要支柱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能够为政治稳定带来积极影响。十九大以后,党的政治监督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对于政治监督保障制度进行强调,必须要增强政治自觉性。由此也可以看出,加强政治监督的基本途径就是从根本上落实“两个维护”,将国有企业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作用落到实处。

再次,加强政治监督是保障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及“十四五”规划等重大决策部署都对新形势下各级纪检机构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当前,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必须要在发展理念方面有所改变,才能够对于新的发展格局进行协调,谋求纵深发展,在改革的基础上,将国有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加强政治监督,充分发挥各级纪检机构的监督职能,在治理体系建设方面加大力度,这样才能够保障企业在科学高效的治理环境下运行,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政治建设面临的新局面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激烈的发展竞争中,国有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许多国有企业正面临着巨大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深化改革,谋求转型。在新时期,仍旧是坚持党的领导,保障基本方向的正确性,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够为其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根本保障。为了在国有企业加强党的领导,推动后续的纵深发展,就务必要做好政治监督工作,在此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对于党政建设来说,当下政治监督的强化需要是非常迫切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直严格贯彻从严治党,相关工作正在全面推进,尤其是在十九大也明确提出了党政建设的命题,必须要坚持党的政治建设处于首要位置。这一命题的提出,从根本上扭转了党的领导在某些领域的弱化,进一步填补了党的建设在某些环节的缺失,同时也为加强政治监督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和依据,逐步推进了从中央到地方不同层级的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确保了党的政治监督有序高效地开展。

当然,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党的政治问题尚未完全得到解决。一是某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政治敏锐性不高、鉴别能力不强。例如,对于党的重要决策部署落实不彻底,某些党员政治意识较为淡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某些党组织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上依然存在短板。二是对于政治监督与日常监督的理解还存在偏差,没有能够将政治监督和日常监督统一起来,存在“两张皮”现象,有些党组织在政治监督上方法不多、方式简单,导致了政治监督的形式化、表面化和虚泛化,有些党组织开展日常监督的政治站位还不够高,有些问题不能够站在政治角度去思考、分析与解决,影响了监督的政治效果。三是落实政治监督的常态化机制还不够深入,加强政治监督的魄力不够,有些党组织在政治监督的落实推动上不到位、不严格、不细化、不经常。在步数上花一分功夫,另外的九分功夫都要花在具体的落实方面,而落实结果的好坏与监督力度的高低息息相关,必须要做好政治监督工作,才能够保障党政建设的落实。加强政治监督就必须进一步不断完善政治监督的制度体系,不断丰富政治监督的日常手段,不断深化政治监督的实践效果。

三、新形势下发挥政治监督护航作用的思考与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落实党的政治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本质上来源于政治意识和核心意识等方面的缺陷,都属于政治问题。因此,各级党组织必须不断强化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不断提升发现问题的敏锐力和解决问题的执行力,同一切违背党的声音和行为斗争到底,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党的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功能,在国有企业的发展中起到引领作用,保障国有企业发展方向不偏航,坚持与党中央政治立场和原则保持一致。

(一)加强政治监督,把准企业发展的政治方向。

1.聚焦“两个维护”,必须从主体责任入手,做到从严治党。对于国有企业来说,一方面,务必要肩负起重大的政治责任,另一方面,也必须时刻谨记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所占有的地位是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对于党和国家来说更关系着制度与执政能力。不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有企业是重要的支柱,国有企业的发展也时刻关系着国民经济和国家的安全,尤其是一些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才可以坚定地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战略部署,才能充分体现国有企业的政治作用。

一是要加强对政治信仰的监督。从本质上来说,只有在充足的理论支持的基础上,才能够激发政治信仰。而对各级党组织来说,必须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将新时代重要批示和讲话精神作为武装的“必修课”,深入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要坚持在学懂弄通上、务实戒虚上持续发力,多吸取“理论氧气”、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始终做到明辨是非、讲求真理、净化初心、坚定信仰,捍卫党中央的权威,和一切偏离政治路线的言行作斗争。

其次,要在政治领导方面加大监督力度。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反复强调,讲政治必须全面,讲政治的要求必须落实到党的领导、党的建设中去。国有企业由于其特殊的政治身份和政治地位,更要时刻加强对政治领导的监督,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一方面,国有企业要从大局出发,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战略发展方向相融合,大胆探索、创新发展,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围绕政治目标这一主线不偏离。另一方面,要在决策机制建立和执行上坚决依法依规,尤其是在“三重一大”决策程序上落实党组织前置程序,确保企业重大事项的商讨、决定、执行都通过“政治关”。

那么上述合理性的论证是否同样适用于那些被权利用尽区分适用理论所排除的产品呢?在这种区别适用理论中,“专门用于执行专利方法的产品”、“专门用于制造专利商品的零部件或设备”被排除出了权利用尽规则的范围。

2.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对落实情况开展监督。国有企业的改革行动方向是国家战略发展方向的一面镜子,党中央的大政方针能否取得成效,必须由国有企业打头阵、亲示范。国有企业对于党中央的重要决策部署落实得好不好、实不实,是衡量其政治站位高不高的重要标尺。

首先,监督工作不能偏离重大决策部署,务必要围绕落实情况展开,工作落实到哪里,监督检查工作必须齐头并进。坚持深入一线,到现场监督,必须打通“最后一公里”,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了解问题、纠正问题。其次,不能偏离新发展理念,在开展监督工作的过程中,要时刻围绕新的发展格局,以推动企业更加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落实相关工作,确保企业生产经营发展方向不偏离主线。如今的中国已经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国有企业必须深化改革、持续改革,必须深刻认识到只有深化改革、持续改革才能不断脱胎换骨、凝聚力量,才能更好地肩负时代赋予国有企业新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最后,如果已经出现了偏离政治方向的行为或者情况,务必要立即对其进行严厉的纠正,这样才能够为企业发展方向的正确性提供保障。一定要完全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出现,命令必须执行,防止形式主义。用好巡视利剑,层层压实“两个责任”,不断强化问责的政治性、精准性和威慑力,突出专项检查的政治意义,深入挖掘问题背后的政治原因,通过这种方式对责任部门形成压力,使其自觉增强政治意识,在此基础之上肩负起重大决策部署的政治责任。

(二)加强政治监督,净化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

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针对国家监督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作出了强调,主要内容就是“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当前国有企业转型发展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大刀阔斧的转型升级和改制改革需要极大的政治勇气与坚定的政治觉悟,更需要强有力的政治监督为改革发展保驾护航,为转型升级创造干净清明的政治生态,清除一切利益陷阱。

1.必须构建“不敢腐”的心理约束。一是要在主观意识上培养正确的三观,对于党员同志和领导干部来说,要立足于党性修为不断对自我进行提升,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明确自身的职责所在,将制度规矩入心入脑。特别是要打消某些党员领导干部“只要不违纪就行”的消极思想,将不作为、不担当的消极思想从主观上根除。

二是在客观约束上,必须全面压实从严治党,决不能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坚决重锤压制和惩处腐败问题,零容忍构建“不敢腐”的氛围。坚持无禁区、无死角、全覆盖的惩治态度,“老虎苍蝇一起打”,杜绝“微腐败”。既要给予在转型发展中敢于担当、勇于冲锋的党员干部容错试错的机会,更要重点监督那些打着改革转型旗号,不断在纪律红线和法律底线边缘试探、打擦边球的投机分子。

2.必须构建“不能腐”的制度约束。反腐败的核心就是制约和监督权力,让权力的使用完完全全在纪律红线和法律底线内进行。

一是坚决执行好党内政治监督的各项规章制度,扎紧制度的牢笼,让心存侥幸之人无从下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权力关进笼子,首先要建好笼子。在国有企业改革转型之路上,必然需要放权赋能,但是无论权力大小,一定要在制度的笼子中去施展、去释放,一旦逃出制度的牢笼,任何权力都有可能被有心之人滥用。因此,必须在制度的设置上,合理分解与配置权力,让权责相当,不能只分权不担责,要保证广大党员干部既不被权力迷惑,也不被责任压垮。

二是逐步培养与制度体系相匹配的监督队伍,加大标本兼治的力度,选对人、用好人。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以来,纪检队伍的建设面临着新挑战、新要求。一方面,监督工作的形式、内容发生了巨大变化,纪检干部队伍面临着知识技能的本领恐慌,必须按照“讲政治、练内功、提素质、强本领”的要求,加大培训与教育力度,提高质量,尽快填补新知识的空白。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内部随着改革转型带来的新诱惑层出不穷,纪检监督队伍必须首先带头落实政治要求,提高警觉性,拒绝被围猎,以忠诚干净担当践行“打铁必须自身硬”的要求。

3.必须构建“不想腐”的思想约束。首先要做的是从党内政治生活斗争性入手,防止政治生活一团和气甚至出现明哲保身的情况,坚持问题导向,随时正衣冠,面对问题不“装聋作哑”、不“好人主义”,敢于真刀真枪、敢于硬碰硬。二是加强党性修养,使廉洁警示教育形成常态化,营造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廉政氛围。督促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注重家教家风,自觉抵制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树立崇高的精神追求,筑牢反腐败的思想防线。

(三)加强政治监督,盯紧权力运行的关键部位。

(1)针对主要领导干部,需要格外严格地监督,首先,要认识到监督工作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其次,要了解其紧迫性,开展政治监督工作,其重点对象就是这些具有关键性的少数人,而主要代表就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之中,这些领导干部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须要在“四个意识”方面有所增强,做到“两个维护”,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带头引领的表率作用。同时,这些关键少数也需要明确自身的重要责任,以身作则,自觉接受监督,在履行责任方面为员工树立良好榜样。

(2)加强对关键岗位的监督。首先,在选拔任用的过程中,要重视政治标准的选择,坚持把政治标准贯穿于干部考核的始终。二是在日常监督中加大对党员领导干部落实“一岗双责”的监督力度,尤其是对任职于人力资源、财务资金、投资运用、市场营销、工程建设等部门的关键人员加强常态化监督。

(3)加强对关键环节的监督。一是要充分发挥党内政治民主,绝不能让党内政治生活流于形式,尤其在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方面,要从这个角度入手,为干部政治素养的提升营造良好的氛围,主动聆听基层员工、群众的呼声与心声,将监督和被监督转化为工作的动力源泉。二是强化重大事项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降低企业经营决策的风险。必须严格执行好“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对于重大事项的决策程序,特别是与企业转型发展密切相关的战略方针、经营决策,必须坚决“卡死”“卡”程序、“卡”内容,让监督走在前面,保护企业利益。

(四)加强政治监督,形成各类监督的共抓合力

(1)不断深化监督工作的规范化建设。要构建完备的纪检监督体系,加强纪检机构与其他职能部门的沟通联系,将政治监督与各项日常监督上下贯通,打通监督的“最后一公里”。要将企业各项管理制度的合规性、制度执行的有效性纳入专项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督检查的范畴,让权力在制度的牢笼内健康、有效地运行。

(2)整合企业监督力量,组建专业的监督队伍。加强政治监督不能“单枪匹马”“单打独斗”,必须联合企业管理体系各个领域力量,要以政治监督统筹各领域、各系统的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

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人才的重要性,要重视队伍的培养,在各个领域构建专业的监督队伍,加强后备力量的储备,这样也能够带动全员对于监督工作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切实做到政治监督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国有企业监督政治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