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医大师夏桂成从“心-肾-子宫轴学说”论治黄体功能不全*

2022-12-27刘玉楠陈萍李久现孙建华周惠芳

天津中医药 2022年10期
关键词:月经子宫教授

刘玉楠,陈萍,李久现,孙建华,周惠芳

(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郑州 450046;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郑州 450099;3.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南京 210023)

夏桂成(1931-),男,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医大师,第二、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妇科临床与科研工作60余年,创立了中医“心-肾-子宫轴”等学说为主的中医女性生殖节律理论,擅长黄体功能不全、不孕症等多种妇科生殖内分泌疾病的诊疗。

黄体功能不全(LPD)指女性排卵后黄体发育不良,分泌孕酮不足或子宫内膜对孕酮反应性降低,引起子宫内膜与胚胎发育不同步,与异常子宫出血、不孕及早期流产关系密切[1]。育龄期女性LPD的发病率为3%~10%[2]。目前LPD治疗以经验性给予黄体支持、诱发排卵、改善黄体血供为主,但存在“高排卵低妊娠”的缺点[3-4]。根据LPD的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月经不调”“不孕”“胎漏、胎动不安”等范畴。夏桂成教授认为LPD的主要病机为肾阳虚、心火盛导致的心-肾-子宫轴功能紊乱,治疗上强调要从心肾论治,协调子宫藏泄运动,重新恢复心-肾-子宫轴功能。现将夏教授治疗LPD的经验介绍如下。

1 心-肾-子宫轴学说

月经是女性特有的生理现象。《本草纲目》云:“女子,阴类也,以血为主,其血上应太阴,下应海潮,月有盈亏,潮有朝夕,月事一月一行,与之相符,故谓之月水、月信、月经。”中医有“天人相应”学说,夏教授认为月经是在天人相应下,心感应自然,人体之气顺从自然,呈现出阴阳消长转化、子宫定时藏泄的月节律。其中以心藏神为主导,通过与肾藏精、司生殖交合,精神互用,调控着子宫的藏泄功能,同时子宫藏泄的信息又可反馈于心肾,这样心、肾、子宫,上下协调,连成一体,称心-肾-子宫轴,简称生殖轴[5]。这与西医中月经周期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A)调控有相似之处,中医多将肾主生殖的功能归属于生殖系统,如子宫、卵巢;心主神明相当于下丘脑、垂体的作用;子宫藏泻信息反馈于心肾,与卵巢分泌性激素负反馈于下丘脑、垂体有相似之处[6-7]。

1.1 心肾为核心,调控子宫藏泄 《傅青主女科》指出:“盖胞胎居于心肾之间,上系于心,而下系于肾。”心藏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肾藏精、主生殖,能够受心指导调控子宫运动,这是心肾精神互用对子宫的藏泄的调控。此外,心属火、主阳,居上焦;肾为水火之宅、脏腑阴阳之根,处下焦;心阳可下温于肾阴,养壮肾阳,使肾水不寒;肾阳可鼓动肾阴上济,防止心火亢盛。心肾之间的阴阳既济,被认为是调节人体阴阳的主轴,协调了子宫阴阳藏泄的转换[8]。

1.2 子宫可反馈,协调心肾功能 子宫为奇恒之腑,类于五脏,用以贮藏血液、津液、孕卵、胞胎等物质;又似于六腑,可以排泄陈旧性瘀浊、排出卵子及娩出成熟胎儿。如在正常情况下,子宫于行经期将瘀血、浊液尽数排出,以利于经后期阴长以养卵,经间期重阴转阳以排出卵子。夏教授认为:“子宫泻而不藏,泻之必须彻底、干净。藏而不泻,藏之必须坚固。”[9]若经期经血泻之不尽,内留成瘀,新阴难生,子宫阴长不利,潜藏不坚,将会出现异常子宫出血等阴血下泄表现。《傅青主女科》有“夫经本于肾”和“经水出诸肾”的记载,子宫阴血外漏,将会影响肾中阴精的充盈,导致肾阴无法上济于心。故夏教授同样强调子宫藏泄的信息通于肾,达于心。

1.3 肝脾共疏运,辅调心肾主轴 脾胃居中焦,脾气主升而胃气主降,是脏腑气机上下升降的枢纽。脾气升则肾气升,胃气降则心气降,脾胃升降正常,是保证上焦心火与下焦肾水的交合的重要条件。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一方面可以通过与肾之闭藏结合,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另外一方面可以对通过母子生化气血对心肾之合起到调控作用,如《傅青主女科》有载:“不知肝乃肾之子,心之母也,补肝则肝气往来于心肾之间。”临床可从肝脾调治以促进心肾交合。

2 从心-肾-子宫轴学说认识LPD

2.1 肾阳虚、心火盛是基本病机 《女科精要》云:“思虑无穷皆难有子,盖心主神,有所思则神驰于外,致君火伤而不能降,肾主智,有所劳则智乱于中,俾肾亏而不能升,上下不交,水火不媾,而能生育者,未之有也。”LPD多因日久不孕,思虑太过,心阳郁而化火,无法下温肾水;或肾阳虚衰,阳不化阴,心阳无滋,致使心火偏亢于上。腰为肾之府,肾阳主温煦,LPD临床多见:腰膝酸痛,神疲乏力,畏寒肢冷,夜尿频数,经前期基础体温上升缓慢、高温相缩短、高温相波动明显等肾阳虚的表现;心主神明,心火偏盛,热延于上,即可见心烦失眠、躁扰不宁等热扰心神症状。

2.2 子宫藏泄失调是发病的重要因素 子宫作为奇恒之腑,是心肾调控的效应器官,在外表现为月经的定期潮止。《傅青主女科》有载:“精满则子宫易于摄精,血足则子宫易于容物,皆有子之道也。”黄体期作为胚胎着床的关键时期,子宫闭藏精血,摄精固涩以助胎孕。若此时子宫闭藏不坚,一方面精血外泄,可表现为子宫的异常出血,包括LPD临床常见的经前点滴漏红、月经先期、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等;另一方面阳气闭藏不及,重阳失常,将会导致LPD经前期基础体温高温相偏低,或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表现,甚至会出现宫冷不孕。故调整子宫藏泄也是治疗LPD的重要方面。

3 调复心-肾-子宫轴功能治疗LPD

3.1 温肾宁心为基本治则 基于上述对LPD的病机认识,夏教授将温肾宁心作为LPD的基本治则,自拟补肾宁心汤,贯穿整个月经周期(经期除外)进行用药。补肾宁心汤由鹿角胶12 g(烊化),菟丝子15 g,盐杜仲 10 g,熟地黄 12 g,山萸肉 15 g,炒山药15 g,柏子仁10 g,莲子肉20 g,地骨皮15 g组成。方剂遵循《景岳全书》“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的治阳之法,由《景岳全书》中的右归丸、《小儿药证直诀》的六味地黄丸及《妇人大全良方》的柏子仁丸化裁而成。该方选右归丸中鹿角胶、菟丝子、盐杜仲3味助阳之药,温补肾阳,暖宫散寒;取六味地黄丸中熟地黄、山萸肉、炒山药“三补”之物,滋养肾阴,填精补虚;用柏子仁丸中柏子仁、莲子肉、地骨皮3味宁心之品,清热养心安神;9味药合用,温肾宁心、心肾同治,可于阴中求阳、有调节心肾之功。

3.2 重视恢复子宫藏泄运动 夏教授认为子宫运动在经后期、经前期以藏为主,行经期、经间期以泄为用。其中经后期固敛阴血,经前期封藏阳气;行经期下泄经血,经间期排出卵子。补肾宁心汤的运用,要顺应子宫藏泄规律。具体来说,固敛阴血的经后期:子宫排泄瘀血、浊液已净,子宫闭藏以助肾阴滋养卵子生长、蓄积血海,夏教授主张“静能生水”,此时补肾宁心汤应稍加固敛藏阴、滋阴潜阳之品,如醋鳖甲、生牡蛎、炙龟板、炒白芍滋肾敛阴。封藏阳气的经前期:子宫闭藏以助阳长温煦子宫,消散痰浊瘀血,为贮存孕卵或排泄月经做准备,夏教授常于补肾宁心汤中加入固涩敛藏之物,如炒芡实、金樱子、桑螵蛸等,帮助固涩孕卵及阳气,若此时子宫藏血不坚,如经前有漏红、月经先期者,常加地榆炭、白及粉、茜草炭等收敛止血。排泄经血的行经期:夏教授多用五味调经散(五灵脂15 g,益母草30 g,紫丹参 10 g,炒赤芍 15 g,蕲艾叶 10 g),温肾通经,使痰瘀浊液尽去。排出卵子与水湿的经间期:夏教授常在补肾宁心汤中加入皂角刺、醋柴胡、桂枝、路路通、红花等活血通络、疏肝化瘀之品,帮助卵子顺利破出。

3.3 疏肝理脾以助心肾调和 针对于LPD患者由于心肾病变累及肝脾,或由于肝脾病变导致心肾功能失调者,辨证属肝火上炎、肝郁脾虚、肝胃不和或脾肾阳虚者,应根据脏腑病机不同进行用药加减。肝火上炎表现为头目胀痛、烦躁易怒、乳房及小腹胀痛者,多用醋柴胡、广郁金、焦栀子、菊花、夏枯草以清肝泻火;肝郁脾虚表现为胸胁胀痛、腹胀者,可以合逍遥散加减以疏肝理脾;肝胃不和表现为胃脘胀痛、嗳气、呃逆者,以越鞠二陈汤加减以疏肝和胃;脾肾阳虚,表现腰腹发冷,大便稀溏、带下清稀、经行腹泻等,可以用温土毓麟汤补气助阳,温肾健脾,脾肾双补。

4 典型病案

患者女性,29岁,2020年11月17日初诊。主诉:婚后未避孕,未孕两年。两年前,患者开始无避孕性生活,但一直未孕。1年前,出现月经先期,周期23~25 d,月经量中,色暗红,无血块,5~6 d 净。于当地医院测量排卵后基础体温上升缓慢,高温相维持9 d,黄体中期孕酮7.21 ng/mL,予以黄体期补充孕酮治疗3个月未孕,末次月经:2020年11月5日。平素畏寒肢冷,心烦、入睡难、多梦易醒。刻下:月经第13天,腰痛如折,带下量多,呈锦丝样,纳尚可,夜寐不安,大便溏。舌边尖红,苔薄腻,脉弱。西医诊断:LPD性不孕症。中医诊断:不孕(肾阳虚、心火盛);治则:温肾宁心。处方1:补肾宁心汤去熟地黄、山萸肉,加皂角刺、炒赤芍、桂枝、党参各10 g,3剂,每日1剂,水煎服。处方2:补肾宁心汤去熟地黄、山萸肉,加珍珠母30 g(先煎),炒芡实15 g,金樱子20 g。12剂,每日1剂,水煎服。上方服用完毕后继服。

2诊(2020年12月1日):末次月经2020年11月5日,刻下:月经第27天,月经尚未来潮,但小腹坠胀似经潮感,腰痛、畏寒肢冷较前缓解,但仍入睡难,经行泻泄,舌质暗红,苔薄腻,脉沉。自测排卵后基础体温上升时间较前缩短,尿早孕试纸阴性。行经期将至,治以温肾通经,佐以宁心健脾。处方1:五味调经散,5剂,每日1剂,月经来潮后水煎服。处方2:补肾宁心汤去鹿角胶,加醋鳖甲10 g(先煎),党参20 g,双钩藤10 g(后下)。12剂,每日1剂,经净后水煎服。2诊、4诊、5诊仍以温肾宁心为基本治则,并根据月经周期随症加减。

6诊(2021年2月4日):末次月经2021年1月2日,基础体温高温相持续16 d,2021年2月1日,自测尿早孕试纸阳性,患者要求保胎。刻下:停经34 d,畏寒肢冷消失,腰酸,无腹痛,无阴道出血,纳食可,夜眠较前明显改善,但仍多梦,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滑。患者成功妊娠,治以固肾宁心安胎。处方:菟丝子10 g,川续断20 g,桑寄生10 g,阿胶珠6 g,山萸肉20 g,炒山药15 g,炒黄芩15 g,苎麻根20 g,双钩藤10 g(后下)。7剂,每日1剂,水煎服。后患者定期复诊,保胎至妊娠12周后,于当地正常围产保健。

按语:患者未避孕未孕2年,黄体中期孕酮<15 ng/mL,基础体温高温相缩短<10 d,伴有月经异常,符合LPD性不孕症的诊断。患者初诊时有锦丝样带下,为近排卵期,此时子宫泄而不藏,应鼓动阳气以助卵子排出。故去补肾宁心汤中的熟地黄、山萸肉滋腻之品,加皂角刺、炒赤芍、桂枝、党参以活血通络、温阳健脾以助卵子排出。卵子排出后即为经前期,此时子宫以闭藏阳气为主,故夏教授在补肾宁心汤的基础上减熟地黄滋阴之品,加珍珠母、炒芡实、金樱子,收敛固涩以助孕。2诊时,患者月经周期较前延长,基础体温上升时间较前缩短,诸症减轻,继续温肾宁心以调复生殖轴。现为月经第27天,月事将至,顺应子宫排泄经血,给予五味调经散,温肾通经,泄血之余。月事结束后为阴长的关键时期,夏教授主张在经后期宁心滋肾、敛阴藏血,故去鹿角胶温阳之物,加醋鳖甲、双钩藤宁心益肾,党参健脾养血,以固胞滋阴。6诊时,患者成功妊娠,但有胎动不安之症,此系妊娠后气血下聚养胎,导致心火炽盛,君火不明,指导子宫藏泄失调,故会出现胎漏、胎动不安等症。此时治疗应该补肾固胞、宁心安胎,预防早期流产,方选寿胎丸加减。方中菟丝子、川续断、桑寄生、阿胶珠、山萸肉、炒山药补肾固胞,炒黄芩、苎麻根,双钩藤清热宁心、安神养胎。

5 结语

综上所述,心-肾-子宫轴主导了女性的生殖周期节律,夏教授调复心-肾-子宫轴不局限于辨病辨证的常规诊疗模式,而是将基本治则与子宫藏泄规律相结合,构建了调复生殖轴治疗妇科疾病的新模式[10]。LPD是妇科常见生殖内分泌疾病,文章以LPD为例,介绍夏教授调复心-肾-子宫轴的新疗法,以期为临床诊疗妇科相关疾病提供新思路。

猜你喜欢

月经子宫教授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月经越来越少,是衰老了吗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假如没有了子宫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被忽视的月经贫困
月经量变少了,怎样可以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