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年轻人热衷于刷解压视频?

2022-12-26年糕君付彪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牛蹄痘痘肥皂

年糕君 付彪

视频里,一头黑色的毛驴走路一瘸一拐,为了让其正常行走劳作,修蹄师傅拿出一把大铲刀,配合着大剪刀,对着驴蹄长长的蹄壳不停地修剪……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5分多钟修蹄视频,在某短视频平台的播放量却高达百万。

不知从何时起,“修驴蹄”“挤痘痘”“洗地毯”“切肥皂”等视频开始受到网友的关注,凌晨三四点仍在观看的用户不在少数。这些看似寻常无比的视频,随着观看的人数越来越多,慢慢被贴上解压的标签。

修、挤、掏、洗、刮

通过梳理各大视频平台的相关数据,记者发现,与“解压”相关的话题和标签热度也在不断增加。在抖音APP上,带有解压一词的话题约有数十个,超10个解压类话题的视频播放量上亿次。其中,排在首位的话题播放量合集达到1201亿次。

年轻人爱刷的解压短视频,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修、挤、掏、洗、刮。

修,就是修牛蹄、修马蹄、修驴蹄。以马为例,工人抬起马蹄,用一把锋利的刀开始刮、切、割。大家的第一观感是,这马不会疼吗?还真不会疼。因为马的蹄子相当于人的指甲,修马蹄就相当于我们人类剪指甲、美指甲。把马蹄那层厚厚的、又黑又脏的角质层剔除掉,就会露出洁白的、像椰子一样光滑平整的内层,看到这里别提多舒服了。

挤,就是挤痘痘。在放大效果下,粗糙的面孔清晰可见,双手轻轻一挤压,浓厚的油脂破皮而出;或者是用镊子轻轻一挑,固体状的油脂就被挑出来了……

有些人可能光看文字就起鸡皮疙瘩,可有些年轻人克服最初的恶心之后,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看得欲罢不能。

掏,就是掏耳朵,或者叫掏耵聍,更俗的说法,就是掏耳屎。工具在耳朵里转,观众屏气凝神像是在等待开奖,如果能够掏出一大块耳屎,也就能获得满满的成就感。

洗,则是清洗,或是洗牙,或是清洗各种器具里的积垢。再厚的牙垢,在嗡嗡响的高压水枪下都会土崩瓦解,观众一边看得牙酸,一边又觉得酸爽无比。

刮,是刮肥皂。拿起各种方块的肥皂,用锋利的刮子,使劲地从头往下刮,刀锋过处,肥皂就瓦解成无数细碎的颗粒,并发出粗糙的“呲呲”的声音,让人狠狠代入挤压塑料气泡袋或者方便面的感受。

解压,最終要靠自己

在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里,修牛蹄有什么好看的,挤痘痘更有些恶心,可为什么睡不着的年轻人不再都是,而热衷于刷这类土味视频?答案是,为了解压。

如今,解压视频成为短视频上一个热门的分类。譬如某短视频平台上,#解压#这个话题底下的相关视频已经播放超过800亿次。修、挤、掏、洗、刮等主题的视频,从心理学层面上,的确具有释放压力的功效。

刮肥皂,很像以前流行的挤方便面、捏泡泡,或者是一些解压馆里的砸酒瓶、大声呐喊,它们都带有某种“暴力摧毁”的特征。

从心理学层面看,压力、焦虑来自人们对某件事情的过分聚焦与担心,导致精神处于紧绷状态。“暴力摧毁”则像是直接把大坝给炸毁,让情绪瞬间喷涌而出,在摧毁的瞬间,压力也一并被摧毁了。

修、挤、掏、洗,带来的效果与“暴力摧毁”不同,它更像是修复与整饬,让乱七八糟的东西恢复到相对正常的状态,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愉悦感。

从心理机制看,这些修复动作有明确的结果反馈,它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之后,大脑把这些感觉信息关联起来,形成一种稳定的、可预期的秩序感、控制感和成就感,抵消了观众因无预期而造成的焦虑和压力,从而起到减压效果。

无论是修、挤、掏、洗、刮里的哪一种,伴随着有规律的动作,发出的也是有规律的声音,它们加深了观众对动作的认知和理解,能够更加迅速地沉浸到氛围中去,让神经系统放松,从而缓解焦虑、抑郁、不安等情绪。

天天看这些解压短视频,真的能治好当代年轻人的精神内耗吗?有媒体表示,看修驴蹄这类修复类视频解压,或许真有科学依据。2022 年,《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社会心理与人格科学》)上的一项研究发现,视觉模拟的清洁行为和真实的清洁行为,都有解压的效果。

很多专家也分析过,这类短视频可以让人获得一些秩序感、成就感,从而解压。并且,完全不懂动脑子,看着就可以轻松愉悦。

不过,心理专家王礼群认为,看视频只有暂时缓解压力的作用,治标不治本,真正缓解压力得学会正确管理压力情绪。从这个方面来说,治好精神内耗,最终还是要靠自己。面对压力,我们要学会接纳学会自我排解。另外,解压视频也并非是我们解压的唯一选择,听音乐、运动、散步等传统的解压方式也不妨结合尝试。

要解压也要能抗压

疫情之下,年轻人的确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一方面是疫情冲击下,年轻人就业难题加剧,另一方面是数量庞大的应届毕业生正涌入就业市场。根据教育部公布信息,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破千万,同比增加167万人,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

正在找工作的年轻人压力大,而职场上的年轻人压力也并不小。

今年4月发布的《疫情期职场人压力调研报告》显示,被调研的国内某超大型城市里的居民,4月的焦虑指标、心烦指标相比去年12月直线上升。

不仅如此,调研报告发布前两周内过半数的在该大城市的青年频繁出现睡眠障碍问题,特别是约20%的90后存在失眠、易醒、嗜睡症状,抑郁均值已超出预警线,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成为心理问题的重灾群体。

除了担心居家办公混淆工作与休息的边界外,年轻人还担忧工资缩水、不能完成绩效考核、工作岗位是否能继续保留。

某种程度上说,年轻人深夜睡不着——就是源于焦虑,睡不着的年轻人一个劲地刷修牛蹄、挤痘痘的视频,则有点像是“佛系”“躺平”,都是压力之下的一种反应,也是对压力的一种排解。

诚如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发布时相关负责人表示的,国家高度重视解决“躺平”“佛系”反映出的深层次问题。

当然,除了寻求解压,年轻人也要提高抗压能力。年轻人既要能承受压力,也要能够与压力对抗,狭路相逢勇者胜,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要轻易就被暂时的困难吓住了。

对年轻人来说,想要真正减轻超出承受的压力,首先要找到自己的压力源,其次要采取正确的减压方式,如与人倾诉、户外活动、调整认知、求助心理专家等,同时也需要公共干预,如减轻年轻人的住房压力、打通晋升的渠道、消除职场中的负面因素。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有效解决现实压力。

猜你喜欢

牛蹄痘痘肥皂
痘痘分级别,轻重不一样
生物不喜欢肥皂
肥皂的来历
牛蹄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治要点
做肥皂真好玩
农场动物大集合
痘痘持久战
肥皂吊牌
湖南保靖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评价
鄂西—渝东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页岩孔隙结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