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治市潞城区:“科技大篷车”成农民致富好帮手

2022-12-26武竹青

科学导报 2022年82期
关键词:潞城大篷车旱地

武竹青

冬季,家家户户都会冬储些蔬菜,在长治市潞城区鑫熬兴大葱种植基地,工作人员正在将地里收获的“熬脑大葱”装到附近的一辆大货车上。“今年的葱价还可以,这几天我们组织力量在加紧打包,除了提前定购的一些客户,将全部发往几个定点的蔬菜批发市场。”11月18日,鑫熬兴大葱种植基地负责人、农民科技志愿者孙兴旺高兴地说。

熬脑大葱是鑫熬兴大葱种植基地的主打产品,因原产于潞城区合室乡熬脑村而得名。熬脑村位于潞城区西部15千米,海拔达1347米的云崖山上,海拔高、光照足,种植大葱具有自然优势,所产大葱具有身量粗长、齐整水嫩、色白质鲜、营养丰富的特点,乃葱中上品。如今的熬脑大葱遍布云崖山一带的合室乡、店上镇、翟店镇、黄牛蹄乡等4个乡镇50多个自然村,是潞城特产,2011年8月17日,农业部批准对“熬脑大葱”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孙兴旺是熬脑大葱种植科技带头人,他不仅关心自己种植的大葱,对整个潞城区的大葱长势、销售情况也了然于胸。和他一样忙碌的,还有潞城区成家川街道旱地西红柿协会科技志愿者王敏,这几天,也正忙着搞旱地西红柿的促销。而这一切,都和潞城区科协常年开展的“科技大篷车”活动密不可分。

为提高全区科学普及力度,潞城区成立科技志愿者服务大队,下设11个小队,注册科技志愿者2556人。自2020年以来,在志愿者服务大队带领和指导下,全区2000余名科技志愿者积极开展“科技大篷车”活动,开展科普宣传280余场次、各类科普讲座60余场、健康体检25场次,免费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册,受益群众达10万余人次。

孙兴旺常年奔走在田间地头,为群众科普大葱种植技术,并配合区科协拍摄了《大葱种植技术》科教片,为全区大葱种植户提供了技术支撑;微子镇科技志愿者申张宝义务科普艾草种植知识,并同卫生院联合开展艾灸免费体验活动,推动当地“艾草小镇”建设初见成效;成家川街道旱地西红柿协会科技志愿者王敏,把科普旱地西红柿种植技术作为推动地方产业的“金钥匙”……

近年来,在科普惠农中心服务站的指导下,成家川街道旱地西红柿的种植从原来的500亩发展至现在的3000亩,特别是神泉村,旱地西红柿的种植超2000亩。服务站严格要求施有机肥和农家肥,杜绝使用化肥,并在选种、育种等环节与西红柿苗培育中心签订保质保量合同,在旱地西红柿苗的种植生长期,抽地块观察生长情况,并根据生长和挂果情况施叶面肥,采用生物除虫技术保证旱地西红柿的无公害、无农残。通过学习、指导、培训,使旱地西红柿的亩产由原来的4000公斤增至6500公斤,农民收入由原来的8500元增至1.5万元……

潞城区科协还利用“科技大篷车”这一平台,面向城镇居民和农民开展免费健康科普活动80余场次;联络人社部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每年培训职业劳动者1000余人次;全区8个乡镇(街道)科协,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00余场次;在科普分会的组织和指导下,全区151个村充分发挥“科普示范户”作用,并组织科技工作者和农民科技志愿者深入田間地头,手把手教农民先进的科学种田技术。

与此同时,潞城区大力推进科技设施建设,不断创优科普环境,并通过科普基地向全区辐射,带动了科普创新提质增效。全区79所中小学全部建成科技活动室,打造了1个乡镇科普惠农服务中心、6个科普示范基地、1个企业科普基地和2个街道、社区科技馆,形成了东部以艾草和核桃种植为特色、西部以中药材种植为特色、南部以高粱种植为特色、中部以旱地西红柿和大葱种植为特色的六大科普教育基地。

在提升科普示范基地服务能力上,潞城区翟店街道露田专业技术合作社和山西省高粱研究所联合,尝试打造科、学、研一体化的科普示范基地,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式的为民服务模式,市场化运营让群众实现了增收致富——科技志愿者贾双龙的“旱地蔬菜一年三作三收”技术,确保了农民增产又增收;白文良的核桃树“‘三合一’杀接法”技术,为全区核桃树改良品种提供了技术支撑……

潞城区科协主席李燚敏介绍,潞城区自2004年入列“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以来,区科协坚持党建群建一体化、区域科普组织与科普基地协同发展,实现了教育、医疗、农业“三覆盖”,共同推动了区域融合发展。

猜你喜欢

潞城大篷车旱地
旱地麦田夏闲期复种绿肥 保持土壤的可持续生产力
山西潞城大众剧团账簿考述
旱地冰球运动开展价值的研究
老人坚守地方特色小吃五十载
旱地冰球运动推广及发展策略
混合运算大篷车
潞城方言声母与普通话声母的对比
新发现的一座金元风格舞楼*——山西潞城李庄武庙舞楼考
美要派上万军队阻止“大篷车”
安利大篷车 行走的塑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