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夏革命标语形成的历史维度、内容特征与有效利用

2022-12-26张玉梅

中州大学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标语宁夏红军

张玉梅

(宁夏社会科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革命标语是中国共产党在各革命阶段开展宣传活动的载体之一,因其在宣传形式及内容上的优势、在宣传对象上的针对性等特征,在舆论斗争、政策宣传、凝聚力量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对革命标语的应用,各时期都提出了具有纲领性和鼓动性的标语。宁夏是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热土,留有不少珍贵的革命标语,内容极为丰富,反映了宁夏各历史阶段的革命发展脉络,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主张,揭露了国民党和地方军阀的反动罪行,贯彻了中国共产党利民、民族平等等政策,为团结一切力量,形成统一战线,直至宁夏革命胜利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宣传作用。但学术界对宁夏革命标语的研究成果较少,有《红色标语——介绍固原县黑城镇祁家堡子的几条革命标语》[1]《写在墙上的记忆——墨书草泥墙皮革命宣传标语》[2]对固原祁家堡子的几条草泥墙皮革命宣传标语进行了简要概述。《光荣的古城——介绍红军在预旺城的革命活动》[3]简单介绍红军在预旺城时期的标语。《红军西征宁夏革命标语形成及其价值体现》则集中对中央红军西征期间的宁夏革命标语进行深入探讨[4]。《宁夏红色标语的整理与作用研究》[5]侧重从宁夏红色标语的内容及其时代特征方面进行研究。本文尝试系统梳理宁夏各时期革命标语,廓清其历史源流,分析其内容特征,为深入挖掘革命标语作为红色资源的重要作用服务。

一、革命标语的发展历程

(一)系统的标语管理机制

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工作有着自上而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运行机制。宣传的内容主题、主旨思想都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决定的。革命标语作为宣传工作的载体之一,必须严格遵循宣传原则。组织有序的宣传方式,不仅保证了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工作的规范性和统一性,同时贯彻落实了中国共产党对宣传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二)组织有序的标语传播方式

中国共产党在各革命阶段,都开展有序的标语传播。井冈山时期,中国共产党就重视标语宣传工作。标语的书写者多是红军及识字群众,为了增强标语的传播作用,宣传部门对标语的传播程序、传播细节均作了严格规定,即不仅根据历史特征统一规定传播内容,而且制定了许多具体措施,真正发挥标语作为“战斗的匕首”的作用。三湾改编后,秋收起义的部队便以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的名义进行革命宣传活动,到处张贴宣传中国共产党宗旨的标语。1929年12月召开的古田会议对红军的政治宣传工作进行深入分析,总结经验,详细部署未来工作。

随着会议的顺利召开,中国共产党有组织的宣传工作有序展开。西征红军的抗日统一战线工作中,将在连队中写标语、散发宣传品作为部队宣传工作中四件经常性工作之一而深入推广。红军西征期间,组织了十六个停战抗日促进会分会。为了推动各分会的工作,成立了宁夏河东(黄河以东)停战抗日促进会总会。总会和分会通过大规模写标语、散发宣传品、召集停战抗日宣传大会等形式开展对敌军的政治宣传工作[6]341,取得了较好效果。

(三)统一明确的标语宣传内容

1931年2月17日,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印发了适用白色区域的《革命标语》和适用红色区域的《革命标语》。适用白色区域的《革命标语》印有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国民党、建立苏维埃等十四部分内容,共计143条标语。适用红色区域的《革命标语》印有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国民党军阀、巩固和发展苏维埃、组织革命战争等十部分内容,共94条标语。在宁夏档案馆馆藏的革命历史档案《中共三边地委宣传部宣传要点及标语口号》(一九四七年十月二十八日)中除了严格规定标语的口号,还发布通知:“此标语口号望各地大量写贴,特别在交通要道及人口多的地方。将对敌战区标语等写成纸条散发和写到敌占区各地的墙壁上去,使之多设法将标语口号和一切宣传品送出去。此前不注意写标语和未写标语的地区应注意写。不可忽视此项工作!(注:此材料供各级干部在恢复工作中向群众宣传时作参考,望多讲实例。)”[7]255在《回汉支队半年政治工作总结》(一九四七年十一月十五日)中,总结回汉支队宣传工作时,认为“自政治部宣传标语口号发下后,各队每到一村庄就写,写得多一点的是一、三队,队部也在写着,这已养成了一种习惯。另外每次来的捷报和传单,除所到之处张贴外还交给出去的侦察人员在边界上散发。”[7]2611949年7月,第一野战军政治部也制定了关于对西北回民及国民军的宣传口号,文件中刊登了对敌一般标语口号及对西北回民及马匪军的口号。

(四)规范的标语宣传内容

中国共产党不仅规定革命标语内容,还将标语的具体张贴细则作有明确的规定。如政治部的每个宣传员必须准备刷写标语的工具,包括白(或黑)的颜料;针对字数较多的标语,要求用有色纸先写好后张贴;每到一个城市,要用红布写上规定标语,并悬挂于街道中间。各地方党委和苏维埃政府对标语宣传也十分重视。在闽西各县有许多不正确的已失去时间性的标语,苏维埃政府就下文要求“把各处所有的标语下一番总检查,把其不正确和失去时间性的洗刷去,另贴或写适合当前的标语”。红十五军团政治部队伍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壁上标语、画报艺术进步还是很慢”[8]132。为了规范标语的书写水平,同时提升部队整体文化水平,政治部逐步开展识字教育,革命标语的书写规范化程度逐渐提高。宁夏档案馆馆藏革命历史档案中记载,1947年9月4日中共三边地委宣传部宣传要点及标语口号中对标语从使用范围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规定。

二、宁夏革命标语的产生

宁夏革命标语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6年9月,中共宁夏特别支部建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宁夏地区有组织进行革命活动的开始。为了提高广大爱国青年的无产阶级革命觉悟,书记李临铭组织学生上街贴标语、发表演讲、画漫画、演话剧等。1927年4月,蒋介石反革命政变,共产党人遭到屠杀,大革命失败。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暂时处于低潮,进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陕西省委在宁夏固原县蒿店领导和发动“蒿店兵变”。兵变部队秘密向北行进,沿路书写“打倒军阀、打倒土豪劣绅”等标语[9]23。

宁夏目前遗存的革命标语最为集中的是在红军长征和西征时期。红军西征经过宁夏的半年时间里,积极组织发动群众,把宁夏的革命活动推向了历史高潮。西征红军非常重视发挥我军强大的政治宣传工作优势。根据《中共中央关于东北军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教唱抗日救亡歌曲、书写标语、散发传单等形式,在红军中掀起了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热潮[9]92。西征红军在祁家堡子驻扎的二十多天间,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1],在墙上刷写“红军是人民的军队”“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4]“不交租不交粮打土豪分田地牛马衣服分给农民”“红军是抗日的先锋”“联红抗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给农民”等革命标语。1936年西征红军解放定边、盐池等地后,宁夏吴忠市的回族青年马怀蔺、金三寿等人冒着生命危险来到盐池参加革命。在得到毛主席邀约后前往保安(今志丹县)会面。到达保安高桥时,路边张贴着“欢迎回民领袖马怀蔺”“欢迎哥老会领袖马怀蔺”的大幅标语,毛主席住的窑洞外面同样也挂着一幅十分醒目的大标语“欢迎马怀蔺先生”[10]101。此外,西征期间来宁夏采访的海德姆发现当地群众认识汉字的甚少,便将“回汉人民是一家”“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阿文标语刷在墙上。回民独立师政委欧阳武,利用自己的回族身份,亲自给同心县王家团各清真寺赠送锦幛,刷写标语。同心县马家高庄公社沟滩大队杨家堡子上房、同心县下马关合作食堂上房也有记载红军西征情况的标语。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侵华战争全面展开,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的危险。只有全民族团结起来,才是中国生存发展的唯一出路[11]151。在中共宁夏工委的领导下,宁夏燃起了抗日救亡的烽火。包括宁夏少年抗日战地服务团、后方抗战服务团在内的抗日团体等通过抗日游行示威、演抗日戏、演讲、写标语等形式,揭露日寇侵华暴行,赞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活动[9]106。抗日救国的热潮席卷了红军经过的地区,门板、厕所、石崖、树皮和墙壁上写满了抗日救国的标语[12]。

解放战争时期,宁夏大部分地区属于国民党统治区域,尚无遗存的革命标语。仅可从解放时期的宁夏老照片中窥得有“严令部队不得进入清真寺”“十九兵团发布安民布告”“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保护清真寺”“奋勇前进,解放全中国”“向进军西北的解放军致敬”“欢迎毛主席”及银川市各界群众欢迎解放军入城的欢迎标语等。

三、宁夏革命标语的内容特征

宁夏革命标语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宁夏革命斗争留下的特有产物,是红色文化资源重要的历史素材,有着鲜明的内容特征。

(一)政治鲜明

宁夏革命标语有为政治、革命、群众服务的强烈政治倾向。红军西征期间,正值西安事变的前夕。中国共产党按照中共中央《关于东北军工作的指导原则》的指示,认真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通过革命标语等宣传媒介积极开展对俘虏和东北军的统战工作,不仅体现了浓郁的革命情感,更突显出标语强烈的政治属性。首先,标语直接表明了红军对俘虏的优待政策。如“优待俘虏、不论官兵!”“优待俘虏,不分回汉!”“优待俘虏,缴枪不杀,发路费回家!”等。红军不仅对被俘虏的国民党官兵深入宣传教育,还归还所有武器弹药,并全部予以释放。红军俘虏政策的不断落实,使部分俘虏成为中国共产党政策的宣传员,同时也吸收了更多的俘虏加入统一战线行列中。其次,标语内容不只是抗日救国等内容,还提出共建抗日联盟的决议。标语的宣传对象是驻扎在陕甘宁三省的南京军及东北军等,通过标语向他们表达组织抗日联军、共同救国的提议,表达了中国共产党愿意民族团结一致、共同抵御日军的决心。当东北军的军官士兵一听红军提出“打回东北去,打回老家去”“联合东北军打回东北老家去,收复失地”“中国军不打中国军,联合打日本”等标语口号,更是不愿意打红军,愿意与红军联合打回东北去。与红军不直接作战而取谅解默契形式的部队,在东北军中实在很多[6]456。此外,红军还采取主动拜访东北军官兵等方式,表明愿意抗日救国、一致对外的意图。此外,1949年7月,在“第一野战军政治部关于对西北回民及国民军的宣传口号”中就有“欢迎胡马军弟兄们械来归,参加人民解放军!”“欢迎胡马官兵们组织起义,率部来归,改编为人民解放军!”“欢迎胡马军中的爱国分子,接受和平协定八条二十四款。”[13]1169-1170等具有明显政治倾向的革命标语,对解放宁夏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民族特点

宁夏地区受马鸿逵统治期间,民不聊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人们将对马鸿逵统治的不满情绪通过革命标语表达出来:“打倒卖国罪魁蒋介石!”“消灭胡宗南、马鸿逵!”红军不仅面对着强大的军事压力,还面临着尖锐复杂的民族问题。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是能够开创西北抗战新局面的必要条件。总政治部关于回民工作的指示(1936年5月24日)中指出:“进行和回民的联欢用红军或政治机关或群众团体的名义,同宣传口号联系起来,赠送清真寺以幅联(回族自决与回人治回等),并用适合于回族的仪式且非常之隆重地尊敬地送去,使每个教堂的中央都成为我们标语口号的悬挂所,且能得到回民热情的欢迎,这是十五军团过去最好的经验。”(总政治部主任杨尚昆)[6]61中央档案馆馆藏的题为“聂荣臻、朱瑞、邓小平关于固原社会调查之大略向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的报告”(1936年6月15日)中指出:“我军到后,汉人多在家,回民一部逃跑,一部进土围,现正争取出围回家。凡经过宣传,均对我甚好,商人照常营业[6]77。”“实行民族平等,回汉平等,信教自由!”“尊重回民的风俗习惯!”“回汉人民团结起来,继续努力,肃清共同的敌人国民反动派残余努(势)力!”等标语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三)内容多样

宁夏革命标语主题鲜明,内容极其丰富,包含了政治动员、政权建设、群众路线、民族教育政策、经济建设等方面。如保障广大农民群众利益的,“没收反动份(分)子土地牛羊财产分给贫苦农民!”“不让敌人抢走一个牲口、一只羊、一只鸡和一颗粮食!”“抢收抢打快藏不让敌人抢一颗粮!”“武装保卫秋收打击敌人抢劫!”等;在教育权力平等方面,中国共产党为打破教育固有思维,提出“兴办回民教育,发扬回民文化!”;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注重保护少数民族的珍贵遗产,提出“保护清真寺拱北及回民一切文化古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央红军在长征、西征经过宁夏期间,注重宁夏革命老区的全方面发展,到处张贴“保护回民工农商牧业!”的标语,同回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帮助回民解放作出贡献。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一直以勤俭节约为美德,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通过标语“反对铺张浪费!”进行广泛宣传,为“动员一切力量支援前线争取胜利!”做好准备。斯诺演讲摘要的标语,直到今天,读起来依然让人感受到昔日的热情。

(四)通俗易懂

标语一般使用简单、语义清晰的汉字。标语言简意赅、对仗工整、朗朗上口、易于识记、宣传快捷、便于传播,而且有极强的鼓动性、震撼力、号召力。宁夏革命标语同样也具有以上特征。“当了胡马兵,死了没人埋,伤了没人抬!”,从反面告诉人们应该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团结一致,一致对外。标语“不让敌人抢走一个牲口、一只羊、一只鸡和一颗粮食!”等标语直接明朗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的党。这些标语大量使用口语化、乡土化、形象化的语言,简单明了,朴实动人,让人一看就明白,一听就懂,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大众化、通俗化、接地气的特点。革命标语的针对性,比如在对白军和红军的宗旨宣传时,一般采用的是比较的语气,如“白军是土豪劣绅的走狗,红军是工人农民的卫队”“白军是帮土豪压迫工农的,红军是帮工农打土豪的”,这些标语用简洁明确、通俗易懂的语言达到了宣传的效果。

四、进一步加强宁夏革命标语的有效利用

宁夏革命标语具有政治性、民族性、多样性、通俗性等特征,而以革命标语为代表的宁夏红色资源存在着管理机构薄弱、管理人员专业化不足、管理办法不健全等问题,导致革命标语保护整理工作不容乐观、资料开发利用深度不足。如何充分发挥革命标语的重要作用,需从整理、宣传、挖掘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从而提高革命标语作为宁夏红色资源的有效利用。

(一)加大革命标语整理力度

202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宁夏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包括可移动革命文物2035件/套,其中仅有革命标语9条,这与笔者摸底统计数据尚有差距[5],也侧面反映出包括宁夏革命标语在内的宁夏可移动革命文物工作任重道远。今后开展的工作:首先,制定宁夏革命标语保护管理办法。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的原则,应充分明确革命标语的保养和修缮需要坚持不改变原状、不破坏历史风貌、最小干预的要求,特别是不得损毁、改变革命标语字体原貌及所依存的建筑物主体结构。其次,会同当地党史等有关部门专业人员,组成革命标语普查工作专业队伍,深入各乡镇摸清革命标语数量、类型和内容。为方便各地开展革命标语普查,建立宁夏革命标语数据统计平台,要求各地及时录入普查数据。图书馆界、档案馆界要充分发挥搜集、整理文献优势,编纂《宁夏革命标语馆藏目录》,对革命标语在内的红色资源采取定级、修复、数字化等整理手段,进行系统普查。

(二)加强革命标语的宣传力度

革命标语是红色资源的重要载体之一,宁夏现存的标语实物和照片能够直观展现宁夏各历史阶段革命历程。在对宁夏革命标语的宣传推广中,需要充分发挥媒体宣传优势。一是可利用宁夏博物馆、盐池革命纪念馆等展馆,系统展览宁夏革命标语;或可以革命标语为宣传主体,通过对宁夏革命史的展示,体现标语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凸显革命标语作为红色资源的作用。宁夏在弘扬红色文化的过程中,将革命标语作为专题进行开发。可构建宁夏革命标语数据库,充分将数字人文理念融入革命标语的管理工作中,采用图文对照的数字版式,使革命标语原貌得到完美展示。三是设立实景式体验环节,让体验者感受革命历史的真实场景。各馆红色展区可特设革命标语刷写环节,以体验式教育强化情感培养,使革命标语所蕴含着的厚重红色文化得以更进一步的传承。

(三)挖掘革命标语价值,讲好红色故事

革命标语整理不论是纸质出版还是数字建设,都亟待继续扩充标语的揭示广度和深度。以革命标语为元素之一的红色资源收藏部门、科研院所等对革命标语不仅要跨系统整合,更要依托学术力量对革命标语进行系统阐释和研究。通过挖掘革命标语形成的历史源流、分析革命标语所蕴含着的内容特征,从而增强革命标语的叙事张力。可以通过编印革命标语相关刊物、影印出版革命标语集、召开革命标语专题研讨会、撰写相关学术论文等多种方式开发利用各时期革命标语,充分展现革命标语的内在价值。

五、结语

标语作为红色资源的重要载体,在革命的各阶段一直是激励民众热情、指导工作、凝聚民心、阐述方针政策不可或缺的宣传方式。宁夏革命标语形成于新民主革命时期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以红军长征和西征时期的革命标语最为集中。标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政治性、民族性、多样性、通俗性等特征,为宁夏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宣传作用。今后应进一步加强革命标语的整理、宣传、挖掘工作,作为“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宁夏”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标语宁夏红军
爱听红军的传说
李红军美术作品欣赏
标语变变变
标语变变变
“滥挂标语”
宁夏
十送红军
倔强的小红军
宁夏
宁夏:首办立法论辩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