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实践思考
——以“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为例

2022-12-26甘肃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2年4期
关键词:纲要课程标准高中历史

甘肃 曹 正

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是在2017 年开始的高中历史第八次新课程改革下,于2019 年出版的部编版教科书,新课程、新教科书和与之相适应的新高考,就是当下的“三新”教育。《中外历史纲要》的编排方式改为通史,增加了许多新内容,课时容量也大幅度增加。在“三新”教育实践中,教师普遍感觉课时少、时间紧张、达成学生五大核心素养质量水平1 和2 层级难度大。为克服这些困难,全国历史教师进行了许多研究和探索,对高中一线历史教师的教学实践给予了很大指导。笔者也一直在积极探索高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

高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就是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为指导,以《中外历史纲要》教科书为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打破单元课文结构,确定单元学习主题,分课时达成学生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一定质量水平的教学实践。本文拟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为例,从主题确定、目标制订、单元整合、任务驱动、课堂生成五个方面谈谈对高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实践的思考,期望方家指正。

一、凝练课题和核心素养的契合点确定主题

《中外历史纲要》按单元分块,以通史建构,从历史叙述角度看,单元和课文的题目就是相应的主题,按照传统历史教学夯实基础知识的角度出发,并不需要再确定主题,但在“三新”教育背景下,教师的着力点应是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因此,教师有必要在课文题目之外再制定一个主题,这个主题一定要是能凝练课题和核心素养的契合点。《中外历史纲要(上)》整本书的核心素养要求符合《课程标准》要求,使学生通过对中国历史的学习,基本达成五大核心素养质量水平1 和2 的要求,笔者确定的主题是“认识中国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共十个单元,分为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三部分,其中第五至第七单元是近代史,笔者凝练课题和核心素养,确定主题为“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中华民族的抗争”,第八单元属于近代史部分,单元题目是近代史中的2 个重要历史事件——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课程标准》规定是“……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这些规定中,五大核心素养均能够有所指向与体现,但本单元最突出的核心素养是史料实证素养,如实证日本侵华的罪行、实证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经过凝练,第八单元的主题确定为单元题目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三个课时主题分别是“中流砥柱、抗日战争的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单元主题统领课时主题,课时主题为单元主题服务。

二、找到课标规定和核心素养的结合点制定目标

《课程标准》一个很大的变化是明确规定了“学业质量”,指出“高中学业质量是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学业质量水平2 是高中毕业生在本学科应该达到的合格要求”。因此,主题学习目标的制订,一定要找到《课程标准》规定和核心素养的结合点,要指出通过什么方式、实现《课程标准》的什么规定、达成某一个或某几个核心素养的什么水平,方式、规定、素养水平要有高度的一致性,其结合点的路径是方式部分,其结合点的目标是素养水平部分,从而实现主题目标指导性。

关于《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这一规定与核心素养的结合点是“日本侵华”。《课程标准》中要求的“了解”方式可以细化为两个,一是通过地图、教科书内容,说出主要日本侵华事件的名称、时间、地点;二是通过史料证明日本侵华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这一结合点的素养达成也有两点,一是将日本侵华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能运用年代术语描述日本侵华,能利用历史地图对日本侵华加以描述;二是能从史料中获取日本侵华犯下罪行的信息,能认识第一手史料、正面史料、反面史料、第三方史料所具有的不同价值,尝试运用史料作为论据证明日本侵华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把“日本侵华”结合点相一致的方式、素养水平联系起来的目标表述就是“通过地图说出日本侵华的主要史实,达成时空观点质量水平2 的一些要求;运用史料证明日本侵华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达成史料实证质量水平1 和2 的一些要求”。作为实践“三新”教育背景下的《中外历史纲要》教学来说,《课程标准》的某个规定可能就是一句话,但作为指导教学实践的主题学习目标而言,需要表达清楚通过什么方式达成《课程标准》规定,达成《课程标准》规定会使学生哪个或哪几个核心素养的质量水平达到什么程度,只有这样制订主题学习目标,才有可能使高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落到实处。

三、以课时主题设计整合单元学习内容

单元主题教学,要从单元的整体性出发,整合单元内容,不能1 篇课文、1 个课时地进行设计,而要拆分课文内容,设定分课时主题,按课时设计,改课文设计教学结构为课时设计教学结构,以课时主题进行单元整合。有时1 个课时主题要涉及2 篇甚至2 篇以上的课文内容,有时1 个课时主题也可以只涉及1 篇课文内容,涉及课文内容多少取决于课时主题的设定和课时学习目标的落实要求。《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有三部分内容需掌握,笔者将其改为三个课时,每个课时根据单元主题和课时学习目标再确定一个课时主题,第八单元第一课时主题是“中流砥柱”,课时主题之下,以第23 课内容为主体,也涉及第24 课有关敌后战场的内容,涉及两篇课文内容,才能彰显课时主题,也实现了一定的单元整合。第二课时主题“抗日战争的胜利”则以第24 课内容为主体,同时再次涉及部分第23 课内容,第三课时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则只涉及第25 课的内容。再如《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也可以按三个课时主题进行设计,第一课时主题“制度与疆域的凝固”,涉及第13 课和第14 课的内容,第二课时主题“凝固与变化”只涉及第15 课的内容,第三课时“凝固与危机”则再次涉及第13 课和第14 课的部分内容。因此,以课时主题整合单元内容,拆分组合课文,以期高效达成学生核心素养质量水平要求,化解课时不足的矛盾。

四、分组分任务驱动学习动机

深度学习越来越成为本轮新课程改革完成教学任务的普遍共识,在高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时,在具体的课时主题教学中,教师可设计一定的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分组带着任务积极开展课前预习,课堂上以自己小组的任务成果为载体进行分享,教师再根据学生分享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课堂学习过程,从而达成一定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目标。

针对《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第一课时“中流砥柱”主题,笔者设置了六个小组。

第一组:梳理组。根据教科书第23,24 课相关内容,对1931 年至1945 年日本发动侵华事件的过程进行梳理。学生以时间轴方式提交。

第二组:揭露组。结合教科书第23,24 课相关内容,搜寻新闻报道、历史遗迹、文献资料等,通过相关史实揭露日本侵华暴行。学生以课件形式提交。

第三组:列举组。根据教科书第23,24 课相关内容,列举中华民族1931年至1945年抵抗日本侵略事件。学生以表格方式提交。

第四组:比较组。根据教科书第23,24 课相关内容,比较十四年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抗日政策的异同。学生以表格形式提交。

第五组:归纳组。根据教科书第23 课相关内容,结合初中所学知识,归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经过。学生以要点形式或框架图形式提交。

第六组:探究组。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45 页指出:“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请结合教科书第23、24 课内容,搜索相关资料,探究回答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高中生表现欲、竞争意识仍然较强,分组分任务并且要求课堂分享,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在笔者的课堂实践教学中,一学生在分享第二组任务时,能联系二战的历史;另一学生在分享第三组任务时,配合了身体表演动作,这都对核心素养的达成有增强效果。

五、发挥主导生成高效课堂

在高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里,课堂生成至关重要。课堂上,既要留给小组一定分享成果的时间,又要把控小组分享时间、内容等,把控留给教师一定的评价、补充、小结、组织等时间,把小组分享、学生讨论、教师答疑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师生形成合力,积极达成学生的核心素养,积极实现深度学习,高效课堂。

在《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第一课时主题“中流砥柱”课堂生成中,笔者以1934 年田汉编写的歌词《毕业歌》创设情境,然后引导小组分享,第一小组分享后,笔者通过历史地图解释“华北事变”。在第二组任务分享前,教师运用正面、反面、侧面等不同的史料,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第一手史料,然后再组织学生开展第二组分享。再如第六组是课时主题的体现,学生分享后,笔者从国共两党政策、战场、路线、团结、思想指导、经济措施等角度进行补充,课后还布置学生写历史小论文,论证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把设计变为实践,达成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主题教学的最终价值体现。只有教师精心设计、学生积极探究完成课前小组任务,课时的学习实践才能事半功倍,才有可能达到深度学习的要求。课堂上,教师务必时时关注单元主题、课时主题,不断回扣主题开展学习活动,使单元主题教学真正有主题,处处贯彻主题,最终使学生形成主题性认识。

猜你喜欢

纲要课程标准高中历史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权威出版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年版)》为什么做?怎样做?做什么?
谈高中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
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
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