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2022-12-26刘本定曹茜茜

工程与建设 2022年5期
关键词:城市排水内涝海绵

刘本定,刘 雷,曹茜茜

(安徽省城乡规划院,安徽 合肥 230091)

0 引 言

新时代,城市安全已上升为党和国家重点关注的重要领域。安全是城市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是城市安全体系中的重要内容。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强调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结合“十四五”规划,聚焦河流湖泊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城市防洪安全,谋划建设一批基础性、枢纽性的重大项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将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作为八大任务之一,提出要统筹区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和城市建设,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和城市开发建设有机结合,提升自然蓄水排水能力;统筹城市水资源利用和防灾减灾,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打造生态、安全、可持续的城市水循环系统;统筹城市防洪和排涝工作,科学规划和改造完善城市河道、堤防、水库、排水系统设施,加快建设和完善城市防洪排涝设施体系。

内涝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从雨水径流的产生到排放的全过程控制,包括产流、汇流、调蓄、利用、排放、预警和应急措施等,而不仅仅只有传统的雨水排水管渠设施[1],需统筹考虑城市地形、城市水系、城市开发强度、设施建设、应急管理等多种因素。本文立足安徽实际,分析安徽省城市内涝成因、特点、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安徽省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1 城市内涝主要成因

1.1 气候因素

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高强度开发活动,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使用,自然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特大暴雨、海啸、台风等极端天气频发。同时,城市热岛效应、空气污染等因素使得城市局部微气候改变,导致城市集中的短时强降雨明显增多,加剧了城市内涝的发生。研究表明,快速城镇化影响了局地气候特征和水文变化规律,形成了“热岛效应”和“雨岛效应”,导致短时强降雨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由于城市土地覆被变化,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呈现产汇流时间短、流量峰值高等特征,造成雨水短时间无法排出,发生城市内涝灾害[2]。

1.2 城市不合理开发

在城市化发展早期阶段,由于城市粗放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缺乏,开山填湖等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打破了河湖水系调蓄平衡,极大地增加了城市雨水外排压力;城市盲目扩张,“摊大饼式”的发展,那些原本不适合开发的地势低洼区域也逐渐被开发建设,导致低洼地区内涝频繁发生;大面积硬化铺装,高密度的建筑林立,绿地面积少,水塘减少,雨水渗透性能力较差,地表径流增大,直接导致管网泵站运行压力显著增大。此外,越来越多的城市立交桥、下穿路口、地下通道、地下空间等成为新的内涝治理重点区域。

1.3 排水设施建设滞后

城市建设力度虽然不断加大,但往往重视地面高楼建设,而忽视地下管网建设;注重城市华丽外表,而对城市内在品质关注不够[3]。长期以来,“重地上轻地下”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思路,使得大多数城市在排水防涝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欠账比较多,普遍存在着标准偏低、能力不足、管网覆盖不全等问题,同时缺乏有效的运维管理,诱发城市内涝灾害发生,无法较好适应城市安全运行和稳定发展的需求。

2 安徽省城市内涝特点及存在问题

2.1 城市内涝主要特点

根据安徽省水系分布及地形地貌特征,全省城市内涝按照区域划分主要呈现四个特点。皖北平原地区,由于地势平坦、水力坡降小,城区排水管渠、行洪通道淤积,从而造成排水不畅,形成城市内涝;皖南山区,易受山洪的袭扰,城市内涝具有季节性强、频率高、区域特征明显、易发性强、成灾快、破坏性强、灾害严重等特点;沿江丘陵地区,易受外水顶托,甚至出现倒灌,造成下游排水不畅;部分城市受山洪、外水顶托多种因素叠加影响,城市内涝发生频率高、灾害重、防治难度较大。

2.2 存在主要问题

2.2.1 外洪顶托导致排涝不畅

安徽省横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受山洪、上游泄洪和区域强降水叠加的影响,各地市外河水位持续增高,对城市内涝产生顶托现象,导致城市排水不畅,加剧内涝灾害。

2.2.2 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标准偏低

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限制等因素影响,安徽省内不少城市管网建设标准不高,在选取排水防涝设施设计标准时存在“就低不就高”现象,城市管网不同程度存在缺陷病害,与此同时,泵站等设施老旧、能力不足,导致排水防涝能力偏弱。截至2020年底,全省城市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不足1年一遇的仍有30%以上,城市建成区内涝防治能力尚未全部达到规划设计要求,更难以抵御超强降雨侵袭,导致城市内涝灾害的发生。

2.2.3 自然调蓄空间大幅减少

城市快速扩张,城市建设存在侵占自然河湖水面及“明改暗”现象,极大地削弱了城市自然生态调蓄空间,打破了城市原有的排蓄平衡,增加城市雨水外排流量,变相降低了城市现有排水防涝标准,易造成城区积水内涝。

2.2.4 源头减排能力不足

近几十年来,安徽省城市快速扩张,大兴大建,建筑密度大,大量使用硬化铺装,使得城市疏水性变强,透水性变差,导致雨水地表径流大幅增加,破坏了自然水循环平衡状态,全省海绵城市建设尚未形成一定规模,源头减排能力较差,直接加大了灰色设施的运行压力。

2.2.5 应急处置能力不强

目前,全省绝大部分城市在应对城市内涝问题上,仍以工程性措施为主,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科学精准处置城市内涝水平不够、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较差。同时,相应的应急处置机制尚未真正有效构建,导致在处置强降雨,特别是应对超标准降雨时手慌脚乱,效率不高,效果不佳。

2.2.6 排水设施运维不够

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维护,城市排水管网、泵站等设施常年带病运行,雨水收集口堵塞、管网淤积破损、泵站损坏等现象时有发生,极大降低了设施能力,严重影响了排水效率。

3 安徽省排水防涝能力提升目标与原则

3.1 提升目标

通过系统推进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海绵城市建设、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等工作,不断完善和提升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能力,基本消除城市内涝隐患,不发生严重内涝灾害,当发生超标准降雨时,不发生人员伤亡事件,有效保障城市运行安全,为推动韧性城市建设创造必要条件。

3.2 提升原则

3.2.1 坚持系统治理

统筹推进源头减排、雨水收集排放、行泄调蓄、排水泵站等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管理信息化、精细化水平,做到工程措施和精细化管理有机结合、无缝对接,切实加强城市内涝与外洪标准相衔接,着力提升城市内涝防治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城市安全韧性。

3.2.2 坚持问题导向

突出问题导向,结合城市体检等工作,准确识别城市内涝病因。结合安徽省水文、气象、地形等特点及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确定各地排水防涝、源头减排和城市排水等相关建设标准,谋划实施一批排水防涝工程项目,切实加强排水防涝设施建设,补齐问题与短板。

3.2.3 坚持生态优先

积极推广运用海绵城市理念,统筹运用“渗、蓄、滞、净、用、排”多目标雨水管理措施,加强生态修复和治理力度,实现源头径流控制,强化自然沟渠行泄功能,消减城市雨水洪峰流量,减缓城市内涝。

3.2.4 坚持一城一策

我省地形、水文、气候特点复杂,每个城市致涝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不尽相同,应该根据城市特点,分析内涝成因,按照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一城一策的思路,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4 安徽省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对策

近年来,随着内涝治理理论和实践不断深化,传统“快排快干”的城市内涝治理思路无法更好满足实际需求,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从源头减排、过程管控、末端排放、应急处置等方面入手,综合施策,久久为功,切实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

4.1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强化河湖蓄排能力

全面提升河湖蓄排能力,构建互联互通的全域生态水系,强化雨水末端排放,打造“蓝绿相织”的城市。坚持生态优先,彰显绿色本底,推进城市水系综合治理工作,依据城市内涝防治标准,结合地形地貌、降雨水文特性及水系汇水分区,科学划定城市水系蓝绿线控制范围,合理设定内河水系设计断面尺寸和水力高程,保持河道自然蜿蜒的特性。历史水系是城市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资源和环境载体,城市中的水系发挥着防洪排涝、涵养水源、防御和运输等作用[4]。结合城市历史水系资料,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运用生态理念,重点恢复和修复因城市发展侵占或掩埋的自然水体,完善城市水系网络,实施岸线退让,设置生态缓冲区,更好发挥城市湖河水系“绿色大海绵”作用,增强对雨水的蓄滞作用,实现对雨水的蓄滞、错峰排放目标,变相提高了城市现有排水防涝设施的标准。

4.2 推进全域海绵城市建设,强化源头减排能力

海绵城市的目标是让城市“弹性适应”环境变化与自然灾害[5]。统筹运用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的理念,结合安徽省池州市及有关省市海绵城市试点经验和成效,按照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加快推进安徽省海绵城市系统化全域化建设力度。统筹海绵城市建设与治水、治城深度融合,在空间上优化城市海绵格局,构建大、中、小不同尺度的有机海绵体,适当为城市建设“留白”,开创系统性治水新模式,加强城市透水性改造,加强雨水调蓄设施建设,提高雨水收集利用率,逐步实现由“水适应人”向“人适应水”理念转变,让城市更透气,会“呼吸”,形成“山水相映、城水相依、人水相融”的水弹性城市新面貌。

4.3 补齐排水防涝设施短板,强化灰色设施能力

作为城市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城市排水系统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6]。排水管网、泵站、防洪堤坝等灰色基础设施对于城市内涝防治十分关键,是构建城市内涝防治体系不可或缺的内容,是影响城市排水防涝能力的重要因素。安徽省各地应坚持问题导向,聚集问题短板,注重提质增效,切实提升城市排水管网能力,加强管网普查与升级改造,提高新建管网标准,加快构建现代化排水管网体系。要合理设置高低排区,结合当地的地形地势及竖向规划,合理规划泵站布局,实现高水高排、低水低排,通过改建、扩建、新建等方式提高泵站排涝能力。特别是要加强城区低洼地区和下穿式立体交叉道路等内涝高风险区域的泵站建设,切实降低内涝风险。要补齐城市防洪堤圈短板,特别是易受外洪顶托导致城区雨水外排不畅的沿江城市应高度重视内涝与外洪标准衔接,依据城市防洪规划,结合当地防洪设施现状,对照城市标准等级,通过新建、改建、加高加固等方式,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城市防洪堤圈,易受山洪侵袭的山区城市要重点加强“截洪沟、排洪沟”等设施建设与维护,为山洪找“出路”,为城市安全留“后路”。

4.4 加强排水防涝能力建设,强化科学管理能力

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离不开完善的基础设施,更离不开精细化的城市管理。利用智慧技术对城市进行精细化的预测及管理,从城市洪涝灾害的形成源头、中间排水过程及灾害时应急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性控制,真正实现大城市防涝减灾[7]。全省各地应抢抓新基建发展契机,结合智慧城市建设,综合运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5G、BIM、AR、三维GIS、新型感知设备、物联网等技术,加快地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全过程排水防涝监测系统、排水防涝信息管控平台等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借助信息化手段为安徽省提升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能力。建立完善排水防涝设施巡查养护机制,规范养护标准,定期组织专业机构开展各类设施、设备及信息平台的巡查养护工作,确保各类设施完好,系统运行稳定。按照“一点一策”的整治方案,加快推进城市内涝隐患点整治。进一步优化城市排水与内涝防范相关应急预案,建立多部门协同、跨地区联动的应对机制,压紧压实各部门工作职责、响应程序和处置措施,做好城区交通组织、疏导、物资保障、应急疏散、救援等工作。此外,进一步推动内涝灾害风险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树立内涝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提升民众的自救能力[8]。

5 结论与展望

提升排水防涝能力是治理城市内涝最重要、最关键的任务,其核心是要改变治水的理念,切实从“水适应人”向“人适应水”转变;关键是要恢复和完善良好的水循环,增强雨水的蓄、滞、渗、用、排的能力,建设“水弹性”城市;重点是持续完善和加强排水防涝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齐短板不足。同时,积极运用新技术、新设备、信息化等手段增强内涝治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优化完善应急预案,有效提高应对城市内涝的应急管理水平和处置能力。

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并非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需要系统治理,统筹推进,长期投入。随着韧性城市建设步伐加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度融合,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作的深入推进,新基建快速发展,必将给城市排水防涝工作带来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逐步构建起区域一体化的治水新格局,城市内涝治理工作必将取得卓越成效。

猜你喜欢

城市排水内涝海绵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海绵城市内涝防治系统的功能探析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自然生态修复理念在城市排水规划中的应用
浅析城市排水设施的养护痛点与管理对策
GB/T 51187—2016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数据采集与维护技术规范
海绵是植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