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指导教作文,因材施教更高效

2022-12-26苏州市相城区蠡口实验小学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2年3期
关键词:分层写作能力作文

苏州市相城区蠡口实验小学 张 琴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一个学生也都不尽相同,存在个体差异。加德纳多元理论认为:“教师要将学生视为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这与如今所提倡的“以人为本、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写作能力,采用分层指导的教学方式,让每个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一、明确小学阶段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

小学是学生系统学习各学科知识的起始阶段,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教学目标分为两大部分:一是通过认识字词了解文章的含义;二是运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与看法。由于学生的年龄不同,每一阶段的训练目标也不一样,写作的总体任务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深挖教材巧设计,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深入思考。诚然不同的学生素质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经历也不同,对于学习的态度或接受能力也不同。对写作感兴趣的学生,自然比不感兴趣的学生投入的时间、精力多,他们觉得写作是有趣的事儿,认为写作是一种享受,比不感兴趣或者害怕写作的学生更多了几分热情和从容。

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教师就要让学生明白,写作如同说话一样,是与人沟通交流的一种方式。比如你吃到一顿美食,想与别人分享,用语言讲述会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如果你用文字记录下来,就不会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会让更多人了解这种美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写作教学方法减少他们对写作的恐惧,再顺势引导他们体会写作的乐趣,慢慢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

2.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想象能力

在小学各个阶段的写作练习中,学生写作的难点在于不知如何下笔,写出的作文不是内容不够具体就是没有重点,如流水账一般。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不强,或者想象力不够丰富。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认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缤纷色彩。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索,并用文字描述出来,写出高质量的作品。

3.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培养其写作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个人素养不同、接受事物的能力不同、表达能力不同,因而他们的写作能力也存在差异。在教学中,教师需从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这也是本文要重点探讨的“分层指导”,让基础不同的学生在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下,不再讨厌写作,逐渐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并积极投入写作学习中,学习不同形式的写作类型,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方法,提高综合素养。

二、进行分层指导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很多学生都把作文视为“天敌”。叶圣陶先生认为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心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但这对于小学生来说太难了,在课堂上,常常出现这样的情景:写作时,有的学生冥思苦想半天,纸上依然一片空白;有的学生抓耳挠腮地思考,却还是毫无灵感;有的学生翻阅各种作文参考书,才勉强憋出几行枯燥的文字……显然这些人都不会写作文,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对学生的写作指导不够。

随着年级的升高,新课标对于学生的作文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平时的作文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在高年级,基本上每周都有作文训练。很多时候,教师的指导太笼统,单一的程序化模式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所以学生写作时就如大海捞针,根本找不到方向和目标。久而久之,他们渐渐对写作失去了兴趣和信心。

因此,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写作的困难,让学生主动写作,喜欢写作。教师还需更新自己的写作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有针对性的写作指导方法,因材施教,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小学阶段作文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

在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中,作文分层的教学策略虽然是经过许多教师实践总结出来的,但还是缺少一定的理论基础。

1.符合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在传统教学理念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负责安排教学任务、内容,控制教学的进程,但随着当前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教学的主体应该是学生。

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就对教与学的关系有过详细论述,认为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会学生学习,教师要教的是学习方法而不是学习内容,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改进教学方法。

而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相结合的活动,分层教学则是把学生当做教学的主体,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学进行设计,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鼓励他们积极投入到写作练习中。

2.沿用传统的因材施教教学策略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子路问孔子:“听到后要立马行动吗?”孔子回答:“要问过父兄。”而冉有问孔子同样的问题,孔子却回答:“听到就要立马行动。”听到两段对话的公西华问孔子:“为什么两个人问同样的问题,你却给出不一样的答案呢?”孔子回答:“两个人的性格不同,子路好勇,所以要用父兄约束他;而冉有习惯退缩,所以要鼓励他。”

这就是我国最早的关于“因材施教”的案例,在宋代时,大学问家朱熹曾为《论语》作注,并用“圣贤施教、各因其材”这句话进行点评。孔子的这番话考虑到教学中学生的个人因素,要想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需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在作文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要求教师看到每个学生的长处,根据他们自身所具有的“材”,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引导。这样不仅能使基础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写作能力得到快速提升,也能使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获得写作的成就感,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写作中。

分层教学与传统的教学形式相比,更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的独立探索以及个性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让班级中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发展。

四、实施分层指导的具体方法

根据学生已有的写作水平,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类,按照类型对他们进行分层指导,改变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模式。

1.只言片语型作文的指导策略

作文都有明确的字数要求,在小学高年级,作文字数不得少于400字,但有些学生无论怎么绞尽脑汁,东拼西凑,也只能写出寥寥数语,远远达不到要求。面对那个“天文数字”,他们只能望洋兴叹。这些学生不是不愿写,而是不知道该写什么,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们缺乏对身边素材的积累,以至于关键时刻感到无内容可写。对于这类学生,老师可以要求他们每天记录生活中的琐事,引导他们从平凡生活中发现亮点。

例如,可以让学生每天花几分钟,用简单的语言或者图片记录一天中发生的特别的事,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写作素材库,日复一日,积累的素材会越来越多。当然老师不仅要批阅学生的作文,也要批阅他们整理的素材库,给予适时的评价和反馈,这样学生才有持续写作的动力。

2.废话连篇型作文的指导策略

与第一种情况恰恰相反,有些学生交上来的作文篇幅很长,却废话连篇,涉及的事情太杂,真正与主题相关的内容却很少,这样的文章就偏题了,就需要学生学会删繁就简,抓住主要内容写作。

在写作之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列出写作提纲。提纲是文章的“骨架”,只有骨架结构端正,才能呈现出有血有肉的精彩作文。

例如,要展现一个人物的特点时,常常会举很多事例加以说明,但事例并不是越多越好,冗长而乏味的叙述大大降低了文章的可读性,所以选择事例要深思熟虑,这时拟定写作提纲就显得尤为重要。

提纲的就像指南针,将学生带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提纲的好坏影响着作文的成败,所以教师要先对学生所列的提纲进行检查,有问题及时让他们修改调整,在提纲过关后,学生就可以动笔写作了。

3.语言不通型作文的指导策略

学生害怕写作文,老师害怕批改作文,因为很多学生的作文语言不通顺,标点符号使用混乱,教师要仔细阅读才能勉强看懂。优秀的作文是反复修改出来的,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修改作文。

新课标也对此提出了相关要求:“学生要仔细修改自己的作文,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修改作文,使作文语句通顺,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老舍先生说:“我写作中有一个窍门,一个东西写完了,一定要再念再念再念,念给别人听(听不听由他),看念得顺不顺,准不准?别扭不?逻辑性强不?”的确,好文章都是反复修改出来的,所以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完成写作之后,反复阅读自己的作文,进行自评,运用所学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从一个字、一个标点到一句话,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修改。之后可以进行互改,直到作文修改完成。

4.中规中矩型作文的指导策略

中规中矩型的作文在班级作文中占了绝大多数,这些作文挑不出什么大的毛病,但语言平平,没有特色,也只能得到一个一般的分数。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师要引导这些学生养成阅读课外书籍并摘录好词好句的习惯。通过阅读优秀的作品,学生能够学会如何遣词造句,怎样谋篇布局。一个个生动优美的词语,一句句妙语连珠的句子,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段落都值得学生学习和借鉴。

课外书的种类繁多,老师可以为学生精心挑选适合他们的作品。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把看到的好词好句整理下来,也可以让他们写读后感。

当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后,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分析文中的语句能否用更好的表达方式呈现,能否使用修辞手法,就像苦吟诗人贾岛一样,因“推敲”而成就千古名篇。

另外,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要他们学会创新,正所谓“作文要写好,创新很重要”。从题目的拟定到内容的选择,从文章的开头到结尾,学生都可以别出心裁。

例如,小学生常常会写“一件快乐的事”,写作主题虽被限定,但写作内容可以丰富多彩。学生不妨将题目具体化,如改成“游泳乐趣多”“骑车的苦与乐”“溜冰乐”……学生对作文中的任何一个点进行创新,或许都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以上所说的这些方法虽然很费时间,也不能立竿见影,但功夫在平时,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写作水平的提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场持久战,相信坚持就会有成效。

猜你喜欢

分层写作能力作文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有趣的分层现象
重视作文教学 提高写作能力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雨林的分层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