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个性化写作教学策略探究

2022-12-26江苏省南京市金陵小学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2年3期
关键词:教师应个性化作文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小学 吴 浩

“个性化写作”的核心是个性化思维和个性化语言,学生要通过生活实践积累素材,根据内心需要自主表达真实情感。下面针对小学高年级写作教学中的弊端,探究了采用何种途径、策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一、“个性化写作”教学的迫切性

核心素养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指出了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作文教学要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出发,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习需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表达能力,让学生在作文实践中快乐成长,在个性化写作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现阶段,课堂教学时间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有限,加上应试教育的压力和不良影响,且考场作文的难度也在逐步增加,这些因素导致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往往从作文评价的条条框框出发,教学趋于模式化,缺少个性。此外,学生学习不得法,写出的作文千篇一律。

这些问题使得学生丧失了写作兴趣,极大阻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很多学生对作文存在畏难情绪,这对他们写作能力的提升乃至未来发展都会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教师需重视个性化写作教学,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下面,简单谈谈个性化写作教学的实施策略,供同仁参考。

二、个性化写作教学的策略

1.转变教师定位,进行个性化写作指导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小学是学生打写作基础的阶段,教师通常会在学生写作前进行相关指导,这就不免出现模式化的问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写出的作文犹如流水线上的产品,千篇一律,没有个性。为了应付考试,教师往往会传授考场作文的写作套路,这限制了学生的写作思路。

鲁迅先生认为:“一味相信技法是很容易陷入徒然玩弄技巧的深坑里去的。”教师应当创造自由的写作空间,让学生“我手写我心”。最根本的,教师应转变教学定位,认识到自己只是写作的引路人,只需给学生提供支点,不要让学生成为自己的传声筒,而是让学生通过写作自由表达真实感情。

以部编教材五上“漫画老师”的写作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充分观察每位老师的特点,自由选择想写的老师。对于学生的写作,教师不应过多干涉,不要限定写作对象,更不要引导学生写老师“认真负责、教学水平高超”等,否则,学生写来的作文会毫无新意,不能彰显学生的个性。既然是“漫画”,就要具备幽默、风趣、夸张等特点。只要学生能采用夸张的手法突出教师的特点,那就符合写作要求,就是合格的作文。学生写教师的趣事,教师也应给予表扬,不要用传统观念束缚学生,要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

个性化的作文需要个性化的指导。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时,不要光从写作要求、写作模式等几个维度评判作文的好坏,不要给学生的思维套上枷锁,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写完,教师可以面对面指出学生作文的缺点和不足,并提出合理的修改建议,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

2.个性化命题,拓宽写作范围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会开设专门的作文课。学生写作主要以课本上每单元的写作练习为主,再就是练习题中的练笔。这些写作训练的题目枯燥,又带有极强的目的性,使得学生对作文提不起兴趣,经常出现笔下无物的问题。

写作灵感来源于生活。教师要立足生活,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与思辨能力,引导他们多关注生活,把细腻的情感用文字记录下来。比如细雨蒙蒙,看到雨水拍打嫩叶,觉得十分心疼,会对雨天更加厌恶。对于这样的感想,要及时记录下来,这样既能锻炼写作能力,又能养成随时记录生活的好习惯。

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鼓励他们大胆发表看法和观点,提升他们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师也要鼓励学生积极投稿,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大大提升他们的写作自信。

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教师可以搭建多种平台,拓宽写作途径。比如当前流行使用微信,教师可模仿微信朋友圈,设计新的写作模式——纸上朋友圈。学生可在纸上记录每日见闻,配上插图,邀请其他同学点评。学生觉得非常新奇,更新朋友圈成为了他们每天最喜欢做的事。就这样,“纸上朋友圈”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日记。

还可以将学生分组,给每个小组发一个日记本,让小组成员每天轮流写日记。这样,能保证学生每周能写一次日记,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在日记本循环的过程中,学生也能读到他人的优秀日记,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教师可收集优秀的日记、纸上朋友圈的作品,制作成“班级月报”。这样既给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又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自信,激活学生的写作热情。

教师还可以融合其它学科的知识进行写作教学,拓宽学生的写作范围。可以和科学教师、美术教师沟通,在班级举行“诗叶画”活动。由科学老师带领学生在校园里寻找美丽的树叶,让学生感受季节的变化和自然的魅力,让他们挑选最喜欢的树叶,在上面创作最优美的诗歌。再由美术教师指导,在树叶上绘制美丽的图案。对于学生的作品,教师要收集起来,在班级和学校展出,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小学高年级的科学课有植物种植专题,教师可以利用这一专题,引导学生写植物观察日记。对于优秀作文,可以开设微信公众号,在公众号上分批展出,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给学生带来愉快的写作体验。

3.进行个性化阅读,实现读写结合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语文课程标准也对学生的写作基础和语言积累提出了要求。所以,通过海量阅读丰富语言积累是学生提升写作能力的前提。课外阅读在语文学习中至关重要,源源不断的阅读能为语文学习提供新鲜血液。

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教师应把学生从机械性的刷题练习中解放出来,给予学生充分的课外阅读时间,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

为引导学生阅读,教师可以开展班级共读一本书、师生共读一本书等活动,并在阅读后,让学生自由写阅读日记、读后感、读书推荐卡等,在班级读书会上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

此外,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阅读情况,进行必要的阅读指导,为学生答疑解惑。还应带领学生分析阅读材料中的写作方法,并让学生灵活用于写作中。

比如,在学习部编教材五下《刷子李》一文时,笔者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推荐学生在课后阅读《俗世奇人》。这本书讲述了多个人物的有趣故事,特别是通过动作、神态、心理等多种描写方法塑造了很多典型的人物形象,是描写人物的最佳范例。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关注作者塑造人物的手法,并借鉴作者的写作手法,写生活中的奇人、怪人。大量阅读能让学生对如何塑造人物形象有更深入的了解,驾轻就熟之后,写人对学生而言就不再是难事。

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文本选择问题。笔者发现,很多学生阅读了大量作品,但作文水平并没有提高。究其原因是阅读的书籍质量不高。因此,教师应给学生推荐文质兼美的读物。

高年级学生读书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不能只停留在有趣的故事情节上,所读的书籍内容要丰富、主题要深刻、语言要优美。

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有必要接触一些名家名著,比如《水浒传》《三国演义》《儒林外史》,这些作品与所学的课文密切相关,如果时间有限或觉得整本书太长,读起来有难度,可以让学生阅读感兴趣的章节。

教师还可以推荐学生阅读贴近他们年龄和生活的作品,比如林海音的《城南旧事》、黄蓓佳的相关作品;还有一些可以增长知识面、开拓眼界的,比如《上下五千年》等历史书籍;还有篇幅短小却具有思想性,能引发思考的杂志,比如《读者》,可以作为睡前读物,让学生每天睡前读上一两篇。

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可以设计“阅读收获单”,引导学生将见到的好词好句摘录下来,并在作文中尝试运用。除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外,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应注意给予学生个性表达的机会。在课堂小练笔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学习借鉴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将课内和课外阅读有机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4.创新教学方法,进行个性化评价

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教师千万不可从应试的角度出发,教学生一些所谓的技法,妄图帮助学生提高分数。而应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及时给予点拨和指导。

以“和你分享 ”这篇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教学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分享”二字,让学生谈谈对这两个字的理解。既然是“分享”,那一定是出于喜欢、好奇,作文中必然要表达情感。对于分享的内容,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可以分享一种事物,也可以是一次经历,还可以是一种情感等,学生想写什么都行,只要在作文中融入情感即可。千万不可将学生的思维框定在范文中,这样很难获得高分。

以部编教材五上“给您的一封信”的写作教学为例,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写作自由,教学的重点在于唤起学生的真实情感和体验,让学生带着情感写这封信,在作文中流露真情实感,写充满真情的作文。在写作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写清楚原因,交代清楚事件,写清楚细节,然后让学生自由创作。学生写完,教师可以把作文交给收信人,并让收信人写一封回信,让学生的情感输出得到真实的反馈,而不是由教师简单地评价。

个性化的写作评价可以避免“一刀切”式评价的弊端。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作文水平,从现实情况出发,从鼓励学生创新和个性化作文的角度考虑,给出客观又带有鼓励性的评价。

在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自评,让学生通过自评反思自己作文的不足。接着由组内成员互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最后,教师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教师在评价前可以先看看学生的互评,了解学生的写作情况。

在这样层次分明的互动式评价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就一篇文章的内容进行探讨、交流,对文章的写作方法进行分析,彼此在输出和内化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应提醒学生在互评时,应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的作文,教师也应放大学生的优点,给予学生更多鼓励性的评价。教师可以评选“优秀作者”和“优秀评论员”,及时反馈和奖励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有利于学生个性化思维的发展。

对于特别优秀的作文,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投稿,与写作结缘,与报社和出版社结缘,为学生以后的个性化写作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小学是学生写作兴趣激发、能力培养的初级阶段,也是写作能力提升的黄金时期。教师应抓住这个关键期,针对学生的写作现状,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创新教学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个性化写作教学计划。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保护学生的个性化写作意识,让学生把个性阅读和个性写作相结合,引导学生认真体验生活,写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教师还要努力拓宽写作范围,把学生从应试作文的牢笼中解放出来,让学生真正爱上写作,自由表达,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学生完成写作任务,教师应给予鼓励和肯定,给学生搭建平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教师应个性化作文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教师应如“水”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同桌宝贝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