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卢万春先生的怀调艺术人生

2022-12-24袁士坚

乡音 2022年12期
关键词:磁县万春小屋

袁士坚

磁县怀调是一个古老的戏曲剧种,以演传统戏为主,属于板腔体剧种,也是河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曾流行于冀南豫北一带,广受欢迎。由此,新中国成立前后出生的那一代人也记住了一个人的名字,他就是卢万春先生。

卢万春(1919——1987),艺名合成,以工小生闻名,唱腔优美,吐字清晰,形象威武,英俊潇洒,以其独具风格的怀调唱腔和表演艺术,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欢。

解放前艰苦的学艺演艺生涯

卢万春出生在磁县柳儿营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4 岁时因家境贫寒,开始在磁县“三义庙戏班”学艺,接受了“学艺期间,不管车轧马踏,摔伤致残,投河跳井,均不与家庭相干”等一系列苛刻条款,并在命运攸关的白头文书上忍痛画押,走上了艰苦的学艺生涯。

卢万春

旧社会戏班艺人地位低下,而班主为了维持生计,只能以粗淡的饭食和严厉的训练对待学徒。同时,还要和师父们一样,白天赶台口,夜宿破庙牛棚。在不分寒暑的流浪岁月中,卢万春凭着聪慧的天资和坚韧的毅力,经过3 年磨炼,唱、做、念、打皆精。17 岁时,他首次在《打八郎》戏中扮演主角杨八郎,其字正腔圆的真假嗓音更变、干炼而细腻的表演,博得了台下观众阵阵叫好。由此,小合成一举成为戏班的台柱子。

1937 年“七七”事变之后,日寇的铁蹄践踏了漳河两岸。卢万春随班到河南一带谋生。1943 年,在安阳演出传统戏《盔缨记》时,卢万春扮演主角养由基,他以荡气回肠的唱腔,慷慨激昂的表演,把一位民族英雄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引起台下爱国民众的强烈共鸣。当地日伪汉奸准备封闭台口,却被宪兵队长的一位姨太太说情,以卢万春给其唱堂会为交换条件,戏班才免遭其难。

解放前的旧社会,让卢万春受尽凌辱,饱尝流浪艺人的辛酸和痛苦,有一次被一个权贵挟持家中为其唱戏行乐3 个月。

新社会致力于怀调艺术的创新发展

1947 年,磁县解放了,卢万春和一班艺人们获得了新生。他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在西小屋村组建起了“西小屋怀调剧团”,开始了有尊严的艺术生涯。当时的主要演员有秦永现(金泉)、卢万春(合成)、吴学昆(明贵)、武玉明,张宝善、李学堂、王明秀、程三义,后吸收了张秀英、马贵卿、孙爱云、王少顺等10 人。卢万春和全团人员一起,白天参加生产劳动,晚上赶排新编剧目,经常演出的剧目有《白毛女》《小女婿》《血泪仇》《兄妹开荒》等现代戏。在上演《血泪仇》时,卢万春扮演贫苦农民王仁厚,他演技高超、情景交融,全场喝彩,激动人心。1949 年9 月到彭城慰向解放军演出,演出效果极佳。

卢万春还练就了一些绝技增强吸引力。在怀调传统戏《收姬昌》中,刘秀访姬昌怕被发现躲入庙中化装成神像,姬昌之母欲挖去神像眼睛作药引为姬昌治病,刘秀被姬昌母亲爱子之情所感动落泪。戏中,卢万春“单眼掉泪”,且一一落在锣鼓点上,让人叹为观止。为看他这一绝活儿,很多观众连着赶台口看戏,增加了剧团的声望。

1950 年,卢万春带领西小屋怀调剧团应邀到河南安阳郭村演出。邻村马投涧有两兄弟晚上浇地,哥哥在一头负责引水,弟弟在另一头看水。当演员优美的唱腔和锣鼓、马号的伴奏传来,弟弟确认了“郭村来了名角演出,今天是最后一场”消息的真实性,就想着地可以改天浇,戏过了今晚就不知等到啥时候了。喊了哥哥两嗓子,就看戏走了。哥哥没听见,等了很长时间,听不见弟弟说话,到地头一看,人走了,水溢了,就憋着气回家了。第二天见面一问,知道弟弟去看了一晚上的戏,问弟弟看的啥,弟弟说磁县怀调剧团来了一个银泉和银娃娃生。哥哥着急说,磁县怀调只有一个金泉,哪里有什么银泉,你咋不说铜泉、铁泉呢,不浇地,去看戏,连名角都记不准。说着差点儿打起来,在群众劝说下才和解。这件事反映了磁县怀调在豫剧之乡河南很受欢迎,可见当时怀调的影响。

1953 年,“西小屋怀调剧团”由业余剧团改建为半职业剧团。其间,卢万春把自己对党的无限感激之情,付诸实际行动之中。为了怀调艺术的发展和提高,他积极倡导剧团成立了“艺委会”,在怀调历来口授流传、没有剧本的状况下,把60 多部保本戏记述下来。除演出之外,他对学艺者言传身教,把大部分精力花费到人才培养上,许多弟子成为漳河两岸各怀调剧团的骨干。

卢万春还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取其他地方戏之长,反复推敲出20 多段格调新颖,又不失怀调风格的唱腔,如《打八郎》中表现杨八郎对妻子爱慕之情的偷字闪板唱腔,《盔缨记》中表现养由基英雄气概的大起板唱腔等。尤其在现代戏中,努力改革传统唱腔的程式化方面,都有着难能可贵的突破,至今仍在各个怀调剧团继续延用。

1958 年,磁县人民政府研究安排将“磁县怀调剧团”正式转为职业剧团。已到中年的卢万春,更加不辞劳苦,废寝忘食地工作,积极为新编剧目献计献策,言传身教,先后配合导演使剧团成功地上演了《苦菜花》《洪湖赤卫队》《潘杨讼》《孙庞斗智》《火焰山》等50多部现代戏、传统戏,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和欢迎。在岳城水库筹建现场慰问演出时,受到时任河北省委书记林铁的好评。

1978年,安阳县怀调剧团成立,卢万春及一班怀调老艺人被安阳县怀调剧团邀请,为其筹建中的怀调剧团传授技艺,指导《潘杨讼》《收姬昌》《铡赵王》等多部怀调传统戏。卢万春以诲人不倦之精神,对该团进行了半年的培训和指导,并获得成功。此后,卢万春在安阳县怀调剧团工作,多次受上级奖励。

退休后继续为怀调奉献余热

1980 年,已经退休的卢万春,被邀请回到西小屋村,为新组建的“西小屋怀调戏校”再洒辛勤汗水。他不顾体弱多病,与老艺人们共同为怀调戏曲事业奉献余热。不到一年时间的精心培育,一批戏苑新苗茁长成才,使《盔缨记》《战洛阳》等怀调传统剧目成功地再现舞台,河北电视台还录制成电视片播放。

卢万春记忆力惊人。当年艺人学戏没有剧本,紧靠师傅口传心授。卢万春虽主工小生,但对老生、青衣也很精通。对怀调的很多传统戏中的人物、情景、念白、唱腔和板式、文场曲牌、武场锣鼓点都记得清清楚楚,排戏教学生得心应手。20 世纪70 年代到80 年代,传统戏恢复演出后,河北、河南等多个怀调剧团邀请卢万春前往排戏,只要请到他一人,全场的艺术指导就都有了。

卢万春在磁县怀调剧团工作数十年,辛勤耕耘数,矢志不渝,致力怀调戏曲事业的发展,他不仅促进了磁县怀调剧团在艺术上的提高与完善,而且还扶持了磁县的庆和峪、黄鼠、十里铺和临漳的常家屯、东太平等10 余个农村业余剧团。先后培养了5 代学生,700 余人的怀调队伍,为磁县怀调剧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1987 年4 月,卢万春不幸因病去世。他虽然没有留下任何音像资料,但他为怀调事业发展孜孜不倦、努力创新的奋斗精神和不辞辛苦、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作为无价的精神财富,永远地留给了一代代怀调艺人和喜欢怀调的观众。

猜你喜欢

磁县万春小屋
春天的小屋
河北省磁县南城乡:持续发力 久久为功 增绿添彩
河北省磁县南城乡:发扬“三牛精神”为新时代添彩
磁县水利文化在磁县乡村振兴中的意义和利用途径
波比建小屋
山中小屋
末路
磁县西部山区门楼演变初探
万春林弈林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