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说答案,你就错了

2022-12-24凤鸣山

莫愁 2022年35期
关键词:面试题搅拌器过桥

文/凤鸣山

奇葩面试题

最近一段时间,网传华为一道面试题霸占着知乎热榜:“怎么让800公斤重的牛过承重700公斤的桥?”

没有临场面试时的紧张氛围,各种博君一笑的答案纷纷涌现。“把牛切碎了分块运过去。”“不让牛吃草,让牛996耕地,瘦200公斤自然就能过去了。”“把牛卖了换华为手机,过桥后掏出手机说,华为手机就是牛。”玩笑之余,让我深思的是这么一条评论:“为什么会出这种乱七八糟的面试题?”

在不少人看来,眼前这个问题,全然不能体现技术能力,充其量考一个脑筋急转弯。如果一个人业务能力不行,只因多看了些脑筋急转弯,能够顺利答出这道面试题,那应不应该录用这个人?如果不能录用,这道题设计出来又有什么意义?

大家知道华为的高薪水是业内闻名的,如果说这道面试题是真实存在的,也能讲得通:既然舍得花大本钱聘用人才,那么在录用标准上自然是优中选优,精中选精。

我应聘过一家企业,一面是专业面,通过后我和其他几人一起进到二面。二面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么一个问题:“你愿意和一只大象大小的鸽子战斗,还是和五十只鸽子大小的大象战斗?”我们几个人面面相觑,心想这算什么题目。后来凭着感觉各自作答,答案也是五花八门。

结果我们当中有人被录用,有人被淘汰,至于原因,彼此说不出来。

后来我又参加许多面试,类似风格的题目也屡见不鲜。有时觉得脑子转得蛮快,答案还不错,结果却被淘汰掉了;有时脑子一片空白,结结巴巴什么都没说上来,最后却收到录用通知。

由此,我得出和前面那位网友同样的结论,出这种问题的公司无外乎两个理由:一是面试官水平不行,不清楚想要什么样的人;二是公司不缺人,靠这种主观随缘题淘汰人。

后来又有一次面试,同样遇到了这种问题:“你被变成一个硬币放入搅拌机。搅拌机很快要搅动,这时你有什么想法?”

这次有个应聘者,给出了跟所有人完全不同风格的答案。他先问,所谓变成硬币是变成硬币大小的人,还是就是硬币。然后他说自己考虑的第二个可能,搅拌器不足以破坏硬币,因此他被丢进搅拌器后,不会想自己的安危,而是会考虑搅拌器的刀片使用什么材质才能避免坏掉。他认为这个问题很有意义,因为现实中的确有很多熊孩子闲着没事把一些异物丢到搅拌器里。

接着他往自己专业上靠拢,分析了一些材料的优劣性,并给出了选择的建议。他说得一本正经,我们则差点笑出声。面试结束后,我还打趣他说:“面试官都没你想得这么多。”他看了我一眼说:“面试官想到哪一层,跟我有什么关系?”

他后来有没有被录用,我不得而知,但在这个问题上,他比我回答得好很多。

赋予意义

《活出生命的意义》里有这么一句话:“人不用总是问人生有什么意义,而要问你能给生命带来什么意义?”

经过这件事情,我才明白,这不是一句苦难时的激励,而是渗透人生各个阶段的道理。因为很多时候,一件事情有没有意义,不是一眼能看出来的。聪明的人不会理会别人觉得有没有意义,他们总能借题发挥,把一切纳入自己的逻辑框架,进而展现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一道看似荒诞的面试题,你觉得是脑筋急转弯,那就只能是脑筋急转弯。可当你懂得赋予其意义时,这也能成为你脱颖而出的台阶。

回到华为那道面试题,还真有网友本着专业的态度进行解答。他把这题看作是考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因此他将问题里的要素简化为商业模型,其中牛的质量是产品价格,桥的承载量是用户购买力,因此牛过桥问题便是一个购买力不够承载产品价格的矛盾。接着他针对这个矛盾,援引一些现实的案例,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许多人起哄,说这是过度理解,出题人根本没想过你说的这些。但我想说,如果一个人能给出这样的专业回答,不管面试官的初衷是什么,哪怕最终没有提出让牛过桥的方法,也足以博得企业的青睐。

现实中无论是职场还是市场,永远不像面试中一问一答那样线性思维。很多时候,业务能力只是方案实施的基础,一个人的思维模式才是决定性的力量。

看过一个类似的问题:怎么把梳子卖给和尚?多数人一看到梳子,很自然地将其和梳头联系在一起。换言之,梳头成为梳子的直观意义。可想而知,当一个人的思维被这种直观意义所局限,让他把梳子卖给光头和尚,简直比登天还难。

果然,第一个推销员跑了十几个寺庙,始终看不到梳子对和尚有什么意义。最后还是一个老和尚可怜他,勉强买了一把,说偶尔可以拿来挠痒痒。但如果突破直观意义,结果会怎样呢?

第二个推销员来到寺庙,他是这么对老方丈说的:“施主们远道而来供奉,我们可以送一把梳子作为纪念,上面刻着佛家禅语。这样他们平时手梳烦恼丝,心念菩提树,寺庙的香火也会一直旺盛。”

老方丈听了连连点头,一下子买下了一千把梳子,还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

把简单的东西做复杂

乔布斯曾说:“你别问我想要什么,你的任务就是提供我需要但没想到的东西。”

谁都想做有意义的事情,但大家都觉得有意义的事,必然会在无数人的趋之若鹜下,很快稀释得近似于无意义。相反,一个看似没有意义的题目或事情,如果懂得另辟蹊径,给它赋予为人所认可的价值,你便是赢家。

牛顿说:“把复杂的东西做简单了,可以发现新规律。”但其实还有后半句,“把简单的东西做复杂了,可以发现新领域。”一件事情不管再简单,哪怕显得荒诞且没有意义,只要你愿意认真挖掘,永远能找到成就自己的机会。

海归硕士张泉收破烂的新闻曾备受关注,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呜呼哀哉,感慨这是教育界的悲哀,辛辛苦苦培养的人才跑去收废品。诚然,在一般人眼中收废品的工作很不体面,但张泉是金融学硕士,会看不到这点吗?他不仅看到了,还能看到不体面背后的巨大需求。这份工作在他手里不再是低水平的重复劳动,他懂得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优化回收路径、整合客户资源、拓宽供应渠道。别人辛辛苦苦收废品赚几十元,他却能够月入5万元。

现在回头看看华为的那道面试题,还会觉得面试官是想要一个牛过桥的方案吗?

猜你喜欢

面试题搅拌器过桥
基于Fluent的搅拌器固液两相流数值模拟
煤浆槽搅拌器异常晃动分析处理与优化
“天才”面试题
解析搅拌器在原油储罐中的应用及发展
游戏空间
灵活变化的搅拌器
利用模型法巧解高考化学原子共面试题
黑夜过桥
过桥
过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