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苏珊娜、罗西娜角色特征探析

2022-12-24崔琳琳

黄河之声 2022年14期
关键词:伯爵夫人苏珊娜费加罗

崔琳琳

一、莫扎特歌剧中女高音角色的音乐塑造

(一)苏珊娜、罗西娜的角色分析

苏珊娜是一个年轻活泼的少女形象,她机智善良,对爱情有着纯真美好的向往。在得知伯爵送给她和费加罗婚房的真实用意后,她坚守自己的爱情,面对伯爵的诱惑,勇敢机智地和爱人一起与伯爵斗智斗勇。可以说在全剧中,苏珊娜这一人物角色是以一种清新自然充满活力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她善良美丽,对爱人忠贞,对伯爵夫人衷心,甚至对待伯爵身边的小童仆也一样关心有爱,在整部歌剧中苏珊娜是一个美好的象征,她代表了莫扎特思想中对世界单纯乐观又美好的向往。

剧中另一女性角色是伯爵夫人罗西娜。在《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中》罗西娜还是一位等待爱情的俏丽少女,在《费加罗的婚礼》中已然成为伯爵家中受丈夫冷淡的贵族夫人形象,可见剧作者博马舍同莫扎特一样,在创作的这样几部前后相连的剧中讽刺封建贵族阶级生活华丽奢侈背后的辛酸苦楚。在这部剧中,她有着所有贤妻良母的一切美好特质,对丈夫的花心她伤心难过,却又在最后一幕丈夫的悔意中选择了宽恕。对仆人苏珊娜,她给予像朋友一般的关爱,在得知丈夫阻拦苏珊娜和费加罗成婚时,她和女仆换装去揭穿自己丈夫的阴谋,宁愿委屈自己也要成全别人,伯爵夫人正是这样一个具有奉献精神的伟大女性角色。

(二)苏珊娜、罗西娜音乐形象分析与比较

以苏珊娜、罗西娜二重唱“待到微风轻轻吹过”来看。这是一首常在音乐会上演的女高音二重唱,出现在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的第二幕,地点在伯爵夫人的房间。6/8拍清新婉转的曲调很符合莫扎特式音乐清新雅致的风格,这段重唱在这部歌剧中起着转折性的作用,承接了后来剧情的发展与转变。从作品人物演唱部分的旋律来看,作曲家将谱面整体的音乐节奏界定为Allegretto(小快板),结合八分音符在主音到属音再到主音三个分解引入歌唱部分,以苏珊娜的“歌一曲……”开始,引入伯爵夫人讲述信件的内容。后半部分以两个女高音声部在和谐音程关系上的二重唱为主,尽显了主仆二人心照不宣的和谐。中间兼有交替应答做点缀,加上莫扎特在旋律中的装饰性变化的旋律,使得这首篇幅不大的女高音二重唱流传至今,令人百听不厌。

这首简单短小的二重唱旋律简洁平缓,人物间尽显和谐的美感,却不失二者间各异的性格特征。

1、从声乐部分的旋律看

苏珊娜的旋律以音程间地跳进为主,且多以幅度不大的小跳构成主要旋律,每组多为和弦音的分解排列,多在一级、五级和弦创作,如第二小节中苏珊娜这一角色声乐部分旋律的首先出现,将主音的一级和弦下行分解,第一个音高定位在小字二组的F,不仅起到准确点名调性的作用,且在听觉上给观众呈现出明朗轻快的音乐人物特点,将苏珊娜这一角色青春活泼的形象通过女高音的高声区音色形象地表现出来。

伯爵夫人罗西娜的旋律也有相应苏珊娜的跳音或和弦的分解排列关系出现,和苏珊娜角色的言语上形成和谐的前后照应关系,说明罗西娜这一角色虽然年纪相较长于苏珊娜,内在感情也是一个丰富有情义的贵族夫人。虽然丈夫的花心使得她不得不同自己的女仆一起写下这封设计揭穿自己丈夫的信件,但她内心宽厚善良,希望苏珊娜和心上人顺利完婚,丈夫知错回心转意。莫扎特在这里同样赋予罗西娜旋律性格中柔情的一面。罗西娜在重唱中的音乐语言有部分是级进上下行组成的,是莫扎特为表现罗西娜年龄角色的成熟稳重,有别于苏珊娜而在音乐细节上进行的创作处理。从这点看莫扎特对歌剧人物的角色创造可谓细致入微。

2、从钢琴伴奏织体上看

这首重唱是一个复二部曲式抒情风格的二重唱。作曲家将它定义在降B大调,在调式上给人以活泼轻盈的曲风特征。前面分析过的苏珊娜罗西娜二人声乐旋律部分的异同,同样在钢琴伴奏部分的织体上看,莫扎特同样独具匠心地给予二人不一样的角色性格。全曲整体看来,作曲家以和弦的上行分解作为主要伴奏音型贯穿全曲,曲风较为平缓,没有出现速度的对比,从一开始音乐表情记号保持在p,基本保持不变。符合古典主义时期乐风所讲究的规整和统一。

第一部分二人一应一答地交替出现,苏珊娜出现的部分,以和声音程在高音谱号分解和弦在低音谱号上这样一种典型古典主义时期特点的主调音乐风格,作为苏珊娜人物角色的伴奏,而罗西娜角色声乐部分的伴奏织体则正好相反,这点上看正是符合声乐旋律部分所分析而得出的作曲家在不同性格不同年龄的特征通过细节上的巧妙处理来表现人物。当和声音程或单音在高音谱号位置,给人感觉旋律感轻灵欢快,像少女苏珊娜一样是年轻美好的象征。而和声或单音在低音谱表位置上,而相应地分解和弦处于高音谱表的位置上时,听觉上的效果则是稳重且柔和的,正如伯爵夫人的身份和在剧中的处境一般。

二、《费加罗的婚礼》中苏珊娜、罗西娜的角色演唱要求

(一)罗西娜

伯爵夫人罗西娜是一个上层阶级妇女的形象,她身份高贵并且心地善良,这在前面人物性格中已分析。许多著名的歌唱家都曾演唱过这一角色,比较著名的有卡娜娃版和弗莱明版的。以一首“哪里去了美好时光”为例,分析罗西娜这一人物角色的演唱要求。

这是发生在歌剧第三幕中,为揭示伯爵的阴谋,费加罗给伯爵夫人出主意,让苏珊娜写信约伯爵傍晚在花园里见面,到时换伯爵夫人前去和伯爵赴约,以此让伯爵羞愧。这首咏叹调是罗西娜等候苏珊娜和伯爵约会的消息时独自一人在房间的唱段。

整体上来说,此时罗西娜想到要和女仆换装揭穿自己花心的丈夫,内心很是难过和耻辱,而又不忍放弃自己的婚姻和曾经的美好回忆,希望丈夫能回心转意。这首作品按乐段可归为二部曲式,细分可分为三大部分。开始处标记的Andante行板以其缓慢的速度将我们引入一个抒情忧伤的风格中。

第一部分是宣叙调部分,速度稍慢,此时的罗西娜正在等候苏珊娜回来的消息,宣叙调部分多是罗西娜心底的声音,感慨丈夫的花心背叛,因此演唱第一部分时应用叹气式忧郁的音色表现。C大调的旋律以属到主音的正格跳进为主,同时表现主人公身份的高贵坚贞。这一段落要求演唱者保持连贯充足的气息,将气息支点在一个平稳的状态下歌唱。每个乐句和休止要精准,强弱切记不可对比强烈。

第二部分咏叹调段落,可分为ABA三部分。A部分庄重高贵,描写了此情此景下罗西娜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忆,速度依旧是缓慢的行板,以不夸张的音量控制A部分力度,演唱时应将音色表现得深情,气息支点落下,音色纯净。到“一切美好的爱情都变成眼泪”一,旋律进入B部分,这是全段的一个小高潮,调性转入g小调,色彩由大调转入小调一明一暗的感觉,强调罗西娜从回忆走到现实来的忧伤,此时的情感释放要自然,要求气息主动,使得表现的小高潮自然且不夸张。B部分在经过近关系转调和离调后,再现A部的主旋律“哪里去了美好的时光”,与A部略有不同的是休止符出现在第四个小节,将乐句感拉长。表现了罗西娜再次的内心呼唤,因此表现时应有所不同,将乐句的气口拉长,气息要给足,既要将每句唱得饱满,又要唱在一条线上的感觉,控制好节奏感,将罗西娜内心的声音高贵典雅地表现出来。

第三部分是快板,音乐进行到这里,风格上明显变得激昂,伴奏织体逐步变得密集,而旋律多用附点二分音符将乐句拉长,有一种中国戏曲中紧打慢唱的感觉。大量重复乐句和下行的旋律走向,充分表达伯爵夫人内心的惆怅纠结,而她忠贞执着的爱情信仰又鼓舞她有勇气捍卫爱情。在此段落中,歌唱者应用更加饱满的音色,较之前表现得更激动,气息支点应落得稳、深。

这首咏叹调在演唱时需要把握罗西娜所处阶级的贵族特征,以及她内心崇尚美好和平的愿望。莫扎特赋予歌剧中罗西娜音乐语言的抒情性是其最大特征,即使表现矛盾纠结的内心,其情感表现也不过分造作,可谓莫扎特女性角色的一大特征。因此演唱者应当从人物出发,通过乐句中的节奏感和表情术语,结合自身修养中扎实的演唱技巧,以优雅从容的音色诠释这样一个人物性格。

(二)苏珊娜

苏珊娜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少女形象,这在前面的人物性格中已经分析。因此演唱者应掌握好声音的色彩和力度。以著名的咏叹调“美妙的时刻即将来临”为例,这首咏叹调是一首单三部曲式,A-B-C构成,是苏珊娜在傍晚的花园等伯爵现身的时候,被跟踪而来的费加罗误会,为了恶作剧般惩罚躲在暗处监视自己的未婚夫的怀疑,苏珊娜在花园中唱起这段咏叹调。A段是一段宣叙调,以C大调开始,中间转向近关系大调F调,最后落在F调的主音上终止。钢琴伴奏部分,前奏的主旋律多以装饰音装点,预示苏珊娜激动喜悦又有些紧张的心情。调性上看,先是由纯洁的C大调开始给人以初始的憧憬感,后转到色彩温暖的F大调,应和了歌词中苏珊娜对爱情的歌颂和赞美。在实际演唱的时候,这部分简短的宣叙调演绎起来并不简单,以女高音歌唱家迪里拜尔为例,前半部分C大调的演唱上,声音在气息的支撑下以强调内心感情为主,因此并不需要大量气息混在声音中,而应当以近乎说话的语气,像对空气中处处洋溢的美好像观众娓娓道来一般,所以咬字一定要清晰准确。而在逐渐转为F大调的语句上,歌唱家明显带有憧憬激动的情绪,在声音色彩上应渐渐转为明亮的微妙变化,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表演方面,主要注意眼睛的传神和面部表情的变化。眼神要随着歌词中的意境而变化。形体上有的演唱者加入明显的织体动作,例如双手紧握置于胸前,甚至向舞台的一侧跑一小步,丰富苏珊娜活泼俏皮的形象,这些都是很好的创作,使观众联想到一个漆黑的夜晚,花园里一个穿着大摆裙装的少女略微夸张的陶醉状态,为小小惩戒躲在暗处的心上人这样一种艺术美感。

B段开始是咏叹调部分,这一段延续了A段F大调的调性,连接部分由级进上行的跳音引入,由A段的2/4拍转欢快的6/8拍,风格上转为明朗。这一段描写了苏珊娜由略紧张的心情转为欢乐和对爱情无限遐想的阶段,因此在音乐上首先应当注意6/8拍的强弱规律。其次,一定要将气息稳住,演唱B段落的咏叹调应将所有声音的强弱控制在气息之中,做到声音停止而气息不断地感觉,将B段落的乐句感清晰地表达出来。在这一段落中,演唱者可适当加入一些形体上的设计,例如唱到“月亮还没露出银色的光盘”时可微微抬头看向天空,并向一旁走出几步,以情带观众一同欣赏傍晚的月亮。唱到“大地”时将目光转移向下,眼神中透出在夜色中月亮还未出现的朦胧感。此外,B段还应做到与A段明显不同的色彩感,同时不应超越莫扎特音乐风格特有的规范不夸张造作的宁静感。

C段的音乐已完全转入活泼明朗的风格。这一段以景入情,描绘到小河、微风、绿草、花儿这些让人浮现出众多美好幻想的景物,把少女苏珊娜陷入爱河的甜蜜模样和对美好爱情的歌颂描绘得十分细腻。因此这一段的表演应当以内在为主,将自己融入苏珊娜这一角色中,将此情此景下苏珊娜陶醉爱情的心情表现出来,在6/8拍的强弱规律下将一些美好景物的语言演唱清楚,把握好乐句感。

结 语

作为声乐表演专业从事者,不论演唱或是教学,在接触到一首作品时,对作品的全面分析是最基本最首要的功课。想要演唱好一首作品,在对作曲家及其时代有一定了解后,对歌曲曲式调性的分析和对作品语言的准确理解也是一个基本要素,它直接影响我们演唱的准确性。同时,对人物角色的理解是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这也是决定我们演唱作品的高度。本论文通过以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女高音两首歌曲为例,简要分析角色人物的特征及表现,希望在以后的演唱中能清晰准确的表达作曲家的真情实感,更完美地创造出角色人物。■

猜你喜欢

伯爵夫人苏珊娜费加罗
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费加罗与伯爵角色的个性化处理
浅析咏叹调《求爱神给我安慰》的演唱处理
歌剧咏叹调《何处寻觅那美妙的时光》的演唱分析
赏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伯爵夫人的咏叹调分析
《费加罗的婚礼》赏析
试论印度影片《七宗罪孽的救赎》中人性的贪婪
分析《七宗罪孽的救赎》中的人物悲剧
从三次“愤怒之情”看费加罗的人物形象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