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国民族声乐演唱与美声演唱技巧的融合探究

2022-12-24刘畅瑞

黄河之声 2022年14期
关键词:咬字演唱者气息

刘畅瑞

中国民族唱法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一些演唱技艺是以“口传心授”的形式教授的,这种教学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既科学又容易理解的理论支持。而美声的演唱方法是目前最科学的声乐理论,美声唱法的培训模式已经成为当下学习声乐演唱的最基本的理论。近些年以来,全国艺术类高校都开始引进从国外著名音乐学府学成归来的优秀学子,因此在更大的程度上使国内艺术类院校之前的声乐教学模式发生了改变。因此更大程度上促进了高校声乐演唱的发展,提高了我国声乐演唱水平,尤其是民族声乐演唱中保持它原有特点的基础上,借鉴美声声乐演唱技巧,并融合美声科学的声乐训练模式,将两种艺术表现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展现出来的东西更符合中国大众的审美习惯,中国民族唱法也有了更高效地、更长足的发展。

一、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区别

在我国声乐演唱及专业课教学中借鉴融合美声演唱技术,首先要了解中国民族声乐唱法与美声演唱方法的差异和不同之处,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咬字方法的不同

我国的民族演唱方法与西方的美声演唱咬字方法是有所不同的,民族音乐演唱方法的咬字特点是:宽咬、咬前面、水平咬,发音服从咬字。美声唱法的咬字特点是:咬窄、垂直咬,咬字服从发音,有良好的共振效果,不仅如此,美声唱法在表演时,还注特别重表现力。演唱中咬字的共振效果和演绎的完美结合,使美声唱法在演唱时,表演者不需要用力过大,就可以将音乐作品演绎得完美到位,拉近了演唱者和听众之间的距离。

(二)、气息运用的不同

这两种不同的演唱方法在演绎的过程中都需要合理运用气息来保证发音时候的稳定性、正确性。两种不同的演唱形式都对气息的运用非常重视,但这两种唱法之间又有着一定的差别。美声演唱中在演唱气息运用上,注重演唱过程中呼吸的连贯性,在使用美声唱法进行演唱的时候,首先需要深吸气,这也会作为真假声转换时候的动力。而民族唱法的演唱运用气息的时候,则是以“气沉丹田”的方式为主要吸气手段。我们将面部双眉之间的位置称之为上丹田,也叫做“天”,肚脐的上方两指左右到胸部下方的这些人体部分称之为中丹田,也叫做“气”,肚脐下三指左右的位置一般称之为下丹田,也叫做“地”,在民族唱法的过程中重点的是“天伏着地,地依着天,天地相通,气沉丹田”;美声演唱方法依靠的是“头腔部位共鸣”、“横膈膜部位”和“小腹部的收缩运动”[4]。

(三)发声方式的不同

从声乐艺术演唱发声方式的角度看,美声演唱方法与民族演唱方法之间存在着较多的差异性。美声演唱方法是以真声和假音混合的形式进行处理,而民族演唱方法则是主要依靠气息调节进行,欲达到真假声音混合演唱效果有一定困难[5]。美声演唱方法演唱时,可以轻松地进行真声假音相互转换,可以用混合发声的方式进行熟练演唱,可以使整首艺术作品的演唱效果更富有整体连贯性,从而使听众欣赏时产生真假难辨的效果。

(四)声带共鸣的不同

歌唱者演唱音乐作品时如果交错使用真假声音,可以让演唱者所发出的声音更具优美色彩感,增强发出声音的动听效果。美声演唱方法在进行声带共鸣时,主要是运用鼻咽腔和咽部的位置共鸣,在演唱发出高音调时,则可以迅速转移到头腔、口腔、胸腔共鸣,通过这种迅速转换,可以让演唱者演唱所发出的声音更加清新、自然、优美。而民族演唱方法在演唱时,通常以口腔部位共鸣为主,辅助头腔部位共鸣,这时所表现出的音色效果较为清晰,共鸣主要集中在靠前发音部位。

二、美声唱法的技术要求

声乐演唱中发音的技巧是声乐教学和美声演唱方法发展的成果。每一项声乐演唱技术的出现和其他技术类似,需要较长时期反复的训练,使发声的各项演练过程回复到人自然的一种科学状态。对美声演唱中的训练要点总结如下,包括呼吸的控制、良好的起音、发音灵活度、声音的连贯度、音量的大小适应、声区的统一度、优美的音质效果、发声时的泛音等多个方面。呼吸地控制,就是“很好地用气息支撑住”(ben appoggiato),“在演唱者的气息支撑下歌唱”(cantare sul fiato),“用气息托住声音”(la voce sal fiato),演唱过程当中的每一个步骤,都不可能离得开准确的气息支撑。如果不能使用准确的呼吸来支撑演唱,那必定是挤、压喉头在演唱。所以,“在正确气息的支撑下演唱”,应该作为美声演唱过程中首先需要遵守的重要原则[1]。可见在演唱中呼吸的控制是多么重要,它是唱出优美歌声的前提。因此,必须要求声乐歌唱教学过程中气息必须要“吸深”,呼吸不能“浅”不能“飘”。这种呼吸对于刚开始学习声乐的人一定有很好的作用。

良好的起音、统一的声区和连贯的声音等技术要求的协调统一在美声演唱中也至关重要。一个好的起音肯定是声带很好地闭合、阻挡住气息通过声带,振动声带这些矛盾体各司其职的配合,也就是说良好的起音应该要正确的气息支撑和较为准确的喉头及声带状态这两者的完美结合。如果起音不准确、声区也不统一、呼吸不正确或者气息的控制不当,发音、咬字的部位不在统一的位置,这些因素都会有各种程度地影响到声音的连贯性。音量地控制、声音的灵活性及优美的音质,也是美声演唱过程中最重要的技术,这也是与其他歌唱种类最重要的区别。美声地演唱也并不是一味地追求音量,更多的时候要追求优美、抒情的声音整体。声音的灵活性要重视花腔技巧的不断练习,这会让声音变得松弛,也能消除喉头的压迫感,想要练好气息地控制,强化好音色的表现力,让声音变得更加轻巧、灵活起来,那就起音要快而准,更关键的是这样还能够延长声带寿命[2]。演唱中出现的绝大部分技术问题和不干净的声现象都是与声区的统一有关,声区的统一问题也是声乐演唱过程中的关键环节[3],由此可知,美声演唱中对声区这一技巧问题的重视。美声演唱为世界先进、科学的演唱方法,为音乐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技术结合

从声乐演唱技术发展看美声演唱方法进入我国的时间比较短,20世纪初期,随着新思想人士不断从海外留学回国,将外国美声演唱方法传入我国。不久,美声演唱方法就在我国国内快速得到了传播和发展光大。现如今,在我国艺术类高校的培养规划之中,美声演唱的方法已经成为声乐方向学生训练的基础,而我国民族声乐演唱中也结合了美声演唱科学的方法和演唱技巧,助力演唱者更好地表现和驾驭民族音乐作品展现。

美声演唱方法中的每个技巧都有其重要性,不能单一的使用某一种技巧。若在民族声乐演唱中,借鉴融合美声唱法的技巧,要全面了解掌握这些技巧,不单纯非常乏味和浅薄对某个技巧学习、研究,那样的话学习效果也只会停留在演唱初级水平。同时必须要掌握好各项融合的尺度,在保持民族演唱方法原有演唱特点的基础上,借鉴融合美声演唱方法的先进技巧,以提高民族演唱方法的歌唱水准。

(一)发声融合的原则

我国的民族声乐演唱时,应充分将民族演唱方法和美声演唱方法特点进行梳理和对比,才能将两种演方唱法充分地运用掌握。及时研究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异同点,各有很多值得互相借鉴和交流学习之处。因此在民族声乐演唱中,有目的地融合美声唱法技术,做到取长补短,洋为中用,这是在融合的过程中所要遵循的原则。

(二)咬字方法的融合

我国的民族演唱方法依托汉字词汇发音,需要唇、齿、舌和喉咙发音协调,对咬字吐字的要求非常高,甚至要求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要做到把每个字都能清晰地发出声音来,需要演唱者在演唱的时候借助于口腔靠前部位发音的方式,保证每字都能够从演唱者口腔中准确无误地发音,充分展示中国汉语言的发音特点,这样的情况将会导致声音的穿透力有所下降,也显得民族演唱方法所呈现出来的整体效果缺乏厚重感。经过对意大利语的发音方式特点进行分析,发现其对咬字吐字发音的要求不需要太高,因此在美声演唱方法展现的过程中对演唱者的吐字没有更高的标准要求,歌唱者在歌唱的过程中通常是运用后槽牙吐字,这样的演唱方法易使大牙关节尽量张开,确保了演唱者发出声音相对圆润耐听。在民族声乐演唱及教学过程中,民族演唱方法可以在美声演唱方法中获得灵感,借鉴美声演唱方法这种吐字发音的方式,在保持民族演唱方法拥有民族演唱特点基础上将横向吐字演唱方式改为横竖吐字的演唱方法。可以有效弥补民族演唱方法在吐字发声上的不足及短板。

(三)呼吸方法的融合

歌唱过程中正确的呼吸是发音的先决条件,只有使用正确的呼吸方式,才能产生更加美妙的音响效果。在民族演唱方法的演唱中对呼吸的把控是相当重视的,但是如果在歌唱的时候仍然是处于紧绷的状态,只单纯强调对歌词发音的重视,忽略对发出声音的把控,过分重视喉咙和声带的振动,将会导致歌唱气息的不稳定,演唱出来的感染效果也会比较单调。运用美声演唱方法演唱作品时更加注重各腔体的畅通,也是科学发声的关键之处,只有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同时再注重对发出声音的把控,认识到气息支持的重要性。若没有足够有力气息的支持,就不可能达到声音的连贯,这也是美声演唱方法的最基本特点。意大利有句名言:“谁学会了呼吸谁就学会了歌唱”。对于学习演唱的人来说,“气息”很重要。因此在民族方法演唱及教学过程中与美声演唱方法呼吸控制技巧进行有机融合,以弥补民族演唱方法中存在的诸多不足,让演唱者的声音在歌唱时更加通透明亮和丰满圆润。

(四)发声方法的融合

科学的美声演唱方法注重利用假声和混合发声的方法应用于唱歌,即真假音的混合演唱。中国民族声乐演唱中,使用真声较多,这个真声发声方法会增加人的发声器官的负担,尤其是咽喉部位负担,还可能增加真声音与假声音转换的难度,歌唱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对歌词的表达,呈现出来的演唱效果和欣赏预期可能还会存在一定的差距,还会降低演唱艺术欣赏性,在高音地演唱时民族演唱方法还明显存在诸多技巧性的问题。所以,民族演唱方法中要增强与美声演唱方法的交汇融合,借鉴美声演唱方法对声音的处理技巧,突出对真假声音演唱的处理技巧,从而有效弥补民族演唱方法在发声技巧上的不足和短板。借鉴美声演唱方法演唱技巧的过程中,使民族演唱方法的发声越发轻松自如,歌唱时效果氛围也更加轻松愉悦,促进欣赏价值的提升,减少了发声器官的负担[7]。

(五)发音训练的融合

从发音角度看中国汉语与西方语言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用美声演唱方法演唱中国民族歌曲时,要确保声音流畅、吐字和发音更加清晰明了具有较大难度。可以在民族声乐演唱的发音训练的时候,学习融合美声演唱方法的发音方式。民族声乐演唱时,在发音方面,咬字的着力点靠后,建立好稳固的咽腔通道,软腭部位提起,使后咽壁部位竖起。发音训练的过程中,运用意大利语中的原音a、e、i、o、u着力进行训练。为使母音的圆润效果增强,可运用混合母音发声。把五个母音分别咬字清楚,使声音自口腔内顺畅地发出,进而找到声音上的共鸣点。此外,还要加强哼鸣音练习,找到最高声音的位置点,让所有声音均出自同一个发音位置时,发出声音即可达到立项的高度统一,让音乐作品演唱更加精准连贯、细腻圆润。

(六)共鸣运用的融合

歌唱者在歌唱的时候,美声演唱方法注重头腔部位共鸣、混合腔体共鸣、真假声音融合,根据高音的布局特点产生腔体共鸣,发出更加圆润的演唱声音,发音品质更加纯正悦耳。民族唱法的歌声中,强调的是声音响度和真实,注重情感和声音并重,混合共鸣使用较少,在高音区真声被普遍应用,这样会导致一定的喉头紧张,并容易造成损伤[8]

结 语

目前我国声乐演唱中,仍然还存在着很多的不科学地方,所以在民族声乐演唱过程中,仍需要将美声演唱方法与民族演唱方法来有机融合进行,了解二者之间的差别和优势,学习演唱民族声乐的过程中,巧妙融入美声演唱方法的许多技巧,运用单纯的美声演唱法和单纯的民族演唱法,尽管都可以体现出声乐的艺术美的感染力,若将二者的各方优势有机融合进行,便可能带给听众更美好的听觉艺术享受。使美声演唱方法和民族演唱方法各自特点尽情发挥,既可以充分借鉴世界科学的演唱发声技术,又可让我国的民族声乐演唱艺术在世界声乐艺术百花园中绽放出绚丽的民族之花。■

猜你喜欢

咬字演唱者气息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如何调整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状态
声乐演唱中乐感的有效培养研究
流行演唱中的咬字问题剖析与正确运用
自然的气息
有关声乐教学的咬字
“春的气息”
声乐钢琴伴奏在与演唱者合作中的协调作用
春的气息
花朵穿上身 春日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