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管弦乐《牧神午后》看德彪西配器写作特点

2022-12-24何娇娇

黄河之声 2022年14期
关键词:配器全曲印象主义

何娇娇

引 言

由德彪西是印象主义音乐的奠基人,是法国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之一。且他所在的时期又属于法国音乐的振兴阶段,其作品处于浪漫主义时期向20世纪音乐过渡的阶段。其中他的音乐作品与同时代的象征主义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着重强调画面、形式和情绪。并且在他的作品中能直观的凸显出与以往浪漫主义时期所不同的、仅属于印象主义音乐该有的朦胧的、有氛围的特点。的乐队配器法,从中挖掘出德彪西配器写作特点。

一、德彪西及他的创作经历

德彪西——一位19世纪末20世纪初拉开印象主义音乐序幕的音乐家,一生致力于挖掘作品意境美的作曲家,假借美术界以抽象的手法描绘客观事物的特点用在自己的音乐中,极力向听众展示了其印象主义音乐色彩丰富且鲜明的画面。

德彪西于1873年考入了巴黎音乐学院学习音乐,在上学期间德彪西尤其对其音乐的和声有着不同于传统的想法,并不断地研究新的音乐表现手法以及新的和声效果。

在德彪西创作印象主义音乐的过程中,借鉴了许多有关于新艺术、新音乐的思想,其中,对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的印象最为深刻。马拉美,作为19世纪法国象征主义和诗人的代表,德彪西在借助了马拉美的人缘关系基础上结交了相关的诗人与画家,由于这些人物的影响才造就了其后来的印象主义音乐。比如,在德彪西《曼陀铃》、《比利时风光》、《水彩画》等一系列乐曲中都能发现波尔·维尔琳诗人的影子。

19世纪90年代,德彪西在这一阶段创作的声乐作品的数量最多。且多反映出象征主义诗歌该有的色彩感,创作出了节奏鲜明、调式奇特、色彩丰富的音乐。同时,这一阶段也是德彪西的创作高峰期。

二、印象主义音乐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浪漫主义音乐处于鼎盛时期时,德彪西不盲目跟随大众潮流,极力凸显其该有的鲜明的个性,反对音乐作品在不加修饰的基础上直接描绘自己的情感,在他看来这样的音乐稍显苍白无力。因此,他不断借用法国印象主义绘画与象征派文学的创作素材,开创了其较为抽象的印象主义音乐的先河。

“印象主义”这一词原本不属于音乐界,第一次是出现于美术界代表人物莫奈的《日出》这幅画的评论中。德彪西抓住了其要点,通过视觉对事物的瞬间印象去描绘音乐,并利用其美术界的光影、色彩对比以及事物的整体轮廓这一系列手段去营造一种朦胧梦幻的氛围,其旨在让听众不断的产生联想,以此来达到印象主义音乐较为含蓄委婉的抒情效果。相比浪漫主义音乐,这种间接渲染情感色彩的手法使法国音乐更加柔和。印象派音乐尽管只是在这一时期的“昙花一现”,但就因为有了德彪西的创作让听众了解到了不同以往时期的“另类音乐”,并对其后的现代音乐产生了创作的灵感。

三、管弦乐《牧神午后》中的配器

管弦乐《牧神午后》前奏曲是根据诗人马拉美的同名诗歌所创作的,作品作于1892-1894年,标志着印象派音乐风格走向成熟。其中,揭开“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神秘面纱的就是该曲——管弦乐《牧神午后》,同时此曲也被后人誉为“德彪西的第一颗管弦乐定时炸弹”。由于深受马拉美诗人的影响,德彪西对全曲牧神的独白就采用了马拉美的诗,诗歌中描绘了单纯,多情的牧神在森林中醒来回想起与仙女们嬉戏追逐的欢乐场景,并在半梦半醒的想象中又慵懒的睡去。从这里可以看出德彪西对全曲的介绍旨在通过最直观的描述让听众去体验其中最单纯的情感。德彪西第一部充满印象主义音乐色彩与手法的作品,就是其管弦乐《牧神午后》,尽管它的篇幅较短,但丝毫不失印象主义音乐该有的特点——朦胧的旋律,反常规的音色效果、不规则的和声。

(一)乐队的编制

在管弦乐前奏曲《牧神午后》中,德彪西使用了三支长笛、两支双簧管、一支英国管、两支单簧管、两支大管、四支圆号、两架竖琴、古钹以及弦乐组。从中看出其乐队的编制并不是古典主义时期与浪漫主义时期大型乐队的编制,而是小型乐队的配置。其中,英国管的加入成为了德彪西管弦乐作品的特色之一,对全曲模糊、朦胧、迷离恍惚的气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以色彩性为侧重点的配器方式

概览整首乐曲,德彪西都是旨在利用印象派绘画与象征派的风格去描绘音乐。所以德彪西全曲旨在用配器的方式来追求他所想要的色彩性,这也成为了他整个乐队配器手法所追求的目标。

1、木管组

纵观全曲,木管乐器的配置占有较大的比重。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印象主义”音乐风格没出来之前,西方音乐界对于管弦乐中的木管乐器的音色以及在乐队中充当的角色都有了相对统一的认定,即木管组与弦乐组之间应该是追求一种相对的平衡。但出于德彪西对木管音色的独特理解,他并没有采用木管乐器常常使用的音区,并且较少使用木管乐器尖、细的音色特点,而是不断地在挖掘木管乐器柔和、朦胧的音区音色,给听众呈现出不一样的听觉效果。

乐曲的一开始,长笛开始独奏,且以半音化的音型进入到了半梦半醒的世界,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德彪西并没有利用长笛使用的最多次数的音色——高音区的音色,而是为了突出其色彩性的主旨采用了长笛的中低音区的音色,这个音区的音色音量较高音区来说较弱、穿透力不强且音质较为柔和纯净。这样演奏的优点是更符合德彪西心中印象主义乐派所追求的朦胧感与淡雅感,让听众尽情地在音响中联想、追求纯粹的音乐本身。德彪西这样写也是为了表现主题内容的慵懒、朦胧,强调作品的色彩。

紧接着出现的是竖琴的刮奏,第17小节中音区的双簧管与单簧管八度重复演奏的旋律加圆号的渐进都渲染了全曲情绪、气氛。这样的配器方式既解决了听众对同一乐器音色产生的审美疲劳,又丰富了其音乐的色彩性。其后,木管组与弦乐组同时演奏,促使管弦乐的混合音色逐渐呈现出来。而就在11-20小节这短短的10小节中,借助频繁交换的音色,使音乐展现出了管弦乐队该有的丰满,使听众有较大的空间进行联想。(1-36小节),第一段落结束。

中间段落是由双簧管的独奏开始的,(37-93小节)。此段落中双簧管所突出的情绪是偏明朗色彩的,这也决定了整个中间段落的情绪较第一段落稍显活跃。同时,也存在对比性因素,加入了抒情主题,由于这种对比因素的存在改变了其中的消极的情绪。情绪的多变,得益于木管乐器宽广的音域以及较强的表现力。毫无疑问,全曲的高潮德彪西将木管乐器组同时齐奏,展现出其乐器的色彩性。

2、弦乐组

全曲德彪西为了突出木管乐器组的主旋律,只好将弦乐组放到伴奏声部,作为全曲的背景支撑。这一点无疑可谓是将弦乐的音色用的恰如其分,且都加了弱音器。并且德彪西对全曲弦乐的分布采用了分奏的手法,旨在为突出乐曲的色彩性。

在全曲的第28小节处,弦乐组的音色较为明显,德彪西用了木管乐器组的两支长笛来演奏相同的旋律,配以激动地弦乐演奏。在长此以往的乐器配置中是较为少见的。

再纵观全曲,即使木管乐器组担任全曲的主角,但德彪西也没有将弦乐完全处于伴奏地位,全曲高潮66—73小节,德彪西将演奏主题音型的任务交给了弦乐组。

3、铜管组、打击乐组与色彩性乐器组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其中的色彩性乐器、铜管组以及打击乐器组他们都不再是听众心中的刻板印象了。其中低音区的圆号声音较弱且发音没有那么迅速,一般情况下也会很少采用这个音区;高音区音色较为响亮;中音区会产生很好的共鸣,音响效果充实,且发音比较有底气,能够撑得起其他声部。德彪西在《牧神午后》中,运用圆号慵懒、发音迟钝的特点来变现作品中牧神半梦半醒的状态。作为伴奏乐器与木管乐器相互补充。

竖琴作为色彩性乐器的代表,是德彪西必用的配器手法之一。在整首乐曲中,德彪西对于竖琴的编排主要利用了其音量上的控制,加入了两把竖琴,抬高朦胧的气氛。在全曲的开始竖琴的刮奏以及琶音的织体形式给听众一种水波纹荡漾的感觉,增添了全曲的色彩性,也成为了木管乐器的补充增添了乐曲印象主义色彩。

四、德彪西配器写作特点

其特点主要集中在模糊各乐器的线条感,营造其梦幻的氛围;增加各乐器音色之间的色彩差异。所以,美术界主要是通过其空间感、视觉感来呈现想要表达的艺术,相反,音乐界主要是通过听觉、乐句的流逝来向听众呈现其印象主义音乐的效果。

(一)木管组的主导地位

从上述对于《牧神午后》配器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首先在木管组中德彪西同样摒弃了双簧管、单簧管所常使用的音区音色。他认为双簧管高音区音色尖锐,音响效果薄弱;低音区音色太粗,不适合弱奏,无法体现他所追求的朦胧的意境。但他独特的洞察力发现中音区的音色恰恰中和了这两种音区音色的缺点,不仅音量大,穿透力强且富有感情与表现力;并在这其中加入了双簧管的家族乐器——英国管,其响亮且带着忧郁的音色深受德彪西的喜爱;较之前两种,单簧管所有音区的音色都有其特点,且演奏灵活,音量也能较好的控制,可以实现从p—f的突变。但德彪西依然并没有使用其高低音区的音色,而是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中音区柔和而平凡的音色。他利用单簧管中音区均衡的力度与抒情性,将单簧管在特定段落所要求的力度以及柔和的音色展现的淋漓尽致;大管,也属于双簧类的乐器,各个音区的音色与双簧管音色大同小异。音色比较丰富且浑厚,演奏技法的灵活度都展现在低音区域。与之相反,高音区的音色充满紧张感、不够明亮,穿透力也不强,往往这样的音色较低音区来讲就会显得异常苍白无力且常常会在管弦乐队中被其他乐器的声音所掩盖。所以德彪西发现了这个特点并且频繁使用其低音区清晰、穿透力强且发音容易的音色。在整首曲子中大管以浑厚的音色出众,非常有画面感,对音乐的色彩、氛围起到了很好地渲染效果。

(二)弦乐组及色彩性乐器的从属地位

其次,德彪西对弦乐组的处理是对弦乐进行了弱音器的处理,如果不加弱音器,那么弦乐组的声音会压过长笛的中低音区的音色以及单簧管。因为加了弱音器,音乐变得没那么张扬,音响效果也较为紧张。除了弱音器以外,还有一些泛音演奏、拨奏及滑奏的弹奏手法,都是旨在为了突出主旋律的色彩性。从弦乐大篇幅处于伴奏地位来看,我们不难得出德彪西的音乐旨在追求其单纯的音乐本体中的音色,而削弱其音响的平衡。最后,其尤为重要的特点是在德彪西所选用的色彩性乐器上面。在两把竖琴的使用上将竖琴单纯的色彩性音色发挥地淋漓尽致,让听众全身心的陷入到整个牧神的半梦半醒的梦境中,让听众切身体会德彪西对于印象主义音乐的理解。

(三)追求音乐的单纯音色

追求音色的单纯性色彩性,是德彪西在他的配器手法中想要着重的体现的特点。首先是在《牧神午后》中木管组在整个配器当中占主导地位,弦乐组占从属地位,大部分是为木管组进行伴奏的。这样的配器手法足以看出德彪西旨在追求的是单纯的木管组中中低音区较柔和朦胧的色彩性音色,不想要弦乐组太过于“抢风头”目的是为了体现印象主义音乐的氛围感、朦胧感。其次,一支木管乐器与一件弦乐器同时进行主旋律的演奏,这样的配器手法貌似并不是对单纯音色的追求,但弦乐器的声音还是始终处于伴奏地位,主要为木管乐器组服务,始终占主导的位置。最后,体现在乐曲的高潮部分,在这一部分德彪西将所有乐器进行了混合式演奏,尽管同以往作曲家一样但音响效果并不是常规较为宏大、辉煌的感觉,而恰恰相反是一种较为神秘且细腻的音响效果。这也正是德彪西想要表达的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特点。

结 语

从分析了管弦乐前奏曲《牧神午后》中的配器后,我们发现德彪西在配器手法上旨在追求跳出古典主义时期以及浪漫主义时期常规的创作模式,用印象主义音乐描绘法国的抒情风格,极力凸显音乐本体中单纯的音色所带来的音响效果,以及直接以乐器中不同的音色带来的色彩性对比给听众留下了只属于印象主义音乐的听觉冲击。■

猜你喜欢

配器全曲印象主义
从拉威尔的《波列罗舞曲》议印象主义风格的包容性
由拉威尔《山谷钟声》主题形象塑造引发对泛印象主义风格的思考
萨拉萨蒂小提琴曲《流浪者之歌》艺术特征分析
《九宫大成》所收【番鼓儿】曲牌旋律研究
春日景和
浅析《嘎达梅林交响诗》配器技法
浅谈许幸之《印象派就是印象主义》
竹笛协奏曲《愁空山》研究现状及思考
印象派音乐中管弦乐的语言形成分析
丰戏曲传统之翼振民族文化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