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肠内营养不同输注速度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营养液温度、腹腔内压水平及营养状况的影响对比

2022-12-23卢慧霞宋文超付延萍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24期
关键词:营养液营养状况胃肠

卢慧霞 宋文超 付延萍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 接诊处 2 急诊内科 3 消毒供应中心,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胰腺炎的急重病型,具有起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等特点[1]。据相关统计显示,近十年来,我国SAP病死率虽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17%左右[2]。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以胃肠减压、解痉止痛等为治疗原则,除此之外,营养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干预措施[3]。有研究指出,低速递增输注速度下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液比高速递增输注安全性更高[4]。本文在此基础上,探究低速递增输注速度对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科2018年8月—2020年10月115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男32例,女25例,平均年龄(50.53±6.47)岁,平均病程(7.52±2.13)d,平均血清淀粉酶(851.34±119.54)U/L;观察组58例,男35例,女23例,平均年龄(50.76±6.87)岁,平均病程(7.35±2.22)d,平均血清淀粉酶(852.66±119.71)U/L。两组上述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两组患者符合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5];(2)患者年龄≥18周岁;(3)本次研究已取得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并与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由外院转入本院继续治疗的患者;(2)合并器官衰竭或脏器损伤患者;(3)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肠内营养液一般选用百普力肠内营养混悬液(国药准字H20010285,纽迪希亚制药有限公司,500ml),将初始输注速度设定为30ml/h。对照组患者以20ml/h的速度开始递增,输注速度在12h后增加到80ml/h;观察组患者输注增加速度设定为10ml/h,并保证20h后输注速度逐步增加到80ml/h。

1.3 观察指标 (1)腹腔内压水平: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进行肠内营养输注前以及输注后8h、16h及24h时的腹腔内压水平。(2)营养状况:应用微型营养评分(MNA-SF)对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10d肠内营养状况进行测评,并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MNA-SF评分:该评分包含5个方面的问题,总分为14分,得分越高,营养状况越好。(3)肠内营养液温度:应用热敏导丝测量并对比两组患者在营养液流速到达20ml/h、50ml/h、80ml/h时咽部、贲门部等部位营养液温度。(4)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率、腹胀发生率、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发生率及手术干预发生率。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腹内压水平比较 输注后,观察组患者各个时间段腹腔内压水平均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输注前后腹腔内压比较

2.2 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比较 干预后10d,观察组患者MNA-SF评分、ALB水平、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MNA-SF评分、ALB水平、PA水平比较

2.3 两组患者肠内营养液温度对比 肠内营养液速度20ml/h时,咽部营养液温度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当肠内营养液流速为50ml/h、80ml/h时,观察组咽部营养液温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肠内营养液不同流速是不同部位温度对比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腹胀发生率、手术干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不耐受发生率、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预后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肠内营养是急性胰腺炎常用的干预方式,其通过鼻空肠营养管将患者所需要的物质输注患者体内,经肠壁吸收,从而保证消化系统损伤或病变患者维持正常营养水平[6]。肠内营养支持在保证患者营养的同时,也有助于维持患者胃肠黏膜的正常结构及胃肠屏障功能的完整性[7]。由于SAP的主要发病机制为胰腺的自我消化及对周围组织的消化,容易对胰腺周围肠道功能产生影响,因此,在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同时也要注意营养液的输注速度,是否在胃肠道耐受范围之内[8]。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输注后8h、16h及24h时腹内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证明以10ml/h递增的输注速度有助于降低患者腹内压水平。SAP患者大多合并警哨肠曲征或结肠切割征,易引起患者腹腔压力升高。在输注肠内营养液时,以10ml/h速度递增相比以20ml/h速度递增而言,对患者肠道、血管等组织的冲击相对较小,有助于降低胃肠道的蠕动幅度及蠕动频率,有助于降低胃肠道张力,进而降低腹部压力水平。同时,低速递增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患者胃肠道适应期更长,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避免肠道压力过大对腹内压产生影响。因此,低速递增的营养液输注速度相比高速递增而言更有安全性,对患者腹内压影响更小。

本文结果显示,干预后10d,观察组患者MNA-SF评分、ALB水平、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以10ml/h递增的输注速度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自身营养状况。MNA-SF评分与患者营养水平呈正相关,患者自身营养水平越高,MNA-SF评分越高;ALB合成于肝脏,其意义主要是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水平;PA则是检测肝脏合成、分泌蛋白质功能的指标之一,也是反映患者营养水平的指标之一。在本文中,低速递增的营养液输注速度与高速递增的营养液递增速度相对,低速递增对患者肠道影响相对较小。原因在于:低速递增的输注速度会降低肠道内容物容量,减轻患者预后胃肠负荷,有助于保护患者胃肠蠕动功能平稳提升;同时避免了内容物过量引起的营养过剩或吸收不足,降低了血管输送压力并提高了营养物质的吸收程度,促进周围脏器功能恢复,进而提高患者ALB水平、PA水平。

本文结果显示,当肠内营养液速度20ml/h时,咽部营养液温度对比无明显差异,当肠内营养液流速为50ml/h、80ml/h时,观察组咽部营养液温度高于对照组,证明人体消化道(包括咽喉部、食管、胃肠道)对营养液具有一定的升温、保温性作用,且流速越慢,食道对营养液的保温效果越好。这与陈培培等[9]的研究结果相似。患者机体内部的脏器环境是一个相对特殊、趋向于恒温水平的生理环境,且术后患者的体温水平一般稳定在36.5~39℃;营养液自身具有一定的温度,且具有液体的物理性质,因此在通过食道时会发生物理传导作用,对机体恢复有利。本文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贲门营养液温度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也间接反映了肠内营养液的物理特性和机体内环境生理特性的特点,进一步证实了上诉结论。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不耐受发生率、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佐证了以10ml/h递增的输注速度有助于降低预后不良情况的发生,提高治疗安全性。肠内营养支持不耐受、腹胀的原因大多于营养液输注过量有关[10];腹腔间隔室综合征与患者腹内压升高有关;是否需要手术干预与一般治疗是否有效有关。在本文中,低速递增的输注速度,避免了肠内容量过高的产生,符合患者胃肠预后的适应能力,保证了生理供需平衡,因此避免肠内营养支持不耐受、腹胀等不良情况的发生;低速递增下腹内压力、胃肠张力的降低也减轻了对患者胃肠功能的损伤,综合患者急救期间尽早的胃肠内减压治疗,干预效果相对较为显著;不良反应的降低,提高了一般治疗与肠内营养的干预效果,进而减少了手术人数。本次结果与杨天琪等[11]的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以10ml/h速度递增与以20ml/h速度递增相比,前者对患者腹内压改善效果更为显著,同时可提高患者预后营养水平,改善机体营养状况,降低预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手术人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营养液营养状况胃肠
几种常用植物营养液及特点
云南省老年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CELSS中营养液循环利用应用实例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北京市房山区532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无土栽培营养液自给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