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poB/ApoA1比值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预测价值

2022-12-23张永军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24期
关键词:脂蛋白比值脂质

张永军 徐 淼

1 陕西省柞水县下梁镇中心卫生院内科 711400; 2 柞水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糖尿病可由遗传、环境、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引起,>90%为2型糖尿病(T2DM)[1]。早期糖尿病肾病(DN)为T2DM的微血管并发症,DN发病机制与糖尿病脂代谢紊乱有关[2]。DN起病隐匿、进展慢、预后差,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病,寻找有效生物学指标行T2DM患者早期DN预测至关重要。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1(ApoA1)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抗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ApoB/ApoA1比值显示致动脉硬化颗粒与抗动脉硬化颗粒平衡,既往研究表明,其与多囊卵巢综合征代谢异常有关[3]。目前ApoB/ApoA1比值与糖尿病肾脏病相关性研究较少。本文旨在分析ApoB/ApoA1比值预测T2DM患者早期DN的临床价值,为早期筛查及预防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至我院就诊的70例T2DM患者,依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糖尿病组(T2DM组,UAER<30mg/24h)40例和早期糖尿病肾病组(DN组,UAER 30~300mg/24h)30例。纳入标准:(1)均符合T2DM诊断标准[4];(2)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心肝肺严重功能障碍;(2)1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3)恶性肿瘤、严重感染、创伤,急性心脑血管病变、血液系统疾病、心力衰竭史者;(4)妊娠、哺乳期妇女。选取4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NC组)。

1.2 方法 (1)基本资料:收集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吸烟史、收缩压、舒张压等一般资料。(2)生化指标:收集晨起第一次中段尿,采用尿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白蛋白(UA)、肌酐(UCr)。采用高效液相法色谱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3)血脂:采用酶比色法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4)ApoB/ApoA1比值:抽取5ml清晨空腹静脉血,3 000r/min离心取血清,放置在冰箱中待检,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ApoB、ApoA1水平,计算ApoB/ApoA1比值。

2 结果

2.1 三组基础资料比较 三组在收缩压、舒张压、TG、UA、UCr、HbA1c显示:NC组T2DM组>DN组(P<0.05),见表1。

表1 三组基础资料比较

2.2 三组ApoB/ApoA1比值比较 三组ApoB、ApoB/ApoA1显示:DN组>T2DM组>NC组(P<0.05),而ApoA1显示:DN组

表2 三组ApoB/ApoA1比值比较

2.3 ApoB/ApoA1比值预测T2DM患者早期DN的ROC曲线参数 ApoB/ApoA1比值预测T2DM患者早期DN的AUC为0.821(0.791~0.851),敏感度、特异性最高,见表3、图1。

表3 ApoB/ApoA1比值预测T2DM患者早期DN的ROC曲线参数

图1 ApoB/ApoA1比值预测T2DM患者早期DN的ROC曲线

2.4 T2DM患者早期DN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T2DM患者早期DN作为因变量(1=早期DN,0=未出现早期DN),并将年龄、BMI、吸烟史、生化指标、血脂、ApoB、ApoA1、ApoB/ApoA1比值作为自变量,ApoB/ApoA1比值高表达[OR及95%CI:5.12(1.76~14.92)]为T2DM患者早期DN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4。

表4 T2DM患者早期DN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糖尿病为常见代谢性疾病,DN为T2DM主要慢性并发症,发生率为20%~40%[5]。T2DM患者脂质代谢异常,机制与肥胖、胰岛素抵抗等有关,高血压、高血糖等因素参与DN进展过程[6]。DN早期发病隐匿,患者肾脏病理变化尚可逆转,尽早治疗可避免早期DN发展为终末期肾病[7-8]。所以找到DN发病因素和早期诊断方法,利于延缓T2DM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本文结果表明,三组ApoB、ApoB/ApoA1显示:DN组>T2DM组>NC组(P<0.05),而ApoA1显示:DN组

综上所述,T2DM患者早期DN ApoB/ApoA1比值升高,ApoB/ApoA1比值高表达为T2DM患者早期DN的危险因素,敏感度、特异性高,ApoB/ApoA1比值可作为脂代谢异常的监测指标。

猜你喜欢

脂蛋白比值脂质
复方一枝蒿提取物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白杨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马钱子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
物理中的比值定义法
低密度脂蛋白
不同应变率比值计算方法在甲状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类脂蛋白沉积症一家系调查及基因突变检测
结节性黄瘤并发Ⅱa 型高脂蛋白血症
川陈皮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