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源CT低管电压、低对比剂浓度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2022-12-23陈荣娟虞云杰王正磊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24期
关键词:双源电压剂量

陈荣娟 虞云杰 王正磊 李 鹏

上海电力医院,上海市 200050

冠心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且重要疾病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饮食方式的改变,该疾病的患病率越来越高,其发生与血管病变、堵塞有直接关系,患者会出现心绞痛甚至心肌坏死,预后较差。而尽早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病情控制以及改善预后十分重要[1]。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是诊断该疾病的首选方式,具有无创、快速且准确等特点,已经获得较多患者的认可。但该诊断方式产生的辐射剂量越来越明显,此时双源CT“双低”检查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已经受到放射科的重要关注[2]。CT检查时辐射会增加患肿瘤的风险,另外碘对比剂注射可能引起肾脏毒性、心血管反应等不良反应,且与对比剂浓度有密切关系。研究显示,低管电压、低浓度对比剂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辐射剂量,提高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安全性,但是否影响图像质量还存在争议[3-4]。为彰显双源CT低管电压低对比剂浓度的优越性,现开展以下分析。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8月200例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100例)和实验组(100例)。参照组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32~77(63.23±5.90)岁;体质量指数23~30(26.54±1.02);心功能分级:Ⅰ级49例、Ⅱ级51例。实验组中男53例,女47例;年龄30~80(63.76±5.60)岁;体质量指数21~29(26.32±1.11);心功能分级:Ⅰ级52例、Ⅱ级48例。两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参数均保持了同质性(P>0.05)。纳入标准:患者体质量指数≤30;积极配合完成CT检查;患者意识清醒与语言能力正常;个人信息以及临床资料真实且完整;知情同意。排除标准:肝肾功能异常;存在严重心功能不全以及心律不齐;含碘对比剂禁忌证或者对比剂过敏体质;妊娠期以及哺乳期女性;依从性差。

1.2 方法 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仪器选择西门子第二代双源CT。检查前2min要求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国药准字H37021445;山东信谊制药有限公司),调整体位至仰卧位,通过对比剂自动跟踪触发技术,检测左冠状动脉起始层面,阈值到100HU后持续5s触发扫描。自气管分叉下1cm至心底下方1~2cm为扫描范围,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对比剂,流速5ml/s,总量80ml,随后注入生理盐水40ml。参数设置:螺距0.2~0.4mm,根据患者的心率变化适当调整,电流320~440mAs,使用四维智能在线剂量调控技术调整;面采集厚度为64层×0.6mm,探测器准直数值32层×0.6mm,扫描长度13cm,时长7~11s,视野为149~193mm2。参照组管电压100kV、对比剂碘美普尔浓度400mgI/ml(国药准字H20067803,上海博莱科信谊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实验组检查时管电压80kV,对比剂碘佛醇浓度350mgI/ml(国药准字H20143027,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检查结束后将图像传送至工作站进行处理,自动生成最佳收缩期与舒张期图像,当获取的图像不理想时于右侧冠状动脉中段选择最佳时相,重建图像,厚度和间隔分别为0.75mm、0.50mm,图像处理包括曲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重组以及容积重组。

1.3 观察指标 (1)辐射剂量:根据扫描仪剂量报告的内容,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有效剂量=剂量长度乘积×0.014[5]。(2)图像CT值:计算升主动脉、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左冠状动脉回旋支、左冠状动脉主干、右冠状动脉的CT值。(3)图像质量评分[6]:由两名放射科的医师以双盲法评估图像质量。将冠状动脉分为15段进行评价,1~4段为右冠状动脉,5~10段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左冠状动脉主干,11~15段为左冠状动脉回旋支。图像显示冠状动脉清晰,噪声微乎其微,管腔完整且连续则表示图像质量Ⅰ级,记为4分;图像噪声存在但较小,冠状动脉分支曲面重组存在轻度伪影或者管壁存在轻度伪影,但不影响诊断则表示Ⅱ级,记为3分;图像噪声明显,曲面重组图像或者管壁存在中度伪影,尚可进行诊断表示Ⅲ级,记为2分;图像噪声大,曲面重组图像或者管壁的伪影严重,无法诊断表示Ⅳ级,记为1分。(4)不良反应情况。观察并统计患者出现轻微热感以及明显热感的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辐射剂量对比 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有效剂量明显更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辐射剂量对比

2.2 两组图像CT值对比 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升主动脉、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左冠状动脉回旋支、左冠状动脉主干、右冠状动脉的CT值明显更高(P<0.05),见表2。

2.3 两组图像质量评分对比 两组图像质量评分以及各个血管段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3。

表2 两组图像CT值对比分)

表3 两组图像质量评分对比

2.4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参照组患者中,出现轻微热感8例、明显热感5例,总发生率为13.00%。实验组患者中,出现轻微热感1例、明显热感4例,总发生率为5.00%。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χ2=3.907,P=0.048)。

3 讨论

冠状动脉疾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之一,临床诊断的金标准为冠状动脉造影,随着CT技术的不断优化,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检查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有较高的一致性,尤其评估中度、重度血管狭窄时效果显著,甚至可替代冠状动脉造影[7]。目前安全、有效地应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是重点研究内容,其中包括在保障图像质量的同时减少辐射剂量,选择最安全剂量的对比剂浓度。

本文结果显示,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有效剂量明显更低(P<0.05),说明低管电压、低对比剂浓度的“双低”检查方式可减少辐射剂量。对比剂浓度偏大时会增加肾脏负荷,若患者患有肾脏基础性疾病,对比剂肾病以及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均会增加,因此需尽可能降低对比剂浓度。低管电压状态下可减少康普顿散射效应,从而增加对比剂的CT值,此时血管与周围组织形成对比,使降低对比剂浓度成为可能[8]。本文结果显示,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升主动脉、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左冠状动脉回旋支、左冠状动脉主干、右冠状动脉的CT值明显更高(P<0.05),两组图像质量评分以及各个血管段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双源CT“双低”检查方式对CT值的影响大,但最终的图像质量不受明显影响。管电压降低,辐射剂量会随之降低,X线的穿透力也随之减弱,从而提高升主动脉等对比剂CT值。碘对比剂具有特殊性,其CT值增加较为明显,图像对比度也更明显,但最终的主管图像质量评分差异较小,这一结果与章宏传等[9]的研究结果不符,可能是因为样本量较少或者未对比剂摄入量进行研究导致。低浓度对比剂在血管内的停留时间更短,对比剂与血管内皮的接触时间也更短,从而对机体的损伤更小。本文结果显示,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说明“双低”检查方式的安全性更高,这一研究结果与葛尚等[10]的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中采用双源CT低管电压、低对比剂浓度可保障图像质量,减少辐射剂量,不易引起不良反应,应用效果显著且更安全。

猜你喜欢

双源电压剂量
·更正·
不同浓度营养液对生菜管道水培的影响
90Sr-90Y敷贴治疗的EBT3胶片剂量验证方法
让我们一起认识电压
双源采购跳跃-扩散库存控制模型
谈谈电压
基于Multisim的滞回电压比较器的设计及其应用
一种简易风电用电压跌落发生器的设计及实现
双源信号深组合导航在新一代运载火箭制导系统中应用初探
高剂量型流感疫苗IIV3-HD对老年人防护作用优于标准剂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