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术式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软骨损伤伴膝内翻患者的效果对比及其对下肢力线水平的影响

2022-12-23葛占洲葛青叶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24期
关键词:间室力线软骨

周 瑾 葛占洲 何 龙 葛青叶

河南省濮阳市中医医院 1 骨五科 2 康复科 457000

膝关节内侧室软骨损伤的主要病理特征为膝关节软骨处磨损,其发生的原因多在于外伤或退变,外伤所引发的关节炎症及软骨变性均会诱发关节磨损,进而导致软骨损伤[1]。内翻作为膝关节损伤的主要表现,以O型腿和X型腿为主要表现形式,不仅影响患者预后还会加重患者自卑感,导致不良情绪形成。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作为治疗单侧胫骨关节病变的常见术式,主要通过置换膝关节病变侧关节间室表面置以改善膝关节功能[2];而胫骨高位截骨术作为一种传统保护性手术,可以通过对患肢负重力线矫正,将膝关节应力改变,进而缓解膝关节疼痛,可以有效缩短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3]。目前临床对UKA和HTO的手术比较仍存在很大争议,尚不能有效明确选择哪种术式,本实验旨在对比膝关节内侧间室软骨损伤伴膝内翻患者应用UKA及HTO术治疗疗效,进行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8年3月—2020年12月期间109例膝关节内侧间室软骨损伤伴膝内翻患者进行分析。纳入标准:(1)经病理检查确定为膝关节内侧室软骨损伤者,经影像检查为膝关节内翻;(2)膝关节活动度基本正常,>90°;(3)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经我院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类风湿性关节炎者;(2)严重骨质疏松者;(3)患有感染性膝关节疾病或骨坏死。按照手术不同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其中UKA组 54例,男20例,女34例;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56.81±4.92)岁;体质量指数23.4~26.8,平均体质量指数24.81±1.03。HTO组 55例,男22例,女33例;年龄46~69岁,平均年龄(56.85±4.97)岁;体质量指数23.7~26.9,平均体质量指数25.11±1.07。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取平卧位,均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止血带绑于患肢大腿根部,压力:55kPa。HTO组患者给予HTO术治疗,镜下明确患肢软骨、半月板、韧带现状,于膝关节平面下5cm处做一切口,切口长度约为7cm,暴露鹅足肌腱、深筋膜,明确上升、水平截骨线,并于两处截骨线交叉点偏后处打入克氏针1枚,第2枚克氏钉平行第1枚克氏针打入腓骨中上1/3处,C型X线机明确位置无误后进行截骨操作,TomoFix锁定钛板固定,生理盐水冲洗,自体髂骨植骨,留置引流管,缝合切口。UKA组患者应用UKA术,平卧后屈髋、外展30°,小腿下垂屈曲>95°,镜下探查后于膝内侧做一斜形切口,逐层切开,将肥厚脂肪垫部分切除,增生骨赘完全清除,安装股骨截骨模具后进行截骨,截骨后给予试模、安装膝关节单踝假体,留置引流管,缝合切口,完成手术。

1.3 观察指标 (1)手术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并进行对比。(2)下肢力线:于患者术前术后进行X线检查,对比两组下肢全长X线片胫股角(FTA)、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水平。(3)膝关节功能:于患者术前、术后1周进行疼痛评分(VAS)、美国特种医院膝关节(HSS)评分和美国西部Ontario和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其中VAS总分0~10分,以分数越高代表疼痛程度越明显;HSS总分100分,以分数越高代表关节功能越好;WOMAC包括17个项目,单个项目0~10分,以分数越高代表膝关节功能越低。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UKA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HTO 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2.2 两组下肢力线比较 术前,两组下肢力线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FTA水平较术前下降,MPTA较术前升高(P<0.05),两组间术后MPTA、FTA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2。

2.3 两组膝关节功能比较 术前,两组膝关节各项功能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WOMAC、VAS评分较术前下降,HSS评分较术前升高(P<0.05),两组间术后上述各项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3。

表2 两组下肢力线比较

表3 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膝关节作为人体最为重要的负重结构,是机体运动必不可缺的一部分。膝关节内侧间室软骨损伤伴膝内翻作为临床常见的外科疾病,不仅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同时也因患肢畸形诱发患者自卑感,刺激其产生不良情绪[4]。目前,临床尚未明确其发病机制和发病原因,但多认为与自身体重过大、饮食营养缺乏、免疫力下降、湿冷气候、生物力学、遗传等因素有关[5]。手术作为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软骨损伤伴膝内翻的常用方案,可以通过手术矫正来降低软骨磨损程度及内翻程度,进而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UKA和HTO作为近年来常用术式,对于膝关节损伤患者均具有不同的治疗优势,相关研究表明,UKA和HTO在应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症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效果[6-7],且均在最大程度上保留膝关节自然状态,但目前临床仍对不同术式选择存在很大争议,本文旨在分析UKA和HTO在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软骨损伤伴膝内翻患者的不同效果。

下肢力线、膝关节功能评分均为评价膝关节内侧间室软骨损伤伴膝内翻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常见指标,可以通过患侧下肢力线的变化来判断膝关节的内翻程度,膝关节功能各项评分可以直观判断膝关节疼痛程度及活动范围、功能情况。本文中,两组治疗后的FTA水平及WOMAC、VAS评分较术前下降,MPTA水平、HSS评分较术前升高,说明UKA和HTO均可以改善膝关节内侧间室软骨损伤伴膝内翻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纠正下肢内翻程度。UKA是通过置换膝关节内侧间室,保留髌股关节、外侧间室及交叉韧带的手术方式,且可以通过置换受损内侧间室最大程度降低关节受累程度,由于其截骨量较少可以保留少许关节功能,利于改善术后关节活动度,进而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同时通过置换受损膝关节内侧间室降低对软骨处磨损,进而缓解关节内翻程度,有效纠正下肢力线水平[8];而HTO是通过对下肢力线的直接作用将力线转移至膝关节正常间室,进而减轻内侧间室压力,缓解髌骨对股骨的压迫,缓解内侧间室软骨磨损及患者疼痛,有效延长膝关节寿命,促进膝关节功能改善[9]。但是两组间术后下肢力线水平、膝关节功能各项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两种术式均可以有效改善膝关节内侧间室软骨损伤伴膝内翻患者膝关节功能,缓解内翻程度,效果相当。

本文中,UKA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HTO 组,提示相比HTO组,UKA组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考虑可能与UKA组有效处理受损创面,最大程度保留骨量有关,不仅可以通过置换受损内侧间室,清除间室内炎性介质,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同时其手术方式简单只需将胫骨内侧平台截骨,置换胫骨假体,方便、快捷[10];而HTO需要胫骨面钉入克氏钉,手术时间过长,易导致患者创面保留时间过长、失血过多,进而增加手术创伤,影响术后恢复。此外,UKA在最大程度上保留原关节功能,利于假体和原组织的磨合,有效缩短术后住院时间[11]。

综上所述,UKA和HTO在膝关节内侧间室软骨损伤伴膝内翻患者治疗中的效果相当,均可以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纠正内翻程度,但相比HTO,UKA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优势。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未对不同年龄阶层患者进行分析,且未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还需后期大量研究实验证明。

猜你喜欢

间室力线软骨
不同力线位置高位截骨术治疗KOA的临床疗效研究*
内侧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后的冠状面下肢力线是翻修的影响因素
鞍区软骨黏液纤维瘤1例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外侧间室软骨退变程度在内侧单髁关节置换中的重要地位及其术前评价方法
尼采的哲学实践
Oxford单髁关节置换术后应用MRI评估外侧间室的安全性及临床价值研究
单髁置换术联合关节镜治疗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合并外侧半月板损伤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初期疗效对比
BMP-2诱导软骨细胞凋亡及增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