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毒清颗粒联合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2022-12-23田筱杰马雅霞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24期
关键词:尿毒那普利肾小管

张 罡 田筱杰 马雅霞

1 天津市滨海新区杭州道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学科 300451;2 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医医院心内科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所导致的危害性以及严重性最大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肾病患者典型的症状有蛋白尿、食欲减退、慢性高血糖和腹水等。多数研究认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蛋白激酶C活化、血流变学、细胞因子分泌异常、生化代谢紊乱(如脂质代谢、多元醇途径和蛋白非酶糖化等过程异常)、炎性反应机制、肾小球高滤过、氧化应激以及遗传易感性等多重因素共同参与相关[1]。病理改变包括肾小球硬化、肾血管病变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贝那普利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但单纯采取西医治疗,仍有部分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无法获得满意的效果[2]。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在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减轻症状、延缓肾功能恶化、减轻尿蛋白、阻断病情的进展方面具有独特的效果。尿毒清颗粒是临床广泛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早期病症以及氮质血症期的一种中药复方,对于肾病类综合征具有较好的效果。本文将尿毒清颗粒与贝那普利联用,以分析其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纳入标准:均符合相关的诊断标准[3],可耐受本次的治疗药物,意识正常,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患有其他继发性肾脏疾病者;(2)血糖不能控制、严重糖尿病或高渗性昏迷或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3)合并结石或者泌尿系统感染者;(4)对尿毒清颗粒和贝那普利过敏者;(5)药物所致肾损伤者;(6)高钾血症患者;(7)合并心、肺、脑、肝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60.13±5.72)岁;糖尿病病程4~16年,平均病程(10.27±1.34)年;糖尿病肾病病程2~13个月,平均病程(4.57±1.39)个月。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60.25±4.38)岁;糖尿病病程4~16年,平均病程(10.39±1.42)年;糖尿病肾病病程2~13个月,平均病程(4.63±1.24)个月。两组的基线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适当运动,控制饮食,根据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情给予胰岛素或降糖药。对照组:贝那普利(国药准字 H20043648,深圳信立泰药业)口服,1次/d,10mg/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尿毒清颗粒(国药准字Z20073256,内蒙古康臣药业,5g/袋)温开水冲服,4次/d,6、12、18时各服1袋,22时服2袋。两组均连续服药2个月。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判断标准[3]:临床控制:患者的泡沫尿、易疲乏、肾性贫血和浮肿等症状消失,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显效:患者的泡沫尿、易疲乏、肾性贫血和浮肿等症状基本消失,24h尿蛋白定量下降>50%,实验室指标明显改善;有效:患者的泡沫尿、易疲乏、肾性贫血和浮肿等症状和实验室指标明显改善,30%≤24h尿蛋白定量下降≤50%;无效:患者的泡沫尿、易疲乏、肾性贫血和浮肿等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均未改善。(2)治疗前后,采取全自动生化分析检测两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血尿素氮(BUN)水平,且清晨抽取两组5ml静脉血,采取免疫投射比浊法检测血清β2-微球蛋白含量;采取ELISA法检测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采取乳胶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两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含量;试剂盒均购自惠康达医疗器械公司。(3)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χ2=6.275,P=0.012<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n(%)]

2.2 两组SCr、UAER和BUN水平对比 治疗后,两组SCr、UAER和BUN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SCr、UAER、BUN水平对比

2.3 两组血β2-微球蛋白、尿NGAL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对比 治疗后,两组的血β2-微球蛋白、尿NGAL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β2-微球蛋白、尿NGAL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对比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χ2=0.125,P=0.723>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具有持续性以及长期性的特点,肾损伤在早期阶段可以逆转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一旦患者的肾脏受损发展为持续性蛋白尿阶段,成为终末期肾脏病而不能进行阻止[4]。目前处理措施主要包括个体化饮食控制,积极将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脂、血糖和血压控制于理想水平,健康生活方式管理。中医学认为,由于禀赋不足、脏腑虚衰、劳作太过,加之多食肥甘,情志不畅,造成水湿潴留,脾失健运,蕴而生热,浊毒内生,湿热血瘀,终而发生糖尿病肾病,治疗应以消炎消肿、清热解毒、祛湿利尿为主。尿毒清颗粒的成分主要包括川芎、大黄、桑白皮、黄芪、白术、制何首乌、苦参、茯苓和丹参等中草药,经过现代工艺加工而制成。方中,黄芪具有解毒利尿、补中益气之功效;丹参和川芎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大黄具有化瘀解毒、通腑泄浊之功效;白术具有健脾除湿之功效;制何首乌具有补肾益精之功效;茯苓具有利尿除湿之功效;诸药合用,共同发挥通腑降浊、活血化瘀、健脾利湿之功效[5]。本研究发现,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在贝那普利的基础上,联用尿毒清颗粒能明显提高疗效。

血肌酐、肌酐清除率和尿素氮是对糖尿病肾病分期以及肾小球滤过率进行评估的重要指标,能在一定程度上评估肾功能损伤程度。本研究发现,观察组的SCr、UAER和BU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在贝那普利的基础上,联用尿毒清颗粒能有效改善肾功能。尿毒清颗粒中的大黄包含大黄酸、大黄酚以及大黄素等有效物质,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炎作用,也能进一步减轻蛋白尿,能促进肾脏代谢,有效调控体内蛋白的分解代谢,而且可以通过提高谷酰的生成率,使血清BUN水平明显降低,可以有效减少有害物质的堆积[6];丹参中含有丹参以及丹参酮素等多种成分,对患者的肾小管损伤具有修复作用[7]。

β2-微球蛋白是由血小板、多形核白细胞以及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小分子球蛋白,广泛存于机体的血浆和尿液中,其可以自由地在机体的肾小球中滤过,大约有99.9%的β2-微球蛋白会在近端肾小管吸收,因此,在正常的情况下排出量微小[8]。当患者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受到损伤,β2-微球蛋白浓度会升高,因此,β2-微球蛋白在血液中含量的升高能有效反映肾小球功能的受损情况或者肾小球滤过功能负荷的增加。一般的情况下,NGAL的表达水平比较低,主要表达于机体的肺脏、肾脏、结肠和胃,当发生疾病后,患者相应器官的上皮细胞受到损伤时,会引起NGAL的大量表达。NGAL还能通过诱导间质以及肾小管中的中性粒细胞发生凋亡,明显减少和抑制炎症损害肾脏,从而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再生。正常的情况下,NGAL可以自由地经过机体的肾小球滤过,绝大部分在机体的近曲肾小管部位被重吸收,尿中的NGAL含量极微。尿液中的NGAL含量升高主要是由于肾小管受到损伤和刺激后,患者的肾小管上皮会大量产生而且分泌NGAL入尿,因此,NGAL含量能有效反映肾小管的损伤程度[9]。在中毒或缺血的肾病模型中,NGAL也会在早期出现高表达,而且出现急性的肾损伤后,NGAL可以很快地在尿液和血液中检测到,因而,NGAL能作为诊断早期肾小管损害的一个重要指标。血清胱抑素C在生理条件下带正电,由于其具有非常小的分子量,能比较自由地从机体的肾小球滤过,从而完全地被肾小管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而且会在细胞内发生降解,不回到机体的血液中,因此,血清胱抑素C浓度主要由肾小球滤过率决定。在机体正常的情况下,血清胱抑素C在血浆、血清中的浓度低于1.03mg/L,但是当肾功能受到损害时,血清胱抑素C水平会随着肾小球滤过率的改变而发生改变,随着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加剧,血清胱抑素C水平会增加10多倍,甚至增加100多倍[10]。本研究发现,治疗后两组血β2-微球蛋白、尿NGAL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在贝那普利的基础上,联用尿毒清颗粒可以有效恢复肾的过滤功能,修复患者受损的肾组织,这与尿毒清颗粒方剂中发挥改善血循环,除湿,燥湿和中,利尿除湿,活血祛瘀,保护细胞膜、清除自由基等作用相关。

长期使用尿毒清颗粒后并未发现对心脏、肠道和肝脏等器官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应用非常安全。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贝那普利联用尿毒清颗粒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

综上所述,尿毒清颗粒联合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有显著的疗效,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尿毒那普利肾小管
尿毒清颗粒联合复方α-酮酸片治疗慢性肾衰竭早中期患者的临床效果
励志大学生与肾衰竭做斗争,追求自己的梦想
血管紧张素Ⅱ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Toll样受体4和炎症因子表达
贝那普利联合美托落尔治疗快速房颤的疗效观察
特拉唑嗪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依帕司他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肾小管功能的影响初探
尿毒清颗粒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IgA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对早期肾小管间质损害的预测作用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贝那普利的血药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