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潜阳熄风汤联合针灸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肝阳上亢型)患者的疗效评价

2022-12-23孙雯倩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24期
关键词:潜阳内皮针灸

孙雯倩

天津港口医院,天津市 300456

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HHT)为临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群,且随社会结构趋于老龄化,其发病人数随之上升,对患者身体健康、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以往临床对于HHT患者常在降血压药物基础上给予叶酸治疗,但其对于部分患者作用效果有限,疗效单一,需联合其他方案治疗以提高疗效[2]。中医将HHT归为“眩晕”“头痛”等范畴,其中肝阳上亢型为HHT最常见的中医证型,受劳累、情绪等影响,致使肝阳亢盛,故治则应以平肝潜阳、镇肝熄风为主[3]。本文以86例HHT患者为观察对象,旨在探讨潜阳熄风汤联合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9月—2021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HHT患者86例,根据就诊序号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3例。参照组男28例,女15例;年龄56~72岁,平均年龄(64.38±2.53)岁;体质量指数(BMI)21.5~27.6,平均BMI 24.32±0.75;病程3~8年,平均病程(5.12±0.73)年。试验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58~73岁,平均年龄(65.12±2.68)岁;BMI 21.8~28.1,平均BMI 24.63±0.81;病程3~9年,平均病程(5.24±0.8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均符合《高血压科疾病诊疗规范》[4]中HHT相关诊断标准。(2)中医诊断标准: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中肝阳上亢型HHT诊断标准。主症:头晕、头痛、烦躁不安;次症:舌红苔黄,脉弦滑。

1.3 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可坚持按本研究方案治疗;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肾、肝功能障碍;有严重精神障碍无法配合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

1.4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瑞舒伐他汀(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080240)口服,5mg/次,1次/d;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江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32026567)口服,10mg/次,1次/d;叶酸片(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12020215)口服,5mg/次,1次/d。

1.4.1 参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针灸治疗。引导患者取仰卧位,选取肝俞、百会、太冲、合谷、行间、风池穴,针刺前对穴位进行常规消毒,采用一次性0.25mm×40mm毫针,百会穴针刺时与皮肤呈45°,其他穴位均为直刺,深度为8~12mm,太冲、百会采用泻法,其他穴位采用平补平泻法,行针得气后留针30min,1次/d,连续治疗5d后休息2d。1周为1个疗程。

1.4.2 试验组:所有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潜阳熄风汤治疗。药方组成:炒白芍15g、石决明15g、生龙骨15g、天麻15g、生甘草3g、钩藤15g、生牡蛎15g、磁石15g、川牛膝15g、栀子10g、黄芩10g、益母草15g、野菊花10g。每日1剂,加清水煎制400ml,200ml/次,2次/d。1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

1.5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6]评估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减分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依据减分率及症状改善情况拟定疗效:无效:减分率<30%,症状无改善,或呈加重趋势;有效:减分率30%~69%,症状有所改善;显效:减分率70%~94%,症状明显改善;临床痊愈:减分率≥95%,症状完全消失;总有效率=临床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2)采用无创血压测量仪对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血压指标[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脉压差(PP)]水平进行检测,连续检测3次后取平均值。(3)分别采集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空腹外周静脉血3ml,经离心半径8cm、3 030r/min,离心10min后,收集血清,采用硝酸盐还原酶法对两组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进行检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两组内皮性NO合成酶(eNOS)、内皮素-1(ET-1)水平进行检测。(4)血清采集方法同(3),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进行检测;采用酶循环法对两组血清Hcy水平进行检测;分别采集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空腹下外周静脉血2ml,采用散射比浊法对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进行检测。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40%,明显低于试验组的95.35%(χ2=4.074,P=0.044<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血压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DBP、SBP、PP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DBP、SBP、PP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压指标比较

2.3 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NO、eNOS、ET-1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血清NO、eNOS水平高于参照组,血清ET-1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

2.4 两组血清炎性因子及Hcy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TNF-α、CRP、Hcy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血清TNF-α、CRP、Hcy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血清炎性因子及Hcy水平比较

3 讨论

HHT为临床较为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随着人们生活习惯不断改变,其发病人群逐渐趋于年轻化,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以往临床常采用辛伐他汀、叶酸等常规西医药物治疗,但长期使用易出现不良反应,且对部分患者效果欠佳[7]。近年来中医在治疗HHT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临床逐渐将其研究转向中西医结合方向。

祖国医学将HHT归为“头痛”“眩晕”等范畴,认为其多由年老衰弱、肝阳上亢、肝肾阴虚所致,故对于肝阳上亢型HHT治则应以活血清肝、平肝潜阳、镇肝熄风为主[8]。针灸为中医传统疗法,本文中选取肝俞、百会、太冲、合谷、行间、风池穴治疗,其中针刺百会穴具有开窍安神之功;针刺肝俞穴具有行气疏肝、潜阳之功;针刺行间、风池具有安神泄热、平抑肝阳之功;针刺太冲、合谷具有调节全身气机之功[9]。本文试验组在针灸基础上联合潜阳熄风汤治疗,其药方中天麻、钩藤、石决明三者合用共为君药,具有熄风疏肝、止痉潜阳、平肝明目之功;黄芩、栀子、炒白芍、川牛膝四者合用共为臣药,具有凉血清热、清泻肝火、止痛柔肝之功;生牡蛎、生龙骨二者合用共为佐药,具有潜阳平肝、平息肝阳之功;磁石、生甘草、益母草、野菊花四者合用共为使药,具有消肿化瘀、补肝益肾、调和诸药之功[10]。诸药合用,共达潜阳熄风之功。本文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3个月后血压、血管内皮功能优于参照组,提示对HHT患者采用潜阳熄风汤联合针灸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血管内皮功能。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天麻、钩藤、石决明可有效舒张血管,延缓纤维化,防止心室重构,修复受损血管内膜功能,改善血管通透性;黄芩、栀子、炒白芍、川牛膝可抑制黏附因子、细胞因子大量分泌,防止因血管平滑肌、巨噬细胞迁移而引起的动脉粥样斑块;生龙骨具有改善血管舒张功能的作用[11]。

HHT主要临床特征为血清Hcy水平升高,而Hcy水平过高可对血管内膜功能造成损伤;TNF-α、CRP均为机体主要炎性因子,可对血管内皮造成损伤,促使其他炎性因子水平升高,加重病情[12]。本文结果显示,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血清炎性因子及Hcy水平低于参照组,其原因可能在于:潜阳熄风汤中天麻、钩藤、川牛膝、黄芩等药物能抑制机体炎症介质分泌,缓解机体炎症状态,从而促进心血管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HHT患者采用潜阳熄风汤联合针灸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临床症状,降低血清Hcy水平,抑制炎症反应。

猜你喜欢

潜阳内皮针灸
潜阳封髓丹的临床研究进展
潜阳丹加半夏汤对无创通气的AECOPD伴呼衰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影响的研究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
潜阳封髓丹临床运用心法
潜阳育阴颗粒含药血清对Ang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NADPH氧化酶、AKT、TNF-α、IL-6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