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2-12-23刘永贵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24期
关键词:三叉神经三叉神经痛微血管

刘永贵

德宏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云南省芒市 678400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属神经源性疾病,是指发生在三叉神经分布区的阵发性、剧烈电击或刀割样疼痛,其常见的面部神经痛,具有反复发作、发病突然且短暂等特点[1]。治疗不佳会对患者的面部卫生清洁及睡眠产生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降低其生活质量。临床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常用的方法为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介入治疗,药物治疗及介入治疗对于发病早期患者有效,随着病程延长效果渐衰[2]。微血管减压术是临床常用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外科方法[3],鉴于患者对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越来越高的要求,需对微血管减压术的手术及治疗经验予以不断总结,从而提高临床使用效果。本文以平行对照法探究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的影响,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21年1月期间于我院诊治的6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纳入标准:(1)符合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诊断标准[4];(2)影像学检查显示存在占位性病变者;(3)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出现周期性针刺样疼痛;(4)已在知情同意书签字者。排除标准:(1)合并心肝肾功能异常、感染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颅内占位性病变者;(2)其他原因所致面部疼痛者;(3)具有神经缺损症状及体征。观察组中男女性别比为9∶8,年龄37~77岁,平均年龄(54.39±2.15)岁,病程2~18年,平均病程(4.38±0.54)年,左侧发病20例,右侧发病14例。观察组中男女性别比为19∶15,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55.42±2.10)岁,病程3~18年,平均病程(4.14±0.32)年,左侧发病21例,右侧发病1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次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经皮微球囊压迫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以患侧口角外侧2cm处为穿刺点,穿入颊部后,在透视机下见穿刺针于颅底颧弓中点部,向内侧穿刺后,有落空感,置于卵圆孔开口处。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生命体征处于稳定状态后,导入球囊,并推入0.5~1.0ml的造影剂,球囊充盈且形态满意后进行持续3min的压迫,随后撤去穿刺针及球囊导管,术毕。观察组接受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取仰卧位,常规消毒后,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入路位置为乙状窦后锁孔,耳后乳突枕部纵向切开,切口长度7cm,暴露枕骨及乳突,在乳突后钻开一骨窗,面积为1.5cm×2.5cm,切开硬脑膜后释放脑脊液并降低颅内压,等待小脑半球塌陷,吸除脑脊液后,将蛛网膜下隙打开,找到三叉神经及受压迫血管并予以确认,将处于粘连状态的两者分离,游离后在血管和神经间放入并固定好Teflin垫片,止血并缝合。

1.3 观察指标

1.3.1 治疗总有效率:于治疗后1个月评定疗效。显效:治疗后疼痛等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治疗后疼痛等症状改善≥50%;无效:治疗后疼痛及其他症状改善程度<50%[5]。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 疼痛评分: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使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范围在0~10分,疼痛程度与评分成正比[6]。

1.3.3 睡眠质量评分: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睡眠质量与分数成反比[7]。

1.3.4 并发症:记录并发症(恶心呕吐、眩晕、面部麻木)。

2 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3.981,P=0.046<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2.2 疼痛评分 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疼痛评分对比分)

2.3 睡眠质量评分 治疗后,观察组的PSQ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见表3。

2.4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221,P=0.040<0.05),见表4。

3 讨论

表3 两组睡眠质量评分对比分)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疾病,其发病率约为4.7/10万人,主要临床表现为头面部神经疼痛[8]。初期疼痛出现之后,存在一段时间的无疼痛期,随后再次出现典型疼痛。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情绪及社会关系均有较大的不良影响,长期疼痛不愈甚至会导致营养不足或高血压[8-9]。关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1)血管压迫三叉神经导致神经过度兴奋而产生痛感。(2)三叉神经由微血管压迫后三叉神经根鞘膜局部出现增生、病变[10-11]。两种学说均认为病程越长,受压越重,疼痛越剧烈。随着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认识的不断深化,血管压迫学说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其机理是血管搏动性压迫三叉神经入脑干段缺失髓鞘区,假性“突触”在两种纤维之间形成,导致中断。触觉刺激通过短途传入中枢神经系统,传出冲动转为传入冲动,多次反复后得到神经元的痛觉阈值,导致痛感的出现[12-13]。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首次诊断后常采用药物治疗,药物虽可缓解疼痛,但长期服用后会导致药效减退,患者因不可耐受不良反应而停用药物,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寻求手术治疗。治疗该病的术法包括半月神经节毁损术、微血管减压术等多种方法。其中,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标准方法,其可保留神经功能,切实消除患者的症状。在该术中,三叉神经及血管得以有效分离,神经受压迫的情况得以显著缓解,神经功能不会受到损害[14]。该术具有良好治疗效果的机制在于其可以对责任血管予以正确识别,减压三叉神经根。对颅神经起到压迫作用的血管即为责任血管,可为小脑上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及静脉。在微血管减压术中,对三叉神经根暴露后,可对其周围血管进行多次探查,将三叉神经根脑干区作为重点区域。谨记责任血管的数量不定,可一可多,可对三叉神经根的多个区域进行压迫。因此,与神经根进行直接接触或可能接触的血管都可被看作是责任血管,责任血管数量的判定可多不少[15]。责任血管的判定方法较为简单:若发现血管已对其接触区域造成压痕,甚至血管体积减小,则可认定为责任血管。在对责任血管进行寻找时,应全面排查三叉神经感觉根颅内段,应重点排查的区域为三叉神经根人脑干区。对责任血管的充分探查,可最大限度减少术后复发,在整体上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原因在于: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能通过直视处理引起压迫的血管,而经皮微球囊压迫术无法针对病因对血管进行处理,只能对相应部位的三叉神经半月节进行损毁。本文结果显示,术后观察组的睡眠评分及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其原因在于: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能直接找到引起压迫的责任血管并对其进行处理,从根源上解决疼痛。而经皮微球囊压迫术中的球囊形状并不统一,球囊呈纯梨形、梨样型球囊可有效缓解疼痛;而球囊呈卵圆形和圆形,则说明球囊在硬膜外成形,术后会出现复痛。疼痛会影响睡眠质量,疼痛越明显,睡眠质量则越差,因此观察组的患者睡眠质量更好。本文结果还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能与球囊压迫时间过长有关。

综上所述,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应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效果理想,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睡眠,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效果理想,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猜你喜欢

三叉神经三叉神经痛微血管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特殊类型血管神经压迫致三叉神经痛二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脑池段MR形态测量研究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罕见病因分析及手术方法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老年三叉神经痛治疗中的麻醉效果探讨
“能帮医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机器人”在京面世
IMP3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iR-126、EGFL7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