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西瓜生产现状调研分析

2022-12-23贾云鹤王喜庆付永凯尤海波刘思宇

蔬菜 2022年12期
关键词:大果露地黑龙江省

贾云鹤,王喜庆*,付永凯,闫 闻,尤海波,刘思宇,黄 莹,王 昕,杨 述,宋 岩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69;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遥感与信息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 150086)

黑龙江省夏秋季节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瓜类产品干物质积累多,口感甜美多汁,品质优良。相对于国内其他西瓜生产大省,黑龙江省耕作开发年限少,土壤、水源污染程度相对较轻,多数西瓜主产区土壤肥沃,空气清新,水源清洁,这为生产无污染、绿色、有机优质西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鉴于环境和气候条件的优势,黑龙江省生产的西瓜在国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1]。为找到提高、保障西瓜种植收益的切入点,促进黑龙江省西瓜产业良性发展,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西瓜育种团队对全省西瓜种植情况开展了全面调研,拟从种植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生产建议,进而为黑龙江省西瓜优质高产、提质增效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1 调研内容和方法

1.1 调研对象

此次调研涉及哈尔滨市双城区、绥化市北林区、绥化市兰西县、双鸭山市集贤县、牡丹江市宁安市、牡丹江市东宁市、大庆市大同区、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等8个市县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农业部门及各市县农户100户。

1.2 调研项目

调研内容包括各市县西瓜的种植面积、主栽品种、模式布局、成本收益等项目。

1.3 调研方法

采取实地调研和电话调研等形式,访谈加问卷的方法,获得调研问卷共计108份,综合各市县农业部门数据,结合《中国农业统计资料》数据,最后形成调研数据。

2 调研结果与分析

2.1 黑龙江省西瓜的生产与布局

2.1.1 黑龙江省西瓜生产面积波动较小

由图1可以看出,2011—2020年,黑龙江省西瓜的种植面积波动幅度较小,总体稳定在3万~4万hm2,平均面积为3.13万hm2。2014年,由于雨水较大等气候原因,露地西瓜病害(尤其是细菌性果斑病)发生严重,西瓜价格下滑,农户种植积极性受到影响,导致2015年西瓜种植面积大幅缩减。

图1 黑龙江省西瓜的生产面积变化情况(2011—2020年)

2.1.2 黑龙江省西瓜产区区域布局较为合理

经过调研,近年来黑龙江省西瓜的空间布局主要集中在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双鸭山市、大庆市、绥化市等几大主要城市近郊的区县,种植面积约为1.59万hm2,占全省总种植面积的51.0%;全省其他地区种植面积1.53万hm2,占总种植面积的49.0%(图2)。由于主要城市近郊区县交通便利,便于对接消费人群,所以形成了主要城市近郊区县供应主城区,边远区县销往省外市场及出口的区域布局。

图2 黑龙江省各区县西瓜生产面积(万hm2)

2.1.3 黑龙江省西瓜种植模式多样

黑龙江省种植模式主要有大果型露地覆膜中晚熟栽培、大果型露地双膜抢早栽培、小果型大棚吊蔓栽培、中果型大棚吊蔓栽培、无籽西瓜露地及大棚栽培几种形式(表1),其中大果型露地覆膜中晚熟栽培模式的面积最大,集中分布在哈尔滨市双城区,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牡丹江市宁安市,双鸭山市集贤县,绥化市北林区、兰西县等,2021年种植面积约为1.5万hm2;小果型大棚、露地栽培模式主要集中在哈尔滨市双城区、哈尔滨市香坊区、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面积约为200 hm2;无籽西瓜大棚及露地栽培主要集中在大庆市大同区,面积约为1 000 hm2;中果型大棚吊蔓栽培主要集中在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面积约66.7 hm2[2];大果型露地双膜抢早栽培在黑龙江省各市地都有栽培,面积约2 666.7 hm2。这些种植模式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错期栽培、持续供应市场。

2.1.4 黑龙江省西瓜种植品种选择多样

黑龙江省西瓜的主栽大果型品种包括百臣雷首、中野1号、德育一号、龙盛9号、福甜一号、龙盛佳甜、神奥999等,中果型品种有龙盛佳美等,小果型品种有甜妞、龙盛8号、龙盛1号等(表1)。其中,百臣雷首等西瓜品种货架期长、耐贮运,有利于等待合适价格上市;龙盛佳甜、龙盛佳美等西瓜品种抗病性强、品质佳,适合在棚室内重茬栽培及作为高端产品销售。

表1 黑龙江省西瓜产区的空间布局(2021年)

2.2 黑龙江省西瓜种植的成本与收益

2.2.1 黑龙江省西瓜种植成本增加

黑龙江省西瓜生产的成本主要来自地租、人工、种子、肥料、农药等5个方面,种植模式95%以上为露地覆膜栽培(其中包括10%的露地双膜覆盖栽培)。受到疫情、国内外局势等因素影响,近年来露地覆膜栽培的成本增加20%以上。每667 m2露地覆膜栽培西瓜总体成本约为3 000元,具体构成为:地租约1 600元,占比53.3%;人工价格平均为150元/工日(10 h),西瓜管理需要人工为4工日,人工成本平均约600元,占比20.0%;西瓜种子成本约150元,肥料成本约300元,农药成本约200元,其他成本(包括地膜、机械用具折损等)约150元,分别占比5.0%、10.0%、6.7%、5.0%。

2.2.2 黑龙江省西瓜种植收益情况

由于种植模式及上市时间的不同,种植西瓜的收益各不相同,且差异较大。667 m2收益高低依次为:小果型、中果型西瓜大棚吊蔓栽培>无籽西瓜露地及大棚栽培>大果型西瓜双膜抢早栽培>大果型西瓜露地覆膜中晚熟栽培。大果型西瓜露地覆膜中晚熟栽培模式在5月25日—6月15日定植,8月15日—9月20日上市,价格平均为0.9元/kg,667 m2产量平均为5 000 kg,成本为3 000元,收益平均为1 500元。大果型西瓜露地双膜抢早栽培模式在4月25日—5月15日定植,7月15日—8月5日上市,价格平均为1.6元/kg,667 m2产量平均为4 500 kg,成本平均为4 000元,667 m2收益平均为3 200元。无籽西瓜露地、大棚栽培模式在5月20日—7月15日定植,8月1日—10月5日上市,成本为4 500元,价格平均为1.8元/kg,667 m2收益为3 500元。小果型、中果型西瓜大棚吊蔓栽培(3层覆盖)模式均在4月5日左右定植,6月20日—7月5日上市,价格平均为3.0元/kg,667 m2产量平均为4 000 kg,成本平均为5 000元,收益平均为7 000元以上(表2)。

表2 黑龙江省西瓜种植收益情况(2021年)

2.3 黑龙江省西瓜的贸易流通

黑龙江省西瓜的贸易流通主要有2个方向。一是满足附近周边市区消费,代表产区有哈尔滨双城区、牡丹江市宁安市、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大庆市大同区、绥化市北林区和兰西县等,每年的消费量为25万~50万t。二是以外销、出口为主的产区,包括集贤、宝清、富锦、鸡东、密山、绥化、富裕等地,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每年的消费量约100万t,通过绥芬河、东宁、黑河、同江、饶河等口岸对俄罗斯每年出口量在3万t左右[3]。

2.4 黑龙江省西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2.4.1 抵御风险能力不足

“十二五”以来,在种植效益引导和消费转型升级拉动下,黑龙江省西瓜产业发展比较迅速,单位面积产量水平不断提升。但与此同时,由于目前全省西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较低,抵御市场风险、自然风险的能力较差,导致西瓜生产波动性依然较大。比如2019年露地西瓜果实成熟期(8月)连续降雨1个月,2020年露地西瓜果实膨大期(7月)遭遇罕见严重雹灾,致使西瓜受损严重,细菌性果斑病、炭疽病等病害高发,给全省瓜农造成了毁灭性的损失,严重影响了瓜农后续的种植积极性。黑龙江省地理位置较偏远,西瓜产品虽然具有一定的污染少、品质好等优势,但外销容易受到周边(吉林、辽宁、内蒙古等)产区的影响,而黑龙江省的西瓜产品又不具备充分的吸引中间商跨区收购的优势及特点。

2.4.2 种植面积有所缩减

在西瓜生产空间布局方面,以哈尔滨双城区、齐齐哈尔梅里斯区、牡丹江市宁安市、双鸭山市集贤县和大庆市大同区的规模优势正在逐步显现,已经发展成为目前黑龙江省主要的西瓜产区,最佳生产要素配置也集中在这几个优势产区,调研发现这些区域的种植者普遍有较多的种植经验,各种整地、施肥、施药机械配备较齐全,接受新品种、新技术的能力较强;但2021年,由于玉米政策补贴提高,部分主产区瓜农选择改种玉米,对黑龙江省西瓜生产的空间布局产生了一定影响;2022年,受到“粮改豆”等政策及生产资料成本升高的影响,西瓜生产面积有可能继续有小幅度缩减。

2.4.3 两大成本投入降低困难

从生产收益分析可以看出,黑龙江省西瓜的生产成本主要是土地流转费用(不可控制)和人工成本(主要为整枝成本)。瓜农多采用顺蔓不整枝的方式减少整枝人工成本,这种方法的效果稳定性一般,在雨水丰沛、长势较旺的年份还是要进行整枝,否则影响坐果,进而导致产量和收益下降;另外,市场和生产中缺乏分枝性弱、长势中等的适合免整枝简约化栽培的品种及相应的机械设备。

3 黑龙江省西瓜产业发展措施

3.1 增加、改善棚室设施设备,进行标准化生产及品质把控

黑龙江省西瓜露地种植模式占比95%以上,而露地种植收益率相对较低,且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有时会导致产量品质严重下降;因此,建议引入扶持项目,增加棚室设施、改善原有设施条件,引进应用棚室适用机械及智能化管理设备,提高西瓜生产率,降低用工成本。根据品种特性制定栽培技术,定期对农户进行培训,适时采收、分级包装、针对不同市场进行分类销售,建立品牌,保证清洁、环保、可溯源。

3.2 选育、引进优良特色品种及技术,实现不同产品错期上市

优良品种是生产高产、优质西瓜的前提保障。科研单位要协同协助政府部门,发挥好科技帮扶的作用,加快培育优质、抗病、高产、广适的西瓜新品种;加快研发集成简约化栽培技术、简约化栽培适用机械设备、疑难病虫害(如露地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西瓜红蜘蛛)综合防控技术等新技术;加快推广病虫害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技术、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适当提早或延后播种时间,实现错峰栽培,既可防止西瓜集中上市价格不高、菜贱伤农现象的发生,又可以延长西瓜供应时间,满足市民周年的需求。

3.3 加强政策支持,更新销售模式,培育新型职业瓜农,打通产业链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做好天气预测预报,以应对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建立健全农业种植保险制度,为瓜农解决后顾之忧。利用好网络销售、直播带货、会展销售、订单种植等销售模式,积极发展线上销售,提高黑龙江省西瓜的市场占有率。培育综合素质好、生产技能强、经营水平高的新型职业农民,吸引年轻人务农创业,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队伍,确保农业后继有人。通过各种渠道(尤其是互联网)迅速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打通生产、加工、销售等一系列产业链条,为西瓜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猜你喜欢

大果露地黑龙江省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露地蔬菜创新团队启动会成功召开
抗旱保水剂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阿勒泰地区大果沙棘营养成分研究
露地甜樱桃雹灾前后的管理措施
大果桑葚的栽培技术与综合利用
黑龙江省海伦市永和乡中心小学简介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