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2022 年全国“两会”的多角度解读

2022-12-23云南王乾丽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22年3期
关键词:两会民主发展

云南 王乾丽

【背景材料】

2022 年3 月10 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闭幕。会议号召,人民政协各级组织、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奋发进取,勇毅前行,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2022 年3 月11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审议并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各项重要报告等,圆满完成各项议程。代表委员集思广益、主动作为,在大会的各项议程中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从为改革谋、为发展计的提案议案,到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的建议意见,这是代表委员强化责任担当、认真履职尽责的彰显,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广泛、真实、管用的体现。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2 年要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着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理论分析】

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加强宏观调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完成2022 年发展目标任务,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增强有效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就业优先政策要提质加力。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及时动用储备政策工具,确保经济平稳运行。

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产学研用结合。要落实好各类创新激励政策,以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3.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升消费能力。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促进生活服务消费恢复,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4.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坚决守住18 亿亩耕地红线,把14 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扎实稳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完善和强化农业支持政策,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

5.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拓展对外经贸合作,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深入实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巩固互联互通合作基础,稳步拓展合作新领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6.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 年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面对新的下行压力,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 100 万人以上;粮食产量保持在1.3 万亿斤以上。

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党团结带领人民追求民主、发展民主、实现民主的伟大创造,是党不断推进中国民主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的经验结晶。“两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广泛、真实、管用的体现。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它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大会审议并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各项重要报告,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对于进一步完善地方人大和地方政府的组织和工作制度,加强地方政权建设,更好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会议审议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地方组织法的决定,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等,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

4.人大代表的权利包括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等。人大代表紧跟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提出议案487 件,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约8 000 件。这是人大代表强化责任担当、认真履职尽责的体现,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广泛、真实、管用的体现。

5.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认真履行各项职能。2022 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重、挑战多。要按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部署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统一战线的组织,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点。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来自34 个界别的近2 000 名全国政协委员聚焦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协商议政,把握大局大势,广泛凝聚共识,汇聚起团结奋斗、共创未来的磅礴力量,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饱满的精神状态参政议政,建真言、献良策、鼓干劲,激发正能量,提振精气神。

三、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大会的成功,激荡民主活力,广泛凝聚共识,开出了精气神与正能量,汇聚起亿万人民团结奋斗的磅礴之力。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不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凝聚了广泛共识、注入了强大力量。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大会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促进基层文化设施布局优化和资源共享,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四、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2022 年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政府要按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部署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2.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更趋于复杂严峻和不确定,面对新的下行压力,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巩固提升】

1.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2 年赤字率拟按2.8%左右安排,比2021 年有所下调;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 万亿元;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 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 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这一举措的依据是 ( )

①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针对性,推动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②为企业解决资金难题,推动企业发展,助力企业焕发新生机

③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才能提高资金的精准性、有效性

④国家要通过组织财政支出,才能为自身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闭幕会上强调,人民政协要坚持履职为民,紧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议政建言。这表明人民政协 ( )

①是我国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之一

②是国家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必须求真务实提高协商能力水平

④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履职尽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2 年3 月8 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时强调,自觉接受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严格执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作出的决议决定,依法报告工作。材料说明 ( )

①最高人民法院要对全国人大负责,并受其监督

②人民法院发挥自身优势,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

③人民法院推进承担司法责任,提升其履职能力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制度优势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 年,我国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中国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企业研发经费增长15.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的860 余项中,企业牵头或参与的有680 余项,占比达79%;在信创工作带动下,国产CPU 芯片、国产操作系统等数字基础技术已经有了规模化应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了300 多个青年科学家项目,助力青年科研人员领衔挂帅;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24.7%、17%、18.3%、1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了17.2%;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比上年增长14.2%,增速比上年加快4 个百分点等等。

综合研判国内外形势,2022 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取向之一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推进科技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提高发展质量的积极影响。

【参考答案及解题分析】

1.【答案】A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宏观调控、财政的相关知识。财政有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2022 年继续提升积极的财政政策效能并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是为了推动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①入选;政府要落实“六保”任务,所以直达资金要重点支持帮扶企业保市场主体,②入选;提高财政资金的精准性、有效性,不只是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才能实现,③不选;国家要通过组织财政收入,才能为自身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④说法错误,不选。

2.【答案】D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人民政协的相关知识。人民政协要坚持履职为民,紧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议政建言,说明人民政协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履职尽责,提高协商能力水平,③④符合题意;政协协商是我国协商民主的主要渠道之一,人民政协不等同于政协协商,①不选;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而不是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②不选。

3.【答案】B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审判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①入选;在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前提下,国家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制度优势,④入选;材料反映了最高人民法院与全国人大的关系,未直接反映人民法院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②不选;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不是承担司法责任,③不选。

4.【参考答案】①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依靠科技创新为社会经济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内生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②推动科技政策扎实落地,着力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③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④依靠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⑤坚持科技创新,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考查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等学科素养。结合材料,壮大中国科技创新、企业研发经费增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规模化应用等分别说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内生动力;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壮大新动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结合这些角度进行作答即可。

猜你喜欢

两会民主发展
中国式民主
完善论与民主工具论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生态民主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选举年的民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