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首例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病例SARS-CoV-2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2022-12-21蒯文和马江涛马学平张银豪赵建华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谱系宁夏变异

蒯文和,马江涛,刘 翔,马学平,曹 慜,张银豪,赵建华

(宁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银川 75000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SARS-CoV-2引起的急性传染病[1],已形成全球大流行,每日都有新增和死亡病例的报道[2],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控制和境外输入病例的不断发现,加强输入病例防控成为我国现阶段防控的主要任务。本文通过对2020年2月25日宁夏发现的中国首例境外输入病例开展回顾性全基因组分析,旨在从分子水平解释该病例标本的病毒基因特点和变异情况,为后续国内输入性病例研究提供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历资料

丁某某,男性,23岁,未婚,户籍地为中卫市中宁县大战场乡清河村,入境前在伊朗从事翻译工作。2020年2月19日乘坐飞机从伊朗出发,2月20日中转莫斯科后抵达上海浦东机场,2月22日乘火车次日到达兰州,2月24日乘火车到达中卫后,医学隔离观察期间,咽拭子检测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

1.2 SARS-CoV-2核酸检测

病例鼻咽拭子标本使用Qiagen公司病毒核酸RNA提取试剂盒(滤柱法),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提取病毒RNA,提取物使用上海伯杰公司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进行检测。

1.3 文库制备及高通量测序

利用Invitrogen公司的Invitrogen SuperScriptTMⅢFirst-Strand Synthesis SuperMix试剂盒使用随机引物(Random Hexamers,试剂盒自带)进行反转录,合成第一链,使用PCR仪和冰浴进行逆转录。反应体系为:RNA 6 μL,Random hexamers primer 1 μL,Annealing Buffer 1 μL;65℃5min,冰上2min后;再加入2×First-Strand Reaction Mix 10 μL,SuperScriptⅢEnzyme Mix 2 μL;25℃10 min,50℃50 min,85℃5 min。第一链cDNA合成后使用Qiagen Multiplex PCR kit按照说明书进行第二链cDNA扩增,4℃保存。双链cDNA用Qubit 2.0荧光计准确定量后,使用TruePrep DNA library prep kit V2 for ILlumina构建文库。然后在ILluminaMiseq测序仪上进行下一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测序。

1.4 病毒全基因组获取

NGS测序数据使用生物学软件CLC Genomics Workbench 12.0软件去除接头和低质量序列后,以SARS-CoV-2Wuhan-Hu-1(MN908947.3)[3]全基因组序列为参考序列,提取有用的reads,使用mapping获取consensus序列后进行单核苷酸变异(SNP)检测,对存在SNP位点和拼接质量差的序列区段,设计引物扩增后使用sanger测序法进行验证,获取完整SARS-CoV-2全基因组序列。

1.5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NCBIGenBank数据库和国家生物信息中心(CNCB)中下载不同国家和地区SARS-CoV-2基因组序列77条,以及宁夏本地确诊病例序列12条和丁某某序列1条,合计90条全基因组序列。使用生物学软件MEGA7构建系统发育树,采用最大似然法,选择Kimura2-parameter模型,构建系统发生树,用bootstrap重复抽样1 000次对进化树进行验证。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调查

丁某某2019年9月10日以来居住伊朗库姆市穆斯塔法大学宿舍,其上学期间通过网络群聊兼职翻译工作,经常与其他中国籍同学在未做防护的情况下外出买菜。与丁某某一起的中国籍同学马某,回国后于2020年2月29日在北京确诊;2月18日,丁某某归国前与他人聚餐,聚餐人员中有后期确诊和疑似病例。2月19日,丁某某从伊朗中转莫斯科入境,20日抵达浦东机场,此后一直佩戴N95口罩,并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2月24日到达中卫。

2.2 实时荧光RT-PCR检测结果

经实时荧光RT-PCR检测,丁某某咽拭子标本SARS-CoV-2RNA结果为阳性。ORF1ab、N和E基因Ct值分别为27.7、26.3和27.5,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和内部质控结果均成立。

2.3 基因组测序基本数据

测序下机Rawreads数量为17.38 G,使用fastqc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质控并过滤后,获得cleanreads数量为86.0 M,Q30以上数据94.74%,GC含量50.65%,得到100%完整覆盖率的基因组序列。组装成功的全基因组序列命名为SARS-CoV-2/human/Ningxia/DSQ/2020/Asia/China(以下简称DSQ/2020),通过基因组序列比对获得29 903 bp的基因组序列,开放读码框(ORF)从5’UTR起始密码子(TAG)到3’UTR终止码子(TAG),包含11个基因(266~29 674),包括4个结构蛋白基因(S、E、M、N)和7个非结构性蛋白(ORF1ab、ORF3a、ORF6、ORF7a、ORF7b、ORF8、ORF10)[3],见表1。获得的DSQ/2020全基因组序列与CNCB公布武汉第一株病毒株NC_0455122.2的组成和结构一致,没有碱基的缺失和插入,未发现结构性变异,但存在变异现象,见表1。

表1 DSQ/2020和参考序列编码框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析

2.4 同源性分析

与参考株NC_0455122.2相比,DSQ/2020仅在ORF1ab区域发现了3个SNP,分别为G11083T、T11244C和T11318C,产生了3个错义突变,分别为L->F(亮氨酸->苯丙氨酸)、V->A(缬氨酸->丙氨酸)、Y->H(酪氨酸->组氨酸),其余区域均未发现变异;与宁夏其他12株SARS-CoV-2相比,不同序列之间存在3~25个SNP,核苷酸多态性主要发生在ORF1ab区域,该区域发现19个SNP,S区域发现3个,ORF7区域发现2个,E区域发现1个;通过与其他国内参考序列和12株宁夏株相比,丁某某作为伊朗回国病例,DSQ/2020具有3个与国内株均不一致的SNP位点(G11083T、T11244C和T11318C)。除了在ORF1ab区域发现了3个SNP位点之外,DSQ/2020在8287位点为C,28144位点为T,按照目前SARSCoV-2不同分型方法,该毒株属于L-Lineage/LineageB谱系SARS-CoV-2。

2.5 基因进化及溯源分析

2.5.1 病毒谱系划分 对国内外不同地区来源的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序列进行进化分析,进化关系显示,全球流行SARS-CoV-2可以划分为2个分 支,S-Lineage/LineageA和L-Lineage/LineageB[4]。以全基因组序列进行进化分析,如图1所示,DSQ/2020与欧洲L谱系的流行株同处于L-Lineage/LineageB分支,属于L-Lineage/LineageB谱系SARS-CoV-2,这与SNP分型法划分的谱系一致,见图1。

2.5.2 溯源分析 按照流行时间来看,DSQ/2020与2019年12月武汉的流行株、2020年2月北京流行株[5]以及2020年2月宁夏流行株,均存在较大差别,处于不同进化分支,属于不同谱系的病毒,证实DSQ/2020为境外输入病例。

2.5.3 基因进化分析 全基因组进化树显示,DSQ/2020与土耳其、巴基斯坦和缅甸等来源的毒株位列同一分支,这与我国北京新发地疫情(2020年6月)[6]、河北石家庄疫情(2021年1月)[7]、广州2例输入病例(2021年3月)[8]等后期病例均有不同,处于不同的进化分支,DSQ/2020处于LineageB.2进化分支,而后期北京、石家庄和广州等地确诊病例处于LineageB.1进化支[6,8]。而且核苷酸和氨基酸变化均不一致,进一步证实DSQ/2020属于伊朗输入病例,见图1。

图1 基于最大似然法构建的SARS-CoV-2全基因组序列进化树

3 讨论

SARS-CoV-2为RNA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加之流行范围广,导致病毒谱系呈现多样化分布。通过8 782位和28 144位核苷酸变异的分型鉴定,在2020年1月7日之前流行主要为S/A型,而2020年1月7日后主要为L/B型[4,9];同时国内不断有新的基因型别病毒输入,如2020年6月北京新发地[6]疫情被证实为B1亚型,2021年1月河北石家庄[7]疫情被证实为B.1.1.123型,2021年3月广州[8]疫情被证实为B.1.525型。随着国外疫情的进一步发展,“外防输入”对我国疫情防控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加强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输入病例标本的全基因组变异监测具有重要意义[10-11]。

2020年2月25日之前,我国未见有境外输入病例的报道,经与中国疾控中心沟通,此病例为中国首例境外输入性病例。本文针对我区发现的我国首例境外(伊朗)输入性病例标本(DSQ/2020)开展回顾性调查和病毒全基因组变异分析,旨在与近期我国几起输入性病例进行比较和病原学溯源分析。SNP分析发现,DSQ/2020株与宁夏株和国内其他省份流行株相比,核苷酸变异主要发生在ORF1ab区域,且该突变与国内株变异位点均不一致(G11083T、T11244C和T11318C),在初步证实丁某某为国外输入病例的基础上,提示要加强对输入病例的全基因组变异监测,及时掌握病毒变异情况,科学分析国外输入SARS-CoV-2对我国现行注射疫苗的有效性。病毒进化分析发现,DSQ/2020株与同一时期宁夏和其他地区流行株均不在同一谱系,而与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国家流行株处于同一进化分支,病毒遗传距离较近,再结合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国家为伊朗周边国家,而2020年2月,伊朗、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等国家疫情较为严重,根据丁某某旅居史,证实了该病例为伊朗输入病例。

丁某某病例经证实为我国首例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病例,从此拉开了我国新冠肺炎防控“外防输入”的序幕。通过与我国近期发生的几起输入性疫情的病毒特性比较来看[6,8],DSQ/2020是宁夏首例输入性病例,并从其发现时间证实也是我国的首例输入性病例。相对于我国近期境外输入的新冠病毒全部处于LineageB.1进化支[6,10],DSQ/2020与宁夏本地流行株和国内其他地区流行株均不处于同一个进化支,遗传距离较远,pangolin分型显示基因型别为B型,与B.4和B.6型病毒亲缘关系较近。本研究所选的SARS-CoV-2为疫情早期毒株,SNP位点的多元性和基因型别的多样性,表明该病毒短时期内在全球暴发流行,而且容易随着传播及流行发生基因变异。随着疫情的发展,变异后的病毒是否会发生传染性的改变、致病性的改变或者对疫苗有效性的改变,需要持续监测。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尤其现阶段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而国外疫情呈现暴发与流行高发的态势下,加强“外防输入”尤为重要。在发现输入性病例时,及时开展病毒全基因组测序,科学、有效地进行病毒溯源,可为疫情防控提供准确的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谱系宁夏变异
神族谱系
百年大党精神谱系的赓续与文化自信
王锡良陶瓷世家谱系
变异危机
变异
宁夏
再论东周时期铜簠的谱系和源流
宁夏煤电博弈
宁夏
变异的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