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olι基因对结肠癌细胞铂类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2022-12-21李元杰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药组奥沙利结肠癌

隋 御,王 媛,李元杰,彭 亮,徐 方

(1.宁夏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银川 750004;2.宁夏医科大学生育力保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银川 750004;3.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皮肤科,银川 750004)

结肠癌(cancer of colon)在世界范围是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结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显示,我国结肠癌新发率和死亡率分别居恶性肿瘤第三和第五位[1]。目前对结肠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化放疗为辅[2]。铂类药物由于其药物活性高、治疗效果好,可以和其他抗肿瘤药物联合使用,因此在肿瘤治疗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肿瘤细胞对于铂类药物的耐药性也越来越被人们关注。近年来通过研究肿瘤细胞对铂类抗肿瘤药物的耐药机制,来降低其耐药性,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

DNA聚合酶ι(DNA polymerase iota,polι)作为Y家族DNA聚合酶中保真性较低的基因,其复制保真度比高保真DNA聚合酶低103~104倍[3],低保真度的积累会导致基因突变,进而诱导肿瘤的发生。有研究[4]证实,polι基因在消化道肿瘤细胞中表达活跃,该基因与肿瘤细胞的耐药性也有一定的关联性[5]。本研究通过RNA干扰技术下调人类结肠癌肿瘤细胞SW480中polι基因的表达,并结合肿瘤治疗药物奥沙利铂,探讨polι基因与肿瘤治疗药物联合作用对肿瘤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为肿瘤临床治疗提供前期理论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人类结肠癌细胞SW480采购于中科院上海细胞库,细胞培养使用含10%胎牛血清与1%青-链霉素的1640培养液,于5%CO2、37℃的无菌培养箱中常规培养。胎牛血清购自Biological Industries公司,1640培养基购自Gibco公司,RNA干扰用的Lipofectamine RNAiMAX试剂购自赛文公司,目的基因及对照组所使用的RNA干扰片段由上海生工技术有限公司设计并合成,目的基因及管家基因引物由通用生物系统有限公司设计并合成,RNA提取试剂购自全式金生物有限公司,反转录试剂购自TaKaRa公司,定量PCR试剂购自Vazyme公司,Taq DNA聚合酶购自加拿大Fermentas公司,Annexin V-APC/7AAD细胞凋亡试剂盒购自联合生物有限公司,MTT与CCK-8试剂盒购自赛文公司。

1.2 方法

1.2.1 RNA序列的设计与合成 根据从Gen-Bank中查找的polι基因(Gene ID:11201)编码序列,结合RNA干扰设计原则,采用美国Dharmacon公司的网上设计软件,由上海生工技术有限公司合成能使目的基因polι低表达的siRNA基因表达序列,见表1。

表1 polι干扰序列

1.2.2 干扰片段的转染与实验分组 按Lipofectamine RNAiMAX说明书操作进行干扰片段的转染。实验细胞分为6个组:1)空白组:未经任何处理的SW480细胞;2)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片段的SW480细胞;3)实验组:转染SiRNA干扰片段,可以降低polι基因表达的SW480细胞;以上各组细胞常规培养24 h后给予奥沙利铂处理24 h后更换普通培养基,成为空白加药组、对照加药组和实验加药组,再进行后续实验。

1.2.3 Real time-PCR检测polι基因表达 利用TRIzol法分别提取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细胞的总RNA,检测和使用反转录试剂盒将总RNA反转录为cDNA,对cDNA中的polι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olι基因和GAPDH基因的上游引物序列见表2。扩增体系按照TB GreenRPremix Ex TaqTMII(Tli RNaseH Plus)试剂盒说明操作,7500FAST检测基因表达情况,所得数据通过比较CT值法(2-△△ct)进行相对定量分析。

表2 polι和GAPDH引物扩增序列

1.2.4 MTT法确定药物给药剂量 根据课题组前期实验结果、结合预实验结果设置5个实验(奥沙利铂)药物浓度梯度:1.25、2.50、5.00、10.00和20.00 μg·mL-1。将对数生长期的SW480细胞调整细胞浓度接种于96孔板中,使其浓度为5×103个细胞/孔,24 h后按照药物5个浓度梯度,每孔加入不同浓度的奥沙利铂药物;20 h后每孔加入20 μL的MTT工作液继续培养4 h,上机前每孔加入100 μL孵育15 min,在490 nm波长下检测各孔的光密度(OD)值,细胞存活率=OD加药组/OD对照组×100%,根据公司计算药物对细胞的抑制效率。每组细胞设3个复孔,以上实验重复3次。

1.2.5 流式细胞技术检测靶细胞的凋亡率 于细胞转染24 h后,收集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以1×105个/mL的浓度将细胞接种于6孔板中,每孔接种1 mL,其中一半的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加入药物奥沙利铂,使其培养基终浓度为5 μg·mL-1,设为空白给药组、对照给药组和实验给药组细胞,另一半为普通培养基。继续培养24 h后收集各组细胞,用冷PBS缓慢洗涤2遍,以1 000 r·min-1,离心5 min弃掉上清。加入凋亡试剂进行染色,避光放置10 min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

1.2.6 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 按照RNA干扰操作说明书进行干扰片段的转染,4 h后更换常规培养基,24 h后收集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按照5×103个/mL的浓度将细胞接种到96孔板中,每孔接种0.1 mL,其中一半的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加入药物奥沙利铂,使其培养基终浓度为5 μg·mL-1,设为空白给药组、对照给药组和实验给药组细胞,另一半加入普通培养基。继续培养24 h后更换普通培养基,分别加入CCK-8试剂,于24、48、72和96 h检测各组细胞在480 nm波长下的OD值,细胞抑制率=(1-细胞存活率)×100%,计算药物对细胞增殖的抑制情况并绘制曲线。

1.2.7 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存活分数 于细胞转染24 h后,收集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调整细胞浓度至1×103个/mL,将细胞接种到6孔板中,每孔接种2 mL。其中一半的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加入药物奥沙利铂,使其培养基终浓度为5 μg·mL-1,设为空白给药组、对照给药组和实验给药组细胞,另一半为普通培养基。继续培养24 h后更换普通培养基,继续培养10 d后弃培养基,PBS洗涤2遍,甲醇固定后,加入0.1%考马斯亮蓝染液染色,1 h后流水冲洗并晾干。低倍镜下计数≥50个或直径>0.5 mm的细胞集落数。根据公式计数集落形成率(colony form-ing efficiency,CFE)。CFE=(集落数/接种细胞数)×10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与GraphPad Prism 8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olι基因干扰效果检测

采用Real time PCR检测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及空白组相比,实验组polι表达水平降低39%(P均<0.05);对照组和空白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5、2.50、5.00、10.00、20.00 μg·mL-1给药浓度的奥沙利铂的抑制率分别为3.8%、39.6%、52.2%、68.4%、94.8%,见图1。

图1 RT-qPCR检测polι基因在SW480细胞中的表达

2.2 奥沙利铂给药剂量的确定

MTT实验结果显示,药物浓度在5 μg·mL-1时的抑制率为52.2%,因此选择该浓度为给药浓度进行后续实验。

2.3 下调polι基因表达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未加药物处理时,空白组、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细胞凋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加入奥沙利铂后,实验加药组与对照加药组和空白加药组相比细胞凋亡率增高(P均<0.01),见图2。

图2 下调polι基因表达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2.4 下调polι基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CCK-8实验检测显示,与对照加药组相比,实验加药组和空白加药组细胞增殖率降低(P均<0.05);空白加药组和对照加药组的细胞增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3。

图3 下调polι基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2.5 下调polι基因对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

集落实验检测目的基因对药物敏感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相比,集落形成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加药组和对照加药组相比,实验加药组的集落形成数量降低(P均<0.05),见图4。

图4 下调polι基因对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

3 讨论

目前铂类药物广泛应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而在肿瘤的长期化疗与放疗过程中,有越来越多的患者对药物产生耐药性,最终导致治疗失败。研究显示[6],DNA损伤修复是肿瘤细胞对铂类药物产生耐药的机制之一,也是奥沙利铂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耐药机制。跨损伤DNA合成(translation DNA synthesis,TLS)是一种利用损伤核苷酸为模板,通过DNA聚合酶DNA进行自我修复的重要方式。有研究[7]发现,DNA聚合酶zeta和iota是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耐受的关键。polι基因是参与TLS过程的重要DNA聚合酶,已被证实在人类食管癌、人神经胶质瘤、葡萄膜黑色素瘤和乳腺癌中高表达[4,8],提示polι基因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形成有关。Nicolay等[9-10]发现DNA聚合酶polβ能导致肿瘤细胞对铂类化疗药物耐药,并提出polβ突变与结肠癌发生有关,由此推测polι基因可能在结肠癌细胞对铂类药物耐药中起重要的作用。刘瑾等[11]研究中发现,下调食管癌细胞polι基因的表达,肿瘤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提高。本研究结果显示,下调polι基因的表达水平对结肠癌细胞SW480的增殖和凋亡水平没有显著影响,但会提高细胞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表现为细胞凋亡数量增加、早期和晚期凋亡的数量明显上升。Li等[12]研究发现,干扰polι不会影响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但它可以抑制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Zhou等[13]对人类食管癌细胞中的polι基因分别进行沉默和过表达后给予顺铂处理,发现polι基因过表达后,食管癌细胞对顺铂耐受性提高,反之沉默polι基因表达后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会显著增加,同时polι基因的下调表达可抑制食管癌细胞的生长与克隆形成。本研究结果显示,低表达polι基因同时辅以奥沙利铂药物后,细胞的增殖被抑制,克隆形成率降低。

本次实验显示,单纯降低polι基因在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细胞的凋亡和增殖并未受到明显影响,但细胞对铂类药物的敏感性却提高。推测polι基因正常情况下可能并不是结肠癌细胞保证生存的必要基因,而当细胞受到外界因素刺激干扰后,polι基因开始变得重要,表现为细胞对铂类药物刺激的保护作用。提示polι基因可能是增加结肠癌细胞对铂类化放疗药物抵抗性的一个因素。在临床治疗中,通过抑制polι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可以提高结肠癌细胞化疗敏感性,从而提高结肠癌治疗的效果。

同时,作为DNA跨损伤合成途径的重要聚合酶,polι具有修复多种DNA损伤功能,可与其他跨损伤合成途径的聚合酶共同作用于DNA损伤位点,参与由UV引起的多种DNA损伤的修复,如(6-4)T-T光产物DNA损伤、T-T环丁院二聚物DNA损伤[14],以及DNA双链断裂等。下一步,将以化放疗治疗中使用的射线为对象,探讨polι在射线造成的DNA损伤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猜你喜欢

药组奥沙利结肠癌
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MicroRNA-381的表达下降促进结肠癌的增殖与侵袭
耐奥沙利铂人胃癌SGC-7901细胞具有高侵袭转移性及上皮间质转化特征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奥沙利铂联合羟基喜树碱治疗晚期胃癌临床分析
试论补阳还五汤中黄芪与活血药组的配伍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结肠癌78例临床观察
结肠癌合并肠梗阻41例外科治疗分析
不同时期RNA干扰水通道蛋白4对早期创伤性脑水肿影响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