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二次科考介绍

2022-12-21

水生生物学报 2022年12期
关键词:水生青藏高原科考

自20 世纪50年代末以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一直是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的骨干力量。不仅科学记述了大量的藻类、原生动物、底栖动物和鱼类的新属种,而且根据现生裂腹鱼类的地理分布和演化规律佐证了青藏高原的隆起过程,成为我国动物地理学研究的典范。

围绕新时期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和建设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二次科考中承担了青藏高原典型高寒湿地水生生物的组成及其变化特征、水生生物和水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及主要水生生物类群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机制等方面的调查研究,陈毅峰研究员作为任务三《湿地生态系统与水文过程变化》专题的第二负责人具体主持了《水环境与水生生物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子专题,集中了化学生态学、藻类分类与资源利用、原生动物功能基因组学、水生无脊椎动物分类与多样性、生物入侵与适应性进化、寄生虫学与协同进化等6 个团队协同攻关。

此外,隋晓云博士还主持了任务五《青藏高原外来种入侵生态影响和风险评估》课题的调查研究。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南通大学和广东海洋大学的相关团队共同开展青藏高原外来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爬行动物和家栖鼠类)分布现状的调查,预测外来脊椎动物的潜在分布区并进行入侵风险评估。

上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主持的子专题和课题日前均已经顺利通过中期评估。

猜你喜欢

水生青藏高原科考
青藏高原上的“含羞花”
给青藏高原的班公湖量体温
我国最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下水
青藏高原首次发现人面岩画
互助
互助
中国南极科考30年历程
极地科考破冰船概貌
跟我进城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