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战斗机蓝天铸剑歌

2022-12-19李清张聚恩

航空世界 2022年9期
关键词:战斗机研制设计师

李清 张聚恩

战斗机,也称歼击机,包括制空战斗机和多用途战斗机,以空空导弹、航空火箭弹和航炮为基本武器,主要用于消灭敌人的飞机、巡航导弹等空中目标,也可用于打击敌方的各种地、海面目标,还可执行空中侦察、编队指挥和战术信息分发等任务,是空中力量的基本作战手段。经历早期空战探索、螺旋桨和喷气式时代,目前喷气式战斗机已经发展到第五代。中国战斗机的发展从引进仿制起步,经历自主设计跟跑,已跨进自主发展并跑阶段,步入世界战斗机强国之列。几代航空人不懈奋斗,用忠诚与心血打造了国之重器,保卫了祖国神圣领空。

一、引进仿制起步

歼5 战斗机与首飞试飞员吴克明

2008 年珠海航展上同框亮相的歼8 与歼10(陈学强/摄)

新中国战斗机的发展起步于1951 年4 月航空工业正式创建之时。经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新中国初步具备了飞机制造的配套能力。

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歼5 于1954 年开始研制,1956 年7 月19 日在沈阳首飞。该机是仿米格-17 的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最大飞行速度1145 千米/小时,实用升限16000 米,采用带加力的涡喷5 发动机,装有1 门37 毫米航炮、2 门23 毫米航炮。歼5 自1956年9 月开始批量生产,到1959 年5月停产时累计生产767 架。

巴基斯坦空军退役的歼6 战斗机,机身涂装采用中巴两国国旗图案。

歼5 飞机的升空,标志着新中国进入了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批量生产喷气式战斗机的国家行列。歼5 装备部队后,很快成为空海军航空兵主力机型,先后击落美制F-84、F-86、RB-57A 和F-4B等入侵飞机。其中,1958 年1 月7日海军航空兵击落国民党空军RB-57A 高空侦察机和1970 年2 月10日在海南乐东上空击落美军高空无人侦察机,均成为世界著名战例。

1958 年12 月17 日,新中国制造的第一型超声速喷气式战斗机歼6 成功首飞。其脱胎于米格-19,属于第二代喷气式战斗机,最大平飞速度1490 千米/小时,实用升限17500 米。该机采用两台涡喷6发动机,3 门30 毫米航炮,可挂载PL2/PL5 空空导弹,后期型号还配装了机载雷达。歼6 于1958年初开始研制,1960 年投入批生产,1964 年开始交付空军使用,到1983 年停产时共生产5205 架,其中780 架出口到十几个国家。

歼6 是我国空海军航空兵装备数量最多、服役时间最长、在国土防空作战中战果最辉煌的战机。从1964 年开始装备,到1968 年国土防空最后一战,共击落各型敌机22架,包括美制第三代战斗机F-4 和F104,自身无一被击落,在国土防空作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1966 年1 月17 日,我国制造的第一型两倍声速战斗机歼7 成功首飞。该机脱胎于米格-21,属于第三代喷气式战斗机,最大飞行马赫数2.05,实用升限18700 米,采用大后掠角切尖三角翼,细长机身,装有一台涡喷7 双转子发动机,配备第二代机载雷达和空空导弹;具有突出的高空、高速特性,使用维护简单。歼7 于1966 年定型,2006 年停产,累计生产4000 余架,是我国改进改型型号最多的战斗机,除装备中国空军和海军外,还出口30 多个国家,是中国最知名的军机出口品牌。1966 年,歼7 列装不久,就首开纪录,击落了入侵我国领空的美军高空无人侦察机。在随后的几年里,它又先后击落5 架美军高空无人侦察机,为空军国土防空作战画上了圆满句号。目前,歼7 飞机正在逐步退役。

歼7 战斗机三视图(高飞/绘)

随着歼5、歼6、歼7 战斗机的研制生产与装备,人民空海军航空兵不断壮大,从1949 年到1969 年底,我空海军在国土防空作战中先后击落各型敌机141 架、击伤238 架,给来犯之敌以有力痛击,到20 世纪70 年代祖国领空再无敌机来犯。

北京航空馆展出的歼8II 战斗机全尺寸木制样机

二、自行设计跟跑

20 世纪50 年代中后期,在雅克-18 教练机和米格-17 战斗机仿制生产之后,新中国按照预定目标开始了自行设计和制造军用飞机的尝试。

1964 年,在前三年全面消化吸收米格-21 技术的基础上,我国开始了新的高空高速战斗机的自行研制,定名为歼8。该机1969 年首飞,1979 年定型,1980 年开始交付部队。歼8 最大平飞马赫数2.2,实用升限20000 米,作战半径800 千米。它采用大后掠角切尖三角翼,细长机身,机头进气,装有2 台涡喷7/涡喷13 发动机。

歼8 列装后,又推出了歼8II 飞机,改由两侧进气,加强了武器、火控、电子、雷达和动力系统,空战性能全面提高。1984 年6 月12 日,歼8II首飞成功,1988 年3 月定型,随后陆续装备部队,成为20 世纪80 年代到21 世纪初我国空海军航空兵的主战机型,装备数量超过300 架。歼8 系列飞机的研制与装备,是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共和国不能自行研制高空高速歼击机的历史永久结束。

歼11 战斗机发射干扰弹(陈学强/摄)

飞翔在茫茫大海上的歼15 舰载战斗机(岳书华/摄)

歼16 多用途战斗机已成为我军主力机型(陈学强/摄)

20 世纪90 年代,在引进苏-27飞机的基础上,我国开始了歼11系列飞机的自行设计。1993年4月,经中央军委批准,引进苏-27 飞机生产许可证、建立生产线,通过组装、仿制,最终实现国产化。1998 年9 月,组装的苏-27 飞机首飞,命名为歼11,1999 年9 月开始装备部队。实现全面国产化后,被命名为歼11B。歼11B 实现了机体平台、材料、动力装置的国产化,配装了国内自行研制的飞控系统、雷达火控系统、高度综合化的航电和武器系统,综合作战能力全面提高。

2004 年8 月,航母工程启动,歼15 单座双发舰载战斗机随之立项。该机以国产歼11战斗机为基础,增加了鸭翼,改进了增升装置,设计了可折叠机翼、大强度起落架和尾部拦阻钩等。歼15 于2009 年8月首飞,2012 年11 月23 日首次成功着舰和起飞,2013 年6 月29日首次实现短距滑跃起飞。歼15战斗机的成功研制填补了我国舰载战斗机的空白。

2000 年后,航空工业在歼11的基础上自行研制了歼16 双座双发多用途战斗机,用于执行空空和空面作战任务,歼16 战斗机2011年首飞,2014 年首批交付,迅速成为21 世纪我空海军对地、海打击的主力机型。

歼11、歼15 和歼16 的研制与装备,标志着我国战斗机的研制生产实现了从第三代向第四代、从单一陆基型向陆海双基型的跨越。总体而言,完成了从测绘仿制向自行设计制造的转变;但发展模式仍为跟踪发展,即瞄准国外既有产品、消化吸收再创新,走逆向设计之路。

三、自主发展并跑

20 世纪80 年代以后,随着综合国力和科技能力的增强,我国的战斗机开始瞄准未来作战需求,走进自主发展新阶段。

我国战斗机自主发展的开山之作当属歼10。1982 年,为满足军队作战任务需求,跟上世界战斗机发展步伐,中央高瞻远瞩,在国家财力困难的条件下,果断决策研制一型全新的、性能良好的战斗机,确保在21 世纪初列装服役,并借此提高中国航空工业的设计、制造和管理水平。

1986 年,新歼(歼10)项目立项,代号“十号工程”。歼10是中国自行研制的高性能、多用途、全天候先进战斗机,采用单座、单发、腹部进气、鸭式气动布局,中、低空机动性能突出,综合作战效能好。该机1998 年首飞,2003 年装备部队,成为歼20 服役前中国空军装备的主力作战机种。

八一飞行表演队歼10 编队(陈学强/摄)

歼20 双机编队(陈学强/摄)

而我国战斗机自主发展的巅峰之作当属歼20。早在1992 年,航空工业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开始远景机概念研究。从八五计划开始,列为重点预研项目。经历两个五年计划的预研,到十五计划期末,系统化预先研究成果涌现,新型号的形态呼之欲出。在型号正式立项后,仅用了不到四年时间,歼20 就于2011 年1 月11 日首飞成功;又经过5 年奋斗,2016 年列装空军作战部队,创造了世界新战机研制的奇迹。

歼20 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五代战斗机,它的研制实现了既定的四大目标——打造跨代新机、引领技术发展、创新研发体系、建设卓越团队。中国航空工业为我军空中力量的建设奉献了一款可以与世界任何先进战斗机匹敌的最先进装备,为新时期我军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四、感天动地两代人

回顾我国战斗机的发展,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航空人接力拼搏的时代画卷。在这幅画卷中,最动人、最能体现航空报国精神的是以顾诵芬、宋文骢、孙聪、杨伟、罗阳等为代表的两代航空人。

1964 年起,顾诵芬作为型号副总设计师领导了歼8 飞机的气动设计工作。他1972 年被任命为歼8总设计师,1981 年出任歼8II 总设计师,为歼8 系列飞机的研制做出了卓越贡献。

飞机研制是一个把可能变为现实的往复迭代、逐次逼近的过程,其间各种矛盾不计其数,各种问题需要依次解决。歼8 飞机首飞后不久,就遇到飞机尾部超声速抖振的问题。当时没有相应的地面试验和对空观测设备,顾诵芬冒着生命危险,3 次乘坐歼教6 飞机,尾随前飞的歼8 飞机,用望远镜和照相机观察粘贴在机尾上的毛线条流动情况,以便找到原因,对症下药。他以不惧牺牲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赞歌。

1985 年10 月,歼8 白天型和歼8 全天候型飞机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顾诵芬名列榜首,居功至伟。

20 世纪80 年代,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空军亟需一型面向21世纪初军事需要、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国内自行研制的战斗机。在深入论证后,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提交的方案中标。1984 年5 月,成都所和成飞公司被确定为歼10 研制总体单位。1986 年1 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发文,批准歼10 立项,列入国家重大专项。1986 年7 月,宋文骢被任命为歼10 总设计师。

歼10 的研制,经历了我国军工历史上最困难的“军转民”时期。在宋文骢带领下,厂所共同努力,克服了经费不足等困难,取得了型号研制的成功。他们突破了放宽安定度的短间距鸭式气动布局、四余度数字化电传操纵飞控系统、高度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使我国战斗机设计技术登上了一个新台阶。

1998 年3 月23 日,歼10 成功首飞。这一天,中国终于拥有了世界先进水平的自行研制的第四代战斗机,这一天也成为宋文骢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他的生日是3 月26 日,但是从这一天起,他把3 月23 日作为自己新生命的开始,他说:这一天就是我的生日。宋总和歼10团队为中国战斗机事业树立了一座永恒的丰碑。

2004 年8 月,航母工程启动。随后,歼15 舰载战斗机项目启动。时任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的罗阳被任命为歼15 项目现场指挥部总指挥,时任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所长兼总设计师的孙聪被任命为歼15 总设计师。他们精诚合作,指挥厂所联合大军,攻克了拦阻系统研制、机翼可折叠设计、换装大推力发动机、控制整机结构重量等道道难关;在他们提出的“面向制造的设计”和“面向设计的制造”理念的指引下,厂所一体,协同作战,保障了舰载机研制目标的实现。

2012 年11 月23 日,戴 明 盟率先驾驶歼15 舰载机在“辽宁舰”上成功着舰并起飞,随后另外4 名飞行员依次着舰并起飞。2012 年9月25 日,“辽宁舰”入列。

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是,两个月后的11 月25 日,为舰载机事业鞠躬尽瘁的罗阳因积劳突发疾病而殉职,终年51 岁,他把自己的生命融入了伟大的中国战斗机事业!

在中国战斗机的奋斗大军中,还有一位驰名世界的领军人物,他就是杨伟。1978 年,15 岁的他破格参加高考,被西北工业大学录取。1985 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杨伟进入成都所,成为歼10 研制队伍中的一名光荣成员,并在新战机研发中显露才干。他和同事们一起,完成了飞控系统软件开发,研制出飞控系统地面与机上的试验设施设备。杨伟展现出的优良专业素质、组织管理能力和坚韧的奋斗精神,赢得了广大干部职工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认同。

歼8 系列飞机总设计师顾诵芬院士

“歼10 之父”宋文骢(右)与歼20 总设计师杨伟

罗阳(左)与孙聪在“辽宁舰”上并肩战斗

2001 年1 月,38 岁的杨伟被任命为“枭龙”总设计师,成为当时航空工业集团最年轻的总设计师。此后,他还担任了歼10 双座机总设计师。在经历了多个项目的历练后,杨伟担当起歼20 的总设计师,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国人为之骄傲、世界为之瞩目的当代顶尖的先进战斗机。如今,成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的杨伟,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的目光也更为远大。

中国战斗机事业还在继续发展,铸剑蓝天的战歌将唱得更加响亮!

猜你喜欢

战斗机研制设计师
苏-35S战斗机
仿生眼的研制有新突破
我是小小设计师
设计师访谈
一种新型固定翼无人机的研制
创意设计师
XV-24A垂直起降验证机的研制与发展
137Cs稳谱源的研制
天才设计师
联合攻击战斗机(J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