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样态与创新路径研究※

2022-12-18曹哲

西南金融 2022年7期
关键词:主体经营融合

○曹哲

天津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 300392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制度和实践创新。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到2022年初步形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2021年底,农业农村部在解读《“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时,将产业融合化界定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要内涵和实现路径之一。近年来,国家层面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定位和重要性认识在政策制定与融合实践的互动过程中不断提升,从作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上升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要实现路径之一,从作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方面上升为关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达成的重大创新性制度和基础路径。在“十四五”时期及其后的更长阶段,深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亟需厘清其基本样态,把握其创新路径。

一、发展概况: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及主要成效

(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

产业融合是在信息技术革命及其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Herot&Weinzapfel(1978)、Sahal(1985)和Dosi(1988)等学者认为,技术在相关产业间的扩散和应用,使得相关产业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模糊了产业间的边界,催生了产业间的融合现象,增强了产业创造力。欧盟委员会的绿皮书提出,产业融合指的是市场、产业联盟、技术网络平台三方实施主体之间的融合。随着技术革命推进,产业融合现象逐渐扩散到农业、工业等多领域,从而带来不同产业之间的交叉融合。在我国,自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来,学者们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对其内涵作出多样化的理论概括,主要有:技术和制度创新驱动论、农业农村多功能开发论、利益联结机制纽带论、产业链条重构论、要素比较优势集成论。

本文借鉴上述研究,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界定为: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为基础,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驱动下,生产要素在农村三次产业之间加快流动和跨界配置,三次产业之间、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进行渗透、交叉和重组,农村各经营主体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农业农村多功能拓展,农业产业链延伸、供应链畅通、价值链增值,实现产业兴旺、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其本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强调经营主体的创新。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追求更高市场收益、节约交易成本等激励下,结成形式多样的跨产业合作经营组织方式,以发挥各自在三次产业有关环节上的分工优势,推动生产、加工、销售相连。同时,不断完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创新收益分享模式,以提升各融合主体的合作深度。第二,突出表现为产业组织形态的创新。农业与二三产业渗透、交叉、融合,生产要素的跨界流动和配置,农业农村多种功能的拓展,催生出休闲观光农业、创意农业、智慧农业、互联网+农业等诸多新产业新业态。农业与二三产业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乃至消除,一二三产业融为一体,农业产业链得以延伸、价值链得以增值、供应链得以畅通。第三,指向综合性目标。实现产业兴旺、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是农村产业融合的目标指向。在产业层面,通过融合发展,为农村三次产业发展带来强大动能,促进实现农村产业兴旺。在经营主体层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共同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促进实现农民增收。在农村层面,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表现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多种效益,能够推动实现乡村繁荣。

(二)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成效

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发展环境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近年来,我国形成强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制度体系,自2015年以来的历年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强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制度和政策,全面推开产业融合发展实践。从总体上来看,取得如下主要成效:

第一,多元化产业融合主体加快成长。各类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兴起,成为推动产业融合的主力。截至2018年底,全国家庭农场达到近60万家,其中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达8.3万家;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到217.3万家,其中县级以上示范社达18万多家;全国从事农业生产托管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达到37万个。第二,多类型融合业态加快培育。我国农村产业融合趋势向好,加快跨界配置农业和现代产业要素,促进产业深度交叉融合,形成“农业+”多业态发展态势。发展“农业+林牧渔”,形成综合种养等循环型农业。截至2020年底,我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3800万亩。发展“农业+信息产业”,形成数字农业、智慧农业、互联网+农业等业态。发展“农业+加工流通”,形成中央厨房、直供直销、会员农业等延伸型农业。发展“农业+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形成创意农业、功能农业等业态。同时,形成丰富多样的融合载体。“十三五”期间,我国累计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51个、农业产业强镇811个、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258个,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000多家,带动省、市、县建立各类农业产业园3000多个。第三,利益联结机制更为紧密。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当中,不同经营主体之间形成了股份合作、订单合同、服务协作、流转聘用、利润返回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和模式。农户同新型经营主体从简单的产品购销、土地流转、劳务关系转变为更为紧密的合作共赢关系,构建了产业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实现了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跃升。利益分配重点向产业链上游倾斜,广大小农户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当中,能够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二、基本样态:“功能—主体—要素—效益”理论分析框架

近年来,我国各地广泛开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培育出多种多样的融合业态,三次产业在多层次多领域加深融合。在“十四五”时期及其后的更长阶段,推动乡村振兴必须进一步深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从功能、主体、要素和效益四个维度来分析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其基本样态表现为:由农业农村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构成的多功能融合;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小农户等农业经营主体构成的多主体融合;由劳动力、土地、技术、制度等构成的多要素融合;由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构成的多效益融合。

(一)功能维度:多种功能融合态势

农业农村多功能,指的是农业农村不仅具备经济功能(供给农产品及原料等),还具有社会功能(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农村就业、促进社会稳定等)、文化功能(传承和发扬农耕文化、乡风民俗,保存农业景观和乡土民居景观,孵化创意农业、体验农业、特色农业等多种业态)和生态功能(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环境,保持水土,促进生态平衡,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等多种功能。我国各地全面推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仅强化了农业农村经济功能,而且激活了其社会、文化、生态等功能,并表现为多功能之间的融合。

1.生态循环农业: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相融。这种业态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一种典型业态,是按照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促成种、养、渔、牧等农业内部产业融合,以及农业与加工业等融合,形成循环农业生态系统,促进经济和生态之间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这种业态主要体现了农业农村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的相融,能够有效改善农业环境污染、节约农业资源,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2.乡村休闲旅游业:经济功能与生态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相融。这种业态是近年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大实践创新,是依托农业资源和乡村民俗、文化等人文资源,将农业与旅游业相融合的产业业态。从本质上讲,这种业态是基于居民在闲暇时间追求休闲娱乐的现实需求,对农业、乡村文化和环境等资源的重新组合和再造。这种业态体现了农业农村经济功能与生态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等的相融,不仅有助于发展现代农业生产,还能够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传承和发扬乡村文化、打造美丽宜居的乡村生态环境。

3.特色农业: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相融。这种业态是近年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加快培育的一种业态,是指立足于地域特色自然和人文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农业科技应用,开发特色农产品的一种现代农业产业。作为一种融合业态,特色农业依托于当地的自然地理、气候资源和民俗风情等独特资源禀赋,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明显,具有品牌优势、质量优势和高附加值等特点,融合了农业农村的经济、生态和文化等多种功能。这种业态涉及种植、养殖、储藏、加工、保鲜等环节,涵盖瓜蔬产业园、果品加工项目、特色养殖项目、特色文化项目等产业形态,形成区域优势布局、产业园区集聚、产业信息化等发展趋势。

(二)主体维度:多元经营主体融合

随着我国农业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型,农业产业微观组织加快创新发展,在小农户的基础上演化出基于分工的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理论维度来讲,专业分工的经济性是推动农村产业微观组织创新发展的主要动力,专业化分工能够促进不同的农业生产经营者专注于自身的主攻领域,提高生产资料使用效率和信息处理能力。这些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全产业链上进行合作,基于各自不同职能和优势在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之间的诸环节上分工协作,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当前,多元经营主体融合主要表现为两大类模式:

1.“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的融合模式。该模式是指农户组成农民合作社,与龙头企业进行产业合作的经营组织形式。合作社承担了龙头企业和小农户之间的中介角色,合作社代表小农户利益,提高了小农户与龙头企业的对话协商能力。同时,龙头企业可以发挥其在搜集市场信息、现代农业设施设备和经营管理理念等方面的优势,经由合作社对农户进行专业化的服务、技术指导和培训,组织农户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经营。

2.“股份合作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的融合模式。该模式是指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同入股成立股份合作社,股份合作社在产业链中占据优势地位,并主导种植、加工和销售的经营组织形式。其中,农户以土地经营权、资金、生产资料等入股,成为股份合作社的股东之一,农户在合作经营中的角色发生重大变化,既是生产者,也是合作社股东和决策者,拥有一定的决策权,在共担风险的同时,能够获得分红,并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利润;龙头企业发挥其自身优势,在经营当中提供生产资料、资金和技术,同时,拥有一定的管理决策权;家庭农场发挥其在规模化、标准化农业生产和多种加工方面的优势;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繁育、机耕、加工、储存等服务。农户、龙头企业等主体成为利益共同体,农户在生产端发挥劳动、土地密集型领域的组织优势,龙头企业等主体在加工、销售和服务等环节发挥技术和资本密集型领域的组织优势,共同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利益最大化。

(三)要素维度:多种要素融合

我国在近年来着力加强城乡统一要素市场的制度体系建设,完善城乡要素资源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加快补齐乡村产业发展的短板。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劳动力、资本、土地、信息、技术等诸要素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进程中不断得到整合、配置和优化,多要素之间实现交叉相融。

1.土地制度改革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多要素融合。近年来,我国实施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释放了土地要素活力。一方面,部分农户的非农化转移,使得其对土地的依赖程度降低、流转意愿提升,从而引起不同主体间重新配置农村承包地使用权的现实需求。这些农户通过流转农村承包地使用权,获得财产性收入。另一方面,这一改革带来的土地要素动能,激励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流转获得农村承包地经营权,开展适度规模经营,举办适宜的融合类项目。其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的范围跨涉农村一二三产业,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将现代技术、信息和金融等高端要素合理配置于农村一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及农村三产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

2.人力资本积累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多要素融合。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际上是“以人为主体的要素配置行为活动”,要求产业主体具备较高的现代人力资本。农民通过政府推动开展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高素质农民培育行动等项目培训,加之在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合作中,学习后者在农业生产、技术和信息使用等方面的现代技能,从而提升生产经营方面的人力资本,成长为新型职业农民。其配置土地、技术和资金等要素的能力也得到提高,在发展产业生产经营中更好地整合多种生产要素,从而实现更高收益。与此同时,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业,他们不仅具备较高的人力资本,而且在资金、技术、管理等要素方面拥有一定的优势。他们积极投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此过程中汇集和融合多种要素,不仅提升生产经营服务收益,而且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3.农村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宽,带动多要素融合。从纵向看,农村产业链在融合进程中加快纵向延伸,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等多领域紧密链接,并串联起生产、加工、流通、存储、营销和消费等多环节。这就必然要求和推动多种生产要素在产业链上的自由流动、交叉重组和优化配置,在产业链上获得生产要素配置所引起的规模经济。同时,在纵向延伸中表现出多要素融合的态势。从横向看,农村产业融合是农业与农村二三产业的交叉相融,产业界限在融合当中变得模糊,三次产业涉及的领域实现横向拓宽。由此带来多种生产要素加快流动和跨界配置,驱动产生诸多跨越产业界限的融合业态。例如,在“互联网+农业”的融合业态当中,信息、劳动力、技术、知识等多种要素实现跨界配置和紧密相融。此外,近年来农村的文化和生态要素成为城市需要的稀缺性生产要素,驱动乡村休闲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成为城市居民享受乡村慢生活的一种集多种要素相融的农村新业态。

(四)效益维度:多种效益融合

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仅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产生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表现出多效益融合态势。

1.以经济效益为主的多效益融合。第一,带来宏观经济效益。产业融合的推进使得农村三次产业之间在技术、产品、管理和流程等多方面发生变革和创新。现代产业要素在农村三次产业间加快流动和整合配置,使得产业间的关联方式更为协调,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与此同时,农村三次产业的交叉重组,培育了生态循环农业、“互联网+农业”、乡村旅游业、创意农业、定制农业等大量融合业态。这些融合业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调对现代技术的应用,重视要素、组织的集约化,追求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特色化和高附加值,直接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壮大,带来经济、生态、社会等多重效益。第二,带来微观经济效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了农村产业微观组织结构优化,促进了融合主体增收。各类产业融合主体深入参与融合进程,创新出多种多样的合作经营方式。特别是以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组成产业经营发展共同体,形成一种相互交融的紧密合作状态,推动组织结构的优化。社会资本理论认为,社会组织中的个体之间的信任、组织网络和规范,推动着他们相互合作,提高组织和社会效率。这些产业融合主体结成的共同体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畅通信息交流分享,节约交易成本,提升组织行动力和竞争力。他们在经营融合项目过程中,能够获得和分享农村三次产业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态等多种收益。

2.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多效益融合。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来了保障农业安全、促进农民就业、改善产业发展基础环境等溢出效益。第一,保障农业安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发展,使得农业的基础性和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在政策和实践上都促进了我国夯实农业安全生产基础,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保供能力。第二,促进农民就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壮大了农村二三产业,培育出诸多新业态,为农民进入农村非农产业提供了诸多就业空间和机会,促进其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增强就业创业技能。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机遇和潜力得到充分释放,吸引了大量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第三,改善产业发展基础环境。各地加大培育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产业强镇和特色产业专业村,加强水、电、路、网、住宿等配套设施建设,从而改善农村产业发展的基础环境。第四,带动贫困地区脱贫。发展产业是实现贫困地区脱贫和发展的长久之策,这就要求贫困地区坚持走融合发展之路,培育融合业态,壮大当地的三次产业。据统计,产业扶贫覆盖了全国90%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3.以生态效益为主的多效益融合。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来了对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的有益影响。第一,推动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绿色发展。各地在融合进程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农业由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方式向绿色、集约、循环的生产方式转变,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在农业生产环节,各地组织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利用节水设备进行精准灌溉,推广采用绿色农业投入品,对秸秆、粪污、地膜及包装等开展科学回收和二次利用,以改善农业产地环境,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在农产品加工环节,各地着力推动建立低碳低耗循环高效的绿色加工体系,建设农产品冷藏库、烘干房等初加工设施,加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推进绿色高效、节能低碳的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应用,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清洁生产,推动农产品加工剩余物资源化利用。这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农村产业生态化的趋向。第二,优化农村生活、生态环境。各地在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时,注重对生态功能的开发,将当地的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各地加大力度对乡村种、养、住等各类空间进行科学规划和综治整理,建设美丽田园、宜居宜业的生活生产空间,同时依托当地的生态资源,发展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业。这体现了农村生态产业化的趋向,以生态资源来发展融合产业的同时,也优化了生活、生态环境。

三、案例做法: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模式

基于产业延伸带动作用的不同,本文将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归纳为:以一产为带动的顺向融合模式、以二产为带动的双向融合模式、以三产为带动的逆向融合模式。通过探讨这三种典型模式及案例①依据学术惯例,本文对案例的地名、公司名做匿名处理。,有助于厘清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经验做法。

(一)顺向融合模式:浙江省X县稻鱼产业融合发展为例

X县是“田鱼之乡”,其推动稻鱼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做法是:第一,依托稻鱼种养殖优势,发展高效生态农业。2017年,X县成立县侨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带动全县农业发展的公共平台。该公司在全县推广实施“稻鱼共生”标准化生产,推动镇(乡)、村创建稻鱼米示范基地,从2017年创建基地的1500亩,发展为2020年的6000亩,示范基地分布于23个乡镇47个行政村,辐射带动全县50000多亩稻鱼共生产业发展,实现亩均增收1000多元。X县制定了绿色和有机稻鱼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面向农民开展绿色和有机稻鱼生产技术培训,推动稻鱼共生田鱼标准生产。第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伸产业链。X县以园区化标准化为方向,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建设,拓展稻鱼米、田鱼加工。大力培育农产品加工主体,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在稻鱼米加工业中发挥带动作用。X县与科研院所进行合作,深入开发稻鱼米和田鱼的系列加工品,提升加工附加值。第三,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一方面加快农旅融合发展。X县积极推动稻鱼共生产业向休闲观光农业转型,制定《美丽田园五年建设方案(2016—2020年)》,推动建设稻鱼共生景观带,建设创意农业、稻鱼共生农业强镇,扶持一批特色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另一方面推动农文融合发展。X县充分挖掘稻鱼共生系统内在的传统稻鱼文化,吸引文创人员、农遗爱好者等群体创新设计、开发有关实物产品,完善稻鱼共生系统的设施环境,提升游客观赏、体验农遗文化的便捷性,促进农业、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积极推动当地特色的鱼灯舞创新,进行农遗文化的艺术展演。第四,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开展综合营销。健全县域农业公共品牌使用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品牌认证、保护、使用,推动产业品牌化发展。X县的稻鱼米荣获“浙江好稻米”金奖,以及“中国好稻米”等称号,田鱼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X县充分利用电商、“互联网+”等新兴手段,拓展线上销售,加强品牌营销。同时,通过举办农博会、茶博会、侨博会等展会和田鱼文化节等活动,提升稻鱼米和田鱼的知名度。近年来,X县的稻鱼米发展为中高端大米产品,收购价格从2—3元/斤提高到10元/斤以上,农户散粮售价稳居3.5元/斤以上,田鱼销售价格从10元/斤提高到50元/斤以上。

(二)双向融合模式:河北省Y农业公司马铃薯加工业融合发展为例

河北省坝上地区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适宜种植马铃薯,是我国马铃薯种植的传统优势区域之一。作为当地农业龙头企业,Y农业公司深耕马铃薯加工业,覆盖种薯、种植、仓储、加工、商品薯、全粉销售、全粉废渣利用、畜牧养殖等环节,探索出一条以马铃薯加工业为主,向上游的一产和下游的三产延伸的融合发展之路。Y农业公司的主要做法是:第一,建立紧密型合作经营方式。该公司实施了马铃薯产业链的“公司+科研+基地+农户+合作社”经营组织方式,明确各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在供种、栽培、收购等方面实施统一管理,确保了马铃薯原料绿色供应、种植和收获。第二,加强育种技术和加工技术研发应用。该公司着力建设脱毒种薯繁育基地,研发推广专用型品种,提升原料与加工的匹配性,引进国外马铃薯全粉加工技术及生产设备,开展高标准马铃薯全粉加工。第三,与科研院校合作开展技术培训。通过培训提高种植户的种植能力,推动形成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同时提升工人的马铃薯加工规范操作能力。第四,探索马铃薯加工与旅游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打造农业旅游园区,依托马铃薯种植、加工场所,发展农旅生态观光游、工业旅游。挖掘马铃薯种植文化,讲好马铃薯繁育知识、马铃薯舌尖文化,开发功能性马铃薯营养粉、月饼、手撕面包、面膜等多种产品。第五,带动当地马铃薯产业发展,促进农户增收。该公司带动周边县区几十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万农户进行集约化种植,农户每亩增收1000元以上。该公司深度参与脱贫攻坚,与贫困农户合作建立马铃薯种植扶贫基地7000余亩,带动当地贫困户实现年均增收6000元。第六,加强马铃薯产业的生态效益。该公司在马铃薯种植收获环节实施机械刹秧粉碎还田,开展马铃薯与麦类轮作种植,增加土壤有机质,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在加工环节,充分利用马铃薯全粉薯渣进行饲料加工,实现加工废料循环利用和增值。

(三)逆向融合模式:陕西省Z县“电商+”猕猴桃产业融合发展为例

Z县地处秦岭北麓,气候温和,雨热同季,是我国猕猴桃优生区之一。近年来,Z县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大力发展县域电商产业,带动猕猴桃种植、加工、物流、仓储等业态发展,走出了一条电商联通一产和二产、紧密衔接产销两端的融合发展之路。其主要做法是:第一,着力培育电商产业。2016年,Z县出台《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开启全面推动县域电商产业发展。支持当地农村电子商务全民创业,扶持一批本地农村电子商务企业,引导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猕猴桃等农产品网上销售业务。推进与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的合作,支持电商、邮政、供销在全县各镇街、行政村设立电子商务服务网点。第二,推广猕猴桃标准化科学化生产。Z县加强对猕猴桃产业“前生产”环节的把控,全域推广猕猴桃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加强品控体系建设,2019年该县猕猴桃产业园覆盖的种植面积达26.6万亩。第三,打造多元主体主导的电商+猕猴桃经营模式。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在参与电商+猕猴桃产业发展当中形成了多种模式:以产业园为主导平台的“批发市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电商”经营模式、以电商平台为主导的“电商平台+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电商企业+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农户+电商平台”经营模式。截至2020年8月,Z县培育各类电商企业485家,电商经营户5200多户,超过15万人融入电商产业链。电商+猕猴桃产业还表现出良好的脱贫增收效益,4300个贫困户参与网销猕猴桃,实现电商就业,户均增收2300元。第四,开发具有融合特质的多种业态和产品。近年来,Z县农业龙头企业加大深加工开发,生产出猕猴桃果汁、果酒、面膜、休闲食品等深加工产品。各经营主体将猕猴桃种植基地、果园改造提升为农业观光体验园,让游客了解猕猴桃文化、体验猕猴桃种植;猕猴桃加工企业开发果酒工业游,让游客了解果酒生产工艺。

四、域外经验:美国、日本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模式及做法

(一)日本的地产地销模式

日本将其国内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称之为“六次产业化”,主要模式是“地产地销模式”。该模式的主要做法是:第一,推行农产品“地产地销”。《六次产业化·地产地销法》提出,各地生产的农产品首先要坚持自产自销。“地产地销”是涉农经营主体能否被政府部门认定为从事第六产业的核心要件之一。获得认定之后,才可以享受低息经营贷款、购置设备补贴等多种支持。通过“地产地销”,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促进当地农业及相关配套产业发展。第二,支持农、工、商之间开展合作。日本地方政府支持从事二产、三产的工商企业到农村开发第六产业,提升农村产业发展水平。鼓励农业生产者与工商企业之间利用各自资源优势合作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农业生产者与工商企业以入股、订单等方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同时,对农工商合作予以规范,防止工商企业与农民争利,保护农民的利益。第三,发挥农协作用。日本农协承担着农业经营指导、销售农产品、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农资供应服务、提供设施设备服务等综合职责。近年来,日本政府将农协由农民经营组织提升为地区经济组织。农协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立农产品加工设施、直销店等方式,进行跨界经营,发展农村区域内的二产和三产。第四,重视六次产业化人才培养。鼓励院校科研单位举办六次产业化培训机构。通过开展系统化的六次产业化人才培训课程体系,提升六次产业从业者的综合技能,使他们具备跨界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项目的能力。日本各级政府组织各种交流会,促进六次产业从业者交流农产品信息、探讨市场合作。第五,提供财政政策支持。为推动六次产业化,日本政府实施了财政补贴政策,对六次产业化给予全方位的支持。例如,成立农林渔业成长基金,支持农业“六次产业化”发展。六次产业从业者在自有资金不足时,可以向政府申请低息贷款或无息贷款。六次产业从业者在开发新产品和服务时,其投入资金的三分之二可以申请财政补助。

(二)美国的农工商一体化模式

美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是其国内市场经济实现充分发展,农业与工业、商业实现高度专业化。农工商一体化模式的主要做法是:第一,实行高度组织化的农业生产。家庭农场是美国农业的基本经营单位,其经营规模普遍较大,平均经营面积约为418英亩。农业综合企业在家庭农场中推行机械化农业生产,实现从土地耕翻、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干燥等的全过程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收益。第二,将现代科技推广应用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当中。利用美国在分子技术、生物技术、制造技术、太空技术、数字技术等领域的科技优势,推动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一方面不断改良动植物品种、提升农业生产质量,另一方面培育出生物农业、数字农业、精确农业等融合业态。第三,推动农业服务社会化。发展服务型的农业合作社,建立发达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型农业合作社提供全方位服务,涵盖了农业产前的生产资料供应服务,产中的耕地、播种、施肥、收割等服务,以及产后的运输、贮存、销售等服务。第四,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美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农业教育机构及大学可以为农民提供完整的学历教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组织为农民提供农业实用技能培训,农业实验站对农民开展农场经营管理、生产技能等方面的指导服务,农业保险公司为农民提供风险防控指导服务。第五,注重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实施保护性耕作,推动休耕、少耕,开展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改善土地地力。完善土地休耕补贴,对参与休耕保护的农民给予政府补贴。开展生态高效农业建设,严格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推广使用有机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了农业与旅游、康养等产业的融合,推动了休闲观光农业等新型业态的发展。

(三)对中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启示

第一,加大开发农业农村多种功能,培育多种融合业态。日、美在建设现代农业、提升农业生产能力的同时,注重开发农业农村的生态、文化、康养等功能,发展休闲农业等融合业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应进一步提升对农业农村多功能的认识,积极拓展农业农村多种动能,深化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的融合,提升融合层次和融合质量。第二,着力提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主体的人力资本。日、美在推进本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进程中,重视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主体的培训,依托系统化的课程,培训生产技能、产业化经营和管理能力,提升其跨界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经营的能力。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应完善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主体的培育体系,通过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行动等举措,对不同主体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育,提升他们的生产经营服务能力,促进他们发挥在农村产业不同环节和领域中的优势。第三,增强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日、美在财政补贴、科技研发和推广、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促进了其国内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我国应当借鉴有关做法,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完善对经营主体的补贴政策和金融服务,健全农村产业公共设施。

五、创新路径: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

(一)主要问题

1.农业农村多功能开发融合程度不够深。各地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当中,施策的重心主要聚焦培育融合产业,比较关注农业农村的经济功能,而对如何在壮大融合产业的同时,激活其生态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欠缺系统思考和统筹推进举措。例如,江西崇义在培育南酸枣产业时,曾面临南酸枣的产量连年增长,但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不充分的问题。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在举办三产融合项目过程中,重视开发农业经济功能,在探索培育集合经济、生态、文化等功能的融合业态上还存在着认识不深、力度不大、举措较少等问题。如不少农业休闲观光项目仅限于游览和餐饮等传统内容,观光设计创意开发不足,文化特色不明显。

2.产业融合主体的经营能力和利益联结欠佳。一方面,从现有的经营能力上看,各类主体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截至2020年底,我国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量超过300多万家。其中,除去少部分综合经营能力较强的大型龙头企业等融合主体之外,大部分主体仍处于成长阶段,他们的经营规模普遍不大,经营项目涉足的领域仍然单一,同时,生产、加工方式仍然不够集约,对现代科技、先进理念的认识和采纳上仍然比较薄弱,这就造成他们整合资源、集成要素、拓展和提升市场的能力弱,创新性不够强,对产业融合的带动作用还不够好。另一方面,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主体间的利益联结仍不够紧密。目前,各类主体在合作经营当中的利益联结主要是订单农业这种一般化的方式,双方之间的关系以土地租赁关系、农产品及原料买卖关系为主。截至2019年底,农村地区产业融合采取订单方式带动农户的比例为55%。融合主体间采取契约式、分红式、股权式等紧密型利益联结方式的占比仍然不高。

3.产业融合的要素供给约束。一是土地要素瓶颈制约。在农村承包地上,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的建立还不够全面,农户流转土地没有签订规范流转合同的情况仍然较多,制约了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产业融合项目对适度规模经营土地的需求,存在不能稳定经营农村承包地的潜在风险,影响了他们对项目的稳定预期和持久投入。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上,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的全面推开仍需要较长时间,其在产业发展用地层面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显现。在宅基地上,我国各地正在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支持盘活闲置宅基地资源,鼓励农户流转宅基地使用权给其他经营主体,探索发展休闲农业、文化体验等融合业态。但是,这项改革面临着诸多难点,对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潜能还未能充分释放。二是资本要素供给仍然不足。金融机构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难以充分满足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需求,中长期大额贷款供给不足,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较突出。工商资本下乡存在门槛过多、过高等问题。三是劳动力要素流失和错配并存。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大趋势没有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进程仍将进一步加快,农村大学生等青年群体在城市就业落户的趋势仍将持续,这些情况会导致农村劳动力流失。另一方面,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高素质产业工人和科技人才有较大需求,但是,当前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问题突出,农村产业工人的综合素质、技能水平比较低,农村科技人才还相对短缺。同时,农村发展环境不够完善,影响了城镇劳动力向农村的流动。农村劳动力要素错配制约了产业融合发展。

4.产业融合的多种效益不够协调。从理论层面和理想情况来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会激活其内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且这三种效益都会实现较为充分的发展。但是,从目前各地推进三产融合的实践来看,政策上的过重产业偏向、各类经营者“重项目收益、轻综合效益”的取向等因素共同导致产业融合的经济效益日益突出,对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注和开发还有较大空间,多种效益之间不平衡。产业融合主体在探索多种效益融合的经营领域、合作模式等方面的能力不足。

(二)对策建议

1.着力开发农业农村多种功能,发展融合新业态。加快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拓展农业多种功能的政策,推动各地结合当地农业等产业实际情况,制定开发农业农村多种功能的举措。其一,大力拓展农业农村生态功能。推动乡村休闲旅游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升级之路,利用好稻田、花海、牧场、养殖、湖泊等田园风光,发展生态观光、农事体验、自驾旅居等融合业态,培育观光采摘、休闲垂钓、林间步道、健康氧吧、特色动植物观赏等风景产品。其二,积极开发农业农村文化功能。要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一方面着力做好传统村落、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等修复保护,加强对民族民俗文化、传统手工艺、传统饮食、戏剧曲艺、渔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另一方面支持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举办文化体验、教育农园、亲子体验等融合项目,开发乡味食堂、民俗体验、传统工艺、民族服饰等文化产品。其三,提升农业农村社会功能。在产业融合进程中,推进耕地、水、种子等资源利用集约高效,集成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和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加强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和原料化利用,进而增强粮食生产供给能力,巩固粮食安全。引导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举办融合项目,优先吸纳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增收。

2.构建优势互补、紧密联结的多元化产业融合主体。我国各地要进一步加大培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多元主体,引导其加强专业化经营,发挥其在不同领域和环节的优势,增强经营发展能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加深融合。其一,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支持这类经营组织参与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小农户,发挥其在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特长,通过合作发展融合产业,带动他们增强经营能力。支持生产加工型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积极拓展经营领域,在纵向上推动农业产销环节融合发展,在横向上引导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等产业融合,示范带动其他经营主体共同提升融合发展价值链。其二,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增强其在良种引进和推广、虫害防治等生产性服务环节的服务能力,带动农民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其在营销服务环节提供市场价格、市场供需等信息服务能力;提升其在知识共享服务环节对合作社成员开展生产技能、经营管理知识、营销知识等内容的学习培训能力。其三,注重提升家庭农场的优势。鼓励这类经营组织以市场为导向,积极采用现代农业新技术、优良品种、机械和智能设备,加大整合土地、资金等多种生产要素,与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加强合作,推动农业的专业化生产,提升规模经济效益。同时,增强生态自觉性,注重农业生态效益,积极开展农业绿色生产,提升绿色安全农产品供给能力。其四,提高小农户生产经营能力。支持开展面向小农户的职业培训,依托各类培训学校,选用田间课堂、网络课堂等多种授课形式,聚焦农业技术、经营技能、废弃物和粪污处置、文明理念、政策法规等内容,将小农户培育为职业农民。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利用自然资源、文化遗产、闲置农房等资源,发展康养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推动产业链横向拓宽。支持小农户发展电商+农业,发挥精耕细作优势,开展绿色生产,在电商平台打开特色优质农产品销路。其五,支持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着力破解各经营主体交易联结不稳定、要素联结不完善等难题,探索建立合作层次更深、产业链条覆盖范围更广、主体间协调性更强的利益联结机制。例如,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着力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2021年底累计培育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387个,带动农牧业企业553个、农牧民合作社1780个、家庭农牧场820个,与13万多农牧民形成紧密联系,农(牧)企利益联结机制比例稳定在82%以上。

3.完善产业融合的要素支撑。其一,加大土地要素供给。各地要加快落实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政策,坚持存量和增量统筹,积极盘活宅基地等存量建设用地,发展融合产业项目,同时,新增建设用地要拿出一定的指标,把握融合产业特点探索供地新方式,支持产业发展。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对承包方和受让方签订流转合同的监督和指导,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保障流转双方的合法权利,进而促进新型经营主体加大对产业融合项目的长期投入和运营。其二,增强金融资本要素供给。在政策性金融领域,引导政策性银行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服务“三农”的主动性,通过创新金融产品、整合服务流程,优化政策性金融资源配置,支持发展融合产业。在商业性金融领域,鼓励各类商业银行加强“三农”金融服务,创新贷款产品,优化线上融资服务,提升服务县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能力。例如,到2020年底,中国农业银行围绕县域B端(生产端)、C端(消费端)、G端(公共服务和政务端),创新推广了5482个县域特色场景,增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三资”管理服务,提升智慧园区、智慧旅游等产业发展有关服务。加强对工商资本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宏观引导,鼓励因地制宜创新融合产业项目的投融资模式、经营模式,发挥资金、管理、品牌等优势,带动农民在经营合作中共同发展。支持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探索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提升合作社及社员的经营发展能力。其三,完善劳动力要素配置。积极引导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工商企业主等各类人员返乡下乡,在政策、税收、用地等方面给予其更大支持,鼓励其举办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等融合项目。加快培育高素质农民,通过公益性培训、企业培训等多种方式,引导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增强农业生产能力、农产品加工技能、经营管理能力,特别要注重小农户向现代职业农民的转变,更新其经营观念和技能。支持农技人员创新技术服务方式,探索利用自身技术技能取酬的机制,在农业技术指导、加工技能培训等领域发挥好助农作用。

4.推动提升产业融合的多种综合效益。其一,强化政策导向和制度安排。进一步强调产业融合发展要凸显经济、社会、生态等多种效益综合发展,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利用,结合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文化遗迹、传统工艺等的实际情况,突出绿水青山特色和农耕文化底蕴,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休闲观光、创意农业等融合业态。其二,处理好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农业是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要在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农业生产能力的同时,强化农业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在保障粮食增收,凸显农业特色优势的同时,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例如,湖北宜都市推动当地柑橘产业融合发展,在加强柑橘经济价值的基础上,深挖柑橘产业的生态价值、文化创意价值、休闲康养价值,实现从“种橘子、卖橘子、加工橘子”的低端发展路径向“赏橘园生态美景,住橘乡农家民宿,吃橘子特色美食,品橘颂历史文化”的高端路径升级。其三,发挥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引领作用。建设产业融合园区,要加强生产加工布局和生态环境美化之间的协调,既重视提升产能,又要营造园区绿色生态。例如,海南省博鳌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坚持守好生态底线,推动园区生态保护修复,复植红树林568亩,修复生态破损区域面积1100多亩,种植各类绿植超过80万株,打造生态景观,发展特色民宿、农村电商等村庄业态。其四,引导产业融合主体在经营发展中履行社会责任。要注重引导他们增强服务农村发展的责任意识,推动实现自身发展与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的双赢,增强产业融合发展的社会效益。例如,陕西省宁强县三产融合示范园建立了传统农业生产、农产品深加工与现代农业观光旅游、生态康养休闲、电子商务等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带动当地300余户群众实现稳定就业,获得土地流转收益和务工收入。

猜你喜欢

主体经营融合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融合》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