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思政协同育人研究

2022-12-18秦锡凤

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8期
关键词:辅导员育人思政

秦锡凤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1],承担着对学生思政教育、日常管理等工作[2],是学生的长期管理者和联系者,也是学生与课程教师、家长间的桥梁,因此,对辅导员而言,如何在日常的工作或特殊场景下实现对学生的有效管理是一个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3-4]。当前,对于辅导员在各项工作上的改革发展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5-7],尤其是在进入新时代后,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对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 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长期指导者,必须重视学生在课程教育中的思政教育过程,原因是学生在课程教学中会受到思政课教师的系统指导,因此,如何以高校辅导员为主体,实现与思政课教师的思政协同育人,是辅导员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多项学生工作,其中,思政教育工作是教育核心内容之一,主要原因是辅导员和学生交流的时间和频率超过课程教学的教师。然而当前部分院校的辅导员在思政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一)缺乏专业的思政育人方法

2015 年11 月,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修订情况,指出:“高等学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整体规划、统筹安排,不断提高队伍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辅导员作为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基层人员,与学生的接触是否全面是评价辅导员工作开展效果是否良好、有效的主要判别依据,而辅导员人员组成往往十分复杂,从业人员包括专职辅导员、学生兼职辅导员等,其学历、专业和分管的工作都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开展思政工作往往成为难题。由于自身经历的不同,一些辅导员并没有良好的思政教育工作基础,思政教育经验和方法都较为欠缺,开展的系列工作容易陷入照本宣科的模式,根据思政教育工作的特点可知,枯燥、单调的思政教育方法和过程必然导致其工作成效大打折扣。

(二)思政育人的内容陈旧

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包括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宣传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但目前一些辅导员思政育人工作开展形式较为守旧,尤其是部分缺少经验的辅导员,在思政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喜欢“老调重弹”,教育的内容十分保守,不能反映新时代的思政教育路线。我国进入新时代以来,思政教育的需求不断更新,发展不断加快,往往需要对思政教育的过程进行不断完善,一部分辅导员难以全面和深刻领会思政教育的内容,导致学生在接受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接收到的都是较为过时甚至无用的信息,难以推动思政教育工作向前发展。

(三)没有有效结合思政教育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思政课和日常思政教育作为思政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应当关注二者的结合。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但并不能仅仅依靠辅导员来开展思政教育,应当充分重视辅导员思政教育的缺陷。高校辅导员应将自身看作学生思政工作的一分子,寻求推动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走向科学化、长期化的相关人员和事物。这其中思政课教师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思政课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必备内容,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能从思政课教师教学中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但部分高校辅导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从事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过于特立独行,没有有效结合思政教育阵地,导致思政教育的效果并不能长久维持。

二、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思政协同工作的优势

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都是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负责人,自然组成了思政教育的重要“两极”,因此,在思政协同工作上存在以下优势。

(一)建立良好的思政教育工作阵线

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日常学习、生活上的管理,而思政课教师主要工作是课程教学和考核,对学生而言,其在校内的主要时间基本都花在课程学习和日常生活上。王元河等[8]曾指出,高校思政课的目标和宗旨应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任务、教育目标、教育宗旨相契合,显然高校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由于自身工作的特性,必然成为影响学生思想的主要人员,通过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的协同工作,能够建立良好的思政教育工作阵线,推动思政教育可实行的时间大大延伸。

(二)推动学生在课程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的思政联系

思政教育必须久久为功,但也不能仅凭长时间的思政教育来提升效果。朱静等[9]曾指出,大学生思政教育涵盖日常思政工作及思政课教学两个关键环节,两者互相补充、互相依存。高校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分别位于学生日常生活和课程学习中的两端,本质上,两者不是处于同一个层次,但正是由于层次性的不同,才将思政教育的实现过程融入学生的时间管理中,化有形为无形,让学生在课堂的专业教育和生活的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思政教育的感化力量,提升思政教育的层次感。

(三)帮助高校辅导员改善思政育人方法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很多,在从事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一定的限制,包括时间上的分配限制、自身专业的限制等,尤其是部分辅导员在思政育人的方法上还较为浅薄。基于辅导员在思政工作上的专业性差异,必须通过外力作用才能推动思政教育的科学化,因此,可以借助思政课教师的思政教育专业知识和方法,从思政教育的科学理论和课程教学中汲取经验,实现对思政教育全过程的优化,从推动教育方法的优化、教育理念的转换上实现对思政教育效果的提升。

(四)强化高校辅导员的思政内容

高校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内容受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往往停留在过去的保守经验上,而思政课教师作为专门从事思政教育的专业人员,能够对思政教育相关的最新成果进行学习分析,或是将其运用到相关课程的教学中,而这正好弥补了辅导员思政教育不能跟上时代最新潮流的缺点,能够实现内容的完善和更新。同样,思政课教师的课程教学时间也是有限的,通过辅导员的日常工作,能够对课程教学中的遗漏进行很好的补充。

三、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思政协同育人策略

基于高校辅导员在思政教育工作上存在的不足,以及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思政协同工作的优势,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思政协同育人。

(一)建立定期交流和随访机制

2019 年3 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作为参与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两大主体,应当在思政协同育人前首先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辅导员团体和教师团体进行组织上的合作是极有必要的,能够实现两者在工作内容上的融合延伸,通过建立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的定期交流制度,能够实现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经验的交流,通过交流还能实现对于协同育人工作进度的安排和工作方法的改进。此外,还应建立良好的交换随访机制,使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能够在日常工作开展时互相参观、学习,实现两者在工作过程和工作目标上的一致。

(二)灵活利用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方法

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十分丰富,包括针对理论阐释创新的教学方法和艺术,针对学生心理而创造的教学方法和艺术,与生活、实践、艺术相呼应的教学方法和艺术等。对高校辅导员而言,与思政课教师相比较,在思政教育上的专业性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辅导员必须强化自身的专业素养,学习和利用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包括组织召开思政教育的短课堂、用思政教育的方法来实现对学生的日常管理等,帮助学生在与辅导员接触的过程中找到课程学习中的熟悉感,转换辅导员工作的方式,端正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的态度,促使辅导员从专业途径上找到思政教育的优势路线。

(三)充分借鉴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内容

思政教育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方面是因为思政课教学偏离其主旨,理论变得苍白、空洞,教学变得无思想、无立场、无观念;另一方面过分注重教学的形式创新可能会削弱思政课的思想性。因此,在思政协同育人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内容的更新。例如,思政课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会涉及世界变化和发展形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等内容,这是与以往的思政教育存在明显差异的内容。辅导员应当充分认识这一点,在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借鉴、引用最新的成果,推动辅导员思政工作走在时代的前沿,这需要借鉴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内容,补足以往工作中的不完善之处,这也是使辅导员思政工作更加专业化的有效路径,有助于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

(四)形成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的思政育人协同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能够对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的思政育人协同效果相关的目标、原则、组织、人员、内容、方法、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工作系统进行深入探索认知。定期交流和随访机制可看作是思政育人协同的出发点,思政教育的方法和内容可看作是其过程要点。此外,还应对思政协同育人的结果进行监控,以改进和优化后续工作。在此基础上,应建立思政育人协同评价体系,从评价的对象、过程、影响因素、效果、阶段等方面实施全过程把握,推动思政育人的协同体系能够在收尾阶段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也能弥补理论方法过于理想的空缺,补足理论方法中的漏洞,从而实现对协同育人机制的整体性观察和优化。

四、结语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生活导师和日常管理者,必须重视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当前,国内外学者对于高校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重要性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但是部分高校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缺乏专业的思政育人方法、思政育人的内容陈旧、没有有效结合思政教育阵地,辅导员应充分重视与思政课教师思政协同工作的优势,认清协同育人能够帮助建立良好的思政教育工作阵地,推动学生在课程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的思政联系,帮助辅导员改善思政育人方法,强化辅导员的思政内容,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定期交流和随访机制,灵活利用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充分借鉴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内容,形成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的思政育人协同评价体系,从而实现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

猜你喜欢

辅导员育人思政
光荣啊,少先队辅导员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